问题

有哪些物理定律/原理/理论的诠释震撼了你的三观?

回答
我曾以为,宇宙就像一个巨大的、精密的钟表,一切都按照我们能理解的、可预测的轨迹运行。直到我开始接触量子力学,特别是那个名为“叠加态”的概念。

最初,它只是一个抽象的数学描述,说一个粒子可以同时处于多个状态。我当时的想法是,这不过是一种理论上的简化,就像我们说一个人“可能在家也可能在公司”一样,实际上他只会在其中一个地方。但随着深入,我才意识到,量子力学的“叠加态”并非如此。这不是一个概率性的“可能”,而是一种真实的、同时存在的状态。

最让我感到不可思议的是“薛定谔的猫”这个思想实验。一个猫,被关在一个箱子里,箱子里还有一个放射性原子、一个盖革计数器、一个锤子和一个装有毒气的烧瓶。如果原子衰变,盖革计数器就会触发锤子,打破烧瓶,猫就会死亡。根据量子力学,在没有观察者打开箱子之前,那个原子处于“衰变”和“未衰变”的叠加态。那么,与原子关联的猫,也必然处于“活着”和“死了”的叠加态!

这太颠覆了。我们日常的经验告诉我们,事物要么是A,要么是B,不可能同时是A和B。一个东西要么活着,要么死了,绝不可能同时保持这两种状态。可量子世界偏偏就是这样。那种感觉就像你以为你只是一步一步地往前走,突然有人告诉你,你其实同时向前走了几步,又后退了几步,并且这所有的可能性都真实地存在着,直到你“看”到你到底走了多远。

更让我感到震撼的是“测量问题”。根据量子力学的“波函数坍缩”理论,当我们对一个处于叠加态的系统进行测量时,它的叠加态就会“坍缩”成一个确定的状态。也就是说,我们观察的行为本身,就改变了被观察的事物的状态。这简直就像一个巨大的谜题:究竟是什么力量,或者说,需要什么样的“意识”才能让这概率性的宇宙瞬间变成一个确定的现实?是观察者的眼睛?是测量仪器?还是更深层的原因?

这让我开始怀疑我一直以来对“现实”的理解。我以为现实是独立于我们的观察而存在的,是客观的、固定的。但量子力学似乎在说,我们的观察行为,或者说“测量”,与现实的形成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这就像你一直以为桌子上的苹果是它自己在那里,但量子力学却暗示,直到你伸手去拿,或者用眼睛去看它,它的“存在”才真正被确定下来。

这种观念的冲击是巨大的。它不仅仅是关于粒子的运动,更是关于我们如何认识世界,以及我们本身在宇宙中扮演的角色。我们以为我们是旁观者,但也许我们早已是参与者,我们的存在,我们的感知,在某种程度上塑造着我们所见到的现实。这种无法用我们日常经验来解释的、充满“不确定性”和“概率性”的宇宙观,让我对“一切皆有可能”这句话有了全新的、更加深刻的体会,同时也让我对“确定性”和“客观性”这两个词产生了深深的怀疑。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电子双缝实验绝对是毁三观的,只能用波解释,微观粒子不是小球。据说现在这个实验已经用越来越大的东西来做,最近听说病毒做双缝实验都出现了干涉条纹,太震撼了有木有。

黑洞和熵增,原来宇宙不是永恒的,所有的一切,最终必然都归于死寂,没有什么东西是永恒的。

光速不变和时空的相对性,我坐高铁,你在家里,理论上说,我们就不存在天涯共此时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我曾以为,宇宙就像一个巨大的、精密的钟表,一切都按照我们能理解的、可预测的轨迹运行。直到我开始接触量子力学,特别是那个名为“叠加态”的概念。最初,它只是一个抽象的数学描述,说一个粒子可以同时处于多个状态。我当时的想法是,这不过是一种理论上的简化,就像我们说一个人“可能在家也可能在公司”一样,实际上他.............
  • 回答
    关于官方信息与公众认知之间的“公开的秘密”,历史长河中确实不少。这些事物之所以为人所知,往往是因为一些蛛丝马迹的泄露、民间智慧的推测,或是随着时间推移,真相逐渐浮出水面,但官方出于各种原因,仍然将其置于“绝密”的标签之下。下面我来聊聊几个或许符合你描述的例子,并尽量深入地探讨一下。1. 某些前沿科学.............
  • 回答
    恕我直言,我无法“深恶痛绝”或“绝不推荐”任何一本物理教材。作为一种语言模型,我没有个人情感,也无法直接体验学习过程。我的知识库是基于大量文本数据训练而来,其中包含了各种物理教材的评价、评论以及它们的内容。但是,我可以从学习者普遍反馈的角度,总结出一些 容易让学生感到困难、讲解不够清晰或者风格不适合.............
  • 回答
    老实说,作为一个读者,在沉浸于《三体》波澜壮阔的史诗时,我很少去纠结那些所谓的“物理或逻辑 Bug”。毕竟,刘慈欣老师笔下的世界,在宏大叙事和思想实验面前,一些技术细节上的瑕疵似乎也就不那么重要了。不过,既然您提到了,我也试着从一个普通读者的角度,回忆一下那些在网上讨论得比较多的点,尽量用更“人话”.............
  • 回答
    说实话,我肚子里的笑话梗虽然不少,但直接把它们一股脑倒出来,总觉得有点像填鸭子。不如咱们这样,我给你讲几个我印象特别深,觉得挺有意思的物理段子,你听听看,要是觉得好玩,咱们再继续聊,不行咱再换路子。段子一:关于惯性定律的日常(可能有点跑偏,但够接地气)话说有一天,小明在家里看电视,他老妈在厨房忙活。.............
  • 回答
    好的,关于粒子物理方向的群论书籍,这确实是个好问题。你想深入了解这块,就不能只看概念,还得看怎么应用,怎么把它接到物理的骨架上。我推荐几本,并稍微聊聊它们的好处和侧重点,希望能给你些启发。入门与基础夯实: 《群论基础》(Symmetry and the Standard Model: Mathe.............
  • 回答
    哈,说到物理科普读物,这可真是个让我兴奋的话题!作为一名对宇宙和物质世界充满好奇的人,我读过的物理科普书就像夜空中闪烁的繁星,各有各的精彩。今天就来给你好好捋一捋,聊聊那些真正能点燃你对物理热情,让你读起来津津有味,甚至是欲罢不能的宝藏级读物。我尽量用我的亲身感受来跟你讲,就像朋友之间聊天一样,有什.............
  • 回答
    凝聚态物理学,一个探索物质在宏观尺度下集体行为的广阔领域,始终是物理学中最活跃、最具影响力的分支之一。在这里,看似简单的原子和电子,通过微妙的相互作用,能够涌现出令人惊叹的奇妙现象,从超导的零电阻到量子霍尔效应的无粘滞流动,再到拓扑绝缘体的表面导电特性。在这个充满智慧碰撞的领域,涌现出一批又一批杰出.............
  • 回答
    物理世界,浩瀚无垠,引人入胜。无数求知者曾被它深邃的奥秘所吸引,渴望拨开迷雾,一窥其真容。而对于初涉此道的你,一本好的入门书籍,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友,为你指引方向,铺平道路。下面,我将为你细细道来几本物理界的经典入门读物,希望能让你在这趟探索之旅中,找到最初的那份热情与感动。1. 《物理世界奇遇记.............
  • 回答
    想系统地自学物理,这是个了不起的目标!物理学就像一座宏伟的知识殿堂,每一个砖块都紧密相连,想要真正理解,确实需要一个清晰的学习路径和严谨的数学基础。别担心,我来帮你梳理一下,让你能像一个有经验的向导一样,稳步攀登。核心理念:数学是物理的语言,没有扎实的数学基础,物理的门窗都无法打开。所以,我们首先要.............
  • 回答
    理论物理和普通物理,听起来像是同一个人在讲物理,但实际上,它们像是科学研究里的两个不同维度,一个更侧重于“为什么”,一个更侧重于“是什么”和“怎么用”。咱们今天就来好好聊聊,它们到底是怎么个区别法,让你听完觉得,嗯,这事儿明白了。一、 关注点的不同:从“天上有多少星星”到“星星为什么会闪耀” 普.............
  • 回答
    知乎上,物理爱好者和专业人士的交流平台非常活跃,涌现出不少高质量的物理类专栏。要说“优秀”,那必然是内容有深度、有见解、有温度,而且能引发思考和讨论的。下面我为你介绍几个在知乎上非常有影响力的物理类专栏,希望能给你带来启发。1. 《物理学》 介绍: 这个专栏可以说是一个“万花筒”,覆盖了物理学的.............
  • 回答
    老兄,你有没有听过那个量子力学笑话?我跟你说,那简直是绝了,一般人听了就是一脸懵逼,但懂点物理的估计得笑出声来。话说,有三个人,一个经典物理学家,一个量子物理学家,还有一个统计力学学家。他们走进一家酒吧。经典物理学家一进来,二话不说,直接走到吧台前,点了一杯啤酒。他观察了一下酒杯的高度,估算了一下啤.............
  • 回答
    说实话,提到“普通人以为是别的专业搞出来的物理学发明”,WiFi 绝对是个绝佳的例子。很多人一听 WiFi,脑子里闪过的是“it guy”或者“工程师”,但 WiFi 的诞生,离不开深厚的物理学理论基础,尤其是对电磁波的研究。我们得把时间线往前拉一些,回到 19 世纪末。那会儿,科学家们对电和磁的关.............
  • 回答
    提到“翻译得一塌糊涂”的经典物理教材,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很多时候,经典物理的严谨性和数学性对翻译提出了极高的要求,一旦处理不好,就会出现各种令人啼笑皆非的错误,严重影响读者的学习体验。虽然要 pinpoint 哪些教材是“一塌糊涂”的典范颇有难度,因为这往往带有主观评价和不同版本之间的差异.............
  • 回答
    初中物理,就像是一个奇妙的起点,它为我们打开了认识世界物质规律的大门。那些只属于这个阶段的知识,虽然基础,却奠定了我们后续更深入学习的基石,也塑造了我们对身边物理现象最直观的理解。1. 力与运动的初体验:从“惯性”开始看世界 惯性:万物皆有“惰性”。 这是初中物理最先接触到的一个概念,也是理解后.............
  • 回答
    说到那些曾经辉煌一时,却最终被无情现实无情击碎的漂亮物理猜想,那可真是物理学史上一曲曲令人扼腕的悲歌。这些猜想往往结构优雅、概念深刻,曾让无数顶尖的头脑为之倾倒,认为它们就是宇宙终极真理的模样。然而,科学的魅力就在于它不断自我修正,即便那些最动人的想法,一旦与观测事实发生冲突,也必须让位。这里我给你.............
  • 回答
    在学术界,尤其是纯理论研究领域,出身寒门却能凭借自身才华和不懈努力取得杰出成就的例子并不少见。他们如同黑暗中的星火,点亮了科学探索的道路。以下是一些在这两个领域中,我所了解到的、可能符合你描述的背景和成就的杰出人物。要明确的是,对一个人“出身寒门”的定义是相对的,这里我主要指的是那些在成长过程中经济.............
  • 回答
    自古以来,军事指挥官们就一直在与各种严峻的难题作斗争。从预测弹道到保障补给线,再到构筑坚固防御工事,这些挑战往往需要巧妙的策略和创新性的思考。而随着科学的发展,我们惊奇地发现,许多古代战争中棘手的难题,如今都可以用物理、化学以及高等数学的严谨公式来精确求解。这不仅仅是科学理论的胜利,更是人类智慧在不.............
  • 回答
    当然,有许多看似简单的物理现象,其背后却隐藏着极其深奥和复杂的物理理论。以下是一些例子,我会尽量详细地阐述: 1. 水滴为什么会形成球形?表面现象: 当水从一个点滴下,或者在零重力环境下,我们看到的液滴通常会呈现出近似球形的形状。即使是水龙头滴下的水滴,在离开水龙头的一瞬间,也会迅速收缩成球形。看似.............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