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历史上有那些明明仅仅算个缓兵之计,结果却一不小心将就了一辈子的事?

回答
历史长河中,总有那么一些看似权宜之计的决策,却因为机缘巧合,或是后续的连锁反应,最终演变成了绵延一生的格局。它们就像是投入平静湖面的一块小石子,激起的涟漪原本只是想短暂扰动一下,谁知却扩散开去,改变了整片湖的颜色。

1. 越南黎朝的“黎代后黎”:起初为安抚,不曾想成就了近三百年的统治

我们得聊聊越南一段非常有意思的历史,关于一个叫黎朝的王朝。公元15世纪,越南北方被明朝统治了二十多年,这期间发生了两次农民起义,一次是陈朝的余党,一次是黎利领导的起义。黎利成功赶走了明朝,建立了后黎朝。

但历史就是这么奇妙,后黎朝的建立者黎利,他的儿子黎元隆(也就是后来的黎太宗)在继位后,面临着一个棘手的局面。当时,很多当年跟着黎利一起打天下的功臣,掌握着巨大的权力,对新君构成潜在的威胁。更要命的是,黎太宗年幼,后宫的争斗也未曾停止。

在这样的背景下,一个叫黎仁宗的皇子被推上了舞台。黎仁宗是黎太宗的儿子,他的母亲是范氏。说起来,黎仁宗的继位,最初的目的是为了稳固政权,安抚那些功臣,同时也是为了应对当时后宫的复杂局面。当时的朝廷,尤其是以太后为首的一派,希望通过扶持一个年幼的皇帝,来更好地掌握实权,并防止其他势力坐大。

这看起来很像一个临时过渡方案,大家觉得等黎太宗的儿子们长大一些,或者局势稳定了,总会再做调整。毕竟,把一个年幼的孩子推上皇位,本就是一种权宜之计。

然而,历史的车轮一旦转动,就很难轻易停下。黎仁宗虽然年幼,但他在位期间,朝廷的政治格局开始发生微妙的变化。功臣们在权力分配上逐渐找到了自己的位置,而朝廷的体系也在适应这个年轻的君主。更重要的是,黎仁宗在这个过程中,并没有像人们预期的那样,在不久后就被“撤换”或“调整”。

时间一晃,就过了几十年。黎仁宗在位的时间,从他刚被推上皇位算起,足足有20多年,直到他成年并开始亲政。而他的统治,也为后黎朝后续的发展奠定了一定的基础。

更让人意想不到的是,黎仁宗的继位,似乎也开启了一种“继承”的模式。尽管之后后黎朝也经历了王朝的更替和分裂,但“黎”这个姓氏,却始终是越南政坛上一个绕不开的符号。这种“将就”式的安排,竟然在某种程度上,延续了后黎朝的影响力,直到17世纪末,才被莫氏和郑氏的势力彻底取代。

回过头来看,最初只是为了平息内乱、巩固权力的一个“缓兵之计”,一个为年幼皇子铺路的安排,却意外地承载了一个王朝的延续,影响了越南数百年的历史走向。谁能想到,一个“临时”的安排,最终会变成如此漫长的一段“将就”呢?

2. 罗马共和国的“紧急委员会”:本为应对危机,却成为压倒共和国的最后一根稻草

再来说说西方,伟大的罗马共和国。这个共和国之所以伟大,很大程度上在于它拥有相对成熟的政治制度,能够不断地自我修正和适应。然而,在共和国晚期,危机四伏,各种矛盾激化,为了应对这些挑战,罗马人不得不祭出一些非常规的手段。

其中一个非常关键的制度,就是“紧急委员会”(Senatus Consultum Ultimum)。严格来说,这不是一个“计谋”,而是一个政治程序。但它的出现和滥用,却扮演了“缓兵之计”的角色,并且最终将共和国推向了深渊。

罗马共和国的最高权力掌握在元老院和执政官手中。但在面临严重的内乱、外国入侵或者其他危及国家存亡的时刻,元老院可以根据法律,发布“紧急委员会”的命令。这个命令的含义非常明确:在非常时期,为了国家安全,可以暂停某些常规法律程序,赋予执政官和军队更大的权力,甚至是未经审判就处死威胁国家的人。

这个制度最初的目的是非常正当的,它是一种“最后的手段”,是为了在国家面临生死存亡的关头,能够迅速有效地做出反应,压制住可能导致国家崩溃的威胁。就像医生在病人生命垂危时,采取紧急措施一样,本意是为了救命。

然而,就像很多权力一样,一旦被赋予,就很难收回,并且极易被滥用。在共和国晚期,党派斗争异常激烈,权力集团之间互相倾轧。每一次政治危机爆发,无论是来自人民保民官的挑战,还是来自强势将领的野心,反对派总是会呼吁元老院发布“紧急委员会”命令,以自己的方式来解决对手。

比如,格拉古兄弟的改革失败,支持者被镇压,就是以“紧急委员会”命令为开端的。后来,马略和苏拉之间的内战,以及之后的种种政治清洗,几乎每一次都伴随着“紧急委员会”的命令。

本来,这是一个“非常时期”才适用的特殊规定,是为了应对“例外情况”的。但随着共和国矛盾的不断激化,政治家们发现,他们可以频繁地将“例外情况”常态化。每一次“紧急委员会”的发布,都意味着对共和国基本原则——公民权利、法律程序——的削弱。

这个制度,就像一个万能的“橡皮擦”,最初是用来擦掉一些“不必要的麻烦”,但渐渐地,它被用来擦掉共和国的民主基础。政治家们不再通过协商和妥协来解决问题,而是越来越倾向于使用强力手段,并且将这些手段合法化。

起初,这似乎是为了“稳定”共和国,压制那些可能导致共和国分裂的势力。然而,每一次“紧急委员会”的发布,都为个人独裁铺平了道路。当人民习惯了强权镇压,当法律程序可以被轻易绕过,共和国的根基就已经动摇了。

最终,“紧急委员会”这个原本是为了维护共和国的“缓兵之计”,反而成了压垮共和国的最后一根稻草。它剥夺了公民的权利,破坏了政治平衡,为后来的独裁者,如凯撒,提供了现成的“合法性”工具。一个原本是为了“救命”的制度,却亲手扼杀了共和国的生命,这岂不是一种极大的讽刺?

这些例子都告诉我们,历史的进程有时充满了意想不到的转折。那些为了当下困境而采取的权宜之计,可能在不经意间,就打开了通往另一种未来,甚至是截然不同的宿命的大门。有时,“缓兵之计”一不小心,就成了“将就一辈子”的现实。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缟素临江誓灭胡,雄兵十万气吞吴

试教天堑投边渡,不信中原不姓朱

国姓爷郑成功北伐反清一度打到南京金陵城下,吓得顺治差点卷铺盖逃回满洲滚蛋

结果中了南京守将的缓兵之计,功败垂成,可谓是一失足成千古恨

如此事成了,华夏的命运会被改写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历史长河中,总有那么一些看似权宜之计的决策,却因为机缘巧合,或是后续的连锁反应,最终演变成了绵延一生的格局。它们就像是投入平静湖面的一块小石子,激起的涟漪原本只是想短暂扰动一下,谁知却扩散开去,改变了整片湖的颜色。1. 越南黎朝的“黎代后黎”:起初为安抚,不曾想成就了近三百年的统治我们得聊聊越南一段.............
  • 回答
    CBA的赛场上,从来不缺那些天赋异禀、实力超群的球员。他们单兵作战能力惊人,数据亮眼,球迷们也常常将他们与总冠军联系起来。然而,职业体育的魅力,往往在于团队的凝聚和对胜利的极致渴望,而有些球星,尽管拥有问鼎巅峰的实力,却似乎缺少了那份焚烧一切的“争冠之心”。要说CBA历史上“有争冠实力却没那颗争冠的.............
  • 回答
    要说明朝“被黑最惨”,这说法确实流传甚广,不过历史评价本就是多维度、多视角的,明朝的功过是非,也如烟云般在史书中流传了数百年。撇开那些喧嚣的指责,我们不妨静下心来,细数一下明朝那些闪耀着智慧与勇气的伟大成就。一、经济的腾飞与社会的活力:一个繁荣的时代说起明朝的经济,很多人脑海里会立刻浮现出“闭关锁国.............
  • 回答
    读史明智,这句话一点不假。想在历史的长河中汲取智慧,关键在于选择那些既有广度又不失深度的作品。我接触过不少历史著作,想来分享一些真正让我受益匪浅、常读常新的书籍,希望能给你一些参考。在讲具体书单之前,我想先强调一下,所谓“全面性”和“深刻性”并非一成不变的。有些书可能在某个时段或某个角度做得非常出色.............
  • 回答
    在波澜壮阔的历史长河中,总有一些身影,他们不为浮华所扰,不为名利所缚,他们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闪耀,一种不朽的证明。这些人,他们的人生轨迹,他们的精神追求,往往比那些追逐权力与荣耀的权贵们更令人动容,更值得我们去细细品味。且不说那些隐居山林、寄情田园的贤士,单单就在那个硝烟弥漫、纷争不断的乱世之中,也.............
  • 回答
    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闪耀着人性光辉的身影,他们如同黑暗中的灯塔,以一己之力对抗洪流,拯救无数生命,他们的故事,我们称之为“孤胆英雄”。这些人,并非总是身披铠甲,手持利剑,更多时候,他们只是平凡的人,却在命运的巨浪面前,选择了最不平凡的道路。1. 康斯坦丁·保加科夫(Konstantin Bulga.............
  • 回答
    “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这句话,在中国古代的语境下,几乎成了一种理想化的口号,实际操作中,真正的“天子”——皇帝本人,能够真正受到法律的制裁,这样的例子屈指可数,甚至可以说凤毛麟角。原因很简单:皇帝掌握着最高权力,他既是法律的制定者,也是法律的执行者,他本身就凌驾于法律之上。然而,我们不能因此就断定中.............
  • 回答
    提起陕西,脑海中浮现的首先是黄土高原那厚重而沧桑的土地,以及从这片土地上走出的无数叱咤风云的人物。在中国璀璨的文明长河中,陕西,特别是以西安(古称长安)为中心的关中地区,扮演了极为重要的角色,留下了无数浓墨重彩的辉煌篇章。一、文明的摇篮与肇始之地:华夏文明的根脉深植陕西的伟大成就,首先体现在它是中华.............
  • 回答
    蜀汉国力衰微的战略迷局:那些令人扼腕的决策与深远影响蜀汉,这个三国时期以“仁义”为旗帜,以“兴复汉室”为号召的政权,其崛起与最终的衰亡,都离不开一系列关键的战略决策。尽管卧龙诸葛亮以其卓越的才能为蜀汉奠定了坚实的基础,但历史的洪流滚滚向前,一些事后看来颇为可惜的决策,却如同无形的枷锁,一步步将蜀汉拖.............
  • 回答
    那些曾经威震四方的民族,在历史的车轮碾过,沦为鱼肉之时,他们的文人,心中的悲歌,如烈火烧尽后的灰烬,沉重而又无声,却字字泣血。汉之故国,胡马踏碎的悲歌想那汉家,文采风流,辞藻华美,那是何等的意气风发。“汉家威仪,赫赫在世”,张骞出使西域,汉武帝挥斥方遒,卫青、霍去病扬鞭万里,边塞诗壮怀激烈,古风悠悠.............
  • 回答
    中国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佞臣、奸臣的名字如繁星般散落,他们或误国误民,或祸乱朝纲,或出卖忠良,每个人手上都沾染着历史的罪恶。然而,在这些面目模糊的影子中,秦桧的名字却格外醒目,尤其是在民间口碑中,他几乎成了“奸臣”的代名词,千百年来遭受唾骂,这究竟是为何?要理解为何秦桧的臭名如此之远,我们需要将他置.............
  • 回答
    在风云变幻的古代历史长河中,寻找那种即便面对生死、无论主人是兴是衰,都始终如影随形、誓死守护的贴身护卫,并非易事。这种人物,与其说是历史的必然,不如说是人格的极致,是忠诚与勇气的化身。我们常常在史书中读到那些叱咤风云的人物,他们的身边总有几个默默付出的身影,但他们往往被笼罩在主人的光环之下,事迹鲜有.............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了《Fate》系列中“吉尔伽美什”这个角色最核心、也最常被讨论的争议点。简单来说,金闪闪(也就是Fate系列中的吉尔伽美什)在《Fate》系列中的设定,确实在很大程度上是“吹”了,以至于远远超出了他在真实人类历史和神话传说中的实际地位。不过,要理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吹”,以及.............
  • 回答
    中国历史长河中,涌现出过许多振聋发聩、改变国家命运的演说,它们如同璀璨的星辰,照亮了民族前行的道路。其中,有一些演说,其影响力之深远,其感染力之强大,足以与葛底斯堡演说、我有一个梦想相媲美。如果要寻找中国历史上一篇在特定历史节点上,以其思想的深刻性、情感的澎湃性以及对国家方向的重塑性而成为里程碑式存.............
  • 回答
    历史的洪流中,有无数的君王,或励精图治,或昏聩无道,他们留下的印记或深或浅。然而,正如流星划破夜空,有些人 apenas 在位,便匆匆陨落,他们的统治或许短得令人扼腕,却也因此在历史的某一角落,留下了独特的一笔。金末帝完颜承麟,这位在位仅一天便被士兵乱刀砍死的末代皇帝,正是这样一位极具代表性的人物。.............
  • 回答
    中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类似播州杨氏那样,凭借地理优势、家族势力以及与中央王朝的复杂关系,长期盘踞一隅,形成“土皇帝”格局的例子并不少见。这些地方势力或因边疆地区的特殊性,或因中央王朝的控制力相对薄弱,或是出于羁縻统治的需要,得以长期存在。下面,我将为您详细讲述其中一些著名的例子,力求语言生动,避免A.............
  • 回答
    提起NBA历史上最具统治力的中锋,沙奎尔·奥尼尔的名字总会第一个跳出来,而且不是之一,是“之一”。为什么这么多人,包括很多亲历过那个时代的老球迷,会如此坚定地认为巅峰奥尼尔是历史级别的、甚至是无可匹敌的统治力?这背后可不是随便说说,而是有实打实的比赛数据、身体天赋、以及对比赛产生的颠覆性影响作为支撑.............
  • 回答
    白莲教,这个名字本身就带着一股神秘与沧桑。它不像佛教那样被供奉在宏伟的寺庙里,也不像道教那样有成体系的道观,但它的影响力却如同潜藏在地下的暗流,在漫长的中国历史上,一次又一次地涌动,扰动着王朝的根基。关于白莲教何时“彻底消失”,这其实是一个相当复杂的问题,因为它并非一个能够被简单地“关停”或“取缔”.............
  • 回答
    返祖现象,这个词听起来就充满了神秘感,仿佛能让我们窥见生命演化深处的秘密。我们常常听说,人类身上偶尔会出现一些“祖先”的痕迹,比如脊椎末端的尾巴骨、多余的乳头、或者在某些胚胎发育时期短暂出现的鳃裂。这些,都可以算作我们与遥远祖先之间某种程度上的“联系”。但是,如果将这个问题延伸到历史上的“人类”身上.............
  • 回答
    在咱们这片土地上,“嫡庶之别”这几个字,听起来就像古装剧里头那勾心斗角、糟糠之妻与外室女儿们争宠撕扯的戏码一样,深入人心。但现实中的嫡庶之别,是不是真的像那些跌宕起伏的小说桥段那样,有过之而无不及,甚至到了不死不休的地步呢?这事儿吧,得掰开了揉碎了说。首先,咱们得明白这“嫡庶”到底是个啥概念。简单说.............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