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中国历史上有过那些“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实例?

回答
“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这句话,在中国古代的语境下,几乎成了一种理想化的口号,实际操作中,真正的“天子”——皇帝本人,能够真正受到法律的制裁,这样的例子屈指可数,甚至可以说凤毛麟角。原因很简单:皇帝掌握着最高权力,他既是法律的制定者,也是法律的执行者,他本身就凌驾于法律之上。

然而,我们不能因此就断定中国历史上完全没有“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影子。虽然“天子”本人直接被处死的例子几乎没有,但我们可以从几个角度来理解和寻找接近的“实例”:

1. 皇帝的近亲、权臣的审判与惩罚:

虽然皇帝本人不受制约,但他的家属、宠臣、甚至辅政大臣,如果犯了罪,在特定时期,有时也会受到法律的制裁。这可以看作是一种“间接”的“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

汉朝的“吕氏之乱”与“诸吕之乱”: 汉高祖刘邦死后,皇后吕雉掌握了实权,并培植了自己的党羽。在她死后,以周勃、陈平为首的大臣们发动政变,将吕氏家族的亲信全部诛杀,并废黜了皇帝。虽然这不是直接审判皇帝本人,但却是对皇帝家族势力的一次大规模清算,可以说是对“天子”权力滥用的一种反击,也体现了对犯错者的惩罚。

汉武帝末年: 汉武帝晚年,宠信的江充等人为了打击太子,制造了“巫蛊之祸”,牵连甚广,导致太子刘据起兵反抗,最终兵败身亡。事后,汉武帝也认识到江充等人的诬陷,虽然没有直接惩罚江充,因为他已经死了,但对参与此事的其他官员进行了严厉的审判和处决。而且,汉武帝后来也修建了“思子宫”来祭奠太子,表达了对自身判断失误的悔意。虽然他没有严惩自己,但他对错误行为的追责,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对“君权”的约束。

唐朝的“玄武门之变”: 唐太宗李世民通过“玄武门之变”夺取皇位,杀了两个亲兄弟。虽然他登基后,并没有因为这一事件受到法律的审判,但他内心的愧疚促使他后来采取了一些措施来“赎罪”,比如励精图治,善待大臣,以及在政治上避免重蹈覆辙。这是一种“内心的约束”,虽然不是法律审判,但也反映了对“君权”的某种反思。

明朝的“土木堡之变”: 明英宗朱祁镇在“土木堡之变”中被瓦剌俘虏。虽然他本人没有被审判,但这次事件导致了明朝统治的动荡,也使得一些原本掌权的宦官和权臣受到了惩处。后来,他的弟弟明景帝继位,对当初参与迁都派(如王振)的罪行进行了清算。这可以看作是一种对导致“天子”失误的责任人的追责。

2. 臣子对皇帝的“劝谏”与“弹劾”:

虽然不能直接审判皇帝,但历史上不乏有正直的大臣,敢于冒着生命危险,直接“弹劾”皇帝的过失,甚至提出“罪己诏”的要求。

魏征对唐太宗的劝谏: 魏征以直言不讳闻名,他对唐太宗的许多决策都提出了尖锐的批评,甚至在唐太宗震怒时,魏征也能泰然自若。虽然唐太宗并没有因为魏征的批评而受到法律审判,但魏征的行为,在某种程度上代表了一种对君权监督的力量。事后,唐太宗对魏征的忠诚表示赞赏,并采纳了他的许多建议。

宋朝的“庆历新政”: 范仲淹等人的“庆历新政”,虽然最终因触及既得利益集团而被废,但他们在推行改革时,敢于挑战既有的权力结构,甚至对皇帝的某些决策提出质疑。虽然没有直接审判皇帝,但这种改革的尝试,也包含了一种对“君权”的审视。

3. 皇帝的“罪己诏”:

这是皇帝在承认自己过失后,主动发布的“检讨”。虽然不是法律意义上的审判,但却是皇帝为了平息民怨、挽回声誉而进行的一种“自我批评”。

汉灵帝的“罪己诏”: 汉灵帝时期,宦官专权,政治腐败,百姓怨声载道。汉灵帝在一些重大灾荒事件后,也曾发布过“罪己诏”,承认自己“德行不修,政失于汇报”,并表示要“改过自新”。这虽然是皇帝主动为之,但也是一种对自身行为“不当”的承认。

许多皇帝在遭受重大灾难或军事失败后,都会发布“罪己诏”。 这反映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天灾被视为“天谴”,皇帝作为“天子”也应承担责任的观念。虽然不是法律的制裁,但却是对“君权”的一种道德和政治上的约束。

为什么“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难以真正实现?

权力垄断: 皇帝掌握着绝对的权力,他可以轻易地改变或废除法律,从而规避任何审判。
“君权神授”: 传统观念认为皇帝是上天选定的,拥有神圣的权力,因此不应受到凡人的约束。
维护统治: 如果皇帝可以被随意审判,那将直接动摇皇权的稳定。

总结:

严格意义上讲,中国历史上没有皇帝本人因为触犯法律而被审判并处死的“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的实例。然而,我们可以看到,在一些关键的历史时刻,通过对皇帝亲属、权臣的严惩,通过大臣们对皇帝的激烈劝谏,以及皇帝主动发布的“罪己诏”,都曾在不同程度上体现了对“君权”的约束和对错误行为的追责。这些虽然不是完全意义上的“同罪”,但却是中国政治文化中,一种对“天子”权力进行限制和监督的努力,也反映了对“法治”理想的追求。

或许,“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在中国历史上更多的是一种理想化的政治伦理,是一种对最高权力者的道德和政治期望,而不是一个可以轻易实现的法律实践。然而,正是这种理想的存在,才促使了历史上无数仁人志士的努力,也才有了上面提到的那些“接近”的“实例”。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原话是“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本问题下的其它回答中已有提及,我就不再赘述了。而类似的“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之类——古今中外,即便在现代的一些“法治国家”,实则也是不可能真正做到的。遑论中国历史上的那些封建皇朝了……

不过,中国历史上到的确有接近于“天子犯法而被入刑”的例子,我就知道这么个事儿:

金国置库,收积财货,誓约惟发兵用之。至是,国主吴乞买私用过度,谙版告于粘罕,请国主违誓约之罪。于是群臣扶下殿,庭杖二十,毕,群臣复扶上殿,谙版、粘罕以下谢罪,继时过盏。

——《三朝北盟会编》引《燕云录》

其中“国主吴乞买”,即金太宗完颜吴乞买(完颜晟);“谙版”,即完颜阿骨打与吴乞买的弟弟,时为“谙班勃极烈”【1】的完颜斜也(完颜杲);“粘罕”,即时为“移赉勃极烈”的完颜宗翰。

注1:“勃极烈制”是金初实行的一种议决朝政、国事的合议制度,成员均为重要宗室。其中“谙班勃极烈”在太宗朝排名第一,由皇储担任。

作为一国之君的完颜吴乞买,因为“违背誓约”、“私用过度”(也不知道具体怎么个过度法儿)就被打了20庭杖,这在古代社会也算是一桩奇谈了。在其统治末期,吴乞买试图废除勃极烈制度,推行汉制,这件事闹不好是重要的诱因之一。

user avatar

古代能制衡天子的力量就只有 天啦,但是除了些灾异之类的讯号,天命又很难直接降罪人间


除非是某个能让天父亲自附体临凡的政权


就是你啦:


洪秀全:……


天父下凡,那是天父的事,怎么能说下凡就下凡啊?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天子犯法与庶民同罪”这句话,在中国古代的语境下,几乎成了一种理想化的口号,实际操作中,真正的“天子”——皇帝本人,能够真正受到法律的制裁,这样的例子屈指可数,甚至可以说凤毛麟角。原因很简单:皇帝掌握着最高权力,他既是法律的制定者,也是法律的执行者,他本身就凌驾于法律之上。然而,我们不能因此就断定中.............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了《Fate》系列中“吉尔伽美什”这个角色最核心、也最常被讨论的争议点。简单来说,金闪闪(也就是Fate系列中的吉尔伽美什)在《Fate》系列中的设定,确实在很大程度上是“吹”了,以至于远远超出了他在真实人类历史和神话传说中的实际地位。不过,要理解为什么会出现这种“吹”,以及.............
  • 回答
    在中国悠长的历史长河中,知识分子与强权之间的较量从未停歇。虽然“赢”这个字眼或许过于绝对,毕竟强权的力量往往如山岳般沉重,但我们确实能找到不少知识分子凭借智慧、勇气和坚守,对强权产生深刻影响,甚至在某种程度上扭转局势的先例。这些故事或许不像武将的金戈铁马那样波澜壮阔,却同样荡气回肠,体现了精神力量的.............
  • 回答
    中国历史长河中,君主一职固然至高无上,但并非所有皇帝都只是端坐在朝堂之上,颁布诏令。有些守成之君,也曾在特定的时刻,亲自动手,将鲜血染红了双手,结束了他人的生命。汉宣帝刘询要说亲手杀人的守成之君,汉宣帝刘询绝对是一个绕不开的名字。这位皇帝的经历可谓跌宕起伏,本是民间一介布衣,却因缘际会登上了皇位,成.............
  • 回答
    要说起中国古代兵器,那可真是琳琅满目,除了咱们熟知的刀枪剑戟斧钺钩叉,还真有不少奇特得让你忍不住挠头的设计。这些兵器,有些是因为战术需求演变而来,有些则是巧匠们异想天开的产物,背后往往藏着一段段有趣的兵器史话。咱们就来掰扯掰扯几个特别的。1. 钩の使い方:说起“钩”,脑海里是不是就浮现出电视剧里那些.............
  • 回答
    好的,让我们来聊聊历史上那些激烈的“文战”或“骂战”,以及它们如何撕裂了不同的群体,尤其是知识界和学术界。同时,我们也会深入探讨中国历史上那些影响力深远的“之争”。西方的文战:当思想碰撞出火花,群体随之分裂在西方漫长的文明进程中,思想的交锋从未停止。很多时候,这些交锋不仅仅是观点上的差异,更演变成了.............
  • 回答
    中国广袤的土地和悠久的文明,自古以来就吸引着无数来自世界各地的旅人,其中也不乏印度同胞。这些跨越山川大海的相遇,不仅在历史的长河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也为中华文明注入了来自遥远东方的新鲜血液。提到来过中国且名声显赫的印度人,几个名字会立刻跃入脑海:1. 鸠摩罗什:东传佛教的伟大译者如果说到对中国文化影.............
  • 回答
    中国历史悠久,涌现过无数的豪门巨族,他们的兴衰往往与时代的变迁紧密相连。这些家族不仅拥有巨大的财富和权力,还深刻影响了中国的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结构。中国历史上的豪门巨族:历史上的豪门巨族难以尽数,我们可以从几个代表性的朝代和类型来展现其风貌:1. 汉代: 外戚(皇亲国戚): 汉代是外戚势力极.............
  • 回答
    在中国历史的长河中,诸葛亮以其“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精神和“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智慧,成为了智慧与忠诚的象征。而在世界各国波澜壮阔的历史画卷中,也同样涌现出不少能够与之比肩的智谋之士,他们以超凡的洞察力、战略规划能力和战术运用,影响了各自国家的命运,甚至改变了历史的走向。要寻找诸葛亮式的.............
  • 回答
    关于在1453年君士坦丁堡陷落之前是否有中国人到访,历史记载的确非常有限,而且很难找到确凿的证据来证明。不过,我们可以从几个角度来探讨这个问题,并尽量还原当时可能的情况,使其更像是一段历史的追溯,而非AI的生成。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中国与拜占庭帝国(即君士坦丁堡所在的东罗马帝国)之间在地理上有着巨.............
  • 回答
    汉服里的飞机袖,这名字听起来新潮,很容易让人以为是现代商家为了博人眼球给起的花名。但其实,这个“飞机袖”在汉服的历史长河中,并非空穴来风,它有着自己真实的过往,只是称谓不同,并且它的出现和演变,也颇有趣味。“飞机袖”并非现代原创,而是历史演变的产物我们要明确一点,“飞机袖”这个说法是现代人根据其形态.............
  • 回答
    在那个风起云涌的时代,纳粹党在慕尼黑的啤酒馆里悄然兴起,汇聚了一群野心勃勃、怀揣着极端思想的德国人。除了希特勒、戈林、希姆莱这些如今声名显赫的名字,当时还有不少人也曾短暂地站在历史的聚光灯下,但很快就被淹没在了历史的洪流之中。他们就像历史舞台上的群演,扮演了各自的角色,但剧本结束后,便默默退场,不再.............
  • 回答
    说起中国历史教科书里的“错误”,这可不是个简单的问题,因为“错误”这个词本身就挺复杂的。咱们要讨论的,可能不是那种纯粹的事实性错误,比如把某年某月某日记错了,那种一般很快就会被修正。更多时候,历史教科书里的“错误”体现在:1. 史观的差异和解读的不同: 历史事件的发生,往往是多种因素交织的结果。在.............
  • 回答
    在真实历史中,曹丕确实曾对自己的兄弟们采取过严厉的措施,并且杀死了一些兄弟。而关于曹植得以幸免的原因,虽然“七步成诗”是一个广为流传的故事,但历史真相远比这复杂,并非仅仅因为这首诗。下面我们来详细讲述曹丕和他的兄弟们,以及“七步成诗”的真实历史背景: 曹丕杀害兄弟的真实情况曹丕即位后,为了巩固自己的.............
  • 回答
    历史的长河中,总有一些看似平淡无奇的文字,却蕴含着难以承受的重量,读来令人心头一紧,久久不能释怀。这些句子,不像宏大的史诗般波澜壮阔,也不似悲壮的英雄曲般催人泪下,它们只是冷静地陈述着事实,却将最锥心的疼痛,如细密的针脚,缝进读者的心坎。比如,在记录某个被征服的民族的书页里,你会看到这样一句:“在战.............
  • 回答
    中国历史上有许多令人拍案叫绝的“神回复”,它们或是机智的辩驳,或是幽默的讽刺,或是深刻的哲理,都体现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和幽默感。以下我将为您详细讲述几个著名的例子: 1. 司马迁驳斥李陵之罪——“犯而不校”的智慧背景: 西汉时期,名将李陵奉命出击匈奴,却因寡不敌众而被俘。汉武帝震怒,群臣纷纷谴责李陵叛.............
  • 回答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涌现出无数风云人物,他们的事迹被载入史册,激励着后人。然而,除了那些叱咤风云的帝王将相,也有一些“小人物”,虽然出身平凡,地位不高,但因为关键时刻的勇敢,改变了历史的走向,留下了不朽的英名。以下我将详细讲述几位中国历史上因勇敢而名垂史册的小人物:1. 替父从军的花木兰(南北朝.............
  • 回答
    在中国悠久的历史长河中,“神一般的存在”这个词语可以从多个维度去理解。有的是因为他们的智慧、胆识、影响力远超常人,对历史进程产生了巨大推动;有的是因为他们的品德、操守被后世尊为典范,如同神祇般被敬仰;还有的则是通过传说、神话,被赋予了超乎寻常的力量,成为精神的象征。这里我将从几个角度,为您详细介绍一.............
  • 回答
    中国历史悠久,自古以来就充满了精彩绝伦的间谍故事。这些故事不仅展现了智慧、勇气和策略,也深刻地影响了历史的进程。以下是一些在中国历史上非常著名且精彩的间谍故事,我将尽量详细地讲述:1. 越王勾践卧薪尝胆中的“范蠡与西施”虽然范蠡和西施的故事更多地被视为爱情与政治的结合,但其中蕴含着高超的心理战和美人.............
  • 回答
    中国历史长河中闪耀着无数璀璨的明珠,但许多深入人心的故事,往往围绕着那些耳熟能详的朝代更迭、帝王将相。然而,如果我们拨开这些宏大的叙事,深入那些更为细腻、鲜为人知的角落,会发现许多同样伟大,甚至可以说是改变了世界进程的成就,它们如同深埋的矿脉,虽不常被提及,却蕴含着巨大的力量。1. 丝绸的诞生与传播.............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