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老公副科级公务员,30出头,分管的副处级领导不喜欢他,各种打压,怎么办?

回答
听到你老公遇到这样的情况,心里一定挺替他着急的。老公是副科级公务员,三十出头,正是事业发展的关键时期,却被分管的副处级领导看不过眼,各种打压,这确实让人头疼。这种情况在体制内并不罕见,处理起来也需要细致和策略。

首先,咱们得弄清楚这“不喜欢”和“打压”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是那种看不见摸不着的,比如:

边缘化处理: 重要的会议、项目、学习机会,他总是被“漏掉”。
职责不明晰或边缘化: 给他安排一些不重要、没有实权或者容易出问题的任务,重要的、能出成绩的活儿要么别人干,要么领导自己抓。
苛刻对待: 对他的工作要求特别高,一点小错误就抓住不放,甚至没事找事。
冷暴力: 见面不打招呼,说话阴阳怪气,或者直接无视。
打小报告或背后说坏话: 在领导层里,不遗余力地抹黑他,让他失去信任。
资源不倾斜: 好的培训机会、学习材料、甚至是办公条件,都明显偏向其他人。
“画饼”但不兑现: 承诺给他一些机会或职位,但总是找各种理由推脱。

这些表现,有的比较直接,有的则很隐晦,需要你老公自己去观察和体悟。

那遇到这种情况,咱们该怎么办呢?

第一步:冷静分析,找准“病根”

“不喜欢”的原因可能有很多,有时候并不一定是你老公做错了什么,可能是:

个人恩怨: 领导可能有自己的圈子和偏好,你老公可能不属于他们的“圈子”。
能力误判: 领导可能觉得你老公能力不行,或者和他预期不符。
利益冲突: 领导的某些利益可能受到你老公的潜在威胁,或者你老公的某些举动触犯了领导的“禁忌”。
性格不合: 领导的性格可能比较强势或者有某些“怪癖”,而你老公的性格与之不匹配。
“枪打出头鸟”: 如果你老公在某个方面表现突出,可能引起了领导的警惕或嫉妒。
代人受过: 有时候领导的打压可能只是他自己压力大,或者为了平衡其他关系而做出的选择。

让你老公平时多观察、多思考,看看这个领导平时是怎么对待别人的?他对哪些人器重?对哪些人冷淡?他喜欢什么样的沟通方式?有没有一些“潜规则”?了解领导的“脾气”和“喜好”,是下一步对症下药的基础。

第二步:调整心态,稳住阵脚

这是最重要的一步。在体制内,情绪化是最要不得的。

不要情绪对抗: 越是打压,越要表现出沉稳和专业。在工作上,要做到一丝不苟,不给领导抓住把柄的机会。
相信自己,但也保持警惕: 不要因为领导的不喜欢就怀疑自己的能力,但同时也要意识到,在领导屋檐下,确实需要更加小心谨慎。
保持学习和进步: 任何时候,提升自身能力才是硬道理。即使现在不被重视,但扎实的业务能力是将来翻盘的资本。

第三步:做好本职工作,力求无可挑剔

在任何环境下,本职工作是立足之本。

高质量完成任务: 领导给的任务,无论大小,都要高标准、高质量地完成。而且要做到“有据可查”,重要的沟通、汇报,最好能留下书面记录。
超出预期: 在能力范围内,可以尝试做得比领导要求的更好一点,但要注意方式,不要显得“爱出风头”。
做好细节: 办公室的卫生、公文的格式、会议的准备……这些细节做得好,能给人留下认真负责的印象。

第四步:积极沟通,争取理解(但要注意方式)

主动沟通是化解矛盾的有效途径,但需要技巧。

选择合适的时机和方式: 比如,在工作汇报时,抓住机会简明扼要地说明自己的工作情况和遇到的困难(如果是合理的困难,而不是推卸责任)。
汇报工作,而不是抱怨: 沟通的重点在于工作本身,而不是领导对他的态度。比如,可以汇报:“领导,这项工作我按您要求完成了,但过程中遇到了XXX问题,我想请教一下您的意见。”
寻求指导,而非质问: 用请教的语气,表明自己是希望把工作做好,并且尊重领导的指导。
赞美领导的优点(真诚的): 如果领导在某些方面确实有值得学习的地方,可以在适当的时机真诚地表达,这有助于拉近距离。

第五步:拓展人脉,建立支持网络

“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领导不喜欢你,不代表你在这个单位就寸步难行。

和其他领导搞好关系: 尤其是其他副职领导,以及更高级别的领导。在工作允许的范围内,多展示自己的能力和积极性,让他们对你有一个好印象。
与同事建立良好关系: 团结同事,互相支持。有时候,同事的无意间的帮助,或者在领导面前的无意间的“美言”,都能起到作用。
寻求“靠山”: 如果有单位内其他有影响力的、欣赏你老公的人(比如老领导、老同志),可以适当地向他们请教,或者让他们了解你老公的真实情况。

第六步:学会“变通”和“隐忍”

在体制内,有时“隐忍”不是软弱,而是智慧。

“看人下菜碟”: 领导喜欢说什么,就多听听;领导不喜欢什么,就尽量规避。
“韬光养晦”: 在被压制的时候,不要急于反击,先把自己的实力练强,等到时机成熟再出手。
“曲线救国”: 如果领导不给机会,可以通过其他途径学习和锻炼。比如,主动申请参加一些不那么重要但能学到东西的培训,或者在单位的非正式场合(如业务研讨会)展示自己的专业能力。

第七步:考虑更长远的职业发展

如果现状实在难以改变,或者长期处于压抑状态,影响身心健康,也可以考虑其他的选择。

内部调动: 看是否有其他部门或者兄弟单位有调动机会。
寻求更高一级领导的支持: 在万不得已的情况下,并且有充分证据证明领导的不公对待,可以考虑向上级领导汇报,但这风险很高,需要非常慎重,并且要确保证据确凿。
外调或考取其他职位: 如果实在不行,也可以考虑考取其他单位的职位,或者通过其他方式实现职业转型。

具体操作建议(让你老公多留意的):

1. 工作笔记: 详细记录每天的工作内容、完成情况、遇到的问题、与领导的沟通内容(最好有记录),包括口头安排和书面通知。
2. 汇报策略: 每次工作汇报,都要抓住重点,突出自己的贡献,同时也要提及遇到的客观困难,并且提出解决方案或请示。
3. 社交媒体: 慎重使用社交媒体,尤其是在单位的群里,发表的言论要谨慎,避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
4. 健康第一: 长期被领导打压,心理压力会很大。要注意调整自己的心态,多运动,多和家人朋友沟通,保持身心健康。
5. “向上管理”: 尝试理解领导的工作思路和压力,站在领导的角度考虑问题,有时能找到更好的沟通和合作方式。
6. “送人情”但有原则: 在不违背原则的前提下,适当地给领导和同事送点小礼物(比如节日慰问品),或者在领导生日、升职时表示祝贺,这是一种人情往来的表现,有助于缓和关系。

作为妻子,你该怎么做?

1. 做他坚实的后盾: 让他知道,家里永远是他最温暖的港湾。多倾听他的烦恼,给予安慰和支持,而不是指责或抱怨。
2. 提供信息和建议: 你们可以一起分析情况,共同出谋划策。有时候,旁观者清,你可能会发现一些你老公当局者迷的问题。
3. 管理好家庭,让他没有后顾之忧: 确保家里的事情都顺顺利利,让他能够安心工作。
4. 保持积极乐观: 你的情绪会影响到他,所以你也要保持积极的心态,相信他能够渡过难关。

总而言之,在体制内遇到“不对付”的领导,是一个需要耐心、智慧和策略去应对的局面。关键在于稳住自己的心态,做好自己的工作,同时积极寻找突破口。祝你老公好运!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看到这个问题,一瞬间感觉回到了4年前。

先自报家门,本人82年文科男,地标AH某地级市,体制内工作15年,目前任实职副处2年。实事求是地说,组织上还是待我不薄的。但4年前猛然遭遇的那场打压,对我而言,无论是实际发展还是心理转变,都有着不可估量的影响。

4年前答主34周岁,正科任职已逾5年,体制内的人都知道,对地市级公务员来说这是黄金岁月,而且答主当时还在服务市常务副职,前途一片看好。事实也是如此,时值大换届前夕,服务多年的领导将转任他处且不方便带人上任,遂与主要领导商量后,以党组正式文件行文ZZ部门做相关协调和推荐。而后领导升任,我则因为难得空闲被调学市委党校青干班,静静等待升迁的到来。期间,甚至已经被要求撰写个人工作总结,体制内的童鞋们都明白这意味着什么。然后……换届时间秃然地……提前啦,人事冻结!升迁被搁置,那段时间说实话有点小失落,冷静下来后多年公门修行养成的稳定心态还是让我很快调整好了情绪,但彼时的我还不知道,一场噩梦正在到来的路上。

青干班结束后,大换届也基本完成。主要领导及其他很多市级领导都做了调整,但对我们机关的科级年轻干部来说,MSZ才是真正生杀大权在握的关键核心,大家都在八卦着新任MSZ的种种情况,据说是市直某大局的一把,特别关心干部成长云云,而我随着众人一起期待着。很快,新MSZ到任,黝黑精瘦、目光凛然、嗓门很大,第一次开会就给机关几位老资格副处级干部一个下马威,把习惯手机不调静音、会间接电话、乱走动的老几位请出了会议室,一时间杀气腾腾、群雄俯首,大家心里都是忐忑不安,不知道下一把火会烧到谁身上。

半月之后,我看到了答案。

新领导到任,按规矩是要与处室主要负责人一一谈心的,既为了解掌握工作情况,也为观察考察心性品格。一星期后,各处室的兄弟姐妹们开始纷纷被召见,有关系好的谈完后还跑我办公室复盘,但渐渐地我开始察觉到不对劲了。按照惯例,谈心一般是有顺序的,要嘛按年龄职务,要嘛按处室排名,而我无论以何种顺序都应该早早谈完了。直到财务处、档案处都被召见后,我还被晾在一旁时,我知道,出问题了。

三月的一个周五下午,电话来了,要我去汇报某某工作进展情况。在此之前,有个插曲,我原先某位关系很好的分管领导(且尊称W),此时已任市直某部门一把手,某日忽然给我电话问我是否近期表现不佳,称前日与我们MSZ一起小聚,席间提起我,W即言我是当年爱将,望MSZ多多指点栽培,MSZ顾左右而言他。W仕途多年精明通达,餐后即电话询问我,电话这头我既茫然也失落。有这个电话做底色,我对接下来的谈话已有心理铺垫,但我仍没想到会是如此疾风骤雨。

进到MSZ办公室,先就本次要求汇报的工作进行了报告,可能因为部署周密、推进有序,MSZ眉头微皱但并未就此提出意见。汇报完后,戏肉来了……MSZ右手夹烟,身体后靠,左手反环椅背,目光在办公室游移就是不看我,但也没出声让我走。这样顿了半晌,才悠悠开口:“听说你是WHDX毕业的高材生喃?”这问题没法回答,我只能尴尬又不失礼貌的微笑。

“名牌大学毕业生没啥了不起的,我们原来办公厅有个同事87年的DNDX毕业的,LXX你应该也认识吧!现在还不是个副处调研员……”

“你也是一样,不要以为名校有什么了不起,要给我夹起尾巴做人,大家对你的要求只会更高……”

……

我预想过很多谈话中MSZ可能会涉及到的话题,但这个还是超出了我的预计。毕竟彼时的我已经毕业逾10年,虽然因为身处四线城市,身边的同事们确实没几个有像样的文凭,但我又怎会幼稚到以此为荣炫于人前呢?一时之间,我被雷的头晕目眩。

紧接着,第二波攻击到了。

“上一届推荐了你,你知道吧?”

“知道,感谢组织关心。”

“推荐不算什么的,知道不?一切都得重新来,看工作表现、看民主测评,知道不……”

“你们上次推荐很不规范,你知道不?搞进来一群人,把位置塞得满满的……”

狂风急雨中,我只能报以沉默。但与此同时,我察觉到了MSZ对我不喜的原因,我被具象化成了上一届的余威和遗泽所在。

一边倒的谈话持续时间很短,前后不过7、8分钟,感觉索然无味的MSZ挥挥手让我离开了办公室。但,折磨才刚开始……

之后的时间里,我正如网络上所说的“连呼吸都成了错”。批评、指责和质疑如影随身,最过分的时候,连我跟同事们见面打招呼的方式都被呵斥。

“见面问好,点头哈腰的,讨好领导吗?”天可怜见,我跟机关驾驶员、打字员、保洁阿姨、保卫人员打招呼都会点头笑一下,这是多年家庭教育养成的良好礼仪,这会儿成了我谄媚领导钻营取巧的罪状……而在这样的高压态势下,周边绝大多数的领导和同事们渐渐地选择了明哲保身、远离瘟神,更有甚者,跟着煽风点火、落井下石。

一时之间,风声鹤唳、举世皆敌。

所幸,家人对我始终关怀关爱。

所幸,还有一些兄弟姐妹们始终不离不弃。

所幸,跟在领导身边工作的岁月里,不仅学到了如何为人处世,更学到了豁达乐观。

我对当时的形势进行了冷静分析,认为虽然看起来风雨飘摇,但其实也并非无力破局。最大的优势,当然是我在体制内。如果是在企业,顶头上司如此作为,我除了快速收拾东西跑路外别无他途。但体制内是特殊的,严格来说,除了制度章程、除了主要领导,没有人能真正一手遮天。主要领导在其他市直单位工作人员看来高不可攀,但我们机关一共才60多号人,挤在同一楼层办公,基本上天天见面。而且,新的常务副职到了之后,留了我继续服务,虽然一开始受了MSZ影响,对我评价不高,甚至一度想换掉我,但几番磨合下来对我深为认可。

综合考虑后,我决定了主策略——熬。其实,体制内受到不公正待遇,除非你立马选择离开,否则熬是唯一路径。但“熬”不是“干熬”,也不是被动的等待,它是一种调整、也是一段磨练、更是一次蓄积。尤其是,在分析了MSZ年龄,清楚地知道他至多还有3年任期后,我决定调整心态,把所有的刁难当成磨刀石,积蓄力量,等待涅槃。我开始沉下心思,精心完成手头的每一件工作,确保MSZ挑不出错处,站稳立足之本;与机关里的各位领导同事诚挚交往,但求日久见人心,筑牢群众基础;主动承担危急险重任务,寻求分管领导和主要领导的关注,找到突破路径……机会很快来了,有一个重要会议马上召开,四大班子领导全部出席,但主要领导对材料工作很不满意。在办公厅务虚碰头会议上,我第一次申请发言,在默默收集材料、深入思考的基础上,提交了我的建议提纲,主要领导当即拍板由我当纲主笔。我紧紧抓住这次难得的机遇,奋战四个昼夜,终于顺利高质量完成任务。会议之后,主要领导在机关内部几次会议上大肆表扬,机关里舆论风向开始慢慢偏转。就在此时,MSZ连续在几件事上频频出错,主要领导对其信任度直线下降,最终在给了个二巡待遇后匆匆换将,而我也在被打压两年后顺利提拔。

上周一个大会,还是由我组织的,不出意外的话这应该是我在机关最后一项工作了主要领导会后仍是各种肯定和表扬。进电梯时,好巧不巧,与原MSZ两人一部电梯,我打过招呼后,空气中就只弥漫着安静又尴尬的气息。快下电梯时,MSZ忽然说:“XXX,你最近表现的很好,要继续保持啊!”。我微微一笑谢过,出电梯时,笑容灿烂、云淡风轻。

无论是否有人喷,这是我真实的经历,只是一些细节方面稍作春秋,也是为了单位颜面不受损而已。而且,我的经历不可复制,亦无法直接给题主答案,只是提供一种方向、一种经验、一种借鉴。不公和打压,体制内一直都会有,面对这些时,需要努力倾听心底的真实声音,走?或是留?一旦确定了大方向,就必须调整心态、强大心志、磨砺自身,如此方有可能迎来浴火重生的那一天。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