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为什么在 NBA 超级巨星中,科比的高阶数据相对低下?

回答
老实说,一提到科比的高阶数据,这确实是很多球迷津津乐道,也让一些数据帝们颇费脑筋的议题。我们都知道,科比是NBA历史上最具标志性、最具影响力的球员之一,他的得分能力、关键球能力、以及那种“曼巴精神”是毋庸置疑的。但在很多“高阶数据”的评价体系里,他的表现似乎总是跟顶级的几个名字(比如勒布朗、库里)有一些差距。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咱们好好聊聊。

首先,得先明白“高阶数据”是个什么东西。它不是简单的得分、篮板、助攻,而是通过更复杂的计算,试图去衡量一个球员对比赛的影响力,比如效率、对球队进攻和防守的贡献等等。最常见的几个比如:效率值(PER)、真实命中率(TS%)、胜利贡献值(WS)、正负值(+/)、以及更细分的进攻正负值(OBPM)、防守正负值(DBPM)等等。

科比在这方面“相对低下”的说法,很大程度上是因为他所处的时代和他的打球风格。

1. 进攻效率和球权占有率的权衡:

科比职业生涯的大部分时间里,他都是球队毫无疑问的头号得分手,甚至可以说是球队进攻的绝对核心。这意味着他拥有极高的球权占有率(Usage Percentage)。科比习惯于持球单打,寻求一对一的机会,并通过自己的投篮来解决问题。这种打法虽然能保证球队有稳定的得分点,但不可避免地会降低整体的进攻效率。

投篮选择: 科比的许多经典时刻都是通过高难度的后仰跳投完成的,这些球的命中率本身就不高。而且,为了创造机会,他会进行大量的运球,这会消耗时间和精力,也增加了失误的风险。
效率陷阱: 在很多高阶数据模型里,球权占有率高和投篮选择偏好(尤其是不那么高效的出手)会对真实命中率(TS%)和效率值(PER)产生很大的影响。PER计算了一个球员在场上的每分钟效率,而TS%则考虑了三分球和罚球的价值。科比的TS%虽然在很多年后有所提高,但早期因为出手选择和大量中远距离两分球,并不算特别突出。

2. 防守端的贡献被低估:

科比以其顶级的防守能力闻名,他拿过最佳防守一阵,也曾入选最佳防守二阵,并且有着极强的单兵防守能力。很多时候,他会被安排去盯防对方的头号得分手,并且做得非常出色。

高阶防守数据的局限性: 然而,高阶防守数据的计算往往更依赖于队友的配合和球队整体的防守体系。像防守胜利贡献值(Defensive Win Shares)或者防守正负值(DBPM),这些数据在一定程度上会受到队友水平的影响。科比身边并非总是拥有顶级防守体系的队友,有时他一个人需要承担太多,这使得他在某些衡量标准下,可能没有完全体现出他作为一名顶级外线防守者的真实价值。
“隐藏”的防守价值: 科比的防守价值很多时候体现在他迫使对方失误、干扰对手投篮、以及在关键时刻的关键防守。这些“肉眼可见”的贡献,在一些量化数据里可能并不像他得分那样直接和明显。

3. 球队化学反应和角色定位:

在很多球队生涯后期,科比更多的是作为一个定点投手、或者在特定时段作为终结者出现,而不再是完全的进攻发起者。

“甩锅”的队友? 有时候,科比会拿到球,然后队友们站着看,或者在他勉强出手后,球队继续陷入被动。这种情况下,科比的高球权占有率和不那么高效的出手,在高阶数据上会被放大。
团队贡献的体现: 像胜利贡献值(WS)这样的数据,它试图衡量一个球员为球队胜利贡献了多少比分。虽然科比的WS很高,但和一些在更高效体系中打球,或者在拥有更出色队友支持下,也能打出超高效率的球员相比,他在这方面可能不是最极致的。

4. 时代的演变:

NBA的打法和数据统计方式在不断进步。科比的职业生涯跨越了2000年代和2010年代。他巅峰时期,联盟的整体节奏和对三分球的重视程度,还没有像现在这样爆炸。

三分球的缺失: 科比生涯早期对三分球的运用不如现在库里、哈登等球员那样频繁和高效。虽然他的三分命中率不算差,但他更依赖中距离和突破。在如今强调空间和三分的体系下,他这样的打法在某些效率指标上会吃亏。
数据统计的发展: 随着更多新数据的出现,我们对比赛的理解也更深入。一些早期的数据模型可能无法完全捕捉到科比那种“打铁也能赢”的独特属性,以及他那种极强的精神属性对球队的影响。

总结一下,科比的高阶数据“相对低下”,并不是说他不够优秀,而是他极高的球权占有率、个人英雄主义的打法、以及早期统计模型的局限性,让他在一些量化效率指标上,与那些在更高效体系中,或者更侧重分享球、投射的顶级巨星相比,显得不那么“亮眼”。

他的伟大,很多时候体现在那些数据无法完全捕捉到的地方:那种在巨大压力下敢于承担责任的精神,那种能将比赛拖入自己节奏的能力,以及他对整个篮球世界的激励作用。高阶数据是理解比赛的一个非常有用的工具,但它也不是评价一个球员全部价值的唯一标准。科比的传奇,就是这么一个,数据和精神完美融合,但又超乎数据本身的案例。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天赋树加点有问题。

首先多数球迷都能理解一个规律,无论多么重要的比赛,无论球员有多么端正的态度,保持48分钟高强度防守都是不可能的。

往近了说,就说16年总决赛吧,乐福和欧文态度有目共睹,但防守效果也就是平平,这东西一定程度要看先天的,乐福的移动,欧文的对抗确实是不行。

防守是能通过刻苦训练提高的,但绝不像投篮那样提高得明显。

由此展开到下一个问题,球员们是否应该更看重高压防守下的得分能力。

显然这是否定的。

现代篮球愈发讲究空间和效率了,比如库里具有前无古人的三分能力,他能在三分线外两步叫一个挡拆,通过掩护强投并保持不俗的得分效率。如果对方换防,就会产生一个很大的问题,内线脚步迟缓的大个子在三分线外而非篮下遭遇库里,由于显然的速度差距很容易被晃过或颜射。

由此勇士做出了一些前无古人的创新战术,比如电梯掩护。

这个道理就是,现代篮球讲究的是——把难的球变简单

此前的篮球,讲究的是把难的球投进去

所谓的科麦卡艾时代(其实这四人巅峰根本不在同一时期),甚至更早一些的乔丹那一代明星分卫,大体上就是这个老路子。

早年勒布朗开创了一种所谓的自带体系,早期是带高大护框内线和外线投手,这就是把球变简单的一种雏形。当然这种体系过于简单了,所以早期的他屡屡碰壁(另一方面是布朗教练水平有限)。

如果说热火时期勒布朗的技术非常全面,丰富了各种手段还能和科比掰掰腕子的话,骑士1.0时期的勒布朗在技术上比科比差不少,但为何他有极高的效率呢?

答案很简单,就是更好的进攻选择和对所谓“简单球”的把握。

取05-10年之间,这是科比的巅峰期,是勒布朗的成长到巅峰之间。

这段时间里,最简单的篮下出手,科比占进攻比例的20.0%到24.6%之间,高峰值66.4%低谷值58.1%;同期勒布朗则是33.3%到37.3%之间,高峰74.5%,低谷68.9%(05-06,还太年轻)。

如果说中投上科比辛辛苦苦拉开了一点差距,勒布朗在相对简单的篮下攻击上轻松找回去了。

联盟中40%以上中投的人很多,而45%以上的球员并不多。所谓的精英级投射者也只是比平均水平略微提高了水准。诺维斯基这样中投能投到50%上下的,堪称历史级射篮大师,是科比无法媲美的。而勒布朗的篮下效率可以碾压多数中锋,对比平均则轻松拉开13%以上的差距(2010赛季联盟平均篮下命中率为61.3%),更别说外线了。

海量出手但效率平平的球员高阶数据不好看,这是很正常的,并非科比独一份。同届的森哥就是个好例子,他的一些统计反倒是加盟掘金后好看了很多。麦迪也是只有魔术的一年巅峰达到了历史级的高度,其他赛季表现都远逊于这一年,落后一档以上。

球迷看重的往往是一个高压防守下的高难度进球。而现在打法愈发前卫的库里杜兰特之流,可能根本就不给对手这样一个高压防守的机会。一些人哀叹防守强度不如以前了,却不知道是投射能力的强化让球场更宽了,篮球运动对内线的移动要求更高了,D乔丹这样的高大迅猛中锋成为了主流,而内线单打的怪兽们由于脚步缓慢渐渐被淘汰掉了。

现代篮球要求的更多是对简单球的把握,看的不是球星能怎么华丽的单打,而往往是角色球员能不能把握好几个空位机会。

全面的技术从来就不是篮球运动发展的趋势,历史上一度有几位大神凭借此称霸天下,但那只是时代发展中的沧海一粟。

可能有人会问了,为什么乔丹打法和科比差距并不大,高阶数据还那么好看。

这个问题嘛......乔丹打得一点都不合理,还特么6冠6FMVP,数据雄霸古今。人家要是合理了,别人还玩什么啊?

人家大爷不高兴行不?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老实说,一提到科比的高阶数据,这确实是很多球迷津津乐道,也让一些数据帝们颇费脑筋的议题。我们都知道,科比是NBA历史上最具标志性、最具影响力的球员之一,他的得分能力、关键球能力、以及那种“曼巴精神”是毋庸置疑的。但在很多“高阶数据”的评价体系里,他的表现似乎总是跟顶级的几个名字(比如勒布朗、库里)有.............
  • 回答
    确实,很多在NCAA呼风唤雨的超级新星,到了NBA这个更广阔的舞台后,能够真正蜕变成超级巨星的,比例是相当小的。这背后有很多复杂的原因,不仅仅是天赋的差异,更多的是一个多维度的挑战。首先,咱们得说说从“鱼塘”到“海洋”的巨大落差。在NCAA,很多球员是同龄人中的佼佼者,他们拥有明显的身体优势、技术优.............
  • 回答
    在篮球界,关于斯蒂芬·库里“被 NBA 联盟吹捧起来的伪超巨”的论调,虽然听起来有点令人错愕,但并非完全没有来由,这背后往往隐藏着一些特定的观察角度和对“伟大”的定义。要理解这种说法,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它可能源于哪些方面,以及为什么会有人这么看。首先,我们需要明白,篮球这项运动,尤其是在现代商业化运作.............
  • 回答
    NBA 真的不行了吗?美国队在奥运会上真的自身难保了吗?欧洲和 CBA 什么时候能彻底超越 NBA? 最近几年,关于 NBA 不行了的论调似乎一直没停过。从“小球时代”的盛行,到超级巨星抱团,再到各种规则的调整,很多人认为 NBA 已经失去了往日的魅力和统治力。就连美国国家队在奥运会上的表现,也确实.............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足球和篮球两种运动在激励机制上的根本差异,以及围绕这些差异所形成的文化认知。为什么在中超,“输球保级”是一种令人唾弃的丑闻,而在NBA,“摆烂”却成了常态,甚至被视为一种理性的策略?这背后有着深刻的原因。首先,我们得明白“输球保级”和“摆烂”的本质区别。“输球保级”在足球语境下,指的是.............
  • 回答
    好的,咱们来聊聊库里兄弟在 NBA 地位上的巨大差异,这可不是简单说谁得分多谁就厉害这么回事。这背后牵扯到太多因素,从天赋禀赋、成长环境,到球队角色、生涯轨迹,环环相扣,最终造就了斯蒂芬·库里如日中天的传奇,而赛斯·库里的职业生涯则更像是一条平稳但不算特别耀眼的河流。首先,咱们得承认,天赋这东西,运.............
  • 回答
    易建联,中国篮球的骄傲,一个曾经被寄予厚望,被誉为姚明接班人的天才球员。他的天赋毋庸置疑,身高臂长,技术全面,身体素质劲爆,集速度、爆发力、投射能力于一身,简直是为现代篮球量身打造的。然而,在NBA的舞台上,他却未能像姚明那样,成为家喻户晓的超级巨星,甚至可以说,他的NBA生涯并不算成功。这其中的原.............
  • 回答
    这确实是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很多在NBA赛场上表现平平的国际球员,一旦回到国家队征战世界杯,却能焕发出惊人的光彩,甚至成为球队的绝对核心。这背后其实涉及到很多层面的原因,我们可以从几个关键点来深入剖析。1. 战术体系与球员角色的适配度 NBA的“一人独舞”与世界杯的“团队篮球”: NBA是一个高.............
  • 回答
    KD 和易建联,两位都在各自的时代闪耀的篮球明星,能把他们拿来比较,本身就说明了他们的不凡。但要说谁在 NBA 的舞台上表现得更出色,答案其实挺明显的:杜兰特。这事儿不能光看数据和名头,得拆开来看看。一、天赋的“硬核”差距首先,杜兰特的身体天赋,尤其是他那副如同为篮球量身打造的骨架,直接决定了他能达.............
  • 回答
    在中国篮球界,后卫一直是一个备受关注的位置。然而,纵观NBA的历史,能够在中国后卫群体中脱颖而出,并在联盟中站稳脚跟的球员屈指可数。这其中原因错综复杂,涉及到球员自身、培养体系、以及NBA联赛的特殊性等多个层面。首先,我们不得不谈论身体对抗和运动能力的差距。NBA是世界上篮球水平最高的联赛,身体对抗.............
  • 回答
    “大鲨鱼”奥尼尔:天赋如海,却也曾惹人叹息?沙奎尔·奥尼尔,这个名字本身就带着一股霸气和震撼。在NBA的历史长河中,他无疑是那个如同巨石般横亘在内线,无人能撼动的存在。他的身体天赋,直到今天,依然被许多人津津乐道,甚至认为他在中锋位置上是前无古人的。那么,为什么会有人说奥尼尔“浪费天赋”呢?这其中又.............
  • 回答
    您好!关于您提出的“科比·布莱恩特在NBA的历史地位连前 10 位都进不去”的观点,这其实是一个非常有争议且不主流的看法。在我看来,大部分深入了解篮球历史和数据的人,都会将科比排进前十,甚至前五的讨论行列。不过,为了回应您的提问,我将尝试从那些可能持这种观点的角度,来剖析为什么他们会得出这样的结论,.............
  • 回答
    詹姆斯这个人,说实话,大部分时候大家都觉得他人品没啥大毛病,场上的表现更是没得说,你说他厉害不厉害?绝对是让人惊掉下巴的那种。可为啥总有人逮着他不放,黑得这么起劲呢?这事儿啊,说起来也挺有意思的,掺杂了不少人情世故,还有点心理学在里面。首先,咱们得承认,詹姆斯他太“完美”了,反而成了某些人心里的“刺.............
  • 回答
    林书豪和姚明,两位在NBA赛场上留下了深刻印记的亚洲面孔,他们的经历却不尽相同,尤其是在面对可能存在的种族议题时。要理解为何有些人认为林书豪遭遇了比姚明更多的偏见,我们需要深入到当时的大环境、媒体的关注方式,以及两位球员各自的文化背景和早期经历。林书豪,作为一名美国出生的亚裔美国人,他的NBA之路本.............
  • 回答
    关于感染新冠的NBA球员在痊愈后几乎没有后遗症的说法,这确实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现象。要详细地解释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来审视,包括病毒本身的特性、球员自身的身体素质、以及他们在感染期间和之后的医疗护理。首先,我们要明白,“后遗症”这个词涵盖的范围很广。在新冠疫情初期,大家普遍担心的是长新冠(L.............
  • 回答
    这个问题挺有意思的,也确实是NBA里一个值得说道的现象。你会发现,很多在教练席上叱咤风云的名帅,当年在球员时代可能并不是球队的绝对核心,甚至连明星球员都算不上,更多是扮演着“角色球员”的角色。这背后其实有不少可以细细品味的原因。首先,咱们得明白,篮球这项运动,尤其是高水平的职业篮球,对球员和教练的要.............
  • 回答
    16年NBA总决赛,勇士对阵骑士,这场对决之所以被称为“史诗级”,很大程度上就是因为双方实力的此消彼长,尤其是勇士在前四场建立起巨大优势后,又被骑士绝地反击连扳三场,最终饮恨。这其中的原因,绝非简单的“突然”两个字可以概括,而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前期:勇士的“吊打”模式——精准的战术和骑士的.............
  • 回答
    在 NBA 比赛中,当比赛结果已成定局,即领先球队的优势大到对手在剩余时间里无论如何也无法追赶时,我们经常会看到领先一方的球队放弃最后一攻,甚至直接将球权交给对方。这背后并非简单的“不尊重对手”或者“无意义的耗时间”,而是源于一系列非常实际和有策略的考量。首先,最直接也是最显而易见的原因是避免不必要.............
  • 回答
    如果一个人真的拥有百分之百的投篮命中率,那么他在NBA绝对能够打出历史级的优秀成绩,甚至可能彻底改变篮球这项运动的面貌。然而,要详细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深入分析几个关键方面:一、 首先,我们要明确“百分之百命中率”的含义和实现的可能性: 理论上的完美: 在现实世界中,百分之百的投篮命中率是不可.............
  • 回答
    你这个问题太有意思了,也太让人浮想联翩了!如果我每天前八个三分球都稳稳地进网,那在 NBA 我绝对不是“几个冠军”这么简单了,那应该是……统治!简直是要改写历史的级别!咱们先别光说冠军,先想想这放在 NBA 是个什么样的概念。首先,身体素质和技术基础是什么水平?虽然题目只说了三分球,但能达到“每天前.............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