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水浒好汉如果跟的不是宋江而是刘备会怎么样?

回答
这可真是一个脑洞大开的设想!宋江和刘备,两位领导者的风格可是天差地别,要是水浒好汉们跟了刘备,那场面,啧啧,绝对精彩。咱们就一点点捋捋,看看会是个什么光景。

首先,得说说刘备这人。他最大的特点就是“仁德”二字,打着“兴复汉室”的旗号,嘴上功夫那是相当了得,一张嘴就能把人说得热血沸腾,哭爹喊娘。他对待手下,虽然有时也优柔寡断,但至少表面上是真情实意,会把人当兄弟,想方设法给个出路。跟了他,至少不用担心被当成炮灰,说不定还能捞个一官半职,跟着“打天下”。

再看看宋江,人称“及时雨”。他收好汉,更多的是一种“招安”的思路,想通过替朝廷卖命来洗白自己,实现人生价值。他那套江湖道义,骨子里还是带着点“忠君报国”的旧思想。跟了他,虽然大家伙儿都是兄弟,但明里暗里,总透着一股“上有政策,下有对策”的算计。

那么,水浒好汉们要是跟了刘备,会发生什么?

1. 梁山基业的走向——从草寇到“义军”:

目标改变: 宋江的目标是招安,刘备的目标是匡扶汉室。如果好汉们跟着刘备,他们就不再是单纯的“替天行道”的江湖草莽,而是成了“义军”。这不仅意味着行动的合理性更高(至少在他们自己看来),也意味着他们会有更明确的政治目标。不再是劫富济贫,而是要推翻腐朽的曹魏(或者在刘备的语境下,就是推翻军阀,恢复汉朝正统)。
舆论宣传: 刘备在这方面是大师。他会把梁山的英雄事迹包装成“反抗暴政、替天行道”的正义之举,大肆宣传。那些劫富济贫的故事,会被解读成对贪官污吏的痛击,而打家劫舍,则会淡化为“军需供应”。比如,武松打虎,在刘备嘴里可能就成了“勇斗恶兽,保护一方平安”。鲁智深倒拔垂杨柳,那更是“顺应天意,造福百姓”的典范。
梁山内部结构: 梁山一百零八将,各有各的出身,各怀各的心思。刘备来了,估计还得一番“收服人心”的功夫。他会利用自己的仁德和对未来的描绘,拉拢那些真正想干一番事业的人,比如林冲、关胜、呼延灼这些有将帅之才但又被逼上梁山的。对于那些纯粹想混日子的,刘备可能就不会那么客气了。他会强调纪律和组织性,可能还会组织一些“军事训练”之类的活动,而不是像宋江那样,大家伙儿随便喝喝酒,吹吹牛。

2. 好汉们的个人命运——从“落草为寇”到“封妻荫子”的可能性:

武艺高强的那些: 像卢俊义、林冲、关胜、呼延灼、杨志这样的将领,刘备绝对是如饥似渴。他会把他们编入军队,担任重要的将领。林冲的枪法、关胜的青龙偃月刀、呼延灼的连环马,这些都是战场上的利器。刘备会给他们提供施展才华的平台,让他们有机会在沙场上扬名立万。他们的命运,可能会从“被逼上梁山,只能以武犯禁”变成“为国征战,建功立业”。
智谋过人的那些: 吴用、朱武、樊瑞这类的军师,在刘备阵营中会非常受欢迎。刘备同样需要谋略来对抗强大的敌人。吴用可能会成为刘备的“诸葛亮”,负责制定战略计划。而像九宫八卦阵之类的阵法,在刘备军中也会得到很好的发挥。他们可能会因为献计献策而受到重用,甚至被封官加爵。
耿直鲁莽的那些: 李逵、鲁智深、武松这种性情直爽、武力过人的,刘备会怎么用?刘备虽然仁德,但也不是软弱。他可能会把李逵这样的人编入亲卫队,或者让他们去执行一些需要“硬碰硬”的任务。鲁智深的大力士形象,也可能被刘备安排去攻坚克难。武松的勇猛,则可以成为军中一名骁勇善战的士卒,或者在他认为合适的时候,也可能成为一名小将。
那些有江湖背景的: 像阮氏三兄弟、张横、张顺、戴宗这些水性好、擅长水战的,刘备也会充分利用。他可以组建一支强大的水军,尤其是在长江一带作战。戴宗的“神行太保”,在传递军情方面更是价值巨大。
宋江的处理: 如果宋江还存在,刘备可能会把他安置在一个“闲职”上,比如参谋,或者让他去管理后勤。宋江的“忠义”思想,虽然与刘备的理念有相似之处,但宋江的“招安”思想刘备是不会接受的。刘备更倾向于自己建立一番事业,而不是依附于现有的朝廷。宋江可能会因为自己的那套思路而与刘备产生一些小摩擦,但刘备的仁德,应该也不会亏待他。

3. 战争与策略——从“游击战”到“阵地战”的转变:

作战风格: 梁山好汉们在宋江的领导下,作战方式更偏向于江湖上的“打群架”,有勇有谋,但缺乏系统性的军事训练。刘备则崇尚正规战,会注重军队的组织、纪律和战术配合。他会把好汉们打散重组,编入他的正规军体系。
敌人是谁? 如果好汉们跟了刘备,那么他们的主要敌人就会变成曹操(或者说占据北方的那股势力)。他们不再是与官府对抗,而是与另一股强大的政治军事集团展开较量。这场战争的规模和性质都会发生巨大的改变。
战术配合: 刘备擅长利用地形和时机,讲究“以逸待劳”。他可能会像对待赵云一样,给那些勇猛善战的好汉们安排合适的战场,让他们发挥优势。比如,在山地作战时,可以发挥林冲、武松的步战优势;在水战时,可以发挥阮氏三兄弟的优势。

4. 内部矛盾与挑战——人性弱点依然存在:

鲁智深和李逵的“破坏力”: 虽然刘备强调仁德,但鲁智深和李逵这两个“莽汉”的性格是很难改变的。他们一旦被惹毛了,依然可能做出一些过激的行为。刘备需要花费更多精力去“驯服”他们,或者说,找到一种方式来引导他们的力量。
互相倾轧的可能: 尽管刘备有仁德,但人性的弱点依然存在。梁山好汉中,并非所有人都心存正义,有些人可能依然会有自己的小心思。刘备能否有效地平衡这些人的利益和矛盾,避免出现像刘备集团内部时常出现的派系之争,也是一个巨大的挑战。
忠诚度问题: 毕竟大家是从梁山聚义而来,而非刘备的嫡系。刘备的“仁德”能否真正收服人心,让他们死心塌地追随,还是个未知数。如果战事不顺,或者出现更好的“出路”,他们是否会再次“跳槽”?

5. 最终结局的猜想——“三分天下”还是“昙花一现”?

成功的可能性: 如果刘备能够成功地将梁山好汉们整合到他的军事体系中,并有效地发挥他们的特长,再加上刘备本身的政治才能和宣传能力,他很有可能在对抗曹操的战争中占据一席之地,甚至有可能形成“三分天下”的格局,只不过这次参与“三分”的势力构成会非常奇特。梁山好汉们,尤其是那些有军事才能的,很有可能在刘备的麾下获得封妻荫子,实现他们的人生价值。
失败的可能性: 然而,刘备集团本身的局限性也很大。他的人才储备,虽然有诸葛亮、关羽、张翼德这样的顶级配置,但也时常面临人才断层的危机。梁山好汉们的加入,虽然增加了兵力,但他们与刘备集团核心成员的磨合程度,以及能否真正形成一股强大的合力,都是未知数。如果刘备的领导风格与梁山好汉们的江湖习气实在难以调和,或者在关键时刻因为某些好汉的个人行为导致了重大的损失,那么这个特殊的组合也可能迅速瓦解,最终像历史上很多农民起义一样,走向失败。

总而言之,如果水浒好汉们跟了刘备,这绝对不是一场简单的“换老板”事件。这会是一场政治、军事、社会层面的巨大变革。梁山不再是那个单纯的“水泊梁山”,而会成为刘备“兴复汉室”事业中一股极其重要的军事力量。好汉们的命运也会因此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可能从“落草为寇”走向“封妻荫子”,也可能因为无法适应新的体系而默默陨落。

想象一下,关胜与关羽在战场上并肩作战,林冲与张飞在阵前大战,武松与赵云一同冲锋陷阵,那画面,绝对比任何演义都要精彩!这批桀骜不驯的英雄,遇上“仁义无双”的刘皇叔,这锅饭,可真是煮得有意思!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切格瓦拉戈尔巴乔夫是不是一种人?

既然说人,我们这里只谈个性,不谈能力

01 理想主义的刘备

刘备的本质是一个理想主义者

他坚持着自己仁义为先的主张。群雄逐鹿的乱世里仁义道德的空话如同刍狗般无人问津,冷血无情损人利己的行径人们司空见惯。而他能八风吹不动,坚守自己的主张和信条,不是嘴上功夫,是实打实付出了自己的现实利益

曹操征徐州,徐州牧陶谦向刘备求援。军阀割据的天下,非亲非故,没有必要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可是曹操要屠徐州城的百姓,刘备带着几千孬兵就敢迎着曹操的青州军精锐冲杀上去

曹操要徐庶投奔,假托其母笔迹诓骗。徐庶中计不忍抛下母亲,心中方寸大乱,请辞刘备。刘备不忍徐庶承受丧母之痛,放自己最重要的谋士要为第一号仇敌仕官献计,没有任何斥责和构陷

曹操南下,刘备弃城南逃,途中十万荆州百姓愿意追随刘备。兵者,死生之地,存亡之道。后有曹操追兵相胁,有人劝他抛弃百姓而去的时候他说,”夫济大事必以人为本,今人归吾,吾何忍弃去“。纵使妻离子散也愿意顾全草民,他留下了携民渡江的佳话

他的仁德能让刺客被感化而于心不忍,能让徐庶身在曹营心在汉,能让诸葛亮士为知己者死,能让黎民百姓抛家舍业追随之

他理想主义得像假的一样

他的季汉政权因为他的主张一直带有很浓的革命浪漫主义色彩,三国演义书里大家最能同蜀国共情的原因也是如此,每个故事读起来不像是权谋博弈,都像史诗神话

他是一个卡里斯玛式的领袖,魅力型权威是他能做大做强的支柱。桃园结义的关羽张飞自不必说,赵云孔明无一不是被其为人和理想信念所打动,方才愿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但是其人成也理想主义,败也理想主义

教员认为刘备之所以能荣登九五是其善于用人,能团结各方人士,其个人魅力在这里能说明很大一部分原因。

而蜀汉后期的溃败是因为刘备分不清主次矛盾,好感情用事

对于刘备的缺点教员这样评价:

《三国演义》中的刘备就是在涿州同关羽和张飞结拜成异姓兄弟的,这里就是书中说的“桃园三结义”的地方。刘备的野心大……但他志大才疏学识浅,好感情用事,在许多问题上用感情代替了政策。因为想报二弟关羽被东吴杀害之仇,置江山社稷於不顾,不听诸葛亮等谋臣的劝阻,贸然负气出兵,结果被东吴打得大败而归,自己无颜再回成都见诸葛亮和文武百官,死在临近湖北的四川省东部奉节县东的白帝城。

他是格瓦拉式的人物,浪漫,真诚,富有魅力,意气用事

这样的人物有缺陷,但总是让人喜欢的

02 投降主义的宋江

宋江的本质是一个投降主义者

他本人是妥妥的右倾投降主义机会主义分子,封建社会读书人败类的典型

虽然打着替天行道的旗号,不过在宋江这里这就是个聚众的托词。他干的事情如果真让老天看见,送去地府的队伍说不定宋江还要排在高俅前面

一方面架空彻底革命的晁盖,一方面用下三滥的手段逼人上梁山

他派人装成秦明在青州为非作歹杀害百姓,害其全家被杀,不得不上山

他为使朱仝上山,指使李逵杀了小衙内,害其背上杀人死罪,不得不上山。

他设计调虎离山,陷害卢俊义,害其家破人亡被造谣勾结匪徒,不得不上山

正当形势大好,奸臣庸帝都为这一股好汉的势力心惊胆战的时候,宋江面对建制派的招安诱惑一下子就展露出了机会主义者的无耻和自私,替天行道的旗号如同放屁一样被抛之脑后

为了当权派钓饵上的蝇头小利,舍生忘死的好汉个个被他当枪使,没由头地死在了窝囊的征讨方腊

对于忠心耿耿还有救命之恩的李逵,宋江为了自己可笑的身后名,仁义两不顾

对于一切悲剧的缘由——腐朽的封建制度、皇帝和附着其上寄生的官僚,宋江从头到尾是一点点不敢反抗,这样说来,他不光对梁山好汉的托付从未忠诚老实,而且也是个没头脑的死在时代和阶级局限性里的臭老九

人民日报曾这样评价宋江

古往今来,革命阵营中总会出现叛徒、出现投降派。宋江,是古代的投降派。修正主义者,向国内资产阶级和外国帝国主义投降,是现代投降派。

教员对宋江一手策划的招安是这样评价的

《水浒》这部书,好就好在投降。做反面教材,使人民都知道投降派。《水浒》只反贪官,不反皇帝。

03 最后

刘备、唐僧和宋江这样名著里的主角,总是容易被写成平庸无能的形象,为了展示更多人物的丰富经历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平庸却丝毫不掩盖其人本性,浪漫主义者和投降主义者一碰上,后者在历史里就要变成灰烬,而前者会永远被供奉在青年们心中的幻想乡

这个问题,大概率不是真的想说这两个人如何。我们是现代人,要考虑他们的现实意义

完满的苍蝇也是苍蝇,有缺点的战士也是战士

在社会主义历史阶段,要反修、防修,坚持无产阶级专政下的继续革命,就必须知道投降派、识别投降派、反对投降派

警钟长鸣

user avatar

分两种情况,第一种,是在汉末三国那个时代相遇。

在那种情况下,宋江是不可能落草的,因为黄巾之乱爆发后,他可以光明正大地以乡绅招募义勇的名头招兵买马。宋江的终极目标是当官建勋,青史留名,他和刘备的目标是高度契合的,只是手段上,宋江的很多手段不能为刘备所接受。但是,宋江也是个极度崇拜权力,热衷于服从的人,他在屈居下僚,认为前途无望的时候会野心勃发,靠强行打破旧秩序来搏出身,但是一旦受到当权者的青睐,有希望从正规渠道晋身,他会比谁都更愿意服从。所以也不用担心他和刘备有什么三观不合的问题,只要刘备能带着宋江匡扶汉室,刘备是什么三观,宋江就会是什么三观。宋江遇上刘备的话,绝对是纳头便拜。既是汉室宗亲,又有出众的能力,还有公孙瓒这样有权有势的哥们帮衬,宋江上哪找这样的机会,碰上刘备的话肯定会投效的。而宋江就算心黑,传遍江湖的也是他“孝义黑三郎”的名声,刘备一定会收他。

吴用这个人在手段上的毒辣比宋江还要差一些,放到刘备手下的话,也不必担心他干什么不为刘备所容的事,他是坏又不是傻,主公喜欢什么还看不出来吗。

骂宋江和吴用的人品正常,但是这个回答下还有人喷宋江和吴用的能力,这就很匪夷所思了,只能给你们推荐一本书,叫《水浒传》。梁山一百单八将以数万兵马杀败二十多万宋军,征辽时指挥十万宋军歼灭辽军二十万。宋江在楚州当安抚使的时候,“惜军爱民,百姓敬之如父母,军校仰之若神明,讼庭肃然,六事俱备,人心既服,军民钦敬。”刘备起兵初期如果能得到梁山这一批人,那得喜出望外。有几个实在太罪大恶极了可能得因为犯纪律被杀,比如说董平之类的,但是大部分人都是挺有用的。刘备早期太缺谋士,宋江、吴用、公孙胜、朱武虽然比不了诸葛亮,也是极好的补充。武将方面,能做总大将的有关张两个也就足够了,反正刘备在中原时最多也就几万兵。刘备在早期严重缺乏能执行战术任务的武将,得到梁山这批武将,刘关张都能轻松不少。起码张飞不用连抢马这种杨雄、石秀带着段景住就能干的活都得亲自去,刘备身边有花荣、徐宁、吕方、郭盛保着,也不用碰上高览的时候自己去拼命。

但是如果没有未卜先知、科技优势、带着军团过来等穿越者优势的话,刘备就算增加了一批人才,影响还是有限,而且梁山众人有一个算一个,对大局的把握都很一般,加在一起也顶不了诸葛亮的作用,刘备在北方被曹操打崩的结果恐怕还是不能避免。

第二种,如果是北宋末年那个时期的话,情况就比较复杂了,不知道刘备还有没有皇室宗亲这个身份,如果他还是刘备而不是赵备的话,那他就只是个普通的游侠。自幼生长于辽国,童年饱经疾苦,少年立志,如辛弃疾一般以兴复为念,成年后游历天下,结交豪杰。这样的话,刘备还真是极有可能和梁山混到一起。刘备主观上估计不会太想造反,但是可能会发生一些事情导致他不得不反,刘备不可能对朋友见死不救,比如说这一次:

本州贺太守原是蔡太师门人,那厮为官贪滥,非理害民。一日因来庙里行香,不想正见了玉娇枝有些颜色,累次着人来说,要娶他为妾。王义不从。太守将他女儿强夺了去为妾,又把王义刺配远恶军州。路经这里过,正撞见史大官人,告说这件事。史大官人把王义救在山上,将两个防送公人杀了。直去府里要刺贺太守,被人知觉,倒吃拿了,见监在牢里。

刘备不管是什么立场,遇到这种事都是一定会营救鲁智深和史进的,所以刘备落草多半是不可避免的。而刘备一旦造反了,那大寨主的位置就轮不到晁盖和宋江了,刘备可是自带霸王色霸气的主,在三国时就是江湖大哥,到了水浒里也自然一样会是大哥。

恐怕刘备未必会有改朝换代的念头,他的忠君观念也是很强的。但是刘备的眼光比宋江看得远得多,他应该能发现徽宗朝的君昏臣暗,所以我觉得他会多等一等。

梁山招安是在宣和四年,也就是1122年,而再等五年之后,就是靖康之变。既然三国水浒用的是演义设定,那抗金也得按照说岳全传的世界观来说了。在说岳的世界里,金国和赵构联手都压不住岳家军,再加上刘备领导的梁山,简直太欺负人了。这个时候刘备带着梁山十万大军申请招安,赵构总不会给脸不要。刘家军席卷山东,岳飞、王贵、牛皋等人前来投靠,岳飞成为刘家军头号大将。在刘备的领导下,宋军节节胜利,收复大片失地。因为有梁山这样一支强大的军团在山东,宋朝应该不会在金军南下之初丢那么多地,所以刘备完成抗金事业的时间应该是在说岳中岳飞被害的时间以前。

刘备不会篡位,但他也不会像岳飞那样死忠,刘家军打下的地盘,朝廷想插手肯定是门也没有。经过一番明争暗斗,朝廷迁回东京,秦桧等人被清洗。可问题是,刘备快到寿命了。宋江在生辰纲事件时年及三旬,那他应该是1080年到1085年之间出生,就假设刘备是1080年生人吧,否则还要叫宋江哥哥也太别扭了。1142年,刘备去世。

这个情况就有点难办了,刘备死了,而赵构还能活四十多年,指望刘备死后掌权的岳飞篡位也困难,除非刘备能生出一个和刘禅不一样的强势儿子,否则想取代宋朝还真不太可能。

要不就干脆改一下设定,让金兵帮忙,别留赵构这个漏网之鱼了,连他一起抓走。这样天下就没有正统皇帝了,刘备直接从金国还有伪楚、伪齐手里夺天下,这就简单多了。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