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电影《罗生门》是否可以用逻辑推理出事实的真相?

回答
电影《罗生门》最核心也最令人着迷的地方,恰恰在于它对“逻辑推理出事实真相”这件事情本身提出了深刻的质疑。如果你试图用传统的逻辑链条去梳理电影中每个角色的叙述,你会发现这是一个注定失败的徒劳尝试。

为什么呢?因为《罗生门》展现的不是逻辑的战场,而是人性的迷宫。它没有提供一个客观的标准来让你辨别谁在说谎,谁又在夸大其词。相反,它呈现了四个(加上那个武士在荒郊野外死去的真相,如果算上他也是五个)截然不同的视角,而每一个视角都充满了“自我辩护”的痕迹。

举个例子,我们听那个强盗描述他如何杀死武士,这其中充满了暴力和野蛮,似乎是“事实”的一种可能性。然而,紧接着那位女人的叙述,她却将自己塑造成一个被逼无奈、宁愿自尽的可怜人,武士的死对她而言是另一种绝望的终结。再者,那个看似忠诚的武士,他的亡灵在巫女的口中,又变成了一个为了荣誉和复仇而战的悲壮英雄。

你看,问题的关键在于,每个人的叙述都紧密地与他们当下的“身份”、“感受”以及“想要被看到的形象”紧密相连。他们不是在客观地陈述事件,而是在构建一个对自己有利的叙事。武士的死,对于强盗来说,是他的“英雄事迹”;对于女人来说,是她“求生不得,求死不能”的悲惨遭遇;对于武士自己来说,则可能是“维护武士尊严”的最终战斗。

逻辑推理依赖于前提和结论之间清晰的因果关系,并且需要有一个公认的、不动的“事实”作为起点。但在《罗生门》中,起点本身就是摇摆不动的,是每个人根据自己的需要不断重塑的。你无法从强盗的供词推导出女人的行为,也无法从女人的话语解释武士的死亡。每一个“事实”的碎片,在进入下一个人的叙述时,都被重新加工、扭曲,甚至完全颠覆。

电影并没有给出“正确”的答案,让你去套用逻辑公式。它更像是让你站在庭院里,看着飞舞的尘土,以及那无法定格的剪影,去感受每个人内心的挣扎和扭曲。我们之所以觉得它有深度,正是因为我们意识到,在很多时候,真相并不是一个简单的事实,而是被无数主观的“我”所遮蔽和塑造的东西。试图用逻辑去“解开”这部电影,就像试图用尺子去量一个梦,它的本质是无法被量化的。电影的魔力,就在于它撕下了“真相”那层单一的面纱,让我们看到了隐藏在背后的,是无数个被情感、欲望和恐惧编织而成的,独立却又相互关联的“真实”。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看了上面的回答,只觉得脊背生寒,仿佛罗生门鬼影幢幢,近在咫尺,但这种彻头彻尾的怀疑,个人实在不敢认同……

先从导演说起吧。


1951年,《白痴》历尽劫难,终于杀青。作为导演,也作为原著者陀思妥耶夫斯基的拥护者,黑泽明对该片十分投入,甚至于用力过猛,使得影片上映后恶评如潮。他疲于自辩,又被解除了片约,一下子郁郁无所适,只好前往多摩川钓鱼。谁料刚一扬竿,鱼线就断了。


无奈之下,他返回家中,却突然得知了《罗生门》威尼斯折桂的消息。


此前,东宝埋没了《活人的记录》、松竹扼杀了《白痴》,而大映则将黑泽赶出门去,直到捷报传来,这些公司才又一拥而至,评论界自不待言,就连街上的行人,也纷纷为之欢欣鼓舞。


黑泽明提起此段,总是感慨人性之丑恶一面原来就在眼前。可见多么高妙的电影,都比不过现实深深的一瞥。但在《罗生门》中,真相真如上面答案所言,是彻头彻尾的灰暗吗?


罗生门原本立于朱雀大道,平安年间。它既是魔鬼消失之地,又是妖异横行之所,在许多篇物语里充当着奇诡的底色。影片中,它高耸阔大,又破败荒凉,城楼上停放着死尸,楼下的活人也比之强不了几分。影片借僧人之口,在开头便直白的抛出了核心问题:人类是否值得相信,真相是否存在于世?而杂役的不断追问,推动着故事在悬疑中慢慢铺展:樵夫和僧人引出了故事的开头,而由其转述的强盗、武士、妻子三人,则道出了同一事件的不同版本。这三个不尽相同的内含故事,与两个框架故事一道,共同构成了这个多层次、多视点的复杂叙事。于是一桩原本简单的强奸案,在纷纭众口之下,隐去了真实的面孔。


乍一看来,这几种说法都可自圆其说,但亦相互矛盾,其内容在此不予赘述。但细究之下我们发现,这三种言辞,与其说是“陈述事实”,倒不如“剖白自我”来得恰当些。纠察署极简风格的布景、正向全景的固定机位,使得叙述人仿佛处于舞台之上,表演之中。他们的表达重心,并非在于推卸罪责,而是为了抬升自我形象,突出自己为之骄傲的理念。


强盗引以为傲的,乃是不拘礼法、随心所欲的处事原则,为此,他给自己塑造了勇猛洒脱,敢作敢当的好汉形象。其在丛林中奔突跳跃的欢腾,烈日下为非作歹的陶醉,都散发出浓烈的野兽般的气息。与之相对,武士将道德感奉为圭臬,强调自己宁折不弯的高尚情操,以及受辱殉道的悲剧命运。强盗与武士一静一动,前者突出“本我”,后者突出“超我”,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作为女性和受害者,妻子则尽力展示着自己柔弱无依、悲痛难抑的一面,她时而伏地痛哭,时而茫然四顾,将自己牢牢绑缚在传统观念里的女性形象之中,言谈举止之下,甚至沉浸于某种自虐的快感。


为了这种种执念、种种隐秘而强烈的欲望,甚至不惜认罪服法,于是真相只有一个,凶手却有了三名。在我看来,若非樵夫在片尾给出了一个相对客观的视点,那么真相恐怕如原著一般,永沉于《筱竹林中》。问题在于,无法自证的樵夫是否到最后还在说谎,或者说,黑泽明是否安排樵夫说谎?


私以为,导演冒着画蛇添足的潜在危险(事实上,时评也确实这么说了)添加结尾的目的,并非是要再搅浑水,而是给出一个较为明晰的答案。排除短刀部分,樵夫自身与真相并无利益冲突,以其背景、性格和遇事反应来看,他应该是个养家糊口的老实人,行为也与武士的证词相符合。在电影语言上,这一最后的叙述段落并没有使用音乐,镜头也尽量客观,可见导演是故意刨去主观色彩,虽然是借樵夫之眼,但其所展现的事件经过,已经接近甚至于就是事实。


如果不是一阵微风吹动了女人的面纱,强盗也许不会作案;如果不是目击者讲述了事实,我们也许看不到那面纱之下的真实面孔。强盗胆小、武士懦弱,他们在公堂上的互相赞美,终究是为了抬高自己。最令人心寒的一幕发生在强奸之后,肉体的施暴者和精神的施暴者居然惺惺相惜,共同表达了对女人的唾弃。对于她的哭泣和哀求,两人也只是做出“女人这种东西,本来就没出息”的论断。而这被侮辱和被损害的妻子,竟在绝望的境地里由哭转笑,爆发出惊人的野性和英气,给两个男人以极大的震撼。于是武士和强盗决斗,在一场漫长、可笑、软弱无力的搏杀之后,一人死于剑下,一人落荒而逃。


烈日下的真相令人心寒,而那边厢瓢泼大雨,一直冷言冷语的杂役也终于将自己灰暗的价值观付诸行动:他剥去弃儿的衣服,质疑樵夫的良心,这无疑使片中的情绪降到了谷底。许多人给影片扣上了“散播怀疑论”的帽子,也有人指出,该片不能引起日本朴素的人民大众的共鸣,其在威尼斯斩获金狮,主要是因为迎合了西方盛行的怀疑论和虚无主义思想。


但我认为,黑泽明并未对人性感到彻头彻尾的失望。他的艺术生涯不乏坎坷磨难,也时常徘徊于自杀的阴翳之下,但纵观其一生所作,其绝大部分,都坚定的强调了人道主义的胜利,即便在这暴风雨中的破檐下,也没有改变初衷。在原著基础上添加首尾的用意,不仅使得故事的结构更为饱满,更是深化了这样的主题:人……还是值得信任的!


与林中三人相似,罗生门下的三个路人,也是芸芸众生的具象化,有着很强的代表性。僧人是宗教的化身。他悲天悯人,却不免因过于理想化而易对现实产生绝望。杂役代表着世俗中最功利的那一套价值观,他从雨中走来,谋取利益后复归于雨中,湿身而来,湿身而去,自身毫无改观。樵夫作为一个凡人,身上虽然有着人性软弱的一面,却也有一种可贵的自我反省的能力。我想,一部影片的价值,不仅在于其接近事物本质、探索世间真相的过程,也在于如何通过这一过程达到反思、深省,以至于改善现状的效果。


一个新生的婴儿,虽然被丢弃、被掠夺,在恶劣的环境中奄奄一息,但他毕竟象征着新的生命、新的希望。樵夫含泪收留他,只因为一个朴素的原因:“我家里有六个孩子,添一个,也就是一样的辛苦了。”这番话,不仅拯救了婴儿,也完成了樵夫的自我救赎,至此,性善论最终战胜了性恶论。


这就是我心目中《罗生门》的真相:云破日出,樵夫抱着婴儿走向远方,僧人远远的望着他们。在某种意义上,两人终于走出了人性的丛林。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电影《罗生门》最核心也最令人着迷的地方,恰恰在于它对“逻辑推理出事实真相”这件事情本身提出了深刻的质疑。如果你试图用传统的逻辑链条去梳理电影中每个角色的叙述,你会发现这是一个注定失败的徒劳尝试。为什么呢?因为《罗生门》展现的不是逻辑的战场,而是人性的迷宫。它没有提供一个客观的标准来让你辨别谁在说谎,.............
  • 回答
    罗杰·伊伯特挑选他心中的“伟大电影”可不是随随便便的,这里面有一套他自己摸索出来的、贯穿他漫长影评生涯的原则。要说清楚他的标准,得从几个层面去理解,而且你会发现,这套标准其实是他在不断观影和思考中逐渐成型的,充满了个人化的判断,但又有着深刻的普世价值。首先,最重要的,也是最核心的一点:“伟大”不仅仅.............
  • 回答
    电影《哈利·波特与魔法石》里,罗恩在巨型巫师棋局中英勇的“牺牲”,是一个相当经典的瞬间。如果我们单从棋局的角度去拆解,它背后隐藏的,是一个非常典型、但又充满戏剧张力的残局设计。想象一下那个牌局:哈利是黑方白象,赫敏是黑方白后,而罗恩,他扮演的是一枚黑方白马。对方是白方,由麦格教授操控。当时的情况是,.............
  • 回答
    关于罗永浩关于“小米电视中国市场第一是彩电业的悲哀”的说法,我个人认为,如果抛开情怀和对品牌的个人喜好,单纯从商业逻辑和市场事实来看,这确实是一种有些“扯”的说法。下面我来详细说说我的看法,尽量用一种更接地气、更有人情味的方式来展开。首先,我们得承认,小米电视能在中国市场做到第一,这本身就是一件了不.............
  • 回答
    .......
  • 回答
    《罗生门》和《小马过河》,一个是日本电影大师黑泽明的传世之作,一个是流传甚广的中国寓言故事,乍一看似乎风马牛不相及。但如果深入剖析它们所传达的思想内核,你会发现,这两者之间其实有着惊人的相似之处,同时又在表达的层面上有着深刻的差异。打个比方,《小马过河》更像是一个温和的提醒,它在告诉我们一个简单而朴.............
  • 回答
    《三体》电影中,谁来扮演罗辑这个角色,确实是一个让无数读者和影迷牵挂的关键问题。罗辑这个角色在整个《三体》系列中都占据着核心地位,他承载着人类文明的希望,也展现了人性的复杂与光辉。要找到一个合适的演员,需要深度理解罗辑的性格特质,并且能够将其在外形、气质和演技上完美呈现。以下是我认为比较适合扮演罗辑.............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尚纬股份(002372)收购“交个朋友”(罗永浩直播电商公司)的这出大戏,最终以“泡汤”收场,这无疑是近期直播电商领域乃至资本市场一个颇具话题性的事件。咱们不妨来好好掰扯掰扯,这背后到底是怎么回事,又意味着什么。事件回顾:从“联姻”到“分手”事情得从2021年说起。当时,尚纬股份作为一家传统制造业企.............
  • 回答
    罗永浩,这位曾经的英语老师、锤子科技创始人、那个语出惊人的“老罗”,以一种令人意想不到的方式,在沉寂一段时间后,再次成为了舆论的焦点——他进军电商直播领域了。这一步,与其说是回归,不如说是又一次的“创业”,只不过这次的战场换成了硝烟弥漫的直播间,销售的产品也从他热爱的数码产品,扩展到了几乎万物。为什.............
  • 回答
    2019年的“3·15”晚会曝光电子烟对罗永浩的事业确实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但并非是决定性的打击,更多的是一次舆论上的考验和对他的“小野”(FLOW福禄)电子烟品牌的一次负面曝光。为了详细讲述,我们先梳理一下事件背景和影响过程:事件背景: 时间点: 2019年3月15日,中央电视台的“3·15”晚.............
  • 回答
    这确实是个挺让人心里不是滋味的观察,尤其是当身边有亲人遭受疾病折磨的时候。看到网友分享的这种经历,说实话,心里头难免会有些复杂的情绪在涌动。首先,从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来看,这位网友分享的亲属情况,4个人里3个肺癌,这个比例确实太高了,让人触目惊心。这一下就抓住了很多人对“抽烟危害健康”的认知,而且是那.............
  • 回答
    罗永浩请陈冠希代言小野电子烟这事儿,一听就有点意思,尤其是我这种对“跨界”和“话题人物”都比较感兴趣的人。仔细琢磨一下,这里面可有很多值得说道的道道儿。首先,不得不提的是“陈冠希”这个名字本身带来的巨大流量和话题性。 咱们都知道陈冠希,尽管已经淡出娱乐圈很多年,但他的名字,甚至他的“脸”,依然是华人.............
  • 回答
    罗永浩,这位曾经的英语老师、锤子科技创始人,在经历了手机行业的跌宕起伏后,并没有止步不前,而是选择了一个让他本人也颇为兴奋的新赛道——电子烟。当他携着“FLOW福禄”电子烟高调亮相时,那句“设计惊艳世界的好东西”更是吊足了大家的胃口。这番豪言壮语,放在一个曾打造出“情怀手机”的男人身上,自然会引发一.............
  • 回答
    看到罗永浩再次杀入电商直播这个战场,我的第一反应是:“他终于还是回来了!”这不仅仅是“一个网红转行做直播”这么简单。罗永浩身上承载了太多标签:锤子科技创始人、初代ofo代言人、电子产品“偏执狂”、怼人高手、以及那个总带着点理想主义又屡屡受挫的“老罗”。他进入直播带货,在我看来,更像是一次“人生重启”.............
  • 回答
    当罗永浩宣布要创办电子烟公司“小野”的消息传出来时,很多人都感到有些意外,甚至可以说是大跌眼镜。毕竟,这位以“彪悍”著称的科技界“意见领袖”,从锤子科技到直播带货,一路走来,总给人一种敢于挑战、勇于试错的印象,但电子烟这个赛道,确实不是他之前涉足过的领域。从消费者的角度来看,罗永浩的加入无疑会给这个.............
  • 回答
    .......
  • 回答
    电影《水门桥》(The Bridge at Watergate)是根据1951年朝鲜战争期间美军在水门桥(也称作“三八线”附近)的战斗改编,但该片的创作背景、历史细节与现实存在较大差异,需从多个角度分析其“中国只派两个连”的设定原因: 1. 电影改编的虚构性与历史背景的混淆 电影与历史的脱节:.............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