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罗永浩请陈冠希代言小野电子烟?

回答
罗永浩请陈冠希代言小野电子烟这事儿,一听就有点意思,尤其是我这种对“跨界”和“话题人物”都比较感兴趣的人。仔细琢磨一下,这里面可有很多值得说道的道道儿。

首先,不得不提的是“陈冠希”这个名字本身带来的巨大流量和话题性。 咱们都知道陈冠希,尽管已经淡出娱乐圈很多年,但他的名字,甚至他的“脸”,依然是华人世界里绕不过去的一个符号。他的公众形象复杂且充满争议,曾经的“艳照门”事件让他跌落神坛,但也因此在他身上贴上了“叛逆”、“不羁”、“真性情”的标签。这些标签,对于一个想要快速抢占市场、吸引眼球的品牌来说,无疑是巨大的吸引力。

那么,为什么是“小野电子烟”? 小野电子烟,作为罗永浩“创业”版图中的一部分,本身就带有浓厚的个人色彩和“锤子科技”的基因——追求“酷”和“设计感”。电子烟这个品类,近年来在国内兴起,市场潜力巨大,但同时也面临着监管压力和健康质疑。在这种环境下,一个能够迅速打破同质化、吸引年轻消费群体的代言人就显得尤为重要。

罗永浩选择陈冠希,我个人认为,是瞄准了几个关键点:

打破常规,制造话题: 电子烟品牌请谁代言都不是新鲜事,但请陈冠希来代言,这本身就是一个极具爆炸性的新闻点。罗永浩一直擅长制造话题,而陈冠希的代言无疑是他再次精准引爆舆论的绝佳棋子。这一下子就把小野电子烟从众多竞争对手中“拎”了出来,让大家不得不关注。
瞄准特定消费群体和文化认同: 陈冠希的粉丝群体,以及认同他“酷”、“潮流”、“叛逆”精神的人群,恰恰是电子烟的主要消费群体。他们可能对传统品牌感到厌倦,更愿意接受带有独特个性和态度的产品。陈冠希身上那种“不服输”、“敢于做自己”的精神,很容易与这些年轻人产生共鸣。他的代言,不仅仅是产品的使用者,更像是一种生活方式和态度的推广。
洗白与重塑的可能(双刃剑): 这是一个非常微妙的点。一方面,陈冠希的过去,特别是负面新闻,可能会让一些传统或注重形象的消费者产生顾虑。但另一方面,从“艳照门”事件后,陈冠希一直在努力转型,投身时尚设计领域,并且在一定程度上展现了他的“艺术才华”和对生活的热爱。罗永浩选择他,可能也是希望借助陈冠希近年来的“洗白”和转型,为小野电子烟增添一份“不羁但有品位”的色彩,从而吸引那些不拘泥于传统道德评价,更看重产品本身调性和个性化的消费者。
与罗永浩个人风格的契合: 罗永浩本人,也是一个极富争议和话题性的公众人物。他敢说敢做,身上也一直有“理想主义”和“理想破灭”的标签。他和陈冠希身上都有那种“不完美”但真实的特质。这种“不完美”的吸引力,对于渴望在消费中表达个性的年轻人来说,可能比完美无瑕的明星更有说服力。

当然,这背后也有风险:

“一招鲜”是否能持续? 话题性固然重要,但电子烟的生命力最终还是要靠产品质量、用户体验和品牌口碑。如果产品本身不过硬,光靠一个吸睛的代言,可能只能带来短期的关注。
负面舆论的反噬: 尽管陈冠希在努力转型,但过去的影响依然存在。一些保守的消费者或者家长,可能会对这种代言产生负面评价,甚至抵制。这可能会对品牌的长期发展造成阻碍。
监管风险: 电子烟行业本身就处于监管的风口浪尖。一个带有争议性的代言人,是否会引起监管部门更严厉的审视?这也是一个需要考虑的问题。

总的来说,罗永浩请陈冠希代言小野电子烟,我个人觉得这是一步非常“罗永浩式”的、高风险高回报的营销策略。 他不是在找一个单纯的“好看的皮囊”来展示产品,而是在找一个能够与品牌“精神内核”产生碰撞,并能在这个喧嚣的时代里制造声浪的“符号”。这种做法,充分展现了罗永浩对于市场、对于人性、对于流量的深刻理解。他敢于挑战传统观念,敢于拥抱争议,这种魄力本身就值得我们去观察和分析。

这不仅仅是一场代言,更像是一场关于“重新定义酷”、“拥抱不完美”以及“流量与价值”的社会实验。最终效果如何,时间会给出答案,但至少在当下,它成功地成为了大家议论的焦点。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1


这两天最让我兴奋的事情是,陈冠希老师代言电子烟品牌“小野”,成为小野的创意官,参与产品和品牌的设计。


而小野品牌,则一直有罗永浩老师深度参与,罗老师是联合创始人。


虽然我早就知道这件事儿,罗老师4月就在微博讲过了,但是昨天正式公布,依然让我非常激动,一想到罗老师又会在融资BP上龙飞凤舞,我就特别特别期待最新的版本,可以好好研究一下最新的魔鬼文案。


例如,XXX的事后烟?


这不重要,重要的是我最爱的两位老师,终于强强联手了。


他们一个启迪了我的上半身,一个启发了我的下半身。


看到他们官宣的那一刻,我觉得自己整个人都完整了。



陈老师作为我心中最刚的明星之一,当年因为一件错本不在他的事情一怒退圈,这些年一直以real的态度怼人,堪称真正的硬核朋克。


而罗老师,作为一代年轻人的精神启蒙导师,亲手拆穿了理想主义和工匠情怀的虚伪面容,重新定义了很多人生道理,顺手影响了国内一众手机零部件供应商的命运,同时还是微博语言学大师和后现代主义艺术家,论及个人能力,也是一时风头无两。


二者的结合中,我对于罗老师是一点不担心的,我不认为世俗的偏见能够撼动罗老师分毫,任何担心罗老师的人首先应该先担心自己的智商,这个世界有点危险。


相信很快我们就将见证罗老师再一次重新定义创业成功。


我只是比较担心陈老师晚节不保。


尤其是他的早节已经丢光了。



2


相信陈老师是很多人的下半身人生导师,但是为什么罗老师会成为我上半身的人生导师呢?


这事儿说来话长,不过我可以长话短说。


我虽然接广告之多被业内称之为品牌老鸨,但是针对罗老师一方的广告邀约,我从来都是随心情加价1到2个0的,这体现了我对于罗老师的热爱。


真的,这个世界太假了,只有钱才能表达我对罗老师的敬意。



如果你知道我和罗老师的亲密友情细节,以及罗老师带给我的精神成人礼,你就能理解我对罗老师深沉的爱。


曾经,我是罗老师的狂热粉丝,真的,这事情我一般不太会拿出来说,因为一般人很难相信一个受过九年义务教育的人会成为罗老师的粉丝。


一定是我上了假学。


尤其我还是做风控的,真的太羞耻了。


哎,谁年轻的时候没有做过傻事儿呢,虽然我傻的有点厉害。



我是从新东方时期的老罗语录开始喜欢的他的,后来他做英语培训班更喜欢他,他怼方舟子的时候我简直爱上他了。


然后他去做手机,我真的想帮他赢,于是在锤子T1最高价的时候买了2台,并且疯狂向周围人安利这个品牌。


结果手机出现了质量问题,售后水平和狗一样,对不起我不是说狗不好,这只是一个比喻。


再次向狗道歉。


而且没过多久就降价了1000,后面又有降价,一时之间我成了身边所有人的笑柄。


当然,罗老师更狠,我确实服气。





我去锤子社区发言反馈问题被封号,在知乎怒斥被公关搞了几次,一怒之下成为了硬核锤粉。


然后坚果和T2都没买,幸运躲过了两拨大坑。



后来锤子发了M1L,我瞅着锤子感觉不太行了了,好歹爱过,买了2台送人了,结果隔了没多久罗老师直播又说M1L是耻辱。


真的,你能想象到我看直播的时候气得坐不稳的样子吗,相信我,半佛老师作为一个脸皮修为大成的男子,气急败坏只有这一次。

后来又发坚果新机,我看着还挺好看,准备下单买来收藏(真的,我真是贱),点开京东刚刚下了一单的时候,罗老师的发布会直播到了煽情阶段,他饱含深情的说。


如果有一天,
我卖了几百几千万台,
SB都在用我们的手机,
你要知道,
这是给你们做的。罗永浩 《2017锤子科技春季发布会》


我被罗老师隔着屏幕殴打了一顿。


甚至打出了快感,坐在那里傻笑了10分钟,把我老婆吓坏了。


那一刻我经历了精神层面的大破大立,我深刻认识到自己不是理想主义,没有工匠精神,更不是天生骄傲。


其实只是欠C。


那短短的十分钟,在我的魔幻100中高居第8。



3


所以当罗老师神奇的从锤子的坑里跳出来,留下一堆债务给背锅侠,同时实现财务自由并杀入电子烟领域的时候,我冰封多年的心又在跳动了。


我修炼多年的心境即将迎来全新的挑战,更重要的是,作为传统艺术爱好者,又有相声看了!


说到电子烟行业,在罗老师面前,只是一个弟弟。


电子烟行业即将被罗老师颠覆,这是毫无疑问的。


他的现实扭曲力场(这文案真的魔鬼,听着比修真小说刺激多了)必将对电子烟行业的泥腿子土鳖们形成降维打击。


罗老师在怼方舟子的时候展示过一句别人对他的评价。


他踩到一坨狗屎,但他能让这坨狗屎后悔。




罗老师的创业历史告诉我们,他总是什么火就去做什么,然后做什么什么行业要被灭火,堪称创业圈的灭火队长。


博客火的时候做牛博网,拉一堆名人写长博客指点江山,然后牛博网消失了,博客行业也迎来了大洗牌,微博和微信为代表的全新内容生态出现。


英语培训火的时候做老罗英语培训,最后也没做成,反而是各种怼人的视频火了起来,整个英语培训行业现在都没缓过气来,目前已经全面微商化。


手机火的时候做手机,结果大家也都看到了,成功影响了无数手机零部件供应商的命运,现在整个国产手机行业已经从百花齐放变成就那四家了。


而现在,罗老师携手陈老师杀入电子烟领域,这个威力我都不敢形容。


生怕违反广告法。



或许还有人不信,觉得电子烟这么牛逼这么赚钱的产业,怎么会被罗老师颠覆。


说不信的人,还是对这个世界的残酷一无所知,你们既不懂罗老师,也不懂电子烟。


作为一个为多家资本提供风险顾问服务的人,近半年看了无数电子烟BP,做了大量尽调,同时也是罗老师的多年死忠粉,我想说电子烟如果没有被罗老师盯上,还能苟活半年,现在被罗老师加持,撑到年底都费劲。


洗牌势在必行,而且已经开始。


现在稍微有点脑子的投资人都不看非头部那几家电子烟的BP了,大家都知道要变天了,自己那几千万几个亿的投资,根本扶不起一个后来的品牌。


建议去深圳感受一下这个氛围。


真的太野了,仅仅小野是不够的。




4


电子烟(小烟)这个行业,全是代工生产的,根本不存在技术门槛,这不是秘密,这是业内的客观事实。


世界上95%的电子烟都是深圳的代工厂代工的,包括吹上天的JUUL,也是。


而且就那几家代工厂,都没超过3条街。


如果你真的有心,直接去看看各家电子烟的介绍,尤其是技术细节,抛开那些沙雕文案(尤其是某家的迷惑性文案),忽略各种无法被转化为数字的主观描述,直接读过滤技术和烟油核心科技,你就会发现,全是完全一样的。


很正常,因为他们可能就是同一个代工厂的两条流水线。


夸张到什么地步呢?供应链巨头麦克韦尔如果一个厂房着火,整个电子烟市场就要跟着上天,从电子烟化身电子窜天猴。


画面太美。



烟本身没有科技含量,那么烟油呢?


烟油比烟还没科技含量。


我告诉你各个厂家吹上天的口味,实际上就是代工厂调香师把同一个味道稍微改一改比例,很多品牌不愿意这么麻烦,直接用别人的配方就行,反正专利全都在代工厂,给钱谁都一样。

不信你看看各家品牌的烟弹口味,全都集中在那几个口味,什么经典烟草,什么绿豆冰沙,什么浓情咖啡,什么沙雕可乐,什么力量红牛,数来数去就是那么几十种。


当然这几十种是被市场验证过卖的好的,实际上各种被开发出来的口味有上千种,上次我去尽调的时候尝试过一个椰子草莓味儿的,真的一言难尽。




由于电子烟的技术门槛低到只要你有这个意识,能骗几个钱,就能参与的程度,而掌握核心生产能力的大代工厂就那么几家。


这导致的就是那几个代工厂现在才是真正的大爷,准确来说,他们的销售负责人,才是真正的大爷。


他们说给谁代工,就给谁代工,说不给谁生产,谁就是空气产品,所以最近这些人基本过得都是天上人间的日子。


为了讨好他们,各路电子烟品牌真的是无所不用其极,送钱是最没有创意的事情。


各种送美女的,送神奇动物的,磕头的,送大师开光的,送菊花的,不计其数。


有钱人的生活,往往就是这么枯燥,且乏味。



5


当生产本身没有门槛的时候,电子烟的核心竞争力就是营销能力和渠道拓展能力,以及比谁钱多更能烧的能力。


我们说红海蓝海,电子烟那可是血海。


说到渠道,各路电子烟对于经销商基本是没有掌控能力的,因为随时都会有竞争对手来出更高的价格挖走经销商,有些鸡贼的经销商,都是无间道,同时玩儿多个品牌,做中间商赚差价。

你知道有个APP叫做闲鱼,你上闲鱼上搜各路电子烟,价格会低到超出你的想象,很多一次性小烟可以100块7支,很多大牌电子烟往往比正常渠道的最低价还要低个百来块,烟弹更是便宜,而且都是正品,主要是这东西技术含量太低,又都是差不多的代工厂做的,实在是要假货也难。


请放心选购,很多都是官方仓库直接发货。



这些东西是怎么流出来的?尤其是还支持官方寄出。


说穿了,就是各路经销商代理商挂上去的,这都不是偷偷搞,这是明着搞。


这些各家品牌方都知道,但就是不敢管。


因为经销商大爷不开心了,随时可以去卖别家的电子烟,有的是电子烟品牌哭着抢着来做。


很多经销商都把电子烟品牌当凯子,品牌方非常憋屈,但是还是要赔笑。


场景大概是这样的。



抛开经销商,我们谈谈推广渠道,这更是一个血坑。


一般来说,现在电子烟的主力推广渠道是各类网吧,酒吧,KTV甚至小卖部等场所,这些场所因为场景和吸烟比较契合,所以效果不错。


效果不错,就意味着价格不菲。


最近各类网吧,酒吧,KTV,小卖部又开始赚钱了,不是因为业务有起色,而是因为共享充电宝和电子烟火了,大家开始拼命的试图把自己摆上他们的吧台,价格非常夸张。


一个月数万甚至十万都不是什么问题,这充分说明。


实业才是硬道理。



除了各类吧台,还有一个重要渠道推广就是活动渠道,例如各种live house和音乐节,这些活动往往有很多电子烟冠名,提供赞助。


这块的竞价也非常激烈,一个知名音乐节的赞助名额做到7位数,并不是什么奇怪的事情。

甚至有些刚进入的品牌,为了彰显影响力,影响用户心智,砸重金签排他,非常硬核。


当然这其实没法影响用户心智。


只能证明自己失了智。


果然烧投资人的钱,才是最大方的。


其中还有些更聪明的,把投资人的钱烧到了自己的钱包里。



6


即使供货被代工厂掐着,销售被经销商,渠道和二手市场折腾,上面被人掐着脖子,下面被人扯着蛋,但电子烟还是特别吸引投资人。


除了很多投资人实在是只会跟风以外,电子烟本身确实也是不缺想象力。


尼古丁具有成瘾性,一旦成瘾,就会持续购买烟弹,这个在传统香烟上已经被证明是非常非常有效的。


烟草的暴利我想不需要我多讲。


甚至多数品牌都是烟杆赔钱,烟弹赚钱(当然算上营销和渠道的幺蛾子其实也是赔钱的),只为让消费者上瘾,只为产生重复购买。


谁都不傻,谁的钱都不是大风刮来的。


当然罗老师不一样。


罗老师创业,根本不是为了赚钱,他曾经说过。



我创业是为改变世界,不是为赚你们几个臭钱




他们不傻,但有点坏。


很多电子烟品牌都是打着危害比传统香烟小的名号在做宣传的。


危害比传统香烟小,这句话既是真话,也不是真话。


说是真话是因为,电子烟由于只含尼古丁,不具备传统香烟燃烧时产生的焦油以及一氧化碳的其他有毒物质,甚至二手烟危害都少很多。


所以如果只是拿电子烟和传统香烟比的话,那确实是危害要小一点。


说不是真话是因为,如果把维度提升到人群的角度,那么电子烟的危害是非常大的。



国家大力禁止未成年人吸烟,各类公共场所越来越多的禁止吸烟,试图控制烟民数量,香烟的危害其实大家都清楚。


而电子烟虽然单轮个体,危害比传统香烟小,但是现在的营销,都是在把电子烟包装成一种很酷,很时尚的电子产品,这等于直接降低了吸烟的门槛。


直接导致大量原本不会接触香烟的年轻人和学生加入到吸烟大军中来,还自以为潮流和时尚。


然后走上吸烟的道路,真不是什么好事。


还有几个电子烟品牌在搞校园推广大使活动,希望学生以做兼职的形式拉同学来体验,和当年校园贷一样的手法。


对此,我热情又含蓄的表示。


你们在天上飞呀飞,祝你们小孩出生就抽电子烟。



很多电子烟假惺惺地说着不让年轻人吸烟,说吸烟有害健康,但是其实没有任何购买门槛,不管你是谁,想买就买。


别装了,赚钱就赚钱,成瘾就成瘾,装公益就没意思了。


罗老师曾经对此有过经典的表述,建议同行们学习一下。



你如果是一个商人,纯粹是为了钱,大大方方赚钱当然没有什么不好,但总是披着理想主义的外衣,把自己塑造很高尚很纯洁就太虚伪了,我很讨厌虚伪。



电子烟确实抽起来不管是观感还是隐蔽性都很好,这既代表现金,也代表过去学生在校抽烟容易被老师制止,现在也不用制止了,随时随地连火都不用打,直接搞起。


随着营销越来越猛,有的产品还找了一些逆反潮流人物代言,很多年轻人就是吃这一套,来来来,时尚数码抽起来,抽的不是烟,是一种精神。


尼古丁这个东西,只要上口,成瘾性就会逐渐加深,然后逐渐开始追求更大的剂量,最后还是会走上抽传统烟的道路。


实际上很多老烟枪如果不是下定决心个戒烟,根本抽不习惯现在的电子烟,真的没劲。



7


除了上面这些东西,电子烟行业还面临着非常大的整体风险,这是所有投资人最担心的,毕竟如果只是竞争输了,还可甩锅给对手有高达还开了外挂,但是整体风险这东西,只能是尽调没做到位。


或者脑子有坑。


实际上,风险已经在生效。


当前电子烟的重要原料尼古丁盐,成本已经上升了3倍,尼古丁这东西,主要是掌控在某几个真正的巨头手里的,目前已经控制供给了。


这是最明确的信号之一。



除了原材料管控外,官方也在制定电子烟的标准草案,未来这个行业可能会实行牌照准入制或者特许经销,同时会出现极为严格的产品标准。


业内已经在流传一份不知真假的提案书,如果你到现在都没有看到这份提案书,那么说明你不适合电子烟这个行业,不建议参与或者投资了,那点钱留着买股票吧,我没开玩笑。


如果这份提案是真的,那么依据这份提案,整个电子烟行业活不下几家的,因为要求极为严苛,或者说超出了大多数野路子玩家的承受能力。


尤其是对尼古丁的限制。






即使不考虑尼古丁,但电子烟的各类具体技术标准,能实现这个标准的电子烟品牌(掏得起这么多钱让代工厂实现),整个行业不超过6家。


很多投资人现在是想跑都跑不了,钱已经砸进来了。


预计年底,这个行业就开始要大逃杀了。


很多电子烟意识到了国内市场即将洗牌,开始拼命走海外销售的路线,截止目前除了少数品牌外,大多数效果都一般般。


不过这是一个好现象,这种事情还是多多祸害外国人吧。


有劲冲外面使去。



即使是还在混国内市场的品牌,也大多数都在选择低调,闷声铺货,闷声赔钱,闷声流泪。


因为他们知道这是一个不能叫的游戏,谁叫谁挨打。


很多电子烟品牌的宣传都和偷地雷一样鬼鬼祟祟,很多融资都没有公开,甚至特别忌讳自己被媒体报道,恨不得给钱让大家别说话。


这是非常聪明的选择,低调才能走的更远。


这个行业适合闷声发大财。


然后罗老师签了陈冠希,两位大师强强联手,引爆了互联网。


我想,这就是行业的命运吧。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