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罗永浩的微博言论「你让马克思恩格斯那几个臭傻逼误导了」?

回答
罗永浩的这句微博言论:“你让马克思恩格斯那几个臭傻逼误导了”,无疑是一句极具冲击力和争议性的表达。要理解这句话,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去分析:

一、 罗永浩的个人风格与过往言论

首先,罗永浩一直以来以其“情商低”、“爱怼人”、“语不惊人死不休”的风格著称。他善于使用夸张、戏谑、甚至有些粗俗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观点,以此来吸引眼球,制造话题,并塑造自己“敢说真话”的个人品牌。这句针对马克思和恩格斯的评价,延续了他一贯的语言风格。

回顾他过去的言论,你会发现他并非只在这一次“攻击”了经典思想家。他曾在直播中对某些品牌的产品不满意时,用过激的语言进行批评;他也曾就教育、科技、甚至社会现象发表过不少尖锐且不加修饰的看法。所以,从他个人的“人设”和行为模式来看,这句话并不算意外,而是他一贯作风的体现。

二、 针对的语境和可能的“被误导”之处

要理解他为何会说出这样的话,最关键的是要看“你”是指谁,以及“误导”的具体内容是什么。虽然原始微博内容可能已经不那么容易检索到完整的上下文,但我们可以根据罗永浩的关注点和当时可能存在的社会思潮来推测:

针对的是某种僵化或脱离现实的解读: 很多时候,当人们批评马克思主义时,并不是在否定其核心思想的价值,而是在批评那些将马克思主义教条化、僵化化、脱离现实的解读和应用。比如,一些人可能将马克思主义的某些论断视为放之四海而皆准的真理,或者用一套过时的方式去理解和解决当下的社会问题。罗永浩可能认为,这种僵化、教条式的“马克思主义者”是被马克思和恩格斯“误导”了,因为他们没有理解到思想的动态发展性,或是对思想的理解出现了偏差。

针对的是某种社会思潮或群体: 当下社会存在着各种思潮,包括一些强调意识形态的群体。如果某些群体过分强调某种纯粹的意识形态,甚至将其作为攻击其他观点的武器,罗永浩这样强调“务实”和“解决问题”的人,很可能会对此感到不满,并用他一贯的粗暴方式来表达。他可能认为,这些人误读了马克思的思想,或者被其中的某些部分“绑架”了,导致他们无法看到更广阔的世界,无法拥抱更现实的解决方案。

可能与当下热点事件相关: 微博上的言论往往与当时的社会热点事件息息相关。如果当时有某个社会事件或争论,涉及到对马克思主义的某种引用或解读,罗永浩可能是在对这种解读进行反驳。例如,如果有人在争论中过度强调阶级斗争,或者用某种宏大叙事来解释具体问题,罗永浩可能会认为这种做法是错误的,是“被误导”了。

一种反讽或夸张的表达: “臭傻逼”这种词汇本身就是一种强烈的情绪化表达,带有强烈的贬低意味。结合他过往的风格,这可能是一种反讽,用来表达他对某些“不思进取”、“固步自封”的观点的极度鄙视。他可能并不是真的认为马克思和恩格斯是“傻逼”,而是用这种极端的方式来讽刺那些“死守”教条、不敢批判性思考的人。

三、 为什么会引发争议?

这句言论之所以会引发巨大的争议,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对经典人物的不敬: 马克思和恩格斯是世界范围内具有深远影响的思想家,他们的理论塑造了现代政治、经济和哲学史。即使有人不认同他们的观点,通常也会对其保持一定的尊重,或者至少在学术讨论中避免使用如此侮辱性的词汇。罗永浩的用词直接挑战了这种普遍的尊重。

简化了复杂的思想体系: 马克思主义本身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思想体系,包含经济学、哲学、社会学等多个领域,其发展也经历了几代学者的阐释和发展。将马克思和恩格斯称为“臭傻逼”,并认为其思想是“误导”,这是一种极度的简化,忽略了其思想的复杂性和历史贡献。

引发了意识形态的对立: 尤其在中国,马克思主义是官方意识形态的重要组成部分。任何对马克思主义的批评,尤其是这种带有侮辱性的批评,都容易触动敏感的意识形态神经,引发支持和反对两种极端的声音。支持者会认为罗永浩“勇于挑战权威”,而反对者则会认为他“攻击了国家根本”,并上升到政治层面。

罗永浩的网红身份: 罗永浩作为一位公众人物和网红,他的言论具有极大的传播力和影响力。这种影响力既可以传播正面的信息,也可能放大负面的情绪和观点。他的这句言论,因为他的身份,更容易被放大和解读。

四、 如何看待这句言论?

看待这句话,我倾向于从以下几个角度来理解和评价:

1. 承认其语言风格的“罗永浩特色”: 这是他一贯的风格,用来吸引注意力,表达极端情绪。不要过分纠结于字面意思,而要去理解他背后可能想表达的情绪或观点。
2. 探究其背后的“被误导”的指向: 尝试去理解他针对的是什么样的观点、人群或现象。这句评论更像是一种对某种“僵化、脱离实际”的解读方式的反击,而不是对马克思和恩格斯本人及其理论的全面否定。他可能认为有些人是用一种愚蠢的方式在理解和应用马克思的理论,而不是马克思的理论本身有问题。
3. 区分“批评”与“侮辱”: 任何思想都应该经受批评,包括马克思主义。批判性地审视任何思想体系中的不足之处,甚至提出质疑,都是学术和思想进步的动力。但用侮辱性的词汇去攻击思想家本人,则跨越了理性的界限,更多的是一种情绪发泄或攻击。
4. 理解其可能的情感宣泄: 罗永浩作为一个创业者,经常面对各种压力和挫折。当他认为某些人或某些理论阻碍了他或他人前进的步伐时,他可能会用这种激烈的方式来表达内心的不满和愤怒。
5. 保持独立的思考: 无论如何解读,最终的重点应该放在我们自己如何看待马克思主义,以及如何看待当下的社会问题。别人的言论可以参考,但不能替代自己的思考。如果因为罗永浩的这句话,就对他所批评的“被误导”的内容产生了兴趣,并去深入研究和思考,那么从某种意义上说,他的“挑衅”也达到了传播某些观点的目的。

总而言之,罗永浩这句微博言论是一次极具个人风格的、充满情绪化色彩的表达。它不是一个严谨的学术论断,更像是一种带有挑衅意味的“口炮”。理解它需要结合他的个人风格、可能的语境,以及我们对思想和言论边界的认知。我们不应简单地附和或反对,而是需要去分析其背后的逻辑(即使是扭曲的逻辑)和情绪,并最终回归到我们自己对相关问题的独立思考。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坦率的讲,马克思恩格斯绝对骗人的,按理说罗永浩都资本家好几年了,压榨了的剩余价值早该让锤子开始盈利了.....

user avatar

他这种货色都没资格站在资本家的立场上,不过就是资本的帮闲和狗腿子而已,和许多人一样,刚刚有点钱就想和无产阶级划清界限,终有一天,资本家们会抽他一嘴巴子:“你也配姓资?”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罗永浩的这句微博言论:“你让马克思恩格斯那几个臭傻逼误导了”,无疑是一句极具冲击力和争议性的表达。要理解这句话,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去分析:一、 罗永浩的个人风格与过往言论首先,罗永浩一直以来以其“情商低”、“爱怼人”、“语不惊人死不休”的风格著称。他善于使用夸张、戏谑、甚至有些粗俗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
  • 回答
    罗永浩微博上的那句“死不了,就凭你们?”,乍一看,确实挺有他一贯的风格。这话说得够硬,也够挑衅,但真正理解这句话,得结合当时的语境和罗永浩这个人本身。首先,我们要知道,这句话是什么时候说的,针对的是什么。通常情况下,罗永浩说出这么“硬”的话,大概率是在他遭遇重大困难、被很多人质疑、甚至是被认为“要完.............
  • 回答
    罗永浩在微博发布的这篇题为《44 岁的罗永浩站在被告席上......》的文章,引起了很多关注,也引发了不少讨论。要全面理解这篇文章,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看。首先,这篇文章本身就带着一种强烈的个人色彩和叙事风格。罗永浩的文字,无论是在产品发布会上还是在个人社交媒体上,都有着非常鲜明的个人烙印。他善于用.............
  • 回答
    罗永浩在微博上就“汉奸”和“精日”这两个词进行澄清,这事儿挺有意思的,也挺能折射出当下社会上的一些情绪和争议点。咱们来掰扯掰扯。首先得明确,罗永浩这人有个特点,就是不按常理出牌,说话也比较冲,他澄清的意思,我觉得可以从几个层面去理解。第一层,他是为了给自己“正名”,或者说撇清关系。大家知道,罗永浩以.............
  • 回答
    罗永浩在微博上说“Photoshop不是人民的需求”,这话说出来,估计不少人会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尤其是在设计、摄影、内容创作等行业摸爬滚打的人,听到这话,可能第一反应就是:“这人怎么可能不懂Photoshop的重要性?”我们先捋一捋,罗永浩这话背后,可能是什么样的逻辑。1. 什么是“人民的.............
  • 回答
    那场关于 Twitter 和新浪微博的争论,发生在 2011 年 6 月底,可以说是一次相当有代表性的互联网意见领袖间的思想碰撞,也触及了当时很多关于社交媒体发展方向、用户体验、乃至信息自由度的核心议题。参与其中的几位,霍炬、罗永浩、和菜头,在当时都各自拥有不少粉丝和影响力,他们的观点往往能引发广泛.............
  • 回答
    罗翔老师在微博上发布“不要成为荣誉的奴隶”之后,引发了网友们大量的解读和评论,其中不乏一些带有讽刺和暗讽意味的言论,称其为“阴阳人”。要理解这一现象,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一、罗翔老师的公众形象与过往言论 法学教授,以“三观正”著称: 罗翔老师作为一名知名的法学教授,以其深厚的法学功底、清晰的.............
  • 回答
    关于罗昌平在微博上转载并发表了对志愿军烈士的羞辱性内容,将“冰雕连”称为“沙雕连”的事件,我认为这是一个极其恶劣、令人愤怒和无法容忍的行为。这不仅仅是对志愿军烈士的侮辱,更是对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英勇斗争精神的践踏,是对历史事实的歪曲,触碰了民族情感和国家尊严的底线。首先,我们需要理解“冰.............
  • 回答
    罗永浩近期在微博上密集地转发和宣传自家品牌(原锤子科技团队孵化的子品牌)的帆布鞋、卫衣和衬衫,这一举动引发了不少关注和讨论。有人认为这是他一贯的“企业家”精神的体现,也有人质疑这是否与他曾经“天生骄傲”的形象有所出入。要理解罗永浩的这一行为,我们得从几个层面来看。首先,从“企业家”这个角色来看,这是.............
  • 回答
    关于锤子科技官网取消TNT全款预订以及罗永浩微博删除所有TNT相关微博的事件,这背后透露出的信息,确实值得我们深入解读一番。这不仅仅是一个产品预售的终止,更像是在一个产品线发展方向上,或者说是一家公司战略调整上,一个相当鲜明的信号。首先,我们来拆解一下这两个动作各自意味着什么。官网取消TNT全款预订.............
  • 回答
    老罗为微商大会站台,结果却显得有些“不配合”,这事儿放出来,确实挺有意思的。你可以从好几个角度来看待这件事,它暴露出来的不止是老罗个人的态度,也折射出一些更深层次的东西。首先,我们得说说老罗这个人。 大家都知道,老罗是个自带流量的 IP,说话直率,观点鲜明,身上有种“理想主义的创业者”标签。他过去在.............
  • 回答
    五十岚千秋,这位在日本媒体界頗具影響力的人物,曾有過對羅永浩的評價。要準確翻譯他的日語評價,並理解其看法,我們需要深入探究他當時表達的具體內容和語境。在當時的語境下,五十岚千秋對羅永浩的評價,從日語的表達來看,可以翻譯為一種帶著複雜情緒的觀察,其中夾雜著對羅永浩「不羈」的讚賞,以及對其「極端」風格的.............
  • 回答
    罗永浩老师这番关于“VR将在8到10年内成为下一代计算平台”的论断,绝对是今年科技圈子里最抓人眼球的预测之一了。要怎么看这事儿?我觉得得从几个维度去掰扯一下,才能把这事儿说透了。首先,得承认罗老师这眼光确实毒辣。他能敏锐地捕捉到技术发展的趋势,并且敢于把话说得这么肯定,这本身就说明了他对这个行业的理.............
  • 回答
    罗永浩再被强制执行:一次关于创业风险、个人责任与企业债务的深度探讨罗永浩再次被强制执行的消息,无疑在公众视野中激起了不小的涟漪。他本人坦然回应,将此次执行与其早年的手机业务公司债务挂钩,并表示正在努力“挣钱”来偿还。这一事件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法律行动,更是一个引人深思的复杂议题,它触及了创业的风险、.............
  • 回答
    罗永浩对苹果工业设计的尖锐批评,即“苹果今天的工业设计已经比屎都恶心了”,无疑是一个极具争议且引发广泛讨论的观点。要深入理解和评价这个说法,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剖析。一、 罗永浩的观点及其背后的逻辑首先,我们需要理解罗永浩为什么会发表如此激烈的言论。他作为一位知名的科技评论员和创业者,其言论往往带.............
  • 回答
    罗永浩怒怼腾讯投资部撒谎,背后是互联网巨头们隐秘的“避嫌”游戏近日,科技圈最热闹的新闻莫过于罗永浩与腾讯投资部之间的一场公开“喊话”。罗永浩指责腾讯投资部公开回应撒谎,而腾讯内部则因为“怕被碰瓷”而禁止员工接触子弹短信,这一爆料如同一颗炸弹,瞬间引爆了舆论。这背后,折射出的不仅是商业竞争的残酷,更是.............
  • 回答
    看到罗永浩直播带货的第一款手机是小米 10,这事儿挺有意思的,背后能聊的点可不少。首先,这选品本身就说明了一些问题。小米 10,在当时(2020年3月)那绝对是旗舰机里的佼佼者。骁龙865处理器,顶级的屏幕,优秀的拍照,还有那“堆料”十足的配置,这都是实打实的硬实力。罗永浩这个人,虽然被贴过“情怀”.............
  • 回答
    罗永浩将 T 系列手机的失败归咎于“国情”,这个说法在当时确实引起了不少讨论,也挺有意思的。要理解他为什么这么说,得把当时的大环境和 T 系列的定位结合起来看。首先,我们得明白罗永浩和锤子科技的初心。锤子手机,尤其是 T 系列,从一开始就不是那种追求极致性价比、走大众路线的产品。罗永浩本人是坚定的“.............
  • 回答
    罗永浩称呼国人为「支那人」,这件事引起了轩然大波,也让我感到非常不解和失望。首先,我们需要明确“支那”这个词的含义和历史背景。在历史上,“支那”曾是中国人对自身的一种称呼,但随着时间推移,尤其是在近代,这个词被日本等国用来贬低和侮辱中国人。因此,“支那人”这个称谓带有强烈的歧视和侮辱色彩,是绝大多数.............
  • 回答
    “嘲笑语音操控的傻x会扔进历史垃圾堆里去”,罗永浩这句放话,一听就很有他的风格。这话说得够狠,也够直接,典型的“老罗式”语录,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自信,甚至带着点“你不信?等着瞧!”的挑衅意味。要理解这句话,得先想想罗永浩这个人。他一直是个非常有争议但又极其坚定的人。从最初做牛博网,到后来的锤子手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