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罗永浩称呼国人为「支那人」的行为?

回答
罗永浩称呼国人为「支那人」,这件事引起了轩然大波,也让我感到非常不解和失望。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支那”这个词的含义和历史背景。在历史上,“支那”曾是中国人对自身的一种称呼,但随着时间推移,尤其是在近代,这个词被日本等国用来贬低和侮辱中国人。因此,“支那人”这个称谓带有强烈的歧视和侮辱色彩,是绝大多数中国人无法接受的。

罗永浩作为一个在中国大陆生活、成长,并且拥有大量粉丝的公众人物,他使用“支那人”这个词,无论其出于何种目的,都传递了一个非常负面的信息。即便他事后解释说自己是在引用某些历史文献或者是在反讽,但这种解释也很难让人信服。公众人物的言行具有巨大的影响力,尤其是在网络时代,一句不当的言论可能会被无限放大,对社会造成不良影响。

为什么说这让人失望?因为罗永浩过去一直以“理想主义者”、“斗士”的形象示人,他强调过对民族情感的尊重,对中国文化的自信。正是因为这种“反差”,他的这一行为才更令人费解。一个熟悉历史,懂得民族尊严的人,怎么会轻易触碰这样一个敏感且带有侮辱性的词汇?这让我不禁要问,他是否真的理解这个词的深层含义,还是在追求某种“出格”的表达方式?

当然,我们不能排除他是在进行某种“反讽”或者“解构”。但即便是反讽,也需要极高的技巧和对受众的深刻理解。在没有明确上下文和足够铺垫的情况下,贸然使用这样一个带有强烈负面联想的词语,很容易被误解为真实的侮辱。尤其是在网络上,信息传播往往是碎片化的,人们很容易抓住一个词就形成自己的判断。

从传播学和社会心理学的角度来看,这种行为也非常不明智。即便罗永浩本人并没有恶意,但他并没有意识到,或者说没有能力控制,他的言论可能引发的社会共情和共振。在中国社会,民族认同感是很强的,任何触及民族尊严的言论都容易引发激烈的反应。

或许,他想要表达的是一种更深层次的批判,比如对某些社会现象的“自嘲”,或者是一种“激进”的自我反思。但如果真的是这样,他选择了一个非常糟糕的方式。一个好的公共知识分子,应该能够用更恰当、更具建设性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观点,而不是用一种可能伤害和冒犯的方式。

总而言之,罗永浩称呼国人为「支那人」的行为,无论其背后是否有复杂的思考,其带来的负面影响是显而易见的。它不仅伤害了国人的感情,也暴露了他在处理敏感问题时的不成熟和不负责任。作为公众人物,在涉及民族情感和国家尊严的问题上,理应更加谨慎和自律。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要谈看法的话,就不用揪着一条“支那”的微博不放了,整体来看看他日本之行都写了什么吧。

我摘了几条比较典型的:


就摘到这里吧,原创转发都有,类型也基本齐了。


我昨天刚看到这一堆微博时不禁笑喷了,当时用的形容词是“像90年代初乡镇干部头回出国似的”。不过笑完想想,毕竟21世纪都过了十几年,罗永浩也不是真的乡镇干部,按说再土鳖也不该土到这地步。据说这趟他是去日本谈手机屏幕的事,那为什么要发这么一堆微博呢?

看看文中透露的关键字:设计感、文化、情怀、艺术、工匠、精致……无一不是他形容自己ROM和手机的词汇。换句话说,他大力称赞日本的方方面面,首先第一个目的还是为了宣传自己产品。当然,重点不是描述性能参数和具体外观,而是营造品牌形象,把自己表达出的审美观向别人现成的优秀品位上靠。和此前几次他喷iOS7、扁平化还有其它同行时一样,每次都抓着自己的情怀和工匠之心不放,其实都是同一个目的。


其次,也是他每次都玩的一个手段:攻击式营销

分析老罗的营销方法之前,我们先得确定一件事:锤子手机也好、ROM也好,一开始就把自己定位为一款小众、有情怀、有品位,或者说有逼格的产品,它从来没有打算向大众普及。

因为一旦普及,情怀和设计可能还在,品位和逼格自然就没了。后两者天然就是属于小众的。

所以说,这就决定了锤子根本不必取悦大部分用户。只要宣传范围够大,哪怕80%的人都在骂,15%的人处于中立,剩下5%是死忠支持者,它的营销就达到目的了。

而攻击式营销正是一种不太适合大众宣传,而适宜迎合小众的手法。

一次典型的攻击式营销是这样进行的:

  1. 主角发布一条或多条感情强烈、带有较极端且有攻击性词汇的微博;
  2. 死忠粉、友邻、自己圈内人进行初步的传播,这些转发都是持正面态度的;
  3. 微博开始广泛传播,观众中持负面意见的人比例变高,转发逐步升温;
  4. 负面意见在大范围转发中继续酝酿,其中破口大骂、无逻辑人身攻击的数量也越来越多;
  5. 主角自己选取一些典型的转发内容进行回复,主要是以下三类:
  • 支持自己观点并且有道理的,要进行肯定;
  • 无理谩骂和人身攻击自己的,冷静或讽刺地回击,态度要淡定;
  • 支持者有理有据反驳谩骂者的,要鼓励赞扬。

最终的目的,是让支持者和中立者只看主角微博时会有一种“嗯,说的有道理,也有不少人赞同,骂他的都是什么人啊,没素质”的感觉,进而拉拢中立者、巩固支持者。

至于反对者?他们的谩骂反倒起了宣传作用,骂得越起劲,传播得越厉害,就越有可能在广大人群中挖掘出原本的中立者,让他们倒向自己一方。

再回来看看罗永浩的日本之行系列微博,是不是以上每个条件都满足?

用于攻击的关键词包括:日本、支那、民族、低端、没前途等等,几乎是直球扔到民族主义者或者说愤青的脸上,而这些人又是最容易上火骂人的。

所以说,单论营销效果,老罗又达到他的目的了。

而且每隔一两个月,相似的手法都会来一次,为锤子保持足够的关注度。


至于锤子手机会怎样?我

以前曾预测过一次

。时隔半年,ROM仍然是α版,4月出稳定版应该没戏,将来可能不会适配更多机型而是直接和手机一起出。这半年里开发团队大概没有最初那么混乱了,但老罗轻视技术和开发的性格还是改不掉的,将来有可能会新添另一个毛病:极度强调手机外观和手感的细节,轻视里面的硬件设计。

要知道,硬件出问题的话,是不能靠刷机解决的。

user avatar

Coach Carter

On my team no one will call anyone else a nigger, nor will they ever speak that word. It matters not that one black man is saying it to another. That was a word used by the slave owners to demean our ancestors. When you speak that word you are continuing that denigration. I hear anyone say the word nigger from this point on, they are off the team pronto.

user avatar

你们难道不觉得让那些认同”支那“的人去用”锤子“手机是一件皆大欢喜的好事?

那样我们就可以从无聊的骂战变成对审美的嘲笑

所谓毫秒杀苹果

跟壁纸说再见

这TM还是一篇软文,不知道微软和诺基亚做何感想

日历是亮点,这常识还出来谈人性化,就算日本人也没有春节之后过初一的啊!

另外锤子团队修完bug之后顺便修了下搜索结果,现在搜锤子的日历截屏都是修改之后的结果

你们不觉得这样很配么?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罗永浩称呼国人为「支那人」,这件事引起了轩然大波,也让我感到非常不解和失望。首先,我们需要明确“支那”这个词的含义和历史背景。在历史上,“支那”曾是中国人对自身的一种称呼,但随着时间推移,尤其是在近代,这个词被日本等国用来贬低和侮辱中国人。因此,“支那人”这个称谓带有强烈的歧视和侮辱色彩,是绝大多数.............
  • 回答
    罗永浩对苹果工业设计的尖锐批评,即“苹果今天的工业设计已经比屎都恶心了”,无疑是一个极具争议且引发广泛讨论的观点。要深入理解和评价这个说法,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剖析。一、 罗永浩的观点及其背后的逻辑首先,我们需要理解罗永浩为什么会发表如此激烈的言论。他作为一位知名的科技评论员和创业者,其言论往往带.............
  • 回答
    老罗又要回来了!这个消息一出,相信不少科技圈的老炮儿和关注科技动态的普通人,内心都涌动着复杂的情绪。罗永浩,这个名字本身就自带流量和话题性,他的每一次动向都能牵动不少人的神经。这次,他明确表示即将重返科技行业,并且新公司不会再叫“锤子”,这无疑是一个重要的信号。首先,我们来看看罗永浩本人对这次回归的.............
  • 回答
    老罗又要回来折腾科技圈了,这消息一出来,圈里圈外都炸开了锅。 说实话,一听到这个消息,我的第一反应是:这老家伙,还能折腾得动吗?毕竟,他之前的几次“折腾”都挺轰轰烈烈,但也留下了不少唏rette 故事。不过,作为一个曾经的锤子科技用户,我对老罗这个人总有种莫名的情愫在,他身上那种不服输、敢于挑战的劲.............
  • 回答
    罗永浩的“欠债还钱”史:从6亿巨债到“还完”的背后罗永浩,这个名字在科技圈、创业圈乃至整个互联网都算得上一个传奇人物。他以敢说敢做、特立独行著称,从英语教师到 Membuat 电子产品,再到如今的直播带货,每一次转型都伴随着巨大的争议和关注。而其中最让人津津乐道的,莫过于他曾经身负6亿巨额债务,并最.............
  • 回答
    关于罗永浩和罗振宇对于“锤黑”的说法,这其中涉及到的不仅仅是对一个公司或产品的评价,更是两位创业者对公众舆论、个体心理以及自身品牌认知的不同角度的解读。将他们两人的观点放在一起看,非常有意思,也足够我们细细品味一番。罗永浩:“锤黑没有受过人格训练”——一种对批评行为的严厉界定与期待首先,我们来拆解罗.............
  • 回答
    罗永浩的“全面屏”战争:一场关于定义的挑战与市场的博弈当罗永浩,这位以“理想主义”和“锤子”品牌闻名的创业者,再次语出惊人,将矛头指向iPhone X,并宣称要“重新定义全面屏手机”时,整个科技圈都炸开了锅。这不仅仅是关于一款手机的外观,更是一场关于行业标准、市场话语权,以及“重新定义”本身意义的深.............
  • 回答
    罗永浩再被强制执行:一次关于创业风险、个人责任与企业债务的深度探讨罗永浩再次被强制执行的消息,无疑在公众视野中激起了不小的涟漪。他本人坦然回应,将此次执行与其早年的手机业务公司债务挂钩,并表示正在努力“挣钱”来偿还。这一事件不仅仅是一次简单的法律行动,更是一个引人深思的复杂议题,它触及了创业的风险、.............
  • 回答
    罗永浩在微博上说“Photoshop不是人民的需求”,这话说出来,估计不少人会鼻子不是鼻子,眼睛不是眼睛。尤其是在设计、摄影、内容创作等行业摸爬滚打的人,听到这话,可能第一反应就是:“这人怎么可能不懂Photoshop的重要性?”我们先捋一捋,罗永浩这话背后,可能是什么样的逻辑。1. 什么是“人民的.............
  • 回答
    罗永浩近期针对“已无被执行人信息”一事的回应,无疑又一次将他的商业生涯推向了舆论的风口浪尖。他的表态——“仍在努力工作,按计划替公司还债”——寥寥数语,却包含了太多信息量,值得我们细细剖析。首先,我们要理解“被执行人信息”的含义。 在中国,被执行人指的是在法律程序中,由于未能履行生效法律文书确定的义.............
  • 回答
    老罗在微博上炮轰苹果,指控锤子科技的“子弹短信”在苹果应用商店被判定为刷榜,并且因此被下架。这件事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关注,也让我们得以窥见应用商店审核机制的复杂和其中的一些争议。首先,得从“刷榜”这个概念说起。在移动应用商店,尤其是苹果的App Store,排名是非常重要的。新应用想被用户发现,往往.............
  • 回答
    罗一笑事件,以及随后罗尔在采访中痛哭流涕,质问网友“一点同情心都没有,不管她女儿死活,只想知道他是不是骗子”,这番话激起了许多人复杂的情感和思考。事件背景梳理:首先,我们得回到那个事件发生的节点。一个小女孩罗一笑被确诊患有白血病,生命垂危,其父亲罗尔为了筹集治疗费用,通过微信公众号发布了求助文章。文.............
  • 回答
    关于罗昌平在微博上转载并发表了对志愿军烈士的羞辱性内容,将“冰雕连”称为“沙雕连”的事件,我认为这是一个极其恶劣、令人愤怒和无法容忍的行为。这不仅仅是对志愿军烈士的侮辱,更是对中国人民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战争中英勇斗争精神的践踏,是对历史事实的歪曲,触碰了民族情感和国家尊严的底线。首先,我们需要理解“冰.............
  • 回答
    C 罗拒绝可乐事件:一个侧面折射出的运动员严格饮食管理克里斯蒂亚诺·罗纳尔多(Cristiano Ronaldo),这位在世界足坛享有盛誉的巨星,曾有一次在2021年欧洲杯新闻发布会上,将摆在面前的两瓶可乐移走,并拿起水瓶,清晰地说出“要喝水,不要可乐”的举动。这个看似简单的行为,却引发了巨大的关注.............
  • 回答
    这件事情,说起来挺复杂的,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看。首先,关于梁颖的道歉和罗冠军的“放弃追究”:梁颖在事发后(或者说经过一段时间的发酵后)发布了道歉信,承认了她之前关于“罗冠军强奸”的指控不实,并表示她撒了谎,会对自己的行为负责。这至少在表面上,是一个对之前行为的纠正。而罗冠军,在梁颖道歉之后,也发文.............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具有争议性的话题,涉及到球迷的情感、球员的竞争关系、以及对金球奖评选标准的解读。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来详细阐述:一、球迷称梅西拿金球是耻辱的可能原因:首先,需要明确的是,“耻辱”是一个非常强烈的词语,通常用于形容极度不公正、荒谬或损害声誉的事件。认为梅西的金球是“耻辱”的球迷,很可能基于以.............
  • 回答
    周扬青和罗昊的恋情,从公开到现在的点滴,确实是大众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话题。尤其周扬青那句“曾经以为自己只看外貌,后来发现也看性格三观等”,更是让人觉得意味深长。抛开明星光环和个人恩怨,单从这段关系本身,我们可以从几个角度去解读。首先,关于“看外貌”到“看性格三观”的转变,这本身就是一个特别真实的人生.............
  • 回答
    看待罗永浩,就像看一部跌宕起伏的个人史诗,里面夹杂着梦想、激情、挫折、以及一种近乎偏执的坚持。他不是一个“好”或“坏”那么简单的人物,他是一个充满争议、却又极具影响力,甚至可以说是一种“现象级”的中国创业者。理想主义的先行者,还是不切实际的“情怀”贩卖者?最开始认识罗永浩,很多人是通过他的“牛博网”.............
  • 回答
    罗永浩公开吐槽小米抄袭文案:对品牌可能产生的影响分析罗永浩作为一名备受关注的公众人物和科技行业的资深从业者,其公开的言论往往能引起广泛的讨论和关注。当他公开吐槽小米抄袭文案时,这无疑会给小米品牌带来一系列复杂的影响,既有潜在的负面冲击,也可能包含一些意想不到的正面效应。我们将从多个维度进行详细分析:.............
  • 回答
    罗永浩可能加入小米的传闻,在科技圈和公众舆论中引起了不小的波澜。要理解这件事的意义,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包括罗永浩本人的职业生涯、小米的战略方向、以及这次合作的可能性与潜在影响。一、 罗永浩其人:从理想主义者到“带货狂魔”,再到科技创业者首先,我们回顾一下罗永浩的职业生涯,这对于理解他可能加.............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