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罗永浩表示「小米电视中国市场第一是彩电业的悲哀」的观点太扯了?

回答
关于罗永浩关于“小米电视中国市场第一是彩电业的悲哀”的说法,我个人认为,如果抛开情怀和对品牌的个人喜好,单纯从商业逻辑和市场事实来看,这确实是一种有些“扯”的说法。下面我来详细说说我的看法,尽量用一种更接地气、更有人情味的方式来展开。

首先,我们得承认,小米电视能在中国市场做到第一,这本身就是一件了不起的成就。

你想想,彩电这个行业,可以说是一个非常传统、非常成熟的行业。在小米杀进来之前,已经是群雄割据的局面了,有老牌的国际巨头,也有国内多年的实力派玩家。这些品牌哪个没有自己的技术积累、渠道优势、品牌认知?在这种环境下,一个相对年轻的品牌,还能凭借自己的产品和策略,硬生生地把市场份额做到第一,这本身就说明了很多问题。

这就像一个人,在一群已经练了十年功的老武林高手中间,突然窜出来一个新手,没几年就把所有人都打败了。你会说这是一种悲哀吗?我倒觉得这更多地是一种“后生可畏”的惊喜,或者说是一种“颠覆式创新”的体现。

那么,为什么罗永浩会这么说呢?我觉得可能包含了他的一些情怀和对彩电业未来发展的担忧。

罗永浩,他毕竟是当年做手机出身的,他对科技产品的定义、对用户体验的追求,有他自己一套非常鲜明的标准。他可能觉得,彩电这个品类,作为家庭娱乐的核心,应该承载着更多的“艺术感”、“技术感”和“未来感”。

而小米电视的成功,很大程度上是抓住了中国消费者在价格敏感性、互联网生态的便利性以及对性价比的追求这几个点。换句话说,小米电视的打法,是“快、准、狠”,用相对亲民的价格,加上物联网的生态整合,迅速地抢占了市场份额。这其中,确实可能在很多传统彩电巨头引以为傲的屏幕素质、音质、画质调校等方面,没有做到极致。

所以,当罗永浩看到小米这样的品牌成为市场领导者时,他可能会觉得:

1. “技术含量被稀释了?” 他可能担心,市场第一的位置,不是靠在核心显示技术、图像处理芯片、音频功放等方面不断突破而获得的,而是靠性价比和生态圈驱动的。这就好像一个厨师,因为菜便宜好吃卖得好,结果大家都说他是“中国最好厨师”,但实际上他在食材选择、烹饪技巧的精细打磨上,可能还不如那些价格高但卖得一般的厨师。罗永浩可能就觉得,彩电业的核心竞争力,不应该只是“性价比”和“互联互通”,而更应该是在画质、音质、色彩、动态表现这些最根本的技术上。

2. “创新方向跑偏了?” 他可能认为,彩电行业真正的创新,应该是围绕着如何让用户获得更极致的视觉和听觉体验,如何将显示技术推向新的高度,而不是简单地把电视变成一个智能家居的控制中心,或者搭载越来越多的APP。小米的做法,更多的是将电视“智能化”和“网联化”,这本身没错,但如果这就是市场上的“胜利者”的画像,那他对彩电这个品类的“未来”可能会感到担忧,觉得它正在走向一个他认为不那么纯粹的方向。

3. “传统巨头失守,被‘打法’而非‘硬实力’击败?” 很多消费者可能会觉得,小米电视性价比高,好用,就选小米。但从罗永浩的角度,他可能会觉得,那些拥有深厚技术积累的传统品牌,应该用他们的“硬实力”去打败对手,而不是被对手以“性价比”和“生态”这样的“打法”给绕过去了。他可能认为,这是一种“赢在了套路,而非赢在了本质”的情况,这让他觉得“悲哀”。

但是,说“太扯”,也是有道理的。

为什么我说罗永浩的说法“太扯”呢?是因为:

1. 市场是消费者说了算,不是少数“内行”或“情怀党”说了算。 消费者选择小米电视,最直接的原因就是他们觉得“值”。这个“值”包含了价格、性能、易用性、品牌好感度等等。如果消费者普遍认为小米电视好,那它就是市场的赢家。抱怨市场选择了一个他们不喜欢的赢家,这有点像一个球队输了比赛,就指责观众不专业,不理解足球的真正艺术。

2. “性价比”本身就是一种重要的竞争力。 尤其是在中国这个庞大的市场,大部分消费者在购买大件家电时,都会非常在意性价比。小米能够将性价比做到极致,并让更多人享受到“好东西不贵”的体验,这本身就是一种功德。不能因为小米的打法不是罗永浩理想中的那种“高端”、“纯粹”的打法,就否定其市场成功和对消费者的贡献。

3. 智能化、互联互通是时代趋势,不是“跑偏”。 如今的家电,特别是电视,已经不再仅仅是作为一个显示内容的设备存在了。它承载着连接家庭成员、控制智能家居、提供信息娱乐等更多功能。消费者拥抱这种趋势,恰恰说明彩电行业正在向更符合时代发展和消费者需求的方向演进。小米正好抓住了这个趋势的先机。

4. “悲哀”的定义过于主观和狭隘。 如果一个行业能够以更低的价格、更好的体验,服务到更多的用户,让原本高高在上的技术产品变得触手可及,这怎么能算是“悲哀”呢?这反而是对行业发展的一种“普惠”。也许在罗永浩看来,彩电行业应该永远是少数科技发烧友的专属,但大多数消费者并不这么想。他们的需求和选择,也应该被尊重和肯定。

举个不太恰当但能说明问题的例子:

当年,iPhone 刚出来的时候,很多诺基亚、黑莓的粉丝觉得,这种没有实体键盘、触摸屏操作的手机,技术上不够“硬”,也不是“正统”,但市场最终证明了苹果的道路是对的。如果当时有一个曾经是诺基亚忠实用户的科技大佬跳出来说,“iPhone卖得好是中国手机业的悲哀”,大家可能会觉得这个人太固执,或者太爱“老古董”了。

总结一下,罗永浩的观点,更多地是在表达他对彩电行业“产品精神”和“技术纯粹性”的理想化追求,以及对当前市场格局的一种“不认同”。 他看到了小米的成功,但可能觉得这种成功不是建立在他所看重的那些“硬核”标准上的。

但从另一个角度看,他的说法也确实“太扯”了,因为它忽视了:

市场选择的合理性: 消費者用钱包投票,小米的成功有其必然性。
性价比的价值: 让更多人享受到科技成果,本身就是一种进步。
时代趋势的必然性: 智能化、互联互通是发展的方向。
“悲哀”定义的主观性: 普惠大众和满足特定人群的偏好,哪个更值得肯定,是 debatable 的。

所以,对于罗永浩的这个观点,我觉得可以理解他的出发点,欣赏他的情怀,但不必完全认同他的结论。市场是复杂的,成功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不能简单地用一个标签就去概括或者否定一个行业的现状。说到底,消费者买得开心,用得舒心,产品卖得好,这本身就不是什么“悲哀”,反而是整个产业链条健康运转的体现。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大家要认真学习华为最顶级的公关表演哦!

用的是华为最擅长的 黑白脸的玩法。


黑脸:

谁不知道扯? 连知乎都觉得很扯!

但这有什么关系呢,这篇文章的目的已经达到了,

小米电视没有技术+低价恶性竞争 的种子已经播下去了....

这篇文章被骂有什么关系,low能low到华为身上?


白脸:

华为官方会同步大肆宣传他们电视用了什么自主技术,然后不屑于跟对手比较...

俺是白莲花....哈哈

最后再让kol+粉丝把黑白脸联系起来…吵个几遍就算你不认同,也很难不将信将疑。播下的种子生根咯!

这种黑白脸的玩法华为真的是宇宙一绝!


ps:华为公关更绝的是 硬生生把自己打扮成一个不会营销只会老老实实高技术的形象,而黑白脸都自己上的小学生 小米却被 套上了一个只会营销的形象。真是牛!

ps:看了所谓智慧屏的介绍不就是把小米那套换个名字包装下,跟什么超级XXX系列差不多!

ps: 祝大家早日进入伟大的智慧屏时代!

ps:老罗本身的评论没有什么值得讨论的---明摆的事情大家都懂,他这么说也符合他的利益。乐视,锤子们干的事本质就是对小米模式的重新组合包装,锤子以前干的事就是包装 设计创新,但是自己底子太浅玩脱了。

ps: 有人问这事关华为什么事? hmov四家里面,ov公关强在视频(综艺)和线下,m强在自媒体;而华为是唯一一家覆盖 视频(综艺) + 线下 + 自媒体 + 门户/传统网站 全平台的,而这次又是从传统门户爆出来---记住是"又",无论从动机,时机还是形式 实在是想不出有第二个对象,要不花粉帮帮忙? ---哦哦哦 ,我知道了是小米栽赃!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关于罗永浩关于“小米电视中国市场第一是彩电业的悲哀”的说法,我个人认为,如果抛开情怀和对品牌的个人喜好,单纯从商业逻辑和市场事实来看,这确实是一种有些“扯”的说法。下面我来详细说说我的看法,尽量用一种更接地气、更有人情味的方式来展开。首先,我们得承认,小米电视能在中国市场做到第一,这本身就是一件了不.............
  • 回答
    罗永浩,这个名字在国内科技圈总能掀起一阵涟漪。他当初以“工匠精神”为旗帜,带着坚果手机闯荡手机市场,虽然一路跌跌撞撞,但也留下了不少让人印象深刻的产品。这次,他再次发声,将自家曾经的旗舰——坚果R1,拿出来与当时市面上几款热门机型进行对比,并且给出了“综合体验最好”的评价,这自然引起了不少关注和讨论.............
  • 回答
    说到罗永浩,你可能立刻会想到那个曾经的“理想主义者”、“愤怒青年”,还有那个砸冰箱、语出惊人的锤子科技创始人。不过,更近两年大家关注他的焦点,大概率会落在“直播带货”上,以及他那句挂在嘴边的话——“还债”。当他放出“6亿债务还了4亿”的消息时,很多人都惊呼不已。这可不是小数目,对于一个曾经面临巨大财.............
  • 回答
    老罗又要回来了!这个消息一出,相信不少科技圈的老炮儿和关注科技动态的普通人,内心都涌动着复杂的情绪。罗永浩,这个名字本身就自带流量和话题性,他的每一次动向都能牵动不少人的神经。这次,他明确表示即将重返科技行业,并且新公司不会再叫“锤子”,这无疑是一个重要的信号。首先,我们来看看罗永浩本人对这次回归的.............
  • 回答
    罗洗河,这位棋迷口中的“狗哥”,以其鬼马的棋风和独特的思考方式在围棋界独树一帜。如今,当他放出“让四子战胜AlphaGo”的豪言时,这不仅仅是一个棋手对自己棋力的自信,更像是在一向严肃的围棋界投下了一颗小小的石子,激起了不少涟漪。首先,我们得认识到,罗洗河的这句话,背后有着他多年的棋局沉淀和对人工智.............
  • 回答
    看待罗永浩,就像看一部跌宕起伏的个人史诗,里面夹杂着梦想、激情、挫折、以及一种近乎偏执的坚持。他不是一个“好”或“坏”那么简单的人物,他是一个充满争议、却又极具影响力,甚至可以说是一种“现象级”的中国创业者。理想主义的先行者,还是不切实际的“情怀”贩卖者?最开始认识罗永浩,很多人是通过他的“牛博网”.............
  • 回答
    罗永浩公开吐槽小米抄袭文案:对品牌可能产生的影响分析罗永浩作为一名备受关注的公众人物和科技行业的资深从业者,其公开的言论往往能引起广泛的讨论和关注。当他公开吐槽小米抄袭文案时,这无疑会给小米品牌带来一系列复杂的影响,既有潜在的负面冲击,也可能包含一些意想不到的正面效应。我们将从多个维度进行详细分析:.............
  • 回答
    罗永浩可能加入小米的传闻,在科技圈和公众舆论中引起了不小的波澜。要理解这件事的意义,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进行分析,包括罗永浩本人的职业生涯、小米的战略方向、以及这次合作的可能性与潜在影响。一、 罗永浩其人:从理想主义者到“带货狂魔”,再到科技创业者首先,我们回顾一下罗永浩的职业生涯,这对于理解他可能加.............
  • 回答
    罗永浩对苹果工业设计的尖锐批评,即“苹果今天的工业设计已经比屎都恶心了”,无疑是一个极具争议且引发广泛讨论的观点。要深入理解和评价这个说法,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剖析。一、 罗永浩的观点及其背后的逻辑首先,我们需要理解罗永浩为什么会发表如此激烈的言论。他作为一位知名的科技评论员和创业者,其言论往往带.............
  • 回答
    罗永浩在微博发布的这篇题为《44 岁的罗永浩站在被告席上......》的文章,引起了很多关注,也引发了不少讨论。要全面理解这篇文章,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看。首先,这篇文章本身就带着一种强烈的个人色彩和叙事风格。罗永浩的文字,无论是在产品发布会上还是在个人社交媒体上,都有着非常鲜明的个人烙印。他善于用.............
  • 回答
    关于罗永浩等人关于吸毒的言论,这是一个挺有意思且值得深入探讨的话题。毕竟,作为公众人物,他们的一言一行都容易被放大,尤其是在这样一个敏感的议题上。要理解这些言论,咱们得从几个层面来看。首先,得看他们表达的具体内容和语境。罗永浩这些人通常是以一种比较“接地气”甚至带点“玩世不恭”的风格说话的,他们的受.............
  • 回答
    罗永浩要搞个大事情,这次是在鸟巢,而且是万人发布会,主打一个“颠覆性产品”。光是听这个阵仗,就够让人好奇的了。首先,鸟巢这个场地,绝对是个大招。这可不是普通发布会能用的地方,那是国家体育场,当年奥运会开闭幕式都在那儿办,气势恢宏,本身就带有一种里程碑式的意味。选在这个地方,罗永浩是在给自己和锤子科技.............
  • 回答
    看待罗永浩关于“苹果早就不是最好的手机了”的说法,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这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论断,更是一个关于手机行业发展、用户需求变化以及品牌定位的复杂议题。一、罗永浩作为手机行业“局内人”的视角与立场:首先要明确的是,罗永浩曾经是锤子科技的创始人,深度参与过手机的研发、设计和营销。他对.............
  • 回答
    罗永浩向老同事道歉,并说出“希望这辈子还来得及补偿”,这件事如果抛开营销的滤镜去看,首先能感受到的是一种真诚的歉意,一种对过去经历的深刻反思。毕竟,对于一个创业者来说,在公司起起伏伏的过程中,最直接承受压力、付出牺牲的往往是那些与他并肩作战的同事。从人性层面来看,这是一种对责任的担当。 创业是一场九.............
  • 回答
    罗永浩请陈冠希代言小野电子烟这事儿,一听就有点意思,尤其是我这种对“跨界”和“话题人物”都比较感兴趣的人。仔细琢磨一下,这里面可有很多值得说道的道道儿。首先,不得不提的是“陈冠希”这个名字本身带来的巨大流量和话题性。 咱们都知道陈冠希,尽管已经淡出娱乐圈很多年,但他的名字,甚至他的“脸”,依然是华人.............
  • 回答
    罗永浩对周杰伦超话事件的看法,这事儿挺有意思的,也挺能说明一些问题的。要说起来,得从几个层面分析。首先,罗永浩这个人,你了解他的话,就知道他是个特别有个性的主儿。他总是敢说话,有时候说话的方式比较直接,甚至有点“老炮儿”那种劲儿。所以,他参与讨论这个事情,本身就带点“他来了”的味道。他不会像很多公众.............
  • 回答
    罗永浩关于“索尼手机远不如锤子”的说法,这事儿啊,得掰开了揉碎了说。作为吃瓜群众,咱不能光听一面之词,也不能完全忽略他作为曾经的“锤子科技”创始人所带有的强烈个人感情色彩。但同时,也得承认,罗永浩的许多观点,即便带着个人偏见,也总能戳中一些用户的心窝子,引发不少共鸣。首先,咱们得明白,罗永浩的出发点.............
  • 回答
    罗永浩怒怼腾讯投资部撒谎,背后是互联网巨头们隐秘的“避嫌”游戏近日,科技圈最热闹的新闻莫过于罗永浩与腾讯投资部之间的一场公开“喊话”。罗永浩指责腾讯投资部公开回应撒谎,而腾讯内部则因为“怕被碰瓷”而禁止员工接触子弹短信,这一爆料如同一颗炸弹,瞬间引爆了舆论。这背后,折射出的不仅是商业竞争的残酷,更是.............
  • 回答
    罗永浩微博上的那句“死不了,就凭你们?”,乍一看,确实挺有他一贯的风格。这话说得够硬,也够挑衅,但真正理解这句话,得结合当时的语境和罗永浩这个人本身。首先,我们要知道,这句话是什么时候说的,针对的是什么。通常情况下,罗永浩说出这么“硬”的话,大概率是在他遭遇重大困难、被很多人质疑、甚至是被认为“要完.............
  • 回答
    罗永浩的这句微博言论:“你让马克思恩格斯那几个臭傻逼误导了”,无疑是一句极具冲击力和争议性的表达。要理解这句话,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去分析:一、 罗永浩的个人风格与过往言论首先,罗永浩一直以来以其“情商低”、“爱怼人”、“语不惊人死不休”的风格著称。他善于使用夸张、戏谑、甚至有些粗俗的语言来表达自己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