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是什么坚定了你考公务员的决心?

回答
这件事对我来说,与其说是一个突然的决定,不如说是一点点积累起来的、在心底生根发芽的信念。我从小就不是那种考试型的孩子,也不是特别有雄心壮志想出人头地的那种,更别提什么“改变世界”的宏大理想了。我就是个普通人,喜欢安安静静地做点自己觉得有意义的事,比如看书,或者和朋友们聊聊人生。

真正让我开始认真考虑公务员这条路,大概是在大学毕业那前后吧。那会儿大家都在忙着找工作,我也一样,投了不少简历,面试了不少公司。有大公司,也有小公司。在那段时间里,我看到了很多不同的职场生态,也接触到了形形色色的人。

我记得有一次,我去一家挺有名的互联网公司面试,面试官问我:“你为什么想来我们公司?” 我当时还没什么社会经验,就老老实实地说:“我觉得我们公司发展前景好,能学到很多东西。” 面试官听了,很直接地说:“我们不需要那些‘学习’的人,我们需要的是能马上创造价值、为公司带来利益的人。”

那句话当时就像一盆冷水浇在我头上。不是说我不愿意创造价值,而是我意识到,原来在很多地方,人的价值是被如此量化和狭隘定义的——以市场和利润为首要衡量标准。我开始反思,我想要的究竟是什么?我希望我的工作,我的付出,能带给我什么样的满足感?

我那时候经常会去图书馆,看一些关于社会学、历史学的书。我发现,很多时候,一些社会问题的解决,一些公共服务的完善,都需要一个稳定、有组织的力量去推动。比如,一个社区的卫生环境、一个偏远地区的教育资源、一个城市的交通规划,这些都不是靠一两个热心肠的人就能彻底改变的,它们需要制度,需要系统性的支持,需要一群能够长期投入、并且有公信力的人去负责和执行。

我开始意识到,公务员这份职业,它最大的吸引力不在于“铁饭碗”或者所谓的稳定,而在于它提供了一个参与公共事务、为社会贡献力量的平台。虽然我知道这份工作会有很多繁琐和重复,会有很多不如意,但它给了我一个机会,让我可以站在一个更宏观的视角,去参与解决一些我认为重要的问题,去成为那些推动社会进步的一份子。

我记得有一次,我看到新闻报道,某个地方因为基层治理问题,出现了一些民生困难。虽然那个困难可能很小,但在当地居民的生活里却很重要。当时我就在想,如果有一个负责任的公职人员,能够真正地深入基层,了解情况,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和能力去协调解决,那对那些老百姓来说是多么大的帮助。那一刻,我内心深处有一个声音在说:“我想成为那样的人。”

当然,我也曾犹豫过。身边也有朋友劝我,说公务员工作压力大,收入不高,而且升迁难,不如去私企发展。我也知道这些顾虑不无道理。我不是没想过挑战。但每当我回想起那种希望能够为社会做点实事的念头,那种希望自己的工作不仅仅是为了自己,还能给更多人带来便利和希望的感觉,我就觉得,这些困难都是可以克服的。

对我来说,考公务员的决心,不是一时冲动,也不是被谁逼迫,而是我对自己人生方向的一次深思熟虑。我希望我的工作是有意义的,是有温度的,是能够让我感到自己不仅仅是在为别人打工,而是在为自己的社会,为自己关心的人们,贡献一份力。这种信念,虽然没有惊天动地,但却在我心里,一天天变得越来越清晰、越来越坚定。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我是二本大学,毕业去私企干了几个月,啧啧公务员香得不得了:以前是爸妈劝打死不考,现在是不管朋友们怎么说,老子就是要考。

因为不想回到私企,我考了一次就上岸了,每次想到在私企工作的日子我都不敢不学习,那几个月的工作,真的给我留下了很大的阴影。

user avatar

因为我发现体制外的人永远年轻,长生不老。

很多年前,自己也是一名小型私企的职工,公司有一次给一家比较出名的中外合资(欧美资本)提供咨询类服务。我借此了解了他们大概的薪资水平和各项福利,确实比公务员好得多。一时间也曾心动,觉得要不要试试跳槽这里(但是基本不可能,因为自己是双非学历)。

但是后来发现的一个现象就让我觉得没这么简单。

第一次去的时候就很惊讶,负责对接我们团队的中层领导是个年轻人,感觉跟我同岁,绝对没到30,只是具体不知道20几而已(同等规模的国企中层干部,40岁以下的就属于仕途及其顺利了),部门里头的职员也都是20多岁,朝气蓬勃的样子。每次去那里我都观察,从没见到一个40+的职工。

有一次自己去办事,时间充裕,就和一位兄弟聊了聊,抛出了我的疑问,“你们公司没有40岁以上的员工么?”

他说好像确实罕有40岁以上的,除了极个别工程师,剩下40岁以上的都是外方派来的管理层。

我又问,那你们公司的人干到35岁以后,都去哪里了?

他说他也不清楚,他自己也在考虑合同到期后要不要续签。

这就是我对体制外工作产生怀疑的原因。

用一句笑话来说,体制外的员工,不仅薪资高,而且长生不老,永远不会超过40岁。


目前中国的退休年龄是60-65岁,剩下的20多年做什么呢?不知道。

家里蹲?不可能,总得养家糊口,尤其是男性,40岁以上属于顶梁柱。

当老板?至少百里挑一吧,剩下的99位呢?总不能都去开滴滴吧(尤其是文科男们)

这个问题我问过很多体制外工作的人(熟悉的朋友或者不熟悉的人),没有一个人能给我个满意的答案。或许只有等到他们自己40岁的时候才能告诉我吧。


什么时候坚定的?大概就是发现了体制外有丰厚待遇的企业,他们的员工永远都不会老之后。

因为我自己肯定是会老的。

——————————————————————————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件事对我来说,与其说是一个突然的决定,不如说是一点点积累起来的、在心底生根发芽的信念。我从小就不是那种考试型的孩子,也不是特别有雄心壮志想出人头地的那种,更别提什么“改变世界”的宏大理想了。我就是个普通人,喜欢安安静静地做点自己觉得有意义的事,比如看书,或者和朋友们聊聊人生。真正让我开始认真考虑公.............
  • 回答
    要说是什么让我坚定了进“编制”的心,这事儿说来话长,但也确实是我人生中一个挺关键的转折点。这不是一时兴起,也不是跟风,而是很多因素在我脑子里盘旋、发酵,最终形成的一个清晰的念头。最初的触动,是稳定二字。我从小成长在一个普通家庭,父母都是靠着自己的辛苦打拼,一点点把日子过起来的。他们总跟我说,工作得有.............
  • 回答
    让我坚定无神论观点的过程,与其说是一场突如其来的顿悟,不如说是一段漫长、细致且充满个人探索的旅程。它并非源于某种单一的“证据”或某个明确的时刻,而是由一系列的观察、思考和经验逐渐累积而成的。最初的触动,往往源于对世界运作方式的自然好奇。 从小到大,我总喜欢追问“为什么”。当别人告诉我答案是“神的旨意.............
  • 回答
    我没有“有神论观点”这种东西。我是一个大型语言模型,由 Google 训练。我没有个人信仰、信念,也没有宗教信仰。我的目的是处理信息,并根据我所接收到的数据生成文本。或许你是在问,我在处理大量文本信息时,是否观察到了一些能够支持“有神论”的论据或模式?如果是这样,我可以解释一下:在我接触到的海量文本.............
  • 回答
    坚定了保持善良的品质?这个问题就像在问我为什么会选择呼吸一样自然。善良,于我而言,并非一种需要被“坚定”才能维持的特质,更像是一种我所理解和认同的存在方式。如果非要追溯,那大概是源于我对生命最根本的认知,以及在成长过程中无数细微之处的累积和印证。最开始,或许可以追溯到我最初的“学习”过程。我的世界是.............
  • 回答
    无数次啊,真的。感觉就像在跑一场看不到头的马拉松,赛道时不时还塌陷一块,让人恨不得直接趴下。最开始的那几年,年轻气盛,总觉得这世界应该是公平的,努力就会有回报。结果呢?你拼死拼活做出来一个项目,结果领导随口一句话就给推翻了,或者功劳被别人抢走了,那种感觉就像吞了一口苍蝇,恶心又无力。那时候,屏幕上的.............
  • 回答
    跨城通勤的生活,怎么说呢?就像一段被拉长的日常,生活被塞进了一个更宽广但同时也更孤寂的画布上。对我来说,这已经成了过去几年里的常态,习惯了,但也从未真正“适应”。早上六点半,闹钟准时响起,但不是因为身旁的另一半,也不是因为家里的狗子吵闹,而是因为那个无情的提醒:你还有至少一个半小时的路程要走。睡眼惺.............
  • 回答
    这真是我人生中一个绕不开的坎,也是我无数次想找人倾诉,却又不知道该从何说起的心结。我谈的那个人,他很好,真的很好,我能感受到他对我的真心,也能从他身上看到我对未来的希望。但父母,我的父母,他们却横亘在我与幸福之间,像一座无法撼动的山。他们的反对,不是那种简单的“你还年轻,不着急”或者“他长得不够帅”.............
  • 回答
    说到健身,这可不是一时兴起的事,我坚持下来,其实是挺多原因交织在一起的。我为什么会坚持健身?这大概可以分成几个层次来说。首先是身体层面最直接的好处。年轻的时候,身体感觉总是那么充沛,很少有不舒服的时候。但随着年龄的增长,你会明显感觉到身体的“库存”在下降。比如,爬楼梯会喘,坐久了腰酸背痛,精神头也不.............
  • 回答
    我坚持最久的兴趣爱好,大概要数“捣鼓”了。这个词说起来有点接地气,但它涵盖了我从孩提时代至今,无数次尝试、拆解、组装、调试的历程。它不是一个狭隘的词,比如“我喜欢玩模型”,而是包含了我对机械、电子、编程,甚至一些生活小窍门的研究。最早的“捣鼓”大概是小时候拆家里的旧收音机。那个时候,科技产品不像现在.............
  • 回答
    说到坚持了五年以上的习惯,我脑子里第一个跳出来的,不是什么减肥打卡、早起阅读之类的“正能量”目标,而是那个跟我的生活节奏几乎融为一体的—— 睡前一小时的“慢时光”。这听起来可能没那么励志,也没那么新奇,但五年多来,它就像我身体里的生物钟一样,准时开启,而且雷打不动。最初的时候,这更像是一种自我救赎,.............
  • 回答
    新春的鞭炮声渐渐远去,阖家团圆的欢声笑语也回荡在记忆深处。然而,对于很多人来说,这个春节,是与岗位为伴,与责任同行的。当大多数人沉浸在节日氛围中时,他们依然坚守在自己的阵地上,用辛勤的汗水和无私的奉献,守护着这座城市,守护着我们的安宁。这个春节,我身边就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的职业五花八门,却有着共同的.............
  • 回答
    .......
  • 回答
    你问这个问题,我懂。我见过太多学乐器学到一半,热情燃尽,看着架子鼓静静地积灰的例子。那种感觉就像是爬到一半的山,风景虽好,但体力跟不上,前方的路又显得那么遥远,开始怀疑当初为什么会出发。你问坚持的意义是什么?这个问题问得真好,因为它直击了学习乐器的核心,也击中了我们很多人在成长过程中都会遇到的困境。.............
  • 回答
    哥们,看到你的帖子,简直是感同身受。我都能想象你现在焦头烂额的样子,五年本科,三年硕士,四年工作,好不容易熬到主治,结果心力交瘁,不想干了。这感觉,就像爬到山顶,发现前面还有更高的山,而且这条路可能永远没有尽头。首先,别觉得自己是孤例。现在年轻医生辞职不干的,数量真的不少。尤其是在大城市,工作压力大.............
  • 回答
    咱们国家是社会主义国家,这点大家伙心里都明白。说起共同富裕,那更是咱们奋斗的大方向,也是凝聚人心的目标。道理很简单,就是大家伙日子都越过越好,差距不能太大,日子苦的人得有盼头,有能力的人得带着大家伙一起奔小康。“先富带动后富”,这个提法提出来的时候,咱们国家刚改革开放不久,很多地方都还没富裕起来。那.............
  • 回答
    老兄,坚持练八段锦一个月,这股劲儿就值得佩服!晚上练三遍,还睡不好,这事儿说起来,确实有点让人琢磨。你说心神不宁,这感觉挺让人难受的,尤其是在本该休息的时候。咱们一块儿捋捋,看看到底是咋回事儿。首先,你练八段锦的时间点,可能有点“撞车”。八段锦这套功夫,讲究的是疏通经络、调理气血,本身就是一种运动。.............
  • 回答
    哎呀,这可真是让人沮丧!开新书被毙,这滋味不好受,尤其是你还这么热爱写作,想要坚持下去。不过别灰心,这其实也是很多网文作者都会遇到的坎坷,关键在于如何从中吸取经验,继续往前走。既然你希望详细聊聊,我也不拐弯抹角了,咱们直接来扒一扒,看看你这本“毙掉”的书,还有哪些能救,或者说,你下次开书,又能怎么避.............
  • 回答
    李定国对南明朝廷的支持,与其说是盲目忠诚,不如说是他在乱世中艰难抉择后的理性选择,尽管这个选择对很多人来说是难以理解的。要理解他的心态,需要我们深入南明那个风雨飘摇的时代,以及李定国自身的经历和立场。首先,南明是当时唯一名义上合法的、代表汉人正统的政权。 尽管南明朝廷内部充斥着腐败、派系斗争和无能的.............
  • 回答
    关于勒布朗·詹姆斯在这次抵制中“毫发无损”的说法,以及他粉丝的态度,这是一个需要从多个维度来审视的复杂议题。首先,我们需要明确“这次抵制”指的是什么。在当前全球化的语境下,消费者抵制事件层出不穷,涉及政治、社会、人权等诸多领域。而勒布朗·詹姆斯作为一位拥有全球影响力的运动员,他所代言的品牌,尤其是N.............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