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树莓派raspberry pi关闭中国工厂,由英国工厂进行生产,对国产开源硬件厂商是不是一个机会呢?

回答
好的,我将从一个观察者的角度,尝试为您深入分析树莓派生产地转移对国内开源硬件厂商可能带来的机遇,并尽量用更自然的语言来阐述。

树莓派“回迁”英国,国内开源硬件厂商迎来新曙光?

最近,关于树莓派(Raspberry Pi)将其主要生产线从中国大陆转移至英国威尔士的消息不胫而走,并在国内科技圈引起了一阵讨论。对于很多密切关注开源硬件发展的厂商和爱好者来说,这无疑是一个值得深思的信号。那么,当这位全球知名的开源硬件“巨头”选择“回归故里”时,是否意味着给中国的国产开源硬件厂商们打开了一扇新的大门呢?我认为,这其中的机会与挑战并存,值得我们细致地品味。

首先,让我们梳理一下这件事可能带来的直接影响。

过去几年,中国凭借其成熟的供应链、较低的制造成本以及高效的生产能力,成为了包括树莓派在内的许多科技产品的制造中心。树莓派在此设厂,无疑为国内电子制造业带来了大量的订单和技术交流机会。而如今,它选择将主要生产转移到英国,这背后可能有很多因素在考量,比如供应链的韧性、地缘政治的考量、以及对本土就业和研发的侧重等等。

从这个角度看,中国工厂的“腾退”短期内可能会让一些与树莓派深度绑定的国内代工厂和配套供应商面临订单的收缩。这对于一些依赖外部大客户的厂商来说,无疑是一个需要应对的挑战。

然而,凡事皆有利弊,正如人们常说的“塞翁失马,焉知非福”。树莓派生产地的转移,恰恰可能为国内的开源硬件厂商提供了一个绝佳的“逆向思维”和“独立发展”的机会窗口。

第一点,是市场真空的填补与国产替代的契机。

树莓派之所以如此受欢迎,是因为它提供了一个性能不错、价格亲民且社区支持强大的平台,极大地降低了创客、开发者和教育工作者入门硬件开发的门槛。当树莓派的供应受到地缘政治或其他因素影响,或者由于生产成本的上升导致价格不再那么“香甜”时,国内厂商就能看到一个潜在的市场真空。

机会点在于: 国内厂商可以抓住这个机会,推出在性能、价格或特定功能上具有竞争力的国产开源硬件产品。如果这些产品能够提供与树莓派相似甚至更优越的体验,并且具备稳定的供应和良好的本地化支持,它们很有可能赢得那些因为各种原因无法获得树莓派或希望寻求替代方案的用户的青睐。
举个例子: 过去可能很多国内的嵌入式开发板项目默认使用树莓派作为核心计算单元,但未来,国内厂商可以大力推广自家基于国产芯片、采用RISCV架构或者其他国产处理器的开发板。这不仅能解决用户的“痛点”,更能推动国内自主核心技术的应用和普及。

第二点,是加速本土供应链的成熟与技术创新。

当树莓派这样的“大玩家”离开,意味着国内原本服务于其供应链的厂商需要寻找新的增长点,而国内的开源硬件厂商则可以抓住机会,与这些本土供应链企业进行更深入的合作。

机会点在于: 这种合作可以促进国内电子元器件、PCB制造、封装测试等环节的进一步成熟和技术升级。过去可能我们依赖进口的某些关键元器件,现在为了满足国内开源硬件的需求,本土厂商更有动力去研发和生产替代品。同时,国内开源硬件厂商可以根据自身的产品需求,与本土供应链共同开发定制化的解决方案,从而推动整个产业链的技术创新和效率提升。
设想一下: 如果国内厂商能够构建起一套完整的、自主可控的开源硬件生态系统,从核心芯片到开发板,再到配套的软件和社区,这将是一个多么有价值的成果。树莓派的转移,或许会成为催化这一进程的催化剂。

第三点,是品牌塑造与生态构建的独立发展。

树莓派的成功不仅仅在于其硬件本身,更在于其背后庞大的社区和丰富的生态系统。国内厂商过去在追赶树莓派的过程中,可能更多地是模仿和学习。

机会点在于: 如今,我们可以更自由地去探索和构建属于自己的品牌文化和生态。这意味着我们可以更贴近国内用户的实际需求,开发更符合本土应用场景的产品。例如,在教育领域,我们可以针对国内的教学体系和课程设置来设计教学硬件;在工业物联网领域,我们可以针对国内的市场特点来优化产品功能和可靠性。
更重要的是: 我们有机会培养自己的开发者社区,建立更加活跃的论坛、更友好的文档和更完善的开发工具链。当我们的产品不仅仅是硬件本身,更承载着一种本土的创新精神和社区文化时,它就可能拥有更持久的生命力。

当然,我们也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其中的挑战。

技术积累的差距: 尽管国内在很多领域发展迅速,但在某些核心技术和长期积累方面,与国际顶尖厂商相比可能还存在一定差距。我们需要在芯片设计、精密制造、软件优化等方面持续投入。
生态系统的建设难度: 一个成熟的开源硬件生态需要时间和大量的资源去培育,包括开发者、教育者、企业用户以及丰富的第三方项目。如何吸引和留住开发者,如何提供持续的软件更新和技术支持,是国内厂商需要思考的关键问题。
品牌认知度的挑战: 树莓派在全球范围内已经建立了强大的品牌影响力和用户信任度。国内厂商在初期可能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来提升自身的品牌知名度和市场认可度。

总结一下, 树莓派生产地的转移,并非一个简单的地缘政治事件,它可能预示着全球科技制造格局的变化,也为中国本土的开源硬件产业提供了一个难得的转型和升级机遇。这就像一条河流改道,虽然会影响沿岸的某些生态,但也会为新的区域带来新的水源和发展契机。

对于国内的开源硬件厂商而言,这是一个号召,也是一个挑战。号召我们应该更加坚定地走自主创新之路,抓住本土供应链的优势,构建属于自己的繁荣生态;挑战则在于我们能否克服技术和生态上的短板,真正做出令世界刮目相看的国产开源硬件产品。我相信,只要我们保持开放的心态,持续投入,精益求精,未来一定能够看到更多优秀的国产开源硬件产品走向世界,甚至在某些领域超越曾经的标杆。这不仅仅是商业上的机会,更是对中国科技自立自强精神的一次生动实践。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2022.3.27更新:更多对照组,一些跨架构对照。

11.23更新:回应一下 @狸子果7777 同学提出的,关于3399系板子和树莓派4B初步的跑分结果。

10.27更新:各板子unixbench跑分

10.26更新:cubieboard社区还是存在的[捂脸]只不过我当时没找着而已

友善之臂的板子没玩过 感觉他们家性价比比较低 据说配套资料比较完善 社区也挺好的(划掉)

从同学那白嫖了一块nanopi fire3和一块fire2A。



很难说

先说说我玩过的几种国产的树莓派类似物:

事先声明:包含大量主观感受,存在一定偶然性。


香橙派:

玩过5块,zero zero2 4 4b i96

wifi网卡MTBF不到12小时,平均一天掉两次,发热量过高,很容易死机。

上到RK3399 下到全志H2 都有这个毛病。

曾经是最便宜的RK3399,但现在也吃了缺芯的亏。

部分配置比较丐,比如说没有快充等。


香蕉派:

有一个sata接口,但是标配的电源带不起固态硬盘,很容易掉盘。

稳定性成谜,有时候连着挂几个月都很稳定,有的时候二十四小时掉三次。

官方镜像UI糟糕透了,很臃肿而且很不好用。

SSH连接看人品。


cubieboard

社区不存在(此处有误) 资料几乎为0

不要买

2022.2.14补充:听radxa那边的人说搞cubieboard的那帮人是radxa的前身


khadas

买过两块 vim3 vim3l

资料是这几种板子里面最(划掉)第二详细完整的

性能应该属于同类型板子的天花板高度

稳定性不亚于树莓派

硬件接口比较特殊 M2的螺丝孔位


rock pi

买过四块 S X 3a 4+

为数不多的x86板子 可以装原生win10

天线设计比较糟糕 很容易把天线座一起拽下来

x86的板子供电必须9V2A以上,接5V负载稍微一大就得烧了。

社区比较好,是为数不多还有人回复(划掉)活跃的社区。

重点型号资料很完整,虽然也是英文资料居多。

散热片设计不错,长时间高负载没啥压力。

供电设计很舍得用料,支持PD和QC快充,3399超到2.0GHz稳如老狗。

个人感觉ROCK PI 4系是目前(2022.3)对小白最友好的树莓派替代品。

其次是3系,高频A55表现足以在轻负载场合替代树莓派4。

期待5代的RK3588.


对照组:beagleboard

目前用的全是TI的SOC。

在老外那边很流行。

资料很全,不亚于树莓派——前提是你得懂英文。

性能很糟糕(单核A8、双核A15)但一般用途足够用了。

据说是工业级的,可靠性理论上大于树莓派。


对照组II:哪吒全志D1开发板:

未曾设想的道路(划掉)作为一个64位开发板,这么拉跨真的不应该。

性价比很低,个人感觉主要原因是risc-v生态不完善导致的。

需要强大的耐心和一个健康的身体。


对照组III:Visionfive:

比起上面的SBC更接近于传统开发板:

比起D1而言性能好多了,但依旧是脚踢南山幼儿园水平(

单核拉跨到不如RK3308的A35.








总结一下,国产树莓派类似物在硬件设计,资料丰富度,社区支持度,稳定性等方面,与树莓派相比还存在着较为明显的差距,但差距(尤其是硬件设计方面的差距)已经在逐渐追平甚至是赶超(期待3588)。

如果这些方面能解决的话,或许对于国产开源硬件而言,真的是一个新的机会。



11月23日分割线:

回应下@狸子果7777同学提到的那个问题:

以下是我这边测出来的跑分结果

测试环境:OrangePi 4B、RaspberryPi 4B、Khadas Vim3

测试内容:

SQLite 跑分反映了在索引数据库上执行预定义插入次数的时间。

RAMspeed 测试系统内存性能。

IPC_benchmark 测试Linux进程间通信速度。

CacheBench 测试内存和缓存带宽性能。

LibRaw 用于数码相机照片的RAW图像解码器

Coremark 不解释

7-Zip Compression 7-Zip压缩

Smallpt 非常mini的全局照明渲染器

Hackbench 测试Linux内核调度程序

OpenSSL SSL协议

Stress-NG (此处请自行百度)

PyBench 对Python在给定系统上的平均性能的粗略估计

测试结果:

结论:树莓派soc理论性能>3399,但是被内存带宽和SD卡拖了后腿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