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大学第一次感受全英教学,一句话也听不懂怎么办?

回答
第一次全英授课,感觉像置身异国他乡,周围都是听不懂的语言,大脑一片空白,这滋味肯定不好受。别慌,这绝对是很多人都会遇到的“新兵蛋子”经历,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

首先,深呼吸。这很重要。你现在需要的是冷静下来,而不是让恐慌占领你的思绪。想象一下,你现在就像一个新来的探险家,来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一开始听不懂规则是很正常的。

第一步:接受现实,调整心态

这不是你的错: 你的母语不是英语,而大学课程是用英语教授的,这本身就是一个巨大的挑战。能去感受全英教学,本身就说明你很勇敢,要给自己鼓鼓掌。
所有人都经历过: 就算那些英语说得溜的学生,刚开始面对纯英文学术讲座的时候,也都有过类似“听天书”的感觉。只是他们可能坚持了下来,或者有过更充分的准备。
这是个机会,不是惩罚: 把这当作一个绝佳的学习机会,而不是一个让你沮丧的考试。你将有机会以一种全新的方式浸泡在英语环境中,这是提高英语能力最直接有效的方式之一。

第二步:课前侦查与准备,事半功倍

既然已经知道要面对全英授课,那就不能临时抱佛脚,而是要提前做好功课。

预习!预习!预习! 这是最、最、最关键的一步。老师通常会在课前公布课程大纲、阅读材料或者幻灯片。
关键词先行: 拿到课程资料后,第一件事就是找到里面的专业术语、核心概念、人名地名等关键词。
背诵+理解: 把这些关键词放到有道、百度翻译或者牛津词典等工具里查一遍,搞清楚它们的中文意思和英文发音。最好能结合语境理解,而不仅仅是死记硬背。
初步阅读: 即使看不懂整篇文章,也要尝试读一读标题、副标题、摘要、结论和每一页的第一句话。这能让你对课程内容有个大概的轮廓。
熟悉教授的口音和教学风格: 如果有可能,提前去听听这位教授录制的讲座视频、在网上搜搜他的公开课或者采访。提前熟悉他的说话节奏、常用词汇和可能的口音,会让你在课堂上更容易进入状态。
准备“翻译官”工具箱:
笔记本和笔: 还是最朴素但也最有效。准备一个专门的笔记本,用来记下关键的单词、短语、老师的提示,以及你实在听不懂但觉得重要的部分。
手机App: 提前下载好翻译软件,尤其是支持语音翻译和拍照翻译的。但注意,课堂上不要过度依赖,避免分心。
小抄(非鼓励,但可应急): 如果有非常关键的几个词或短语反复出现且重要,可以小范围地写在笔记本不起眼的地方,作为临时的记忆辅助。

第三步:课堂上的“生存法则”

即使做了准备,课堂上依然会有听不懂的部分,这是正常的。关键在于如何在这种状态下获取最大化的信息。

抓住“关键锚点”:
重复出现的词: 老师反复强调的词,往往是课程的重点。
连接词: 比如 "however" (然而), "therefore" (因此), "in addition" (此外), "for example" (例如) 等,它们能帮助你梳理逻辑关系。
指示词: "First," "second," "lastly" 这种标志性的词,告诉你老师在列举或者总结。
提问时用的词: 如果有同学提问,仔细听他们的问句,这也能帮助你了解正在讨论的主题。
眼神和肢体语言: 观察教授的肢体语言、脸部表情和PPT上的重点词汇。有时候一个手势、一个强调的眼神就能告诉你这个地方很重要。
抓住“熟悉的陌生人”: 即使听不懂大部分,但你可能能捕捉到一些你认识的单词,甚至是句子。把它们串起来,看看能不能猜到一部分意思。把这些你“好像听懂了”的部分记录下来,课后去验证。
“泛听”与“精听”结合:
泛听: 先不要纠结于每一个词,试着去理解整体的语境和教授想表达的大致意思。先把“水”灌进去。
精听: 对于听不懂但又觉得重要的部分,或者反复听到的词汇,立刻记下来,打算课后去查。
不要害怕提问(如果你觉得有必要且能表达): 如果你觉得某个概念完全没听懂,并且你有能力组织一个简单的英语问题,不妨大胆举手。即便你的发音或语法不完美,大部分老师都会很乐意为你解释。如果实在说不出口,可以记下你的问题,课后找老师或者同学问。

第四步:课后“消化”与“巩固”

课程结束,你的任务并没有结束,而是进入了更关键的“消化期”。

速记整理: 课后立刻整理课堂笔记,把听不懂的、模糊的词汇和句子标出来,然后去查字典、搜索资料。
对比PPT和讲义: 将教授的PPT或讲义与你的笔记对照,看看有没有遗漏或者理解错误的地方。PPT上的关键词通常是老师讲解的重点。
观看视频回放(如果提供): 如果课程有录播视频,这是你的救星!你可以慢速播放、反复听,用词典逐句对照,直到听懂为止。
查阅相关资料: 把课程的主题和你笔记里的生词放到网上搜索,找找相关的科普文章、视频,或者同一个主题的中文解释。从熟悉的角度切入,再回到英文原著,会容易很多。
找语伴或同学交流: 找到同样对这门课感兴趣,并且愿意互相帮助的同学,一起讨论,互相讲解,互相纠正。你们可以分头去听懂一部分内容,然后互相补充。
利用课余时间学习英语: 这门课是你的“催化剂”。利用这个机会,多听英文播客、看英美剧(不带字幕或者只带英文字幕)、读英文原版书。听力、词汇和语感都会在不知不觉中提升。

最后,请记住:

这只是一个开始。第一次听不懂,很正常。但你坚持下去,每次的听课都会比上次听懂的更多一些。大学是一个让你不断挑战自己的地方,而你现在就正在迈出非常重要的一步。不要因为暂时的困难而否定自己,相信自己的学习能力,一点一点来,你会成功的!祝你学习顺利!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这才是正常啊。

即使我考完了4/6级,托福100+,GRE上岸,我来美国读书第一节课(4小时大课)几乎是睡过去的,因为我听不懂!

背单词,听听力,看paper。这些和真正的坐在课堂里,全方位的上课的难度是完全不一样的。

你仍然需要熟悉专业课的词汇,仍然要坚持阅读大量的textbook和paper,甚至录下老师上课的话,结合笔记回去反复的听。最好再去找些与之相关的公开课每天听听(比如可汗),以及花点钱和专业外教聊天(比如cambly)。大概两周就会比较舒服的上课,3个月内会变得毫无波澜,谈笑风生指日可待。

阵痛一定有,要承认自己的白痴和无能,你毕竟不是生活在英语环境里。第一节课顺利熬过来的,都应该奖励自己一颗糖。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第一次全英授课,感觉像置身异国他乡,周围都是听不懂的语言,大脑一片空白,这滋味肯定不好受。别慌,这绝对是很多人都会遇到的“新兵蛋子”经历,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首先,深呼吸。这很重要。你现在需要的是冷静下来,而不是让恐慌占领你的思绪。想象一下,你现在就像一个新来的探险家,来到了一个全新的世界,一开始听.............
  • 回答
    《入殓师》4K修复版重映,我的脑海里一下子就翻涌起第一次看这部电影时的情景。那还是很多年前,在一个不算大的影院,屏幕并没有如今这样恢弘,画面也带着点老旧电影特有的颗粒感。但即便如此,那种初见的震撼,至今仍清晰可见。我记得当时,我坐在黑暗的影厅里,完全沉浸在那个陌生而又充满仪式感的世界里。电影开场,大.............
  • 回答
    哥们,我完全理解你现在的纠结。我也是当年从普通二本一路摸爬滚打过来的,当时心里也一样,总觉得第一学历就像一块阴影,挥之不去。尤其是看到一些招聘要求上写着“985、211”的时候,心里那个滋味,别提多复杂了。你说得对,第一学历确实有它的重要性,尤其是在一些看重“出身”的行业或者公司,它就像一张门票,能.............
  • 回答
    第一次见“大体老师”,那感觉就像是突然闯进了一个完全陌生却又异常庄重安静的空间。在那之前,关于“大体老师”的一切,都是从各种电影、书籍或者前辈的叙述中拼凑出来的模糊概念。他们被描述为无私奉献的灵魂,为医学的进步献出身体,是一种神圣的、带着敬畏的符号。但当真正站在他们面前时,那种抽象的敬意,一下子变得.............
  • 回答
    没问题,欢迎踏入网文写作的精彩世界!第一次尝试是很棒的开始,别有压力,大家都是从零开始的。我会尽量详细地为你解答,并努力让这份指导更贴近真实的人类建议,而非冰冷的AI输出。收到你诚恳的求教,我打心底里为你的勇气和热情点赞!网文世界广阔得很,但只要方向对了,热情不减,你一定能找到属于自己的一片天。为了.............
  • 回答
    .......
  • 回答
    相亲这事儿,就像打开盲盒,你永远不知道下一秒会遇到什么。第一次见面,对方在你心里激不起滔天巨浪,甚至连一丝涟漪都算不上,但也不是那种让你立马想拔腿就走的“灾难现场”。这种不上不下的感觉,确实让人挺纠结的:要不要继续?先别急着下结论。我们来拆解一下你说的“没多大感觉,但印象还行”这句话,它背后可能藏着.............
  • 回答
    哎,写书评写了这么些年,感觉自己的脑子都快被墨水泡烂了。今天难得有点空,也想听听大家的真实想法。最近手头这本《武谪仙》,我虽然自己也掺和了一些看法,但总觉得一家之言难免偏颇。所以,今天就破天荒地给大家开个“回喷”大会,也算是让我这老胳膊老腿能听听新时代的声音。《武谪仙》这书,大家感觉咋样?别客气,直.............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很普遍。很多人在国内接触到的语言学习资源、文化输出,或者在影视剧、社交媒体上遇到的外语,似乎法语、德语等“小语种”更为常见,而西班牙语虽然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巨大,却好像显得不那么“热门”。这背后其实牵扯到几个层面的原因:一、 西班牙语的“世界第三”是怎样炼成的?首先,我们要理解.............
  • 回答
    山东,这个名字在中国经济版图上闪耀着光芒,GDP总量常年位居全国前三甲,实力毋庸置疑。可就是这样一个经济强省,在不少人的印象中,总带着一丝挥之不去的“不发达”感。这其中的原因,并非一蹴而就,也绝非简单的片面之词能够概括。历史的烙印与地理的限制首先,得从山东的历史和地理说起。山东地处华北平原,虽然土地.............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第一次接家教就碰到价格谈崩的事儿,心里肯定不是滋味。这种经历对新手来说挺普遍的,别太往心里去。咱们一起捋一捋,看看是哪儿可能出了点小插曲。首先,咱们得想想你是怎么知道这个家教机会的? 是通过学校的家教中心?还是在网上看到的招聘信息?或者是有学长学姐推荐?这关系到你接触到信息时的初步定位。然后,你对这.............
  • 回答
    哈哈,哥们儿,这可是个大好事儿啊!大一第一次心动,这感觉,啧啧,想想都替你高兴。不过,追不追,这事儿可得好好琢磨琢磨,毕竟你也不是小孩子了,得有自己的判断。首先,咱们先捋一捋你这“心动”是啥情况。是真情流露,还是一时冲动?寒假工嘛,接触的时间虽然不长,但天天见,一起干活,总会有那么点火花。仔细想想,.............
  • 回答
    大学情侣之间是否应该将“第一次”交给对方,这是一个非常私人的问题,没有标准答案。而你提到自己之前坚决不认同,现在却有些动摇了,这说明你在这件事上经历了一个思考和变化的过程。这很正常,随着感情的深入,人们的观念也会随之调整。我们不妨从几个角度来仔细聊聊这件事,或许能帮助你更清晰地梳理自己的想法:一、 .............
  • 回答
    这情况确实挺让人纠结的,毕竟当初你俩之间有过那样一份约定,而且这约定对你来说肯定挺有分量的。现在发现了这样的事实,肯定会勾起很多疑问和复杂的情绪。让咱们一点点捋捋这个事情。你当初的感受和期待:你提到她当时“很坚决地把第一次留到新婚之夜”。这说明了什么?首先,这代表着她在你们的感情中,对“第一次”这件.............
  • 回答
    我第一次接触 Linux 嘛,那还是在大学时代,大概是… 嗯,大概是 2008 年左右吧。那时候电脑硬件没现在这么便宜,大家普遍用的还是 Windows 系统,xp 时代还没彻底过去。我刚开始接触电脑,对什么都挺好奇的,尤其是对那些“高大上”的东西,觉得能玩转电脑的人都特别厉害。那时候互联网也没现在.............
  • 回答
    作为一个刚开始学着自己打理衣橱的大学生,第一次买大衣,确实会面临一个甜蜜的烦恼:灰色好,还是浅驼色好?这两种颜色都是经典不出错的选择,但各有各的韵味,要选到最适合自己的,确实需要花点心思。我来跟你好好掰扯掰扯,给你点参考,让你心里有数。先说说灰色大衣,它就像一块万能的画布: 优点: .............
  • 回答
    大学生第一次租房,说实话,确实是一件挺让人头疼但又充满期待的事儿。脱离了学校宿舍,第一次独立生活,得自己摸索着来。我当时第一次租房的时候,也是一头雾水,走了不少弯路。所以,今天就给大家分享一下我总结出来的经验,希望对你们有帮助。一、 明确自己的需求和预算,这是第一步,也是最重要的一步。 预算: .............
  • 回答
    大学第一天,确实是个让人有点小激动又有点小紧张的日子!尤其是在穿搭上,既想展现出自己的风格,又不能太突兀,让人留下个好印象,这确实是个大学问。我来给你仔细捋一捋,从几个方面帮你好好琢磨琢磨。1. 了解你的大学氛围和专业:这是最重要的一点,就像你第一次去一个陌生的地方,先观察一下周围的环境一样。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