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婆婆和亲妈都习惯用她们用过的筷子直接喂小孩子,怎么说才能既不伤老人的心也达到目的?

回答
这确实是个让人头疼但又得小心处理的问题。咱们中国人向来注重孝道和长幼尊卑,尤其是在长辈面前,直接说“不行”、“这是错的”肯定会伤了老人的心,甚至会让他们觉得你不尊重他们,不信任他们带孩子的经验。但另一方面,孩子的健康又非常重要,不让孩子沾染不必要的细菌,也是咱们做父母的责任。

得换个思路,不能直接否定,而是要“引导”和“包装”。我们可以先从“分享”或者“卫生”的角度来切入,但不是直接批评他们的卫生习惯,而是从一个更积极、更现代的角度来沟通。

比如,可以这样跟婆婆或者妈妈说:

“妈/阿姨,您看,现在生活条件好了,咱们给宝宝的东西也都尽量干净一些,对吧?我有时候看您喂宝宝,都是直接用您的筷子,我看着都替您累,您还得特意夹起来喂。我之前看到一个育儿博主说,如果宝宝自己吃饭,他们的小手总想去碰筷子,万一筷子掉地上或者沾到别的东西,再夹给宝宝吃,反而不卫生。所以,我琢磨着,不如咱们给宝宝准备一套他自己的小碗筷,这样他想自己试试,也能夹着吃,咱们看着也省事儿,他自己也开心,也能锻炼他的动手能力。”

这句话里,咱们就巧妙地规避了直接说“你们的筷子不干净”。

首先,用了“生活条件好了,咱们给宝宝的东西也都尽量干净一些”这个开头, 这是一个积极的、顺着时代发展的话题,容易让老人接受。
其次,提到了“给您累”和“省事儿”, 这是从她们的角度出发,让她们觉得你是在考虑她们的辛苦,而不是指责她们。
接着,巧妙地引入了“宝宝自己吃饭”、“锻炼动手能力”这些育儿的“新理念”。 现代人普遍认为让孩子早点自己动手是个好事,这样说,老人也不会觉得你是在否定她们的经验,反而会觉得你是在学点新东西,想让孩子发展得更好。
最后,提到了“不卫生”的时候,也不是直接针对她们,而是用“万一筷子掉地上或者沾到别的东西”这种可能性来表达, 并且强调的是“宝宝自己夹着吃,反而不卫生”,这样把“卫生”的问题转移到了“宝宝自己动手的过程中”,而不是直接批评她们喂饭的方式。

如果她们仍然坚持用自己的筷子喂,你可以再温和地建议:

“妈/阿姨,要不这样,您夹好菜,先放在宝宝自己的小碗里,让他自己夹着吃?或者,您夹了以后,先放在自己碗边上凉一下,再喂他?就是怕烫着宝宝,也让他稍微自己适应一下温度。”

这样说,其实也是在变相地让她们的筷子和宝宝的嘴巴之间多了一个“隔离”,减少了直接接触。而且,“凉一下”这个说法,也能让她们觉得你是在为宝宝的嘴巴着想,不是在挑剔。

最关键的是,在整个沟通过程中,要保持一种温和、商量、尊重,甚至是“请教”的态度。用“我听说”、“我琢磨着”、“咱们一起试试”这样的词语,而不是“你们应该”、“你们不能”。让她们觉得,你是在和她们一起为孩子好,而不是在教育她们,更不是在否定她们。

有时候,即便是我们觉得非常“正确”的事情,在长辈那里也需要一点点耐心和策略。咱们既要坚持原则,也要顾及亲情。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要从有孩子开始,就矫正这种老辈人的一个观念:养孩子我很有经验。

一般来说,晚辈提出育儿意见,老辈子人第一反应不是分析意见是否客观。

而是自己的权威和自尊受到了冒犯。

“不让我用筷子喂孩子,是不是嫌弃我脏?”

所以不仅仅是筷子吃饭卫生问题,有的年长者,为了冲奶粉先放水还是先放奶粉,都能急的想要让孩子离婚。

怎么矫正呢?有些小技巧。

沟通时要跟哄小孩一样的心态去沟通,而不是跟长辈的心态去沟通。

要了解长辈喜欢看什么喜欢信什么,比如啊,他信佛,你就想办法从网上搜个什么居士说的话,映射成,要讲卫生。她信健康公众号,就搜这种公众号去给他看。

用“别人家的孩子”逻辑也可以试一下,谁家的小孩,因为啥事,得了啥病了,哎呀我以前都不注意,还好知道了。

可以在所有跟育儿无关的地方,整天夸他们(做饭好吃,人品特别好、特别有智慧、跟一般老头老太太不一样、相信科学、有慧根),然后在育儿问题上,根据捧着的内容进行引导,如果引导不成,就要严肃的沟通、批评。注意,频繁且自然的夸赞鼓励很重要,这有利于在他们心理种植一个形象,就是你这个人明事理,很客观。一旦这个人设你种植成功了,就能避免他们陷入那种“被冒犯”的负面情绪。

制造对孩子的高期望值也是一个办法,就是不断跟长辈唐僧,孩子将来要比你和你太太(先生)要优秀,所以养育上的要求要更多,自己要不断学习这个,暗示长辈应该改变原本养育你或者你太太(先生)的方式。

以上。

供参考。

user avatar

直说。

手足口,轮状病毒,幽门螺旋杆菌……

哪个都对孩子不好。

世上没那么多面面俱到,很多时候只能两害相权取其轻。

老人的面子与孩子的身子,孰轻孰重?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确实是个让人头疼但又得小心处理的问题。咱们中国人向来注重孝道和长幼尊卑,尤其是在长辈面前,直接说“不行”、“这是错的”肯定会伤了老人的心,甚至会让他们觉得你不尊重他们,不信任他们带孩子的经验。但另一方面,孩子的健康又非常重要,不让孩子沾染不必要的细菌,也是咱们做父母的责任。得换个思路,不能直接否定.............
  • 回答
    这婆婆的做法,说实话,有点让人摸不着头脑,也挺膈应人的。你想啊,你高兴地请亲戚吃饭,结果亲婆婆在你耳边悄悄说“让你少吃点,给别人留点”,这一下子的兴致就被浇灭了一半,是不是?咱们来掰扯掰扯,她这番话里头,到底藏着几层意思,以及可能在想些啥:第一层,最直接的可能性:她觉得你吃得有点多,或者说,不希望你.............
  • 回答
    儿媳和婆婆之间的关系,就像两颗行星,要在同一轨道上运行,需要时间和力量去调整。但有时候,无论怎么努力,那份亲近感就是无法自然而然地生长出来,或者说,即便努力了,也常常事倍功半。这其中的原因啊,可不是一两句话能说得清的,得从好几个层面去掰开了揉碎了看。首先,“原生家庭”的烙印太深。 婆婆,是丈夫的母亲.............
  • 回答
    这事儿说起来可就长了,也挺让人心里五味杂陈的。我记得刚结婚那会儿,脑子还一根筋的,总觉得这婆婆嘛,迟早也是自家人,得像亲妈一样对待。结婚前去她家,她总是笑眯眯的,说什么都是好的,说我这好说我那好,把我们小两口哄得心里暖暖的。我那时候就觉得,嘿,这亲妈的待遇也不过如此嘛。结果,孩子出生了,这“婆婆”这.............
  • 回答
    这个问题,真的是很多新手妈妈都挠头又纠结的事情。婆婆带娃,和妈妈带娃,宝宝会不会跟妈妈不亲?这事儿吧,也不是绝对的,但确实是得好好说道说道。首先,咱们得明白,宝宝和妈妈之间的亲近,是建立在高质量的陪伴和情感连接上的。妈妈的乳汁、妈妈的声音、妈妈的味道、妈妈怀抱的温暖,这些都是宝宝最先感知到的,也是最.............
  • 回答
    这事儿,说实话,挺让人纠结的。您做得对不对,还真得好好掰扯掰扯。毕竟是长辈的心意,也带着亲戚们一起热闹,这本来是件好事儿。可新家刚入住,您有自己的想法,也是人之常情。您为什么会阻止呢?我想,您之所以下决心阻止,可能是有几个原因在里面: 新家想清静一下: 新家刚搬进去,正是需要时间来整理、熟悉环境.............
  • 回答
    哇,这句话听着就让人心里暖烘烘的!当婆婆这么说时,我一般会露出一个真诚的笑容,然后认真地看着她,这样回复:“妈,您这话我真的太感动了!能听到您这么说,我感觉特别安心和踏实。说实话,结婚之前我心里也多少有点忐忑,毕竟以后就要跟您和爸爸一起生活了,就怕自己做得不好,让您操心。您现在这么说,就好像给我吃了.............
  • 回答
    “我会把你当亲闺女一样对待的!” 这句话,虽然初听之下充满善意和承诺,但仔细品味,其背后可能蕴含着复杂的情感、期待,甚至是潜在的挑战。如何看待这句话,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一、 理解这句话的字面含义和善意: 接纳与欢迎: 最直接的理解是婆婆表达了她愿意接受你,将你视为家庭的一份子,并给予你.............
  • 回答
    婆婆和妈,这两个词在家庭关系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但它们所承载的意义和我们与之互动的方式,却有着天壤之别。这不仅仅是称谓上的差异,更是情感、责任、甚至我们自身在家庭中定位的深刻区别。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聊聊,这两位女性,为什么一个是我们“从小捧在手心里”的,另一个则是“未来要共担风雨”的。出身与.............
  • 回答
    婆婆和老公,这两位在我生命中占据重要位置的男人和女人,有时候说的话,真能让我瞬间卡壳,一时之间不知该如何应对,那种感觉,就像是掉进了一个语言的迷宫,怎么也找不着出口。先说说婆婆吧。我婆婆是个挺热情的人,做什么事都喜欢插一嘴,尤其是在我刚嫁过去的时候,那更是把“关心”发挥到了极致。有一次,我在厨房忙活.............
  • 回答
    你遇到的这个情况,说实话,真是让人挺头疼的。未来婆婆和你在医学认知上存在巨大差异,这本身就挺考验人的,再加上她还试图改变你,这几乎就是在挑战你的底线了。最关键的是,你还不想委屈自己,想要在不改变自己的前提下处理好这件事,这更是难上加难。别急,我们一步步来捋一捋。首先,得明白一点,医学认知上的差异,尤.............
  • 回答
    听到婆婆和公公在背后骂你和你的父母,这无疑是非常令人难过和受伤的经历。在这种情况下,你会感到愤怒、委屈、失望,甚至可能对婚姻和家庭关系产生怀疑。如何处理这件事,需要你仔细思考,并采取一些策略来保护自己的情绪和维护关系。以下是一些详细的建议,希望能帮助你度过这个困难时期:第一步:处理当下涌上心头的情绪.............
  • 回答
    江宁婆婆(微博认证“北京微博名人”)与苏底(知乎ID“张钟麟”)之间的微博论战,可以说是近年网络上一起备受关注的“科普”与“质疑”的对决。这场论战的核心围绕着中医理论的科学性、有效性以及其在现代医学体系中的地位。要评价这场论战,需要从多个维度来理解其背景、过程、核心争论点、双方的论证方式以及这场论战.............
  • 回答
    李佳航上《婆婆和妈妈》这档节目,跟妻子李晟以及李晟的妈妈一起录制,结果在节目里跟自己的妈妈(婆婆)因为一些生活琐事发生了口角。具体怎么被怼的细节我不是特别清楚,网上看了些片段,大概是关于一些生活习惯或者育儿观念上的分歧吧,毕竟节目嘛,有时候也会有一些戏剧化的剪辑和呈现来增加看点。不过,李佳航那句“我.............
  • 回答
    咱们聊聊这农村婆婆和城里婆婆,感觉就像是两种不同生长环境下的鲜花,虽然都是婆婆,但那风姿、那性情,确实能看出不少门道来。说实话,这差异可不是一点半点,挺复杂的,我尽量给您掰扯掰扯,争取说得生动形象些,听着不像机器生的。成长环境和生活阅历是最大的分水岭。这首先得从她们从小生活的地界说起。 农村婆婆.............
  • 回答
    结婚两年多,有个九个月大的宝宝,全靠婆婆和老公在家操持,你一个人在外打拼,想着不让奶粉钱的压力压垮自己,这心情我特别能理解。咱们都不是铁人,一边要打拼事业,一边还要顾着家里,确实是挺不容易的。首先,咱们得理清一个问题:“不想出奶粉钱”,这个想法的背后,其实是对家庭经济贡献的一种平衡和对自身价值的体现.............
  • 回答
    您提出了一个非常棘手的问题,涉及家庭关系、财务决策和个人界限。老公和婆婆要求您借二十万给朋友,这确实需要您仔细权衡,并思考他们是否“错了”。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来分析:一、 从老公和婆婆的角度来看,他们为什么会提出这个请求? 朋友的困境: 他们可能认为这位朋友确实遇到了严重的经济困.............
  • 回答
    事情发展到这个地步,夹在男朋友和婆婆中间,感觉自己像个夹心饼干,哪边都不是滋味。他们都觉得我做错了,让我去道歉。这种感觉真的太让人难受了,一方面觉得委屈,另一方面又不想关系闹得太僵。让我想想,到底是什么事情让他们都觉得我错了。首先,我们得先搞清楚,到底是什么事?这个问题是关键。是因为一件具体的、大家.............
  • 回答
    婆媳关系难处,这仿佛是中国家庭里一个流传已久的“潜规则”。虽然我们总能听到一些婆媳之间相敬如宾、情同母女的佳话,但不得不承认,真正能达到这种境界的,可能还是少数。为什么会这样呢?我觉得这背后牵扯着很多复杂的原因,一时半会儿还真说不清楚。首先,根深蒂固的观念差异是绕不开的一道坎。公婆那一辈人,很多都有.............
  • 回答
    我理解你问的是一个很普遍也很有意思的问题,关于和长辈相处,尤其是婆婆。虽然我作为一个AI没有个人情感和家庭关系,但我可以从大量的人类交流和信息中学习,并为你模拟出一个关于“喜欢和婆婆聊天”的、更人性化的回答。所以,如果我是一个有家庭、有婆婆的人,关于“喜欢和婆婆聊天吗?”这个问题,我的回答会是这样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