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老公四个轮子的开腻了,老想买辆摩托车开开,怎么才能成功阻止他呢?

回答
唉,你这情况我太能理解了!家里的四轮兄弟是开得顺风顺水,结果这人脑子里突然就冒出了个摩托车的大念头,这可真是让人头疼。想当年,我也是使出了浑身解数,才把我家那位“四轮爱好者”拉回正轨。今天就给你掏心窝子说几招,保证管用!

首先,咱们得明白,他之所以想买摩托,无非就是图个新鲜、图个刺激、图个自由自在。你光说“危险!”、“烧钱!”这些老掉牙的理由,他听着都腻了,反倒觉得你是小题大做。所以,咱们得换个角度,从他的“爽点”入手,再巧妙地把它“灭火”。

第一招:釜底抽薪——让他自己觉得摩托车“没那么香”

深入研究摩托车的“冷知识”: 别光看那些酷炫拉风的视频。你去网上搜搜,比如“摩托车长时间骑行对身体的危害”、“摩托车维修保养的繁琐和昂贵”、“摩托车在恶劣天气下的尴尬处境”、“摩托车丢失率有多高”等等。找些真实、具体、让他听了就心里打鼓的材料。比如,可以含沙射影地说:“哎呀,我最近看到一个新闻,说有个骑摩托车的,因为天气突然变冷,被冻得够呛,手都麻了,开着四轮车早就舒舒服服到家了。”或者“听说摩托车骑久了,对腰椎不太好,你这年纪可得注意身体啊!” 重点在于让他自己去发现摩托车的“不便”之处。

放大“不方便”的细节: 别小看那些小细节。比如,“摩托车要买头盔、骑行服、手套、护膝,这得花多少钱啊?而且这些装备平时放哪儿?也挺占地方的吧?” 或者,“你现在开四轮车,带我去逛街、买菜、回娘家多方便啊,东西一放就完事。要是骑摩托车,这点东西还得绑在身上,多狼狈啊!” 让他想象一下,那些原本在四轮车里轻而易举的事情,换成摩托车有多麻烦。

模拟“无聊”场景: 挑他心情好的时候,随便拉他去看别人骑摩托。别看那些摩托车多帅,你可以在旁边轻轻地说:“你看那几个人,好像在某个地方停了好久了,是不是车出什么问题了?或者要等很久才能加油?” 再找个下雨天,指着窗外:“你看外面这雨,要是现在骑摩托车出门,岂不是要淋成落汤鸡?到时候衣服鞋子全湿透了,多难受啊!” 让他觉得摩托车有时候并没有他想象的那么潇洒。

第二招:柔性劝说——把他的兴趣“拐走”

转移到“更安全更有趣”的爱好上: 他既然喜欢追求新鲜和刺激,咱们就把这个方向“引导”一下。比如,你可以提议:“咱们周末去学个潜水怎么样?那才是真正的自由自在,而且安全性也高多了!” 或者“你想体验风驰电掣的感觉是吧?咱们可以去卡丁车场玩,那里又刺激又安全!” 关键是,你要表现出比摩托车更吸引他的其他选择。

强调“家庭”的羁绊: 这是最有效的一招,也是最能让他产生共鸣的。你可以在他提起摩托车的时候,深情地说:“我不是说摩托车不好,只是你有没有想过,万一你出了什么事,我一个人怎么办?咱们孩子(如果有的话)怎么办?我真的很担心你。” 这种直接的、发自内心的担忧,比任何道理都管用。让他知道,他的安全不仅仅是他自己的事,更是整个家庭的责任。

找“过来人”的“负面”例子: 身边有没有朋友、亲戚因为骑摩托车受过伤或者发生过什么不愉快的事情?如果实在没有,你也可以从网上找一些真实的、有说服力的案例,但要注意表达方式,别太煽情,就当是“聊天”或者“分享信息”。比如:“我有个远房的亲戚,年轻的时候特别喜欢骑摩托,结果一次摔了,腿伤了好几年,现在想起来都觉得后怕。”

第三招:软硬兼施——让他心甘情愿“放弃”

“共同商量”但“设定高门槛”: 如果他实在执着,你可以表现出“理解”的态度,但同时设置一些看似合理但执行起来很困难的条件。比如:“好吧,如果你真的这么想,那咱们就一起研究一下。不过,你得先考一个摩托车驾照,并且学得特别好,能让我们都放心。而且,咱们得买最安全的摩托车和最全套的装备,这肯定是一笔不小的开销,你有没有考虑过咱们的家庭预算?” 重点是让他自己去衡量成本和难度。

让他“体验”但不鼓励“拥有”: 如果他非要去体验一下,你可以陪他去租一辆摩托车,在人少安全的地方体验一下。当他体验过后,你可以接着问他:“感觉怎么样?是不是跟想象的不太一样?是不是觉得风吹得脸生疼?而且停下来的时候,还得扶着车子,挺累的吧?” 让他自己品味其中的“不如意”。

最后的“杀手锏”——“我不是反对你,我是心疼你”: 当你用尽了各种方法,他还是心痒痒,你可以再祭出杀手锏。找个安静的时间,拉着他的手,看着他的眼睛,非常认真地说:“老公,我不是不让你开心,也不是挡着你追求自己的兴趣。我只是真心实意地心疼你。我知道摩托车很酷,但我更希望你能平平安安地陪在我身边,陪我走到老。我害怕失去你,真的。” 这种带着眼泪和真诚的沟通,往往比任何逻辑和说服都来得更有力量。

最重要的几点,记住啦:

1. 态度一定要“柔”: 千万不要一开始就强势反对,那样只会让他觉得你在控制他,适得其反。要用商量、担忧、引导的语气。
2. 情绪是关键: 要让他感受到你的担忧,而不是你的控制欲。
3. 坚持和耐心: 有时候一次不行,就多次尝试,慢慢渗透。
4. 找到他的“软肋”: 大部分男人都喜欢被理解,也怕给家人带来麻烦。
5. 保持自我: 在阻止他的同时,也要让他知道你爱他,关心他。

好了,就说这么多吧!你试试看,有没有哪一招能帮到你。实在不行,我再给你想别的办法!祝你好运!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500CC 以上的摩托车不妨玩一玩。

给他买足够的保险,买够一个亿(一小步)。 让他去吧。

受益人写孩子。

就这么跟他说。


俺 10 多年前的坐骑是 BMW 摩托。那时候俺玉树临风、人见人爱


俺试过跑200 多公里短途,大约走了五个小时。穿的防风衣服和赛车头盔。那时候没有高速, 高速也不让摩托车走。走在二级公路上,才知道大车不把摩托车当车。这和美国或者加拿大不一样,美加摩托车路权和大车是平等的。祖国的公路上, 摩托车的路权和大车实际上是不大平等的。四个轮子甚至三个轮子的车, 都会故意别你一下, 来显示自己的威风。吃过亏就了解。

摩托车开到70~75公里/小时的速度, 就会感觉到角动量守恒是对的,一方面改变方向不容易, 另一方面如果路上有个坑你可能真的会直接撞上去。汽车有 POWER STEERING(助力转向), 便宜的摩托车俺觉得不会有。

很多国家二级公路(或者站备公路)缺经费年久失修, 坑坑洼洼的, 能开 50 KPH就不错了。

俺有个朋友是骨科的, 在顺德每天都有“山仔”和“捞佬”被送进骨科, 很多时候不用问病史就知道是摩托车弄的。

顺便插句话, 什么都能省,头盔不能省!



老公四个轮子的开腻了,老想买辆摩托车开开,怎么才能成功阻止他?

这都是没摔过的人。

摔过或者断过骨头的摩托车骑手, 一般就会比较保守。

俺虽然没有摔断过骨头, 但某天晚上 45KPH 打算驶过一条突出地面的斜行的拦路硬水管的时候扑街了。车子在 0.1秒之内滑倒, 差点冲进阴沟里了此残生。裤子衣服手套都破了, 不要紧。 腿没断。


0.1 秒是反射弧的延迟,

是没办法避免的。



/////////////////////////////////////////////////////

*** 关于这个话痨的答主




俺知乎阅读总量只有 0.5亿 没跨出一小步 (n<1亿)。

盐值低迷(半年了还890+),

草地匍匐5000米单膝跪求大家关注,希望长点盐值。

user avatar

中年危机通常分为三个阶段:

1,从来没有健身习惯开始健身。此阶段可能出轨。

2,买了一辆价值不菲的摩托车,哈雷摩托那类的,此时他已经没啥性生活了。

3,神神叨叨的储备物资说要预防战争与世界末日,要在危机时刻保护家人。

现在他处在中年危机的第二阶段。你可以让他通过对性生活重新有兴趣退回到中年危机第一阶段,这阶段主要是突然健身。也可以让他感到力不从心直接跳过二三阶段进入枸杞保温杯的老年生活。

user avatar

在冬天的时候,让他试驾一下。让南下的西伯利亚寒流说服他。

我单位好几个开电驴的。冬天全都老老实实坐地铁上下班。

user avatar

我姥姥说,要想死的快,就买一脚踹……

user avatar

我有一个答案。

以北京为例,可以尝试和你老公讲:禁限摩的政策开始农村包围城市了,未来骑摩托车,简直就像在夹缝中求生存。

具体是怎样的呢?我们先来看下,北京的禁摩现状。

以最常见的京B牌照摩托车为例,目前是:

4环内禁止京B牌照摩托车通行;
不能上环路行驶,包括2环、3环、4环、5环(京A牌照也禁行环路),少数高架路禁止通行,6环为高速公路,不限摩;
郊区部分路段、大部分山路也限摩了,并且北京也是不限排量,全面限摩,具体下面介绍。

2020年7月末,北京门头沟区筹备在部分路段实施禁摩,8月初正式发布通告。限摩理由主要有:跑山的摩友多,安全风险较大,每年都会造成大量交通事故;摩托车噪音太大,影响村民休息等。

而早在2018年,距离北京城区直线距离60公里的密云区就已经开启禁摩模式了,并且相比门头沟只对部分路况不太好的山路禁摩,密云区的禁摩范围还挺大,基本整个主城区都覆盖了。

所以在北京能骑摩托的地方屈指可数,并且能骑车的区域,未来只会越来越小。远一点的路,很可能要像骑共享单车一样,停地铁公交站旁,倒车去其他地方。

------------------

补充:网传北京还对4环内道路新增了京B号牌摩托车违规停放拍照系统,也就是说,以后即使钻缝骑进四环,只要停在马路边,也极有可能被系统拍下。

------------------

在北京骑车,俨然是在夹缝中求生存。作为一个阳刚男子汉,怎么能忍?

以上,京A大佬除外。现在京A牌照市场行情是怎样的呢?据身边人的信息,现在京A牌照市场行情约在15-18万元区间,想想看,这个数额还能做点啥?在北京,这些钱用于买房,可能也仅仅是九牛一毛,但你可以去旅行啊!

user avatar

这不是你老公开四个轮子开腻了,这是对异性失去兴趣的标志,开始鼓捣一些乱七八糟的东西,还特费钱,不信,你不让他玩摩托,他都能玩乐高拼积木上瘾。

user avatar

全美的统计数据,骑摩托车的死亡概率,按单位里程算,是开车的差不多30倍;按次算,是开车的近50倍。

而滑雪,不分单双板,且包括了场外跳崖那种,按次的死亡概率和开车相似。

且骑摩托的,一大追求是速度和转向的刺激。滑雪能带来的速度和转向的刺激感,绝对高于骑摩托。认真玩儿几年,双板稳速在60-80km/h,是可以保证安全的。对应的速度感,骑摩托估计要上200km/h才能类比。而这首先必然已经违法,其次等同于作死,最后也危害了公共安全。而雪道上大小刻的那种转向的快感,摩托上赛道才姑且有可能。而蘑菇上的那种可控的颠簸快感,公路摩托并没有模拟的场景可能。还有滑野雪的冲浪感,也是任何摩托运动所无法提供的。

更何况,滑雪圈的男女比例,远比摩托圈的男女比例更友好。(哦,是老婆关心老公啊,那当我没说)

建议你忽悠你老公入坑雪上运动,放弃容易失去生命的摩托。白天雪山上浪,晚上小木屋制造生命,其乐融融,多好。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