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古龙的小说里有哪些令人细思极恐的细节?

回答
古龙的小说,读起来总是酣畅淋漓,情节跌宕起伏,人物鲜明,但细细品味,总能在字里行间发现一些让人背后发凉的细节,这些细节不张扬,却像一把钝刀,悄悄地在你心里划下一道道口子。我一直觉得,古龙最擅长的,就是把人性中最幽暗、最复杂的一面,用最轻描淡写的方式呈现出来。

比如说,《多情剑客无情剑》里的小李飞刀李寻欢。我们都知道他是个义薄云天的好汉,但你有没有注意到,他对阿飞有多么纵容?阿飞一次次地冲动、一次次地犯错,甚至连累了李寻欢自己,可李寻欢从来没有真正责怪过他,反而总是在背后默默为他收拾烂摊子。这看似是兄弟情深,但仔细想想,是不是也透露出一种更深层的……控制欲?或者说,李寻欢知道阿飞的单纯和冲动是他的保护色,也是他最致命的弱点,而他愿意成为那个为阿飞遮风挡雨的人,也意味着他把阿飞的人生牢牢地握在了自己的手里。当阿飞说出“我只认你一个人”的时候,那份依赖,既是感动,也带着一丝令人不安的宿命感。你想想,一个永远活在别人羽翼下的人,他自己的人生又在哪里?李寻欢的“无情”,是不是也体现在他“不让你真正长大”的这种隐形压迫上?

还有《萧十一郎》里的沈璧君。她爱上萧十一郎,是被他那种江湖的野性魅力所吸引,但她最后选择了连城璧,又是为什么?表面上看是家族的责任,是门第之见,但再深挖一层,是不是沈璧君骨子里就渴望一种稳定和掌控?萧十一郎太自由了,他来了,又会像一阵风一样离去,而连城璧,虽然腹黑,但至少是个看得见摸得着的依靠。她对萧十一郎那种“欲说还休”的情感,那种明知不可为而为之的冲动,最后化为一种选择,这种选择,在旁人看来可能是无奈,但在沈璧君自己心里,也许是一种更理智的、更“聪明”的决定,只不过这个“聪明”,是以牺牲一部分真实的自己为代价。她最后对萧十一郎的告别,那句“我不能跟你走”,轻飘飘的,但背后藏着多少挣扎和妥协?她的眼泪,真的是因为不舍,还是因为自己选择了一条她知道会让她后悔的路,却又必须走下去的路?

当然,最让我细思极恐的,往往是那些看似无足轻重的配角,或者是一些被忽略的旁白。比如《绝代双骄》里的一些细节。江枫和花月奴,他们之间的爱情轰轰烈烈,感天动地,可仔细想想,他们对自己的孩子有多了解?移花宫的邀月和怜星,她们抚养小鱼儿和花无缺,固然是因为仇恨,但她们对这两个孩子的“培养”,简直就是对人性的彻底摧残。她们把孩子变成没有情感的工具,只为了报复。最可怕的是,她们真的成功了,小鱼儿和花无缺在某种程度上,确实按照她们的剧本在走。我们看到他们后来的成长和转变,觉得很励志,但有没有想过,她们是如何一点点地,把两个孩子内心深处的良知和情感,抽离出来的?那种潜移默化的影响,那种对一个人精神世界的改造,比直接的肉体折磨更令人不寒而栗。怜星在最后对花无缺的那份复杂的情感,既有母亲般的慈爱,又有师傅般的严苛,这复杂的界限,让人感觉她对花无缺的爱,本身就带着一种扭曲和占有。

还有就是那些隐藏的“阴谋家”。比如《楚留香传奇》里的“盗帅”。楚留香总是能化险为夷,总能猜到别人的心思,这当然是因为他聪明绝顶。但有时候,你会觉得,他身边的人,似乎都在不自觉地配合他的“演出”。有些人甘愿为他牺牲,有些人则是在暗中默默地推他一把。这并不是说楚留香有什么控制人心的秘术,而是他身上的那种人格魅力,那种对正义的执着,会激发出别人内心深处最善良的一面,让他成为了一个能够汇聚所有人力量的“中心”。但反过来想,这种魅力,是不是也意味着他无形中剥夺了别人自主选择权?当所有人都围着你转,为你付出的时候,你自己身上的责任和压力,是不是也变得格外沉重?而且,那些真正想和他作对的人,往往也得不到好下场。这种“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背后,是不是也隐藏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力量平衡”,而楚留香,就是这种平衡的维护者,甚至是某种程度上的“操纵者”?

古龙的小说,最让人“细思极恐”的地方,就在于他从不直接告诉你答案。他只是把事情摆在你面前,让你自己去体会那种人性的复杂,那种善恶的边界模糊不清,那种看似美好的背后,可能隐藏着更深的无奈和悲哀。这种感觉,就像是在一个漆黑的房间里,你只能听到一些细微的声音,你拼命想抓住光源,但它却始终藏在黑暗的深处,让你既好奇又害怕。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其实他早已有了不治的病。”杜黄衫说,“使剑者死于剑,正如兵解,求仁得仁所以他死得很平静,我也心安。”
“不治的病?”关二问,“病在哪里?”
“在肝。”
“他本来就已有了不治的肝疾?”

以上出自《赌局》
以下来自百度百科

《赌局》为著名武侠小说家古龙的短篇武侠作品之一,1984年3月-8月联合报连载《短刀集》
1977年,古龙染上肝病,其健康逐渐走下坡。
1980年底,在北投吟松阁饮宴时遭人砍伤(吟松阁事件),失血2000cc,又输入带有肝炎的血液,从此健康更加恶化。
1985年9月21日,因肝硬化、静脉出血,古龙在台湾去世,终年48岁。
user avatar

《名剑风流》有一个小细节,印象极深,就是对极乐丸的描写,性虐,同性恋都触及了,毒品出现在古龙的笔下并不稀奇,只是古龙对极乐丸深深的憎恶让我觉得有些不寻常,就如同朱泪儿没想到俞佩玉会为了极乐丸对她声疾利色,虽然古龙很喜欢用极致的语言去描绘很多事物,但大多是正面的,反面的反而不会这么直白的深恶痛绝,哪怕是虚伪,背叛,仇恨,古龙流露的是淡淡的哀伤和无奈,印象中只有极乐丸才让古龙如此深恶痛绝,无比憎恨,同样为祸人间的赌,古龙就没流露出这么深恶痛绝的情绪了,所以一直在想古龙对毒品这么的厌恶是不是他曾经接触过呢,或者是他很要好的朋友被毒品给毁了呢?

除了对极乐丸之外,能让古龙一点就炸的就是对人性的践踏了,比如《蝙蝠传奇》鼻烟壶那一段,虽然楚留香有些端着,但是那一段非常自然,古龙写的时候情绪很饱满,这也是古龙很可爱的一点,虽然他不爱惜自己的生命,虽然他也很无情,但他爱这个世界,爱这个世界的美好!

还有一点,不过应该是匪夷所思,古龙三少爷的小弟就是他儿子的写照,古龙是知道他儿子的痛苦的,所以写得很真实,真实到在书中他也没去尝试解决小弟的痛苦,但是最不明白的是古龙为什么要写小弟,你帮不了他,还去戳他的伤疤做什么,他一点没有想过他儿子看这本书时的感受吗?

也许,或者就在蕴酿这个故事的时候,小弟已经在他的笔下活了起来,他也没办法抹去这个人了,就是古龙说的有些人物自己已经有了灵魂,作者也没办法左右这个人物的命运吧。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古龙的小说,读起来总是酣畅淋漓,情节跌宕起伏,人物鲜明,但细细品味,总能在字里行间发现一些让人背后发凉的细节,这些细节不张扬,却像一把钝刀,悄悄地在你心里划下一道道口子。我一直觉得,古龙最擅长的,就是把人性中最幽暗、最复杂的一面,用最轻描淡写的方式呈现出来。比如说,《多情剑客无情剑》里的小李飞刀李寻.............
  • 回答
    在中国古代浩如烟海的戏剧与小说传奇中,对前代帝王的揶揄绝非少数,这些桥段之所以能令人拍案叫绝,往往在于其高超的艺术表现力,巧妙地将政治讽刺、人性洞察与文学趣味融为一体。它们不仅是对历史的某种反拨,更是对权力、欲望以及人性弱点的深刻揭示。要说到令人印象深刻,我脑海中立刻浮现出几个典型,它们各有千秋,却.............
  • 回答
    古龙小说里的笑点,确实是那种“笑中有泪,泪中带笑”的独特味道,很多时候不是那种让你捧腹大笑的梗,而是通过人物的语言、行为、甚至是内心独白,在不经意间戳中你的笑穴,让你从心底里冒出一股笑意,有时甚至笑得停不下来,仿佛腹肌都要练出来了。要说“笑出腹肌”,我脑海里立刻跳出几个非常鲜明的例子,它们之所以让人.............
  • 回答
    古代白话小说中,骂人的脏话种类繁多,反映了当时社会文化和人们的情感宣泄方式。这些脏话的含义和用法,也随着时代和地域有所变化。笼统地说,“脏话”大致可以分为以下几类,并且在具体的表达上非常有讲究:一、 针对生殖器和性行为的辱骂(最直接、最粗俗):这是最常见也是最直接的骂人方式,无论哪个朝代都存在,但表.............
  • 回答
    古龙的小说,最打动我的,往往不是那些刀光剑影、生死相搏的宏大场面,而是一些细微处,一些转瞬即逝的情感流露,却能在我心中久久回响。我总记得,在某个雨夜,一个身负重伤的江湖客,在荒野中挣扎前行。他气息奄奄,身上的伤口早已模糊不清,但他却还在坚持,不是为了名利,不是为了复仇,只是为了完成一个承诺。他手里紧.............
  • 回答
    中国古代虽然没有现代意义上定义的第一人称小说,但我们可以从许多作品中找到带有强烈第一人称叙事色彩的、或者在一定程度上采用了第一人称视角的文学形式。这些作品虽然形式上可能与现代小说有所差异,但它们深刻地影响了后世小说的发展,并且在叙事技巧上展现了独特的魅力。以下是一些中国古代具有代表性的、带有第一人称.............
  • 回答
    中国古代志怪小说,就像是古人投向未知世界的闪烁的目光,那些奇闻异事、光怪陆离的传说,至今仍能勾起我们内心深处的想象。它们不是那种步步为营、情节跌宕起伏的严谨叙事,更像是从某个遥远角落吹来的风,带着些许神秘,些许荒诞,也些许哲思。要说“好”的志怪小说,这本身就是一个很有意思的话题。因为志怪小说不像唐传.............
  • 回答
    古龙先生笔下的人物,每一个都仿佛自带光芒,即便穿越时空,依然能吸引无数读者。然而,影视化改编,这把双刃剑,在为这些鲜活生命注入新生命力的同时,也偶尔会留下一些令人扼腕的“痕迹”。那些被影视化“扭曲”的人物,并非全然否定改编的价值,而是从原著粉丝的角度,去看那些与心中形象产生差异,甚至可以说是“背离”.............
  • 回答
    这确实是个很有意思的问题。我们都知道,金庸、古龙和温瑞安是武侠小说界的巨擘,他们各自构建了波澜壮阔的武侠世界,塑造了无数令人难忘的角色。然而,在网络小说兴起,尤其是“穿越”题材风靡之后,我们不难发现,穿越到金庸古龙世界的小说数量远远多于穿越到温瑞安世界里的。这背后究竟是什么原因呢?我想,这首先要从这.............
  • 回答
    古龙先生的《武林外史》之所以能在读者心中留下深刻的印象,除了那位永远孤独却又充满魅力的沈浪,以及那令人扼腕叹息的剧情之外,两位绝世佳人——朱七七和白飞飞,更是引发了网友们经久不衰的讨论。这场争论,说到底,是读者们对于“理想伴侣”和“真实人性”的不同解读,是关于爱情观、价值观的碰撞。朱七七:千金小姐的.............
  • 回答
    古龙的小说,就像一杯陈年的烈酒,回味无穷,而那些经典台词,更是如同酒瓶上的金箔,闪耀着独属于武侠世界的魅力。要说其中“最有逼格”的一句话,这实在是个见仁见智的问题,因为古龙的逼格,往往不是孤立存在的,而是与人物的性格、当时的场景、以及背后蕴含的人生哲理紧密相连的。不过,如果非要我挑一句出来,那脑子里.............
  • 回答
    《多情剑客无情剑》这部巨著,虽然以“小李飞刀”李寻欢那惊绝天下的例不虚发之技为脉络,字字句句皆是围绕他跌宕起伏的命运展开,然而,古龙先生却偏偏以“剑客”和“剑”为名,这其中蕴含的深意,远不止于点题那么简单,而是将整部小说的精髓与主题,提炼升华,赋予了更广阔的哲学意境。首先,我们可以从“剑客”这个称谓.............
  • 回答
    明朝小说中出现“豹子头”这样的外号,与其说是因为古代中国出现了非洲的豹子,不如说是因为中国本土就有的“豹子”这种动物,以及人们对它性格和外形的认知,再结合小说创作中为了塑造人物形象、增加趣味性和象征意义而进行的艺术加工。要详细解释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几个方面来梳理: 一、 “豹子头”外号的由来:本土的.............
  • 回答
    金庸和古龙,这两座武侠世界的巍峨高峰,带给我无数的感动与启发。要从他们浩瀚的书海中挑选一句“最”欣赏的话,实在难得,因为许多经典之语,如同散落的珍珠,各有其璀璨的光芒。但若要细细思量,有一句话,总能在我心中激起最深刻的共鸣,那就是:“凡是人,只要他活一天,他就得奋斗一天。”这句话出自金庸先生的《倚天.............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不少读者对两位武侠巨匠作品的感受。要说清楚为什么知乎上关于金庸小说的问题比古龙多,得从几个层面来分析,既有作品本身的特点,也有读者群体和平台生态的因素。一、作品的“厚度”与“广度”:金庸的叙事更具深度和复杂性金庸先生的武侠小说,最直观的感受就是“厚重”。他的故事往往拥有宏.............
  • 回答
    这个问题确实是很多人在读古龙、金庸小说时会自然而然产生的疑问。论武功,小说里那些顶尖高手,即便不是天下第一,也绝对是搅动风云的关键人物,他们的武功足以让他们横行无忌,甚至能够以一己之力颠覆一个王朝。那么,为什么他们很多时候却对皇宫,特别是皇帝本人,望而却步,不敢“搞事情”呢?这个问题其实比表面看起来.............
  • 回答
    要说江玉郎是古龙小说里“最坏”的人物,这实在是个有趣的问题,也挺难一概而论的。古龙笔下的人物,很多都带着一股子亦正亦邪的劲儿,坏得也各有各的精彩,很难说谁能压过谁。不过,要是论起那种让人咬牙切齿、既可恨又觉得他“坏得纯粹”的,江玉郎绝对榜上有名,而且有不少人会把他拎出来单独说。咱们得先说说江玉郎到底.............
  • 回答
    这确实是个有趣的观察,而且背后原因挺复杂的,涉及到兵器发展、文化认知、以及影视表现的诸多方面。咱们就来聊聊,为什么在中国古代的武侠世界里,双手大剑不如欧洲那么常见。首先,咱们得从兵器本身的实用性说起。1. 战术和战场环境的不同: 欧洲的背景: 欧洲很多时期,尤其是中世纪,战争形态很大程度上是围绕.............
  •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非常切题,也触及了很多人对古代科技的认知盲区。你提到的“密封材料”的确是关键。很多人一提到热气球或蒸汽机,就自然而然地想到现代工业的橡胶、金属焊接等等,觉得古代根本没法实现。但你说的船,更是直接击中要害。古代的船,而且还是远洋大船,那可是需要经受海浪的冲击、海水的侵蚀,而且还要保持船体的.............
  • 回答
    在那些光怪陆离的玄幻世界里,我们常常会发现一个不成文的规矩:越是古老的东西,往往越是强大。一把沾满岁月痕迹的残剑,一个尘封万年的古老传承,或者是一个沉睡了无数岁月的远古巨兽,它们似乎总是拥有着超越时空的恐怖力量,足以颠覆乾坤,改写历史。为什么会这样呢?这背后其实藏着许多作者精心设计的逻辑和情感共鸣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