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小户型装修要怎么样才能又个性又空间利用率高?

回答
小户型空间不大,想要装出彩,既要能体现自己的品味,又要让每一寸地方都物尽其用,这确实是个挑战,但并非不可能。关键在于巧妙的设计和精心的选择。

首先,在风格定位上,我倾向于选择一些简洁明快、线条利落的现代风格,或者带有北欧风的清新感。这类风格本身就不需要过多的装饰堆砌,反而能让小空间显得更加开阔。如果想加入个性,不必拘泥于整体风格,可以在软装上大做文章。比如,选择一两件设计感十足的灯具,或者一把色彩鲜明的单人沙发,甚至是一面具有视觉冲击力的艺术挂画,都能瞬间点亮整个空间,成为你的个人标签。色彩搭配上,可以考虑以浅色系作为基调,比如米白、浅灰、淡蓝,让空间显得通透。然后,再加入一些饱和度较高的亮色作为点缀,比如姜黄、墨绿、或者复古红,这些色彩可以出现在抱枕、窗帘、装饰品上,既不会让空间显得压抑,又能注入活力和个性。

其次,空间利用率的提升,绝对是小户型装修的核心。这就像是在玩一场高明的“空间魔术”。最直接有效的方法就是“向上发展”,也就是充分利用垂直空间。除了传统的吊柜和顶天立地的衣柜,还可以考虑定制一些多功能性的家具。比如,一张带有储物功能的床,床箱可以收纳换季衣物或被褥;或者一个可以变成书桌的壁床,白天可以节省活动空间,晚上放下就能变成舒适的睡眠区域。窗户边的位置也别放过,可以设计成一个舒适的榻榻米,既能休憩观景,又能兼顾储物功能。

厨房和卫生间的空间规划更是需要细致。厨房里,我喜欢用一些开放式的置物架和壁挂式收纳工具,这样可以减少笨重的橱柜,让视觉上更轻盈,同时也方便拿取常用物品。抽屉式的收纳比柜门式的更能充分利用空间,因为可以做到“见底”,不会像深柜一样容易遗忘角落里的东西。在卫生间,镜柜是一个非常好的选择,既能当镜子使用,又能隐藏很多零碎的洗漱用品,保持台面的整洁。如果空间允许,嵌入式的收纳槽也能增加不少实用性。

再者,我个人非常推崇“隐藏式收纳”和“多功能家具”的组合。所谓隐藏式收纳,就是让储物空间“看不见”。比如,将储物柜门板做得和墙面颜色一致,或者利用墙面嵌入式设计,让储物空间“消失”在墙壁里,这样整体空间感就会大大增强。而多功能家具,就像前面提到的,一张沙发床,或者一个可以拆叠的餐桌,这些都是小户型的福音。甚至可以考虑将电视墙设计成集收纳、展示、甚至储物一体化的方案,这样既能满足娱乐需求,又能解决很多收纳问题。

最后,灯光的设计也是提升空间感和个性的重要一环。避免只使用一个主光源,而应该多层次地运用灯光。顶部的筒灯或射灯提供基础照明,墙面的壁灯或落地灯营造氛围,而一些小巧的装饰灯,比如台灯或串灯,则能为空间增添情趣和个性。例如,在床头上方安装一盏有造型的阅读灯,或者在书架上摆放一些小灯,都能营造出温馨舒适的氛围,让家更有温度。

总而言之,小户型装修的精髓在于“少即是多”,但这个“少”不是牺牲功能,而是追求极致的实用和美观。通过巧妙的色彩运用、充分的垂直空间利用、以及选择那些懂你心思的多功能家具,你一定能打造出一个既有个人风格又不失实用性的小窝。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以我的一个项目为例跟大家说说小户型改造的要点。这是一个55㎡、二孩、五口之家的全生命周期住宅,还有一条狗。


1.背景资料

这是一套实用面积为55㎡的两室一厅老公房,居住情况为父母及上小学的女儿,刚出生的弟弟,还有过来帮忙照顾的外婆。原始格局存在着一些问题:

①没有玄关,鞋子和餐厅放在一起,就餐品质很低;

②卫生间仅有2.2㎡,且厨房过窄,宽仅1.37m;

③房子的动静分区混乱,影响睡眠质量;

④父母偶尔过来住,所以在客厅中放了一张折叠床,有碍美观;

除了格局上的问题,建筑结构上,横杠在屋子中间的承重墙,把房子切成两半,空间灵活性大大降低。同样,房子中遍布的各种管道,也限制了设计的可能性▼

55㎡,要住下一对夫妻、上小学的大女儿、刚出生的弟弟以及过来帮忙照顾的外婆,一共五人,还有一只狗。各位不妨来一场头脑风暴,看一看可以怎么改?

此次改造利用户型本身的承重墙,将房子分为公共区和休息区两部分。

公共区域

公共区域将原户型的次卧取消,与厨房、餐厅整合成一体化的大空间。

首先,将马桶间独立出来,将余下的空间并入玄关,整合成一个玄关鞋帽间▼

玄关鞋帽间除了收纳一家人的用鞋以外,儿童推车、行李箱、闲置物品等也可以收纳于此,一道帘子拉上,不必担心美观的问题。对于小户型来说,花费1.5-2个平方米,就能避免家里杂物乱堆,是很划算的投资(意向图)▼


将浴室放在生活阳台,解决了原户型暗卫的问题,形成浴室-家政间-厨房一体的家务系统。在洗衣服的时候,可以顺便进行打扫;做饭的同时也可以查看洗衣机的工作状态,我称之为家务作战指挥中心。▼


PS:由于孩子尚小,需要大人辅助洗澡,采用了浴帘作为浴室隔断,澡盆和椅子可收纳在盥洗室中。

如何提高每个空间的使用率,是小户型改造的一大课题。传统的居住思维,厨房是做饭的,餐厅是吃饭的。而现在,厨房不止做饭,还能吃饭,餐厅不止用餐,还能工作▼


采用餐厨一体化的做法,卡座式餐桌靠墙摆放。这种沙发+椅子的组合,弱化了“用餐”的感觉,用来工作、接待客人都很适合(意向图)▼


厨房也采用半开放的中岛吧台的形式,方便母亲料理的同时照看家人(意向图)▼


电视采用带转轴的支架固定在墙上,料理和用餐的时候都能够享受电视节目带来的愉快心情▼


休息区域


1.方案一

对于改造型的房子而言,由于主人在其中生活了一段时间,与房子已经磨合出一套自己的生活习惯,因此改造后的格局与原始户型的功能需求应该是对等的。

方案一将原本的卧室与客厅互换位置,照顾到主人的生活习惯,在起居室选择了沙发床代替原先的折叠床▼


儿童书桌设置在起居室中,便于家长辅导孩子学习。靠窗的部分采用地台收纳儿童玩具、书本等物品,并延伸到主阳台▼


将另一半阳台纳入主卧,原本的客厅分割为两个卧室。次卧采用高低床(下铺1.5m宽,上铺1.2m宽),便于老人照看小孩▼



这样的设置满足了传统观念中对独立客厅的诉求,也符合这个家庭当下的生活状态。但考虑到日后两个小孩的成长,在不久的将来还要对这个房子进行改造。

方案一▲


那么有没有一种做法,可以一劳永逸,即满足当下,又能够应对日后孩子成长所需要的弹性空间呢?


2.方案二

与方案一不同,这次我们将较大的空间留给儿童房及活动室。孩子尚小的时候,这里有足够的空间供他们游戏▼

等小孩各自长大,不需要长辈来照顾时,便将活动室改为儿童房▼


利用衣柜中间收纳的隔间板,将两个房间进行分隔▼


在房子中预留出一个较大的空间,日后需要时再对其进行二次分隔,让其适应家庭成长的各个阶段,是此次案例改造的核心,也是全生命周期住宅的理念基础。

方案二▲


漫长的人生当中,孩子能够住在一起的时间非常有限,尽量让兄弟姐妹住在同一个屋子里,不管是相互扶持,还是吵吵闹闹,长大之后都还留有一段共同成长的回忆。


小户型能够让人持续居住下去的根本是什么,宽敞舒适的客厅,还是足够多的房间?在我看来,更为重要的是每个人,每天都频繁使用的场所,如果要为此排一个顺序,应该是卫生间>玄关>厨房>卧室>餐厅>客厅。

这篇回答,希望能为改造小户型的你带来一些灵感和价值。

更多前沿住宅资讯,欢迎关注我的公众号:草三冉CSR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