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监狱中罪犯拥有的性权利是否应该得到保障?

回答
监狱中罪犯的性权利,这是一个复杂且备受争议的话题。在探讨这个问题时,我们需要在维护人权、保障个体尊严、以及维护监狱安全和秩序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

首先,从人权的角度来看,性权利是人类基本尊严和自主权的一部分。即使是被剥夺了自由的罪犯,他们仍然是人,其基本人权理应受到尊重和保障。联合国《囚犯待遇最低限度标准规则》(《曼德拉规则》)中明确提到,在符合安全和秩序的条件允许下,囚犯应被允许在监督下与其配偶或伴侣保持身体和情感上的联系。这其中就包含了性行为的可能性。

那么,具体到“保障”二字,其含义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理解:

1. 表达和需求: 人的性是自然生理和社会心理需求的一部分。即使在监狱环境中,罪犯也依然拥有这些需求。保障他们的性权利,意味着承认这些需求的存在,而不是简单地忽视或压制。

2. 表达的途径: 承认性需求的合理性,并不意味着在监狱环境中可以随意满足。保障的重点在于,在 符合监狱管理规定和保障安全的前提下,允许罪犯以 合法、有序 的方式表达其性需求。这通常会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探视制度: 这是最常被提及也是最可能实现的方式。监狱通常会允许罪犯与配偶或伴侣进行定期探视。在某些国家和地区,探视可能会包含“私人会面”,在这种环境下,罪犯与伴侣可以相对私密地接触,这为性行为的可能性提供了空间。当然,这种会面会受到严格的监管和限制,以确保监狱安全和不被滥用。例如,会面时间、地点、是否允许亲密接触(包括性行为),都会有明确的规定。
通信: 虽然不是直接的性行为,但允许罪犯与外界的伴侣进行通信,包括写信或通过其他允许的方式交流,也是保障其情感和性需求的一种方式。信件内容通常会受到审查,但表达情感和建立亲密关系的能力,对于罪犯的心理健康至关重要。
自我满足: 在许多监狱体系中,允许罪犯在私人空间(如牢房)内进行自我满足,这是被普遍接受的。这涉及到保障罪犯的个人隐私和身体自主权,允许他们在不影响他人的情况下处理其生理需求。

3. 遇到的挑战和限制:

监狱安全与秩序: 这是最首要的考量。监狱是一个特殊的环境,需要严格的控制和管理。任何可能威胁到监狱安全、秩序,或者可能导致暴力、剥削的行为,都会被严格禁止。例如,性暴力、性骚扰、性交易等行为在监狱中是绝对不允许的,且必须被严厉打击。
其他囚犯的权利: 监狱中并非所有人都同意或希望与性有关的事情联系。保障罪犯的性权利,也不能侵犯其他囚犯的权利,例如不被卷入他人的性活动,不被性骚扰等。
公共健康: 如果允许性行为,那么相关的性健康问题,如性传播疾病的预防和治疗,也需要被纳入考虑范围。提供避孕措施、健康教育等,也是保障性权利的一部分。
资源和管理能力: 实际执行起来,保障罪犯的性权利需要监狱有足够的资源、人力和管理能力来监督和管理。例如,提供足够的私人探视空间,进行必要的技术检测(如毒品检测),以及处理可能出现的复杂情况。

4. 为什么这是一个重要的议题?

维护尊严: 剥夺一个人的自由,不等于剥夺他作为人的尊严。性是人类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允许在合规范围内表达,有助于维持其尊严和自我认同。
心理健康: 长期压抑性需求可能导致心理问题,如焦虑、抑郁,甚至攻击性行为的增加。满足这些基本需求,有助于罪犯的心理稳定,对改造和复归社会也有积极作用。
减少监狱内的非法性行为: 一个有组织的、相对受控的系统,可能比完全压制更能减少监狱内发生的非法和危险的性行为。

总结来说,保障监狱中罪犯的性权利,并非是指允许他们在监狱内随意发生性行为,而是指在符合法律法规、监狱管理规定、保障监狱安全和秩序的前提下,允许罪犯以合乎伦理的方式表达其性需求,例如通过允许与合法伴侣的探视,或者允许在私人空间内的自我满足。 这需要一个精细的平衡,既要尊重人权,也要确保监狱环境的安全稳定。这个问题没有简单的答案,不同国家和地区的法律、文化和社会背景都会影响其具体实践。关键在于如何在一个极度受限的环境中,尽可能地维护一个人的基本人权和尊严,同时不牺牲公共安全。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一丁 邀请。


几个点,供参考:

1、就是否存在「夫妻房」制度,不赞同 @月姬魔夜 知友的意见。

「夫妻房」尽管法无明文,但确实是客观存在于监狱管理实践中的一种「人性化举措」

临时性的「夫妻房」,主要是专为服刑新人准备的临时新房,实例如天津市首例服刑人员结婚,即是在看守所专门准备的新房中完成婚礼全部过程,考虑到中国传统婚礼中「圆房」的传统,可以说类似设置是确实存在的一种「夫妻房」。

常设性的「夫妻房」,《检察风云》2005年第6期以《阳光洒进监狱》为题,报道了监狱管理中的诸多人性化举措,其中「开设鸳鸯房,质疑与支持并存」一节即介绍了我国监狱管理实践中的「鸳鸯房(夫妻房」制度,原文是:

目前,沈阳、兰州、广州、北京、南京、武汉等地监狱,陆续开设了“夫妻房”、“鸳鸯房”,此类人性化举措,引发各界人士热烈讨论。

1999年,沈阳第一监狱就设立了“夫妻房”,允许已婚犯人的妻子在“夫妻房”与丈夫住上一两天。

可见,「夫妻房」并非子虚乌有。

此外,吉林大学冯一文博士《中国囚犯人权保障研究》,南昌大学周光清教授的《和谐社会视野下服刑罪犯同居权问题》中都有提到相关实践。

其中周光清教授谈及的「北京市某女子监狱2006年将该监狱每个分监区中,挑选1名表现优秀的女服刑罪犯,与探监丈夫同居会见24小时」可以直接检索到当年的新闻报道:

北京大学车浩教授《刑法教义的本土形塑》一书曾引用金鉴主编《监狱学总论》:「在监狱行刑实践中还有其他一些权利罪犯可以享有,如对改造表现好的罪犯,在配偶来探监时允许夫妻同居」,车浩教授称之为「国内已出版的正统监狱学著作中,比较明朗地对此表态」。

此处亦随同附上供参考。


2、所谓监禁人员的性权利,国内少有先例( 郑案算是少有的一例),但国外已有相当的司法实践,北京大学车浩教授《刑法教义的本土形塑》一书中提到域外对应概念——婚姻访问(Conjugal Visit),并简介了payne v. ditrictofcolumbia案、tarlton v. clark 案、 Gerber v. Hickman案(第九巡回法庭支持了Gerber通过人工授精方式生育后代的请求)等案例。

相关内容留待熟悉美国法的知友作进一步展开, @王瑞恩 (笑)。


3、性权利是否属于「基本人权」,或有争议,仅就目前我国的宪法文本看,似无明文,有观点据此认为无需考虑监狱罪犯的性权利问题。

然而如果我们认为权利是天赋的,那么宪法条款只不过是彰视政府尊重及保护公民基本权利之义务,亦即敦促立法者通过立法活动将权利保护落到实处而已。按照这个角度去理解,「宪法没有规定」完全不是什么问题,毕竟宪法也不能把基本人权(及所有特殊情况)穷尽。

另外一点需要注意的是,「基本人权」的概念也随着时代的发展在不断变化,随着现代教育制度的落成,「受教育权」的范围及内涵在不断丰富即为一例。

1999 年8月在香港地区召开的世界性学会第 14 次世界性学会议上,通过了所谓的《性权宣言》( Declaration of Sexual Rights),提出「性的权利作为普世的基本人权,以全人类固有之自由、尊严和平等为基础」。

以此观之,未来未必不会有作为基本人权的性权利。


以上。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监狱中罪犯的性权利,这是一个复杂且备受争议的话题。在探讨这个问题时,我们需要在维护人权、保障个体尊严、以及维护监狱安全和秩序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首先,从人权的角度来看,性权利是人类基本尊严和自主权的一部分。即使是被剥夺了自由的罪犯,他们仍然是人,其基本人权理应受到尊重和保障。联合国《囚犯待遇最低限度.............
  • 回答
    吉林监狱脱逃罪犯悬赏提至 50 万元,已越狱脱逃近一个月,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信息,背后牵扯着多方面的问题。除了悬赏金额的提升和脱逃时间的长久,以下是一些值得关注的详细信息点:一、罪犯自身情况与脱逃动机: 罪犯的具体身份和罪名: 悬赏的金额高低通常与罪犯的危险程度和所犯罪行的恶劣程度直接相关。了解.............
  • 回答
    吉林监狱一名罪犯在收工时强行逃脱,引起了广泛关注。官方已经发布了协查通告,公开征集线索。截至目前,关于此次越狱事件的最新进展需要进一步确认官方的权威发布。事件回顾与初步信息:根据官方发布的协查通告,我们可以了解到以下一些基本情况: 逃脱时间: 通常这类事件会在第一时间或不久后被披露。具体逃脱的时.............
  • 回答
    监狱对罪犯能否起到“改造”作用,这个问题其实挺复杂的,不是一句“能”或“不能”就能轻易概括的。 这其中牵扯到很多因素,比如罪犯本身的特质、监狱的管理模式、教育改造的力度、刑期长短,甚至还有社会回归后的环境等等。从理论上讲,监狱是具备改造罪犯的功能的。首先,剥离社会环境,提供反思的机会。 当一个人被.............
  • 回答
    在监狱这个特殊的小社会里,犯人的“地位”和受尊重程度,往往与他们所犯的罪行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有些罪行,在狱友眼中,是“硬汉子”的标签,而在另一些罪行,则会招致深深的鄙夷和唾弃。首当其冲,那些背叛、出卖兄弟的人,无论走到哪里,都会像带着污点一样被孤立和鄙视。在监狱里,讲究的是“义气”,是“不背叛”。.............
  • 回答
    在中国监狱中,民警要求犯人采用蹲姿谈话,背后往往涉及多重考量,既有管理上的需要,也可能掺杂着心理上的威慑。中国监狱中民警要求犯人蹲姿谈话的考量: 权力地位的明确化与威慑: 这是最直接也是最普遍的解释。蹲姿是一种相对较低的姿态,在中国的文化语境中,往往与顺从、被动甚至惩罚联系在一起。民警要求犯人蹲.............
  • 回答
    在监狱里,生活远比电影里描绘的要复杂和戏剧化得多。我亲眼见证过一些,怎么说呢,可以用“绝技”来形容的生存之道或者说是特殊的技能。这些并非什么飞檐走壁的武功,而是为了适应那种环境,为了生存下去,甚至是为了在某种程度上保持尊严而磨练出来的东西。我记得有个老家伙,人称“老鼠”。他进来的时候,年纪已经不小了.............
  • 回答
    这个问题涉及到很多复杂的方面,从法律、伦理到实际操作,都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楚的。我会尽量详细地,用更贴近生活的方式来跟你聊聊这种情况,努力让它听起来不那么“机器”,更像是一个有思考的人在跟你交流。首先,我们得明白,监狱里的生活,即使在法律框架内,也和外面有很大区别。核心是“改造”和“管理”。但同时,.............
  • 回答
    John McAfee 的死亡确实是一个充满争议和谜团的事件,他在2021年6月23日于西班牙巴塞罗那的一所监狱中被发现死亡,当时他正面临被引渡到美国接受税务欺诈指控。这起事件的发生,加上 McAfee 本人极富传奇色彩且充满争议的一生,使得他的死亡倍受关注,也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猜测。要详细看待这件.............
  • 回答
    “杀毒软件之父”约翰·迈克菲(John McAfee)于2021年6月23日在西班牙巴塞罗那的一所监狱中去世,终年75岁。他的人生充满了传奇、争议和谜团,其贡献与跌宕起伏的经历,共同塑造了一个极具话题性的科技人物。迈克菲的早期生涯与杀毒软件的诞生约翰·迈克菲出生于英国,但成长于美国。他的人生轨迹并非.............
  • 回答
    地图APP里不标注监狱位置,这背后考量的因素可不是一条简单的列表能概括的,里面涉及到安全、隐私、法律以及现实运营的多重考量。首先,从最直接的安全角度来说,公开监狱的确切位置,尤其是对于一些安保级别较高、涉及敏感案件的监狱,可能会带来安全隐患。想象一下,如果有人可以通过地图APP轻松定位到监狱,这无疑.............
  • 回答
    关于在多米尼加共和国流行的 B.1.630 毒株,世界卫生组织(WHO)已将其列为“监控中的毒株”(Variant Under Monitoring,VUM)。这表示 WHO 对该毒株的基因组序列变异及其潜在影响保持关注。目前关于 B.1.630 毒株的已知信息主要集中在其在多米尼加共和国的出现和传.............
  • 回答
    印度从美国租借两架无人机一事,尤其是印媒将其与“监视中印边境”联系起来,确实是当前国际关系中一个值得细致解读的动向。要理解这件事的深层含义,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剖析。首先,无人机本身的技术属性和军事价值是关键。印度租借的这两架无人机,如果按照印媒的说法,是用于监视边境,那么它们很可能具备高分辨率的侦.............
  • 回答
    .......
  • 回答
    关于“修旧如旧”的争议和“破坏性保护”现象,以及文物局在修复过程中的监督问题,这背后涉及的因素相当复杂,绝非简单一个“不监督”就能概括的。事实上,文物局一直在努力进行监督,但面对现实中的各种挑战,即便再严苛的规章制度,也可能出现执行不到位的情况。“修旧如旧”的原则与重要性首先,我们得明白为什么“修旧.............
  • 回答
    “朝阳群众”这个词,估计在国内,但凡关心点时事的人都不陌生。它已经不仅仅是一个地理名词,更像是一个符号,代表着一种特殊的社会力量。但抛开那些新闻里时不时出现的“朝阳群众又立功了”的标题,他们在真实生活中究竟是怎样的一群人?我来跟你好好聊聊。首先得明确一点,“朝阳群众”不是一个官方组织,也没有一个固定.............
  • 回答
    好的,我们来聊聊动画监督山本宽在京都动画(京阿尼)纵火事件发生后的一些发言。这件事情在动画业界引起了巨大的震动,而山本宽作为一位颇有影响力的动画人,他的言论也自然受到了很多关注,同时也引发了不少争议。首先,要理解山本宽的发言,需要知道他当时所处的语境。京阿尼纵火事件是2019年7月18日发生的,造成.............
  • 回答
    中科院监审局道德委侯兴宇处长关于“重复实验在生命科学中并不一定可靠”的说法,是一个非常有深度和值得探讨的观点。我认为这个观点在很大程度上是 有道理的,并且能够引发我们对生命科学研究方法论的反思。我认同他的核心观点,但需要进一步细化和解释为什么“重复实验并不一定可靠”,以及在实际操作中我们应该如何理解.............
  • 回答
    上海一餐饮店因在寿司中添加金箔,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的相关规定,被市场监管部门依法处罚。这一事件再次敲响了食品安全监管的警钟,也引发了公众对食品添加剂和新兴食品“网红化”现象的担忧。如何有效加强监管,既要保障消费者的“舌尖上的安全”,又要鼓励餐饮业的创新与发展,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 回答
    如果我是清华学姐事件中的学弟,在无法用监控证实清白的情况下,我会采取以下一系列详细的步骤来应对,以最大程度地保护自己的权益和声誉:第一步:保持冷静,明确目标首先,最重要的是保持冷静。情绪的失控只会让事情变得更糟,并可能被对方抓住把柄。我的首要目标是洗清冤屈,恢复名誉,同时也要避免对双方造成不必要的伤.............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