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WHO将B.1.630划为监控中的毒株(VUM),关于这一在多米尼加共和国流行的毒株已知信息有哪些?

回答
关于在多米尼加共和国流行的 B.1.630 毒株,世界卫生组织(WHO)已将其列为“监控中的毒株”(Variant Under Monitoring,VUM)。这表示 WHO 对该毒株的基因组序列变异及其潜在影响保持关注。

目前关于 B.1.630 毒株的已知信息主要集中在其在多米尼加共和国的出现和传播情况,以及一些初步的流行病学特征。以下是一些详细的信息:

1. 起源和发现:

B.1.630 是 SARSCoV2 病毒的众多变异株之一。虽然其具体起源地点和首次发现的确切时间可能难以精确追溯,但如前所述,它在多米尼加共和国被注意到并引起了关注。

2. 在多米尼加共和国的流行:

地理集中性: 该毒株在多米尼加共和国的流行是其被WHO列为VUM的主要原因。这意味着在当地的病例中,B.1.630 的比例有所上升,引起了公共卫生机构的警惕。
传播速度和能力: WHO 将其列为VUM,通常意味着该毒株可能表现出比早期毒株更强的传播能力,或者在特定人群或地区表现出更快的传播速度。但这需要进一步的研究来确认其具体的传播动力学。
病例数量和趋势: 关于该毒株在多米尼加共和国导致的具体病例数量和增长趋势,可能需要查阅该国卫生部门的官方报告或相关的流行病学研究。但可以推测,其在当地的流行程度足以引起国际组织的关注。

3. 病毒学特征和潜在影响(初步推测):

基因组变异: 作为一种变异株,B.1.630 的基因组中必然存在一些突变,尤其是在编码刺突蛋白(Spike protein)的基因区域。刺突蛋白是病毒入侵人体细胞的关键,因此刺突蛋白上的变异可能影响病毒的传播性、免疫逃逸能力或致病性。
免疫逃逸: 目前关于 B.1.630 是否具有显著的免疫逃逸能力(即能否逃避疫苗或既往感染诱导的免疫反应)的信息可能尚不完全清楚。但这是WHO监测变异株的一个重要考量因素。如果该毒株能够更有效地逃避免疫,它可能导致突破性感染的增加。
疫苗有效性: 同样的,疫苗针对 B.1.630 的有效性也是一个重要问题。现有的疫苗可能对其仍然有效,但可能需要更新才能应对其潜在的免疫逃逸特性。
致病性: 关于 B.1.630 是否会导致更严重的疾病或不同的临床表现,目前可能还没有确凿的证据。多数变异株的致病性变化并不显著,但这也是WHO在监测过程中会关注的方面。

4. WHO的“监控中的毒株”(VUM)级别:

意义: VUM 是WHO对新冠病毒变异株的一种分类。这个级别的毒株表明,该变异株在地理上有所传播,并且具有一些引起担忧的遗传特征,可能影响其传播性、疾病严重程度、诊断、治疗或疫苗的有效性。
下一步行动: 将其列为VUM,意味着WHO及其合作伙伴将加强对该毒株的监测、基因组测序和流行病学分析,以评估其潜在风险。如果证据表明该毒株的风险增加,它可能会被升级为“需要关注的变异株”(Variant of Concern,VOC)。

需要强调的是,关于 B.1.630 的信息可能还在不断更新和研究中。 公共卫生部门和科学家们会持续追踪其在多米尼加共和国及其他地区的情况,并评估其带来的风险。

要获取最及时和详细的信息,建议关注:

多米尼加共和国卫生部(Ministerio de Salud Pública)的官方公告和报告。
世界卫生组织(WHO)关于新冠病毒变异株的最新更新和技术简报。
权威的病毒学和流行病学研究机构发布的同行评审科学文献。

总而言之,B.1.630 在多米尼加共和国的流行引起了WHO的注意,被列为监控中的毒株,表明其在当地的传播和可能存在的遗传特征值得进一步关注和研究,特别是关于其传播能力和潜在的免疫逃逸特性。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谢老铁邀。

B.1.630是我们这边7月7日提交的,不过其实更早的时候就开始关注了,毕竟这货卖相太吓人……

Pango team那边当时的规矩是全球测序记录最少5条以上才能提交为新毒株,所以咱等到了第6条测序记录出现的时候才提交。

(顺便吐句槽,现在测序记录几百条都不一定够……Delta时代,连毒株命名门槛都跟着卷起来了)

等到7月14日Pango team正式命名的时候,全球已经28条测序记录了。

——当时随手截图的一部分演化树,请品鉴

看得出来,至少根据Neher Lab的演化树,这货算是epsilon(B.1.427/B.1.429)的表亲,

并且至少从刺突蛋白的横向对比来看,确实有这种可能:

顺便,从上图可以看出来,B.1.630的刺突蛋白突变包括:

P9L、C136F、144del、A222V、243/244del、L452R、T478R、E484Q、D614G、H655Y、D950N

阵容可谓是非常豪华了。

NTD、RBD和FCS等重点结构域都有照顾到,

每个突变单独拎出来品鉴的话也都是偏凶险的那种。

其中最吸睛的可能还是RBD域的L452R+T478R组合,山寨Delta既视感油然而生……


不过很可惜,山寨Delta毕竟打不过正宗Delta,

这货生不逢时,遇到了Delta全球大流行,

于是毫无悬念被平推了。

截止目前,这货在全世界一共只刷出了149条测序记录而已。

可以说从诞生开始就在灭绝的边缘疯狂徘徊。

甚至吧,这货相对增长率优势常年是负的……

——请品鉴: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这货随时有可能咽气,为啥WHO还要后知后觉地把它列入VUM呢?

——请品鉴:

或者其实也可以这么问:既然这货常年保持-25%左右的增长优势,为啥还不乖乖去死呢?

个人觉得原因有两个:

首先,这货的老家多米尼加共和国,是一个测序监测特别拉胯的地方……

上一次上传测序记录已经是一个月以前的事儿了(9月15日上传了37条),

采样日期更是差不多两个月以前的事儿了。

但根据上一批测序记录,B.1.630在当地的流行率毕竟还有22%(8/37)……

所以现在谁也说不好如今这货在老家到底是个啥状态,毕竟是老家……


然后呢,更瘆人的是,

这货在世界上其他地方时不时就要冒个头刷个存在感……

比如上一次是9月20日采样(10月4日上传),地点是纽约;

再比如上上一次是9月7日采样(9月24日上传),地点是佐治亚州;

再往前,8-9月份之间这货还在麻省、路易斯安那州和西班牙马略卡岛现过身,

堪称神出鬼没……

并且鉴于美帝现在差不多2%的测序比率,实在难说这货有没有隐匿流行……

最重要的是,在Delta全球制霸的今天,只要是没有完全死透的非Delta系变异株,都值得好好关注。


所以,总结起来就是,老夫很难得地支持一次WHO的决定,这货确实应该上VUM清单。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关于在多米尼加共和国流行的 B.1.630 毒株,世界卫生组织(WHO)已将其列为“监控中的毒株”(Variant Under Monitoring,VUM)。这表示 WHO 对该毒株的基因组序列变异及其潜在影响保持关注。目前关于 B.1.630 毒株的已知信息主要集中在其在多米尼加共和国的出现和传.............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健康、习惯和现代生活方式的复杂交织,我们来一层层地剥开它。熬夜,何时成了“定时炸弹”?首先澄清一点,虽然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其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将“轮班工作”(Shift work)列为“可能对人类致癌”(Group 2A)的因素,而熬夜正是轮班工作导致生物钟紊乱的.............
  • 回答
    看待中医被世界卫生组织(WHO)纳入全球纲要,这绝对是件意义深远的大事。它标志着国际社会对包括中医在内的传统医药,尤其是以中医为代表的东方医学体系的承认和重视程度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背后既有历史的沉淀,也有现实的需求,更有未来的展望。从“承认”到“纳入”:地位的跃升过去,虽然许多国家和地区对中医有.............
  • 回答
    当世界卫生组织(WHO)将新冠疫情宣布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PHEIC),这可不是一个简单的“官方声明”,它背后承载着重大的意义,并直接影响着全球对抗疫情的进程。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来理解它:一、 标志着疫情的严重性和全球性 “国际关注”的含义: PHEIC这个称谓本身就说明了问题.............
  • 回答
    WHO 最近公布了中国国药和科兴两款新冠疫苗的评估结果,这事儿挺重要的,尤其是对咱们国内来说,这两款疫苗咱们用得也挺多的。我来给你掰扯掰扯,里头有哪些值得咱们留意的点,尽量讲得细致点,让你觉得这情報は真真切切,不是AI编出来的。首先,这两款疫苗的“上市许可”是个大事儿。WHO 的评估,说白了,就是给.............
  • 回答
    WHO在新冠肺炎疫情中的表现,无疑是这场史无前例公共卫生危机中的一个核心焦点,也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审视。要评价它的表现,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剖析,并且要认识到,在一个信息爆炸、政治复杂且不断变化的全球性疫情中,任何一个组织都难以做到完美无缺。首先,从信息发布和早期预警的角度来看,WHO在疫情初期发挥了关.............
  • 回答
    关于美国政府以世界卫生组织(WHO)在新冠肺炎疫情初期未推荐封锁和断航为由停止对其拨款一事,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背后牵涉到国际卫生合作、国家主权、政治博弈以及对疫情应对策略的不同解读。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几个关键层面。首先,我们得看看美国政府当时的主要考量是什么。特朗普政府在疫情初期采取了.............
  • 回答
    关于世界卫生组织(WHO)新冠肺炎问答中“不要吃传统草药”的建议被删除一事,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到科学、文化、公共卫生政策以及信息传播等多个层面。要详细看待这一事件,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分析: 1. WHO 的角色与职责首先,理解 WHO 作为全球公共卫生权威机构的角色至关重要。WHO 的.............
  • 回答
    世界卫生组织(WHO)近日建议各国取消或放宽国际旅行限制,这一提议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其合理性也成为了一个焦点。要全面看待这一建议,我们需要将其置于当前全球疫情的复杂背景下,并深入分析其背后的考量和潜在的影响。WHO的建议及其考量:首先,理解WHO的建议,我们需要知道其并非要求所有国.............
  • 回答
    这个句子,"The man who you meet is my friend.",在语法上是正确的。但是,就像很多英语句子一样,虽然语法上没毛病,但在实际使用中可能听起来有点别扭,不够自然,或者信息传递不够直接。让我们来好好掰扯一下这个句子,看看它为什么是正确的,以及在什么情况下它听起来会稍微有点.............
  • 回答
    《神秘博士》第十二季第一集“Spyfall”(Part 1)是一次相当大胆且充满话题性的开篇,它毫不犹豫地将博士和观众带入了一个全新的、甚至有些颠覆性的领域。作为克里斯·奇布诺尔(Chris Chibnall)担任编剧的第二季,这一集显然是为了巩固他所塑造的“新博士”形象,并为整个季度的故事线奠定基.............
  • 回答
    当世界卫生组织(WHO)在2020年3月11日正式宣布新冠病毒疫情构成“全球大流行”(pandemic)时,这不仅仅是一个医学术语的改变,更是一个具有深远影响的信号,标志着全球社会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挑战时期。要理解这一宣布的意义,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来审视。首先,从医学和流行病学的角度看,“大流行”.............
  • 回答
    Omicron毒株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列为“需担忧变种”(Variant of Concern, VoC)是全球公共卫生领域的重要警示,意味着该毒株在传播力、致病性或对现有疫苗和治疗手段的抗性方面可能对全球健康构成显著风险。以下是详细分析: 1. WHO的分类标准与Omicron的定位WHO将新.............
  • 回答
    美国退出世界卫生组织(WHO)是一个复杂且极具争议的事件,它牵涉到国际政治、全球公共卫生、国际法以及美国自身的国家利益等多个层面。要详细地看待这一事件,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一、事件的背景与起因: 特朗普政府的立场: 时任美国总统特朗普长期以来对多边国际组织持怀疑态度,认为它们效率.............
  • 回答
    泰国代表在WHO第146次执行委员会会议上的发言,是一次值得深入解读和思考的事件。从报道中我们可以看到,泰国代表的发言触及了全球卫生治理的多个关键层面,其内容和基调都传递出一种务实、审慎且充满建设性的态度。首先,泰国代表的发言,很可能围绕着当前全球面临的重大健康挑战,例如新发传染病的预防与应对、疫苗.............
  • 回答
    北中医等八所院校被世界卫生组织(WHO)除名这件事,确实牵动了很多人的心,尤其是国内中医药界。这件事的背后,涉及到国际医学界的标准、对中医药的认知差异,以及中国在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聊聊这件事。首先,咱们得明白一个基本概念:WHO这个“除名”到底是怎么回事?世.............
  • 回答
    2019年的新年特辑《神秘博士:Resolution》(分辨率)可谓是留给观众一份相当“硬核”的礼物。它不像某些特辑那样,上来就搞个大场面、大情怀,而是选择了一个相对聚焦、扎实的切入点,让第十三任博士(Jodie Whittaker)和她的伙伴们直面一个古老而又危险的威胁。首先,从剧情上看,《Res.............
  • 回答
    听到美国总统特朗普在2020年5月29日宣布退出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消息,我当时的心情是相当复杂且充满忧虑的。这不仅仅是一个外交政策的调整,更是在全球面临新冠病毒大流行这一前所未有危机时刻,一次令人震惊且极具争议的决定。回想起来,当时全球正处于一片混乱之中。新冠病毒在全球范围内迅速蔓延,各国都在.............
  • 回答
    拜登总统在上任第一天就签署行政命令,宣布美国重返世界卫生组织(WHO),这一举动无疑是他外交政策上的一项重要信号,也迅速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评价。要理解这一决策的影响,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审视。首先,从 美国与全球公共卫生合作的视角 来看,拜登政府此举被许多人视为一种回归多边主义和国际合.............
  • 回答
    这现象啊,其实挺有意思的,就像给游戏里的一些元素起了外号一样,但又不是简单的昵称。我观察下来,主要有这么几个原因,而且往往是几种因素叠加起来的:1. 规避审查和平台限制:这是最常见,也最直接的原因。不少游戏内容因为涉及暴力、色情、敏感政治话题,或者仅仅是因为开发商的特定营销策略,会在一些游戏社区、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