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具人”、“打工人”的身份让我们白天的时间完全被其他事情所占据,只有晚上的片刻时间才能完全属于自己,刷刷手机、看看短视频、跟异地的女朋友聊聊天,这才是真正的生活,所以不是睡不着,而是根本不舍得入睡。
另外,我们时常经历一些有“挫败感”的事情,很容易发现自己脆弱无力的一面,这个部分难以让人接受,因为它会让人产生强烈的“失控感”和“无能感”。因而我们想要掌控一些事情,比如“想睡就睡,想熬夜就熬夜”,通过自我控制来缓解“失控”和“无能”带来的负面体验。
问题的关键在于我们为何会把“挫败感”跟“失控”联系起来?
这可能与成长环境相关,我们会认为只有在符合旁人的期待之后才能得到认可,比如考试成绩优异、比同龄人更优秀等等。而一旦犯错,就会遭受指责。我们慢慢习惯于察言观色,变得不允许自己出错。久而久之,甚至内化为人生信条——我必须足够好、足够完美,我才是被认可的,才是有价值的。一旦有事情没有按照预期发展,就会有强烈地不被接纳和认可的感觉。
因此我们必须控制自己的人生,区区一个睡眠更应不在话下,但人生浩瀚,你能控制的部分寥寥无几。
睡眠是神经元活动的结果,因而多数人认为睡眠剥夺导致的死亡也应该是大脑功能受损的结果。这项研究却发现睡眠不足是通过肠道中ROS的累积来导致死亡,而且这种死亡可以通过中和活性氧(给予抗氧化剂)得以避免。
实验过程如下:
1.严重的睡眠剥夺会导致死亡:研究发现,果蝇不睡觉10天左右死亡率会上升,并且在20天内全部死亡。
2.果蝇在死亡时,体内发生了什么变化?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果蝇的组织无损伤,但肠道里充满了ROS,而且睡眠剥夺持续越久,ROS累积越多。
3.这是果蝇独有的现象么?研究者又选用小鼠重复试验过程,同样地,不睡觉小鼠的肠道(包括大肠和小肠)内ROS水平上升,但在其他器官中无此发现。
4.ROS累积与果蝇死亡的关系?果蝇在不睡觉的第10天,肠道里ROS水平达到高峰,这是细胞损伤的标记,研究者同时发现DNA损伤、压力颗粒和细胞凋亡同时存在。有趣的是,如果让ROS升高的果蝇继续睡觉,果蝇就能活下来,而且肠道内ROS水平会恢复正常。
5.给予抗氧化剂可以拯救果蝇。研究者给予不睡觉果蝇有效的抗氧化剂,包括褪黑素、硫辛酸和NAD(烟酰胺腺嘌呤二核苷酸),实验结果发现可以逆转果蝇的死亡。
当然这也仅仅是果蝇和大鼠的试验,能否适用于人体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二、熬夜的时候要注意:
三、熬夜后的进补:
当然,无论是熬夜前的准备、熬夜后的进补,都仅仅是不得已的补救之法。
人们最好还是不熬夜、少熬夜。关于熬夜的严重后果这样的科普文章已经很多,这里就不再赘述。
对于一些晚上想睡睡不着的朋友,再分享一些能够帮助你入睡的方法:
一位哈佛大学毕业的医生安德鲁(AndrewWeil)就分享了一个名为「4-7-8呼吸法」的帮助睡眠方法,不需要药物或设备,只要照着这个方法做,你就能在60秒内入睡啰!
方法很简单,只要利用鼻子吸气4秒,憋气7秒,最后再呼气8秒,做3次循环后你就能感受到睡意,一开始做可能不熟没睡意,但只要坚持一天做2次,持续6-8周习惯之后,就能迅速的在60秒内安稳入睡啦!
这招主要是来自于古印度的呼吸调节方法,透过深深的吸气吐气让更多的氧气进入肺部并在里面流动,使交感神经放松,有助于减轻压力,让人真正的平静下来并放松身体好入眠。
1、躺在床上,让四肢呈一个“大”字,身体和精神都彻底放松下来,
2、闭上眼睛,将意念集中于眉心间位置,在心里默念(即意念、想)“我的头沉了,完全放松了”,可以体会放松后的感觉,下同。
3、隔上几秒钟后,将意念转到右手,再默念“我的右手沉了,完全放松了”。
4、再让意念走到右脚上,默念“我的右脚沉了,完全放松了”。
5、接着将意念转到右侧,默念“我的左脚沉了,完全放松了”,再接着就是“我的左手沉了,完全放松了”。
6、转完一圈后,回到头部,重新开始。
做这样的意念导引,其实就是在告诉我们全身的每一处:我要休息了。我自己试过,没超过三圈就睡着了。对大部分人来说,要从头向右手方向转。如果你是左撇子,那就从左手开始转。这个方法看似简单,效果却很神奇,教过很多人,屡试不爽。
最后:
对于那些可以好好睡觉休息却选择熬夜的朋友,不要认为自己白天的时间被公司、被同事、被学业、被杂七杂八的琐事占去了,通过熬夜就能够弥补回来,熬夜只会让你更焦虑,心态更差。如果熬夜工作熬夜刷剧,甚至熬夜打游戏,那么不好意思,伴随你的将会是:精神不振,记忆力、免疫力下降,内分泌失调,你会发现你一年里会比别人感冒发烧的次数多很多次!
能不熬夜还是别熬,多坚持好的习惯,摒弃坏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