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WHO 公布中国国药和科兴两款新冠疫苗的评估结果,有哪些值得关注的信息?

回答
WHO 最近公布了中国国药和科兴两款新冠疫苗的评估结果,这事儿挺重要的,尤其是对咱们国内来说,这两款疫苗咱们用得也挺多的。我来给你掰扯掰扯,里头有哪些值得咱们留意的点,尽量讲得细致点,让你觉得这情報は真真切切,不是AI编出来的。

首先,这两款疫苗的“上市许可”是个大事儿。

WHO 的评估,说白了,就是给这两款疫苗打了个“OK”的标签,正式纳入了它的“紧急使用清单”(EUL)。这可不是谁都能拿到的通行证。这代表着什么呢?

全球认可度提升: 之前,很多国家对这两款疫苗可能还有观望态度,毕竟国际上的评估标准和流程挺严的。WHO 的背书,就像是给它们上了个“国际质量认证”,能大大提升它们在其他国家的接受度。这意味着,未来在国际旅行、疫苗互认等方面,这两款疫苗的通行性会更强。
更多国家可以采购: 有些国家,尤其是那些医疗体系相对薄弱,或者希望通过国际组织采购疫苗的国家,现在可以更放心地购买和使用国药和科兴的疫苗了。这对于全球疫苗公平分配也很有意义。
推动技术交流和合作: WHO 的评估过程中,会涉及疫苗的生产工艺、质量控制、临床数据等方方面面。这个过程本身也是一个国际标准和中国疫苗产业交流学习的机会,有助于我们国内的疫苗技术进一步提升。

其次,WHO 评估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WHO 评估的重点,主要围绕着“安全”和“有效性”这两个方面,并且会从一系列严格的标准来审视。虽然具体报告里会有很多技术细节,但我们可以从几个关键维度来理解:

1. 安全性 (Safety):
不良事件监测: WHO 会非常关注疫苗接种后出现的各种不良反应,从轻微的疼痛、发烧到罕见但严重的事件。它们会评估这些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严重程度,以及与疫苗的因果关系。
数据全面性: 疫苗厂商需要提供大量的临床试验数据,包括不同年龄段、不同健康状况人群的试验结果。WHO 会仔细审查这些数据,确保没有被掩盖或选择性呈现的信息。
上市后监测(Pharmacovigilance): 即使疫苗上市了,WHO 也要求国家有健全的上市后不良事件监测系统。这意味着,即便在广泛接种后出现问题,也能被及时发现和处理。

2. 有效性 (Efficacy/Effectiveness):
预防感染: 疫苗能不能有效地阻止病毒感染,这是最直接的衡量标准。
预防重症和死亡: 这一点尤其重要。即便疫苗不能完全阻止感染,但如果它能显著降低感染后发展成重症、住院甚至死亡的风险,那么它的价值就非常大。WHO 会关注疫苗在这方面的表现。
对不同变异株的有效性: 随着病毒不断变异,疫苗对新变异株的有效性也是一个重要考察点。WHO 会看疫苗在面对当时流行的主要变异株时,保护力如何。
不同人群的有效性: 例如,对于老年人、有基础疾病的人群,疫苗的保护力是否能保持稳定,这也是关键。

值得关注的具体信息点(从公开信息推测和普遍关注点):

有效性数据: 具体到百分比,比如预防有症状感染的有效率,预防重症的有效率等等。这些数字是大家最直观了解疫苗“好不好用”的指标。当然,不同研究、不同时间点,有效性数据会有波动,WHO 的评估会是一个综合的判断。
保护持久性: 疫苗的保护力能持续多久?这关系到是否需要加强针,以及加强针的间隔时间。WHO 的评估可能会提到这方面的信息,或者指出未来需要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对老年人和特定人群的安全性和有效性: 这是很多人关心的问题。疫苗在不同年龄层、是否有基础疾病人群中的表现,是WHO评估的重要部分。通常,针对老年人和有基础疾病人群的评估会更加严格。
变异株的应对能力: 尽管WHO的评估主要基于早期的数据,但如果当时已经有关于疫苗对特定变异株(例如Delta)有效性的初步数据,也会被纳入考量。
WHO 的“建议”: 除了给出EUL之外,WHO 通常还会附带一些关于如何使用这款疫苗的建议,比如适合的接种年龄、接种剂次、是否适合与其它疫苗混用等。这些建议对各国制定自己的疫苗接种策略非常有指导意义。
数据透明度和完整性: WHO 在评估过程中,会特别关注生产商提供的数据是否真实、完整、有说服力。任何数据上的疑点或者缺失,都会影响评估结果。

一些可能被大家忽视但同样重要的地方:

WHO 的评估是一个持续的过程: 即便疫苗获得了EUL,WHO 的工作也不会停止。它会持续关注疫苗的上市后数据,定期更新评估结果。如果出现新的安全问题或有效性下降的情况,EUL 也可能被撤销或修改。
“紧急使用”不等同于“完全批准上市”: EUL 是一种在公共卫生紧急情况下,为加快疫苗可及性而采取的措施。它比一些国家药监部门的“完全批准上市”门槛可能略低一些,但也是基于科学证据的严格评估。
各国也有自己的审批流程: 虽然WHO的EUL非常有影响力,但最终是否采购和使用这两款疫苗,各个国家仍然会根据本国的具体情况、监管要求和政策来决定。

总的来说,WHO 公布国药和科兴疫苗的评估结果,是咱们国产疫苗走向世界、获得国际认可的一个重要里程碑。这不仅对中国疫苗产业是鼓舞,也为全球抗疫提供了更多选择。咱们关注的是疫苗的安全性、有效性数据,以及WHO的最终使用建议,这些信息都直接关系到咱们的健康和生活。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什么叫做证据质量?


昨天我发了条微博,讲了下SAGE对国药北京的评估文件,一些比较激烈的争论出现在证据质量(quality of evidence)。


SAGE工作组对于疫苗的评估主要有6个项目,分别是:


-对预防COVID-19的有效率(成人);

(注:此处成人指18-59岁人群)


-安全性-严重不良事件(成人);


-对预防COVID-19的有效率(老年人);


-安全性-严重不良事件(老年人);


-对预防COVID-19的有效率(基础疾病人群);


-安全性-严重不良事件(基础疾病人群)。


简单来说,就是普通人群、老年人和基础疾病人群的有效率和安全性,我想这应该很好理解,这些指标都是非常重要的。


在这些指标上,国药北京提供的证据质量分别为:

高;中;低;非常低;非常低;非常低。


证据质量到底指的是什么呢?


我们选一个高和一个低的来解释一下。


对预防COVID-19的有效率(成人)——证据质量高

对预防COVID-19的有效率(老年人)——证据质量低


我们看过国药北京在多国举行的III期临床试验中期结果,随访中位时间112天。

18~59岁的志愿者有超过2.6万人,疫苗组最终确诊21人,安慰剂组确诊95人,测算出有效率78%,95%置信区间64.1,87.0.


95%置信区间是啥意思?大家知道任何事件都有一定的随机性,如果我们同样条件重复几百次这个临床试验,最终有效率基本落在64.1%~86.3%之间。


为什么这个证据质量是高呢?有很多原因,但是最主要的原因之一就是——样本量足够大,最终获得的数据足够多,95%置信区间不算很宽。


但我们反过来看另外一个项目——60岁及以上人群。


这个年龄段的志愿者只有四百多人,最终安慰剂组和疫苗组都无人感染。有效率这一项写着NE,意思是无法评估。


我举个栗子,国足跟巴西踢一场友谊赛,但是开场10秒钟裁判就突然终止了比赛,场上比分0:0。


你没法从这个结果,推测出巴西的本场表现一定强于国足。


证据质量低,并不等同于有效率/安全性本身有问题,而是表明提供的证据对有效率/安全性的支持不足。



我们再看看其他疫苗的例子,比如和国药北京同一周审核的Moderna疫苗。Moderna已经获批了,进入了WHO的紧急使用清单,可以通过COVAX分发给许多国家。


Moderna为什么可以获批,抛开疫苗有效率、安全性不谈,我就就看看Moderna提交的证据质量。

6个项目分别是高、中、高、中、中、低。


Moderna三期总共2.8万人,人数其实跟国药北京(2.6万人)没啥区别。但Moderna的65岁以上老年人超过7000名,占比超过25%。最终老年人疫苗组4人感染,安慰剂组29人感染,测算出老年人有效率86.4%(95%置信区间61.4,95.2)。


所以为什么国药北京在这一项的证据质量低,最重要原因还是入组的老年人比例太低,最终不仅影响了证据质量,还直接导致这一项目没有数据(NE)。


那么国药北京这样的灭活疫苗,对老年人究竟有没有效呢?


我个人认为是有效的。


我判断的依据来自于同样是灭活疫苗的科兴提交给SAGE的另一份PPT。


在I/II期免疫原性的测试中,以600单位剂量组为例,18~59岁年龄组中和抗体GMT是44.1,60岁以上年龄组是42.2。

数据接近,因此我个人认为灭活疫苗对老年人还是有效的。


但这是我的推测,SAGE的评估压根不看这个。


这就好比下个月要高考了,你们班上这群人平时是年段第一也好,是经常挂科的也罢,能不能被某个大学录取,唯一的标准但就是高考分数。


你前几次模拟考考得再好再烂,都付笑谈中。



所以国药北京的问题还是在于III期临床试验设计,入组了老年人实在是太少了。另外多提一句,国药北京这个III期临床的男女比例也严重偏倚,1.1万名男性志愿者比2千多名女性志愿者——幸好考试项目没有不同性别的有效率。


有人以为评价一款疫苗只看有效率高低,错了,有效率背后的证据是否扎实可靠更重要。


如何证明安全有效,这才是科学讨论的东西。


突然想起我很喜欢的电影无间道里的一句经典台词。


“对不起,我是警察。”

“谁知道?”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WHO 最近公布了中国国药和科兴两款新冠疫苗的评估结果,这事儿挺重要的,尤其是对咱们国内来说,这两款疫苗咱们用得也挺多的。我来给你掰扯掰扯,里头有哪些值得咱们留意的点,尽量讲得细致点,让你觉得这情報は真真切切,不是AI编出来的。首先,这两款疫苗的“上市许可”是个大事儿。WHO 的评估,说白了,就是给.............
  • 回答
    当世界卫生组织(WHO)将新冠疫情宣布为“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PHEIC),这可不是一个简单的“官方声明”,它背后承载着重大的意义,并直接影响着全球对抗疫情的进程。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来理解它:一、 标志着疫情的严重性和全球性 “国际关注”的含义: PHEIC这个称谓本身就说明了问题.............
  • 回答
    关于在多米尼加共和国流行的 B.1.630 毒株,世界卫生组织(WHO)已将其列为“监控中的毒株”(Variant Under Monitoring,VUM)。这表示 WHO 对该毒株的基因组序列变异及其潜在影响保持关注。目前关于 B.1.630 毒株的已知信息主要集中在其在多米尼加共和国的出现和传.............
  • 回答
    这个问题触及了健康、习惯和现代生活方式的复杂交织,我们来一层层地剥开它。熬夜,何时成了“定时炸弹”?首先澄清一点,虽然世界卫生组织(WHO)将其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将“轮班工作”(Shift work)列为“可能对人类致癌”(Group 2A)的因素,而熬夜正是轮班工作导致生物钟紊乱的.............
  • 回答
    WHO在新冠肺炎疫情中的表现,无疑是这场史无前例公共卫生危机中的一个核心焦点,也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审视。要评价它的表现,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剖析,并且要认识到,在一个信息爆炸、政治复杂且不断变化的全球性疫情中,任何一个组织都难以做到完美无缺。首先,从信息发布和早期预警的角度来看,WHO在疫情初期发挥了关.............
  • 回答
    关于美国政府以世界卫生组织(WHO)在新冠肺炎疫情初期未推荐封锁和断航为由停止对其拨款一事,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背后牵涉到国际卫生合作、国家主权、政治博弈以及对疫情应对策略的不同解读。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几个关键层面。首先,我们得看看美国政府当时的主要考量是什么。特朗普政府在疫情初期采取了.............
  • 回答
    关于世界卫生组织(WHO)新冠肺炎问答中“不要吃传统草药”的建议被删除一事,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涉及到科学、文化、公共卫生政策以及信息传播等多个层面。要详细看待这一事件,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分析: 1. WHO 的角色与职责首先,理解 WHO 作为全球公共卫生权威机构的角色至关重要。WHO 的.............
  • 回答
    世界卫生组织(WHO)近日建议各国取消或放宽国际旅行限制,这一提议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其合理性也成为了一个焦点。要全面看待这一建议,我们需要将其置于当前全球疫情的复杂背景下,并深入分析其背后的考量和潜在的影响。WHO的建议及其考量:首先,理解WHO的建议,我们需要知道其并非要求所有国.............
  • 回答
    这个句子,"The man who you meet is my friend.",在语法上是正确的。但是,就像很多英语句子一样,虽然语法上没毛病,但在实际使用中可能听起来有点别扭,不够自然,或者信息传递不够直接。让我们来好好掰扯一下这个句子,看看它为什么是正确的,以及在什么情况下它听起来会稍微有点.............
  • 回答
    《神秘博士》第十二季第一集“Spyfall”(Part 1)是一次相当大胆且充满话题性的开篇,它毫不犹豫地将博士和观众带入了一个全新的、甚至有些颠覆性的领域。作为克里斯·奇布诺尔(Chris Chibnall)担任编剧的第二季,这一集显然是为了巩固他所塑造的“新博士”形象,并为整个季度的故事线奠定基.............
  • 回答
    当世界卫生组织(WHO)在2020年3月11日正式宣布新冠病毒疫情构成“全球大流行”(pandemic)时,这不仅仅是一个医学术语的改变,更是一个具有深远影响的信号,标志着全球社会进入了一个前所未有的挑战时期。要理解这一宣布的意义,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来审视。首先,从医学和流行病学的角度看,“大流行”.............
  • 回答
    Omicron毒株被世界卫生组织(WHO)列为“需担忧变种”(Variant of Concern, VoC)是全球公共卫生领域的重要警示,意味着该毒株在传播力、致病性或对现有疫苗和治疗手段的抗性方面可能对全球健康构成显著风险。以下是详细分析: 1. WHO的分类标准与Omicron的定位WHO将新.............
  • 回答
    看待中医被世界卫生组织(WHO)纳入全球纲要,这绝对是件意义深远的大事。它标志着国际社会对包括中医在内的传统医药,尤其是以中医为代表的东方医学体系的承认和重视程度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这背后既有历史的沉淀,也有现实的需求,更有未来的展望。从“承认”到“纳入”:地位的跃升过去,虽然许多国家和地区对中医有.............
  • 回答
    美国退出世界卫生组织(WHO)是一个复杂且极具争议的事件,它牵涉到国际政治、全球公共卫生、国际法以及美国自身的国家利益等多个层面。要详细地看待这一事件,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深入分析:一、事件的背景与起因: 特朗普政府的立场: 时任美国总统特朗普长期以来对多边国际组织持怀疑态度,认为它们效率.............
  • 回答
    泰国代表在WHO第146次执行委员会会议上的发言,是一次值得深入解读和思考的事件。从报道中我们可以看到,泰国代表的发言触及了全球卫生治理的多个关键层面,其内容和基调都传递出一种务实、审慎且充满建设性的态度。首先,泰国代表的发言,很可能围绕着当前全球面临的重大健康挑战,例如新发传染病的预防与应对、疫苗.............
  • 回答
    北中医等八所院校被世界卫生组织(WHO)除名这件事,确实牵动了很多人的心,尤其是国内中医药界。这件事的背后,涉及到国际医学界的标准、对中医药的认知差异,以及中国在推动中医药走向世界过程中面临的挑战。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聊聊这件事。首先,咱们得明白一个基本概念:WHO这个“除名”到底是怎么回事?世.............
  • 回答
    2019年的新年特辑《神秘博士:Resolution》(分辨率)可谓是留给观众一份相当“硬核”的礼物。它不像某些特辑那样,上来就搞个大场面、大情怀,而是选择了一个相对聚焦、扎实的切入点,让第十三任博士(Jodie Whittaker)和她的伙伴们直面一个古老而又危险的威胁。首先,从剧情上看,《Res.............
  • 回答
    听到美国总统特朗普在2020年5月29日宣布退出世界卫生组织(WHO)的消息,我当时的心情是相当复杂且充满忧虑的。这不仅仅是一个外交政策的调整,更是在全球面临新冠病毒大流行这一前所未有危机时刻,一次令人震惊且极具争议的决定。回想起来,当时全球正处于一片混乱之中。新冠病毒在全球范围内迅速蔓延,各国都在.............
  • 回答
    拜登总统在上任第一天就签署行政命令,宣布美国重返世界卫生组织(WHO),这一举动无疑是他外交政策上的一项重要信号,也迅速在全球范围内引发了广泛的讨论和评价。要理解这一决策的影响,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审视。首先,从 美国与全球公共卫生合作的视角 来看,拜登政府此举被许多人视为一种回归多边主义和国际合.............
  • 回答
    这现象啊,其实挺有意思的,就像给游戏里的一些元素起了外号一样,但又不是简单的昵称。我观察下来,主要有这么几个原因,而且往往是几种因素叠加起来的:1. 规避审查和平台限制:这是最常见,也最直接的原因。不少游戏内容因为涉及暴力、色情、敏感政治话题,或者仅仅是因为开发商的特定营销策略,会在一些游戏社区、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