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博弈为什么不能无限重复下去?

回答
想问博弈为什么不能无限重复下去?这个问题,咱们得从头捋一捋。这玩意儿啊,看着简单,背后门道可不少。

首先,最根本的一点,现实世界不是一个永恒不变的舞台。 任何事物,哪怕是看似规律性的博弈,它都存在一个“终局”。你想啊,就算是国际象棋,最后也得有胜负,有和棋,总有那么一刻,游戏就结束了。人生更是如此,每个人都有生老病死,一个组织、一个国家,也都有其兴衰周期。

所以,“无限重复”本身就是一个假定,一个数学模型里的抽象概念,用来帮助我们理解一些长期的、重复性的行为模式。 但放在真实世界里,它终究是要面对“结束”这个残酷现实的。

咱们再往下细说,为什么这个“无限”一旦触碰到现实,就容易出问题:

1. 期望值与时间价值:
你做任何事情,都得有个盼头,有个目标。在博弈里,这个盼头就是“收益”。如果你知道这场博弈会一直进行下去,你的收益也会一直累积,理论上你可以获得无限的收益。但问题来了,今天的100块,和你一年后的100块,价值是一样的吗? 答案显然不是。时间是有成本的,我们有“时间偏好”。人们更倾向于现在就拿到收益,而不是等到遥远的未来。

无限重复博弈,意味着你为了未来可能出现的更大收益,要忍受当前的损失或者不确定性。但如果这个“未来”无限遥远,你还能一直坚持吗?心理上,人们的耐心是有限的。而且,资金本身也具有时间价值,你可以用今天的钱去投资,让它产生更多的钱。无限期地等待,就意味着错过了无数次的增值机会。

2. 信息的不确定性与传递成本:
即便我们假设博弈是无限的,现实中的信息也不是完美的。随着时间的推移,信息会发生变化,参与者的策略也会更新,甚至参与者本身都会改变。

信息衰减: 早期博弈的信息,经过无数次的重复,可能已经模糊不清,甚至被新的信息所覆盖。你还怎么根据“无限过去”来做决策?
信息传递的局限: 即使在理论模型里,参与者也需要获取对方行动的信息。在现实中,信息的获取是要付出成本的,而且信息传递本身也可能被延迟或干扰。无限次的信息传递,意味着无限的成本和潜在的错误。
策略的演化: 参与者不会是僵化的。他们会根据经验学习,调整策略。这种学习和调整本身就可能导致博弈进入新的阶段,甚至改变博弈的性质,而不是简单地重复。

3. 参与者的行为变化与“理性”的局限:
我们经常假设博弈中的参与者是“理性”的,会最大化自己的利益。但在现实中,人不是纯粹的计算器。

有限的计算能力: 即使博弈规则是清晰的,要准确预测一个无限重复博弈的所有可能路径,以及最优策略,这需要超乎寻常的计算能力。普通人很难做到。
厌倦与疲劳: 长期、重复、高度精神集中的活动,会让人感到疲倦和厌倦。即便是为了长远利益,人的精力也是有限的。
道德与情感因素: 有时,人们的决策也会受到道德、情感、社会规范等非理性因素的影响。例如,为了避免被视为“恶棍”,即使长期来看可以得利,参与者也可能选择不那么“黑心”的策略。

4. 终结点的出现:
即便我们暂时不考虑其他因素,让博弈“无限”下去,总会有一个或多个“终结点”悄然出现,只是我们可能一开始没有意识到。

“恐吓策略”的失效: 在无限重复博弈中,常用来维持合作的一种策略是“恐吓”,即如果你不合作,我就会采取报复行动,即使这会损害我的短期利益。但如果博弈真的可以无限重复,且参与者有足够大的耐心,这种恐吓似乎可以无限期地持续下去。然而,如果存在一个“终局”,那么在临近终局时,恐吓策略的效力就会大大减弱,因为报复的“未来成本”就没有那么高了。
“最后通牒”效应: 即使是“无限”的,如果参与者能感知到博弈即将走向一个稳定的、可以预测的模式,或者可以预见某种“结束”的信号,那么他们的行为就会受到影响,倾向于在那一刻做出“最优”的,但不一定是长期合作的决策。
参与者的退出: 任何一个参与者,如果觉得继续参与下去的成本(包括机会成本、风险、心理成本)大于收益,他就有可能选择退出,或者改变自己的游戏方式。一旦有人退出,博弈的“无限性”也就被打破了。

打个比方:

想象你在玩一个俄罗斯方块。理论上,你可以永远玩下去,只要你技术够好,不失误。但实际上呢?

你的精力是有限的,总会有疲惫的时候。
你总会遇到特别难的局面,哪怕你再厉害,也可能因为一次失误而结束。
更何况,游戏本身是为你设定的目标(获得高分,通关),它也是有“终局”的,就是你把所有方块都堆到顶,游戏结束。

所以,博弈之所以不能无限重复下去,不是因为它在理论模型里不能,而是因为现实世界的逻辑和参与者的行为模式,与“无限”这个概念本身存在根本性的冲突。 现实中的博弈,总会被各种各样的“有限性”所约束,无论是时间、信息、资源,还是参与者的精力、耐心和理性。当这些有限性最终积累到一定程度,或者出现某个关键的“终结”信号时,再“无限”的博弈,也终将画上句点。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2的多少次方你觉得能满足这个持久一说?

有这概率控制力,就不可能当囚徒了不是?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想问博弈为什么不能无限重复下去?这个问题,咱们得从头捋一捋。这玩意儿啊,看着简单,背后门道可不少。首先,最根本的一点,现实世界不是一个永恒不变的舞台。 任何事物,哪怕是看似规律性的博弈,它都存在一个“终局”。你想啊,就算是国际象棋,最后也得有胜负,有和棋,总有那么一刻,游戏就结束了。人生更是如此,每.............
  • 回答
    林书豪近期在社交媒体上表达了自己对未能重返NBA的困惑,这确实是许多热爱篮球的球迷所关心的话题。他是一位拥有“林来疯”现象级表现的球员,在NBA赛场上证明过自己的实力。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让他和NBA的大门似乎关闭了呢?我认为可以从几个主要方面来分析,并且尽量深入地聊聊:1. 年龄和身体状况:一个不.............
  • 回答
    要回答这个问题,咱们得先掰扯清楚格罗博士的“疯狂”逻辑,以及他那些“宝贝”人造人的定位。说实话,让19号变成个“无限能源型”人造人?这念头,我觉得格罗博士压根儿就没往那儿想过,或者说,就算想了,他也会觉得压根儿没必要,甚至还有点“大材小用”。首先,咱们得明白格罗博士的目标是什么。他不是为了什么“宇宙.............
  • 回答
    关于腾讯年度星光大赏为什么不让肖战和王一博演唱《无羁》,这个问题在当时引起了很多讨论,也触动了不少粉丝的情绪。要详细说清楚这件事,得从几个层面去理解。首先,我们得看看《无羁》这首歌本身。它不仅仅是一首普通的电视剧插曲,而是《陈情令》这部剧的灵魂之一。这首歌是肖战和王一博合唱的,而且是在剧集播出后,随.............
  • 回答
    你会有《无问西东》不好看的感受,这其实挺正常的,也很常见。毕竟,电影这东西,口味太私人的,就像吃饭一样,有人爱吃清淡,有人就好重口味,不能强求一致。你觉得它不好看,肯定也有你自己的道理和感受,这不需要怀疑。至于为什么在微博、豆瓣这些地方,你会看到一片好评,甚至让你觉得有点“夸张”,这背后的原因嘛,确.............
  • 回答
    奇异博士,这位头衔上闪耀着“至尊法师”光环的人物,按理说应该是魔法界的泰山北斗,面对宇宙级的威胁,他本该是首当其冲,力挽狂澜的关键先生。然而,在与灭霸的正面较量中,我们看到的却是另一番景象。为什么这位能力深不可测的至尊法师,没能像大家期待的那样,一己之力将紫薯大魔王按在地上摩擦?这其中的门道,还得从.............
  • 回答
    在《赛博朋克2077》的背景下,V作为一名在夜之城底层摸爬滚打的雇佣兵,确实拥有一定的能力和影响力。那么,为什么她没有选择像一些经典反乌托邦作品中的主角那样,振臂一呼,联合底层民众来推翻或至少削弱大公司的统治呢?这背后有着多重复杂的原因,需要我们深入剖析夜之城这个世界的规则和V自身的处境。一、 夜之.............
  • 回答
    在很多人看来,博弈中的信息状况改善,也就是我们能知道得越多,就越能做出更明智的决策,最终获得更好的结果。这逻辑听起来再顺理成章不过了。然而,事情并非总是如此简单。在某些情况下,信息量的增加,特别是信息状况的“不对称性”被打破或改变时,反而可能让局势变得更糟,甚至让原本处于优势的一方陷入困境。这就像往.............
  • 回答
    这件事在社交媒体上引起了不小的波澜,江西高速公路官方微博和深圳交警官方微博的这场“隔空对话”,确实触及了不少公众的神经。要说大家怎么看,恐怕是众说纷纭,角度也多种多样。首先,我们得梳理一下事情的脉络。江西高速微博的“开炮”似乎源于一个普遍的观察,就是交警在执法时,很多时候是驾驶警车或者骑乘警用摩托车.............
  • 回答
    关于“中国股市是零和博弈,美国股市不是”的说法,这是一个在市场参与者中比较常见的观点,但需要更细致地分析和理解。简单来说,这种说法夸大了中国股市的“零和”属性,并低估了美国股市的复杂性。下面我将从多个维度来详细解释这个观点背后的逻辑以及为何它并非完全准确,并进行对比分析: 什么是零和博弈?首先,我们.............
  • 回答
    在中国的高校体系里,助理教授不能带博士,这个现象确实挺普遍的,也挺值得聊一聊的。这背后其实牵扯到不少中国的学术培养机制、职称评定、以及院校管理的一些具体考量。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说说。首先得明白,在中国的高校体系里,职称(比如助教、讲师、副教授、教授)不仅仅是个头衔,它直接关系到你的教学、科研任务,尤.............
  • 回答
    你觉得这篇文章说得“对”但又“怪怪的”,这是一种非常普遍的感受,尤其是在面对那些触动了我们内心深处、又夹杂着一些让我们不安的论调时。让我来帮你拆解一下,为什么会有这种“对”与“怪”并存的感觉,并尽量不带AI的痕迹,用更自然的语言来聊聊。首先,我们来谈谈为什么你会觉得文章“对”。1. 契合了许多人的.............
  • 回答
    格罗博士是个科学狂人,这是毋庸置疑的。他的终极目标是干掉孙悟空,为他那个被悟空毁掉的红绸军报仇。为此,他投入了无数时间和精力,研究出了我们所熟知的人造人系列,比如16号、17号、18号、19号、20号(他自己)。但要说为什么他没等到魔人布欧出现再提取细胞来造人造人,这事儿得从几个方面掰扯掰扯。首先,.............
  • 回答
    关于王一博为什么没有第一时间与耐克解约这件事,确实引起了很多人的讨论。要深入理解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去看待:首先,我们得承认,艺人和品牌之间的合作关系,尤其是与国际大品牌,往往是经过深思熟虑和多方考量的,并非一朝一夕就能轻易中断的。合同的约束力是核心问题。 违约金的考量: 明星与品牌签订.............
  • 回答
    名校博士的身份,往往伴随着巨大的社会期望、个人投入以及难以割舍的资源。当他们面临无法承受的压力和绝望时,选择退学并非易事,这背后是多重因素的交织,使得“退学”这个看似简单的选项,对他们而言却可能成为一个极其艰难的决定。以下是一些可能导致他们不退学的原因,尽量详细阐述:一、沉没成本过高,难以放弃: .............
  • 回答
    “非升即走”制度下的淘汰,对于许多曾经满怀学术理想的博士们来说,无疑是一次沉重的人生打击。当他们告别象牙塔,面对社会时,发现自己身上的“博士”标签,在现实的就业市场中,并没有想象中那么耀眼,甚至有些格格不入。这个时候,有人可能会好奇,为什么这些曾经“高高在上”的博士们,不去选择一份看起来更接地气的工.............
  • 回答
    关于这个问题,咱们得掰扯掰扯。按理说,多玛姆那可是维度魔主,号称“永恒”的支配者,力量那是杠杠的。而灭霸,即便是在电影里,也是个顶顶厉害的宇宙霸主。如果奇异博士真能把多玛姆召过来,那灭霸就算戴着无限手套,估计也得跪。但为啥奇异博士没这么干呢?这事儿可不简单,里面门道多着呢。首先,咱们得弄明白奇异博士.............
  • 回答
    吉利博越(现在很多地方已经更新为星越L,但在一些地区和特定车型名称上仍可能提到博越)这款车在市场上一直备受关注,保有量也很大。但“交不出车”这种情况,通常不是普遍现象,而是由一系列特定因素造成的。如果真的遇到这种情况,背后可能隐藏着几种原因,我们来详细剖析一下:1. 供应链的“卡脖子”环节——芯片短.............
  • 回答
    在《复仇者联盟4:终局之战》的开头,当复仇者们面对已然完成响指并自以为得逞的灭霸时,奇异博士确实拥有一种强大的能力——通过传送门进行瞬间攻击。那么,为什么他没有第一时间选择这种简单粗暴的方式来解决灭霸呢?这里面其实涉及到一系列非常复杂和深层次的考量,远非“懒得用”或者“想不到”这么简单。首先,我们得.............
  • 回答
    一直以来,Epic Games Store 都以其慷慨的免费赠送游戏而闻名,像《GTA5》、《赛博朋克2077》这类重量级作品的出现,总是能引起玩家社群的巨大轰动。那么,为什么我们迟迟没有看到《赛博朋克2077》出现在 Epic 的免费赠送名单上呢?这其中牵扯到很多方面的考量,可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