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许他们经历的问题不是简单的退学就能解决的呢?
真的是从来都没有经历过这么多的自我质疑,从根本上开始的质疑,怀疑自己活着还有什么意义。
凡事都有路,我愿意走,只是走的有点偏。没有人给我指路,都在边上告诉我腿长的不好,质问我为什么走不对;父母跟我说我吃得饱穿得暖学历高还有什么好发愁的;朋友们说走完这一程就有很好的前途。只有我自己知道我陷进去了,出不来,即使真的磕磕绊绊的走完了这一程也许也就那样了。
你觉得为什么不退学?
你在小学是别人家的孩子,天天拿第一。
你在初中是别人家的孩子,天天拿第一。
你在高中是别人家的孩子,虽然有几个竞争对手,但是也是前五。
你习惯当第一了,你不太爽,你觉得只要自己努力就该比别人优秀。再努力一点,一定没问题的。
你考上了一个top20的985。在你们那个三线城市的重点高中已经是大喜讯了。但是你听说省会的某个省重点清华北大十几个。你开始感到似乎你在被同龄人甩开,但是这些事情还很遥远。
你上大学了,城市工人阶级的父母不能给你任何有益的指导。你读的生物。你的同学们,很多来自大城市的富裕或者知识分子家庭。他们视野宽阔,对未来规划清晰。在和你竞争GPA的同时,一手准备GRE、托福,一边进入好的实验室工作。
你和各路学霸竞争GPA,已经有点吃力了。其他的事情更是完全没听说过。你开始焦虑了。
你努力了四年,获得了国内top 5大学/中科院的保研资格。这在你家那片是历史上前无古人的。你爸妈很骄傲,亲戚朋友羡慕中带着嫉妒。
但是你知道,你的成绩最好的同学们,去了美国、英国、欧洲大陆的牛校读博士。那些牛校的名字,你曾以为只能是在教科书、历史书上看到的,高不可及的存在,跟你根本没关系的。
但是你的同龄人,你的寝室室友去了,还去的MIT、Harvard。
当你高考不如你,去了次一点985的几个高中同学,也将去美国读博士,或者在家里经济支持下在美国读计算机硕士。你听说在气候宜人的美国加州,这些人很容易找到工作,待遇很好,公司里免费午餐随便吃。
你再一次没有得到最好的,尽管你已经用尽全力了。不如你的高中同学也开始赶超你。你更加焦虑了。你知道,在国内读博,你如果不在博士期间做出好工作,一直喜欢的留在高校的稳定工作是没戏的。但是你还是相信自己,努力就有出路,虽然不一定比去MIT的同学好,但也还能接受。
你来到XX大学/XX研究院读研。曾经你被这个名字的光环照晕了双眼,以为这是一个专注学术的世外桃源,人人都是人格善良、与世无争的科学家,你的导师会是博学多才、倾力支持你的慈父式的大师。
但是他是个混蛋。
让你给他端茶倒水。让你给他买外卖,坐半小时公交送到家里。让你去给他报账,被行政大爷们各种欺辱。你需要的东西从来懒得教你。你想去的会议永远不会支持你。你的500块补助要扣200块。在组会上骂你就像奴隶主骂奴隶。禁止你谈恋爱。禁止你周末出去玩。禁止你节假日回家。
最糟糕的是,四年后,你的工作成果他拿去挂了自己的一作发表了。他的名字后面是几个和他有关系的熟人,你排到了第四。发表文章的费用还要你自己掏腰包。
然后他警告你,再不出成果还要延期几年。不老实就开除你。
他骂你,怎么就这么废物呢?你看人家XXX,每天bench work 12个小时,再看看你。今晚通宵把这个东西做出来。
你不想忍受这一切。
理性告诉你,你可以明天就提交退学申请,放弃这一切。
但是,你能承受那耻辱吗?
你父母会觉得你没用。一直嫉妒你的亲戚街坊邻居会嘲笑你。
你一生以依靠努力超过同龄人为目标。你以为你要赢了。最后你输的如同落水狗。改日你的同学朋友问起你的情况,你怎么回答?你就是你前半生一直在鄙视的废物、垃圾、失败者。
但是,你能承受那退学的风险吗?
你父母年是过半百的普通职工,不能给你任何经济支持。你每一步都小心翼翼,不敢承受半点风险。你没有实习过。你没有和人正常交往过,不通人情世故。你拿着500的补助不怎么去同学聚会,人际网络几乎不存在。你在实验室里学的那屠龙之术没有企业需要。你的年龄比起应届毕业生来是巨大的劣势。
你知道,找工作,只会加速证明你的廉价。
进退两难。
那些曾经和你一挣高下的人,已经在美国的名校把你远远甩在后头。那些曾经比不过你,被你鄙视的人,也一边发表高端paper/去了FLAG做实习,一边游山玩水体验大好世界。那些从未听过名字的二流院校的学生,此时却和你坐在同一间实验室里。
你明白,你输了,你永远追不上了。在这场长跑中,你只会每天痛苦地目睹自己被别人一点一点拉远,即使自己跑到心肺剧痛。
每一天都是对你曾经心高气傲的自尊心的折磨。
无期徒刑。
还是跳下去吧。一了百了。再也不用每天每时每刻每分在导师的羞辱、自我的拷问下心如刀绞了。
======
后记:写这篇文字是想让大家能够通过这些人的经历了解他们的心态,多理解包容他们。
但是我还是要说,天无绝人之路,学会面对挫折不是一句空洞的废话。学会放下自己的执念,不要被年轻时单一的经历所束缚了心智,不要总是盯着脚下。抬头看看,鼓起勇气,开动脑筋,天高海阔。
祝科研不如意的同学们找到更幸福的道路。二十年后你事业有成,家庭美满,全家飞来海边度假。站在沙滩上看晚霞,你想到了二十年前的你的经历,那只是人生的汹涌波涛中几朵转瞬即逝、无关轻重的浪花。尽管当时它们看上去那么巨大、可怕,令你窒息,但你最终还是长大了。
======
再后记:
最近很多朋友和网友告诉我,一些公众号的爆款文章称,这篇回答是最近不幸自杀的刘春杨博士的遗作。这完全是为了煽情博眼球而胡说八道。我和刘博士没任何关系。这些公众号这么消费死者,我很反感。
抑郁最大的危害在于,对抑郁者来说,它能不知不觉地剥夺他们做选择的能力;对旁观者来说,它能无声无息地把这种剥夺包装为不被认同的疯狂。
这里的误区在于,对罹患抑郁选择结束自己生命的博士来说,他们的选择背后真正的动力绝非违背理性的疯狂,而是一种符合最标准理性人假设的自利——只不过对于抑郁者和旁观者来说,他们所能看到的选择本身是不同的,后者所谓的退学,跳槽,换老师等等“正常”的选择,早就在抑郁者脑海内被黏着在日积月累的日常中的抑郁一点点消解了。于是对抑郁者来说,他们在脑海内始终面对的是抑郁这个强大无匹的怪物,而他们仅有的两个选择是A.继续痛苦地扛着活下去和B.死了一了百了。这里需要特别指出,抑郁怪物最大的帮凶恰恰就是博士自己的理性——它会不断以平直,冷冽,干脆,沉静的声线告诉博士哪个选项在当下是最“利己”的。此时反倒是他们动物本能的感性会不断劝说他们努力求生,但这些博士的理性全部经历过最严格的淬炼,它会以毫不动摇的姿态有条有理地一一驳斥感性的劝说,然后再次重申做“利己”选择的重要性。
上述这一切也许在这些博士的脑海里已轮回了几百次,几千次。在这几百次几千次里,他们都在最后成功地以一个最终仲裁者的强硬姿态把理性强行压了下去。但理性每次只是会轻飘飘留下一句:“我会再回来的。”是的,博士能够一路奋斗到这个位置,所依仗的最雄厚的资本恰恰就是自己的理性,而深陷抑郁时,他们却要反过来去对抗自己这最强大的部分。更糟糕的是,这种对抗是孤独且不被理解的。在抑郁已经将所有其他“正常”选项消解的前提下,他们的对抗在很多旁观者看来就是没事找事的“矫情”,他们永远都无法理解一个明明可以“轻松”退学的博士为什么会像一个傻逼一样日日夜夜和不存在的怪物做殊死搏杀——这显然就是疯狂嘛!既然是疯狂,那又何必要去理解一个疯子的内心世界?疯狂标签一旦贴上,一切基于不理解的放弃,责难,嘲弄,批判就有了符合社会道德和逻辑的根基,它们可以肆无忌惮地滋生而不被谴责——唯一那个能够谴责它们的人是一个“疯子”嘛。
最后,让我们再看一看这些博士们脑海里,也是生命里最后一场战斗:一边是已经浑身上下鲜血淋漓且被贴上了疯狂标签而不被理解的博士。另一边是被抑郁成年累月浇灌出来的深不见底的黑暗,是被无数成绩成年累月认可过的坚不可摧的理性,它们肩并肩向博士发起最后一轮冲锋。博士抬起头,不见任何援军,博士低下头,看见无数创伤。最后一次了,再也不用继续这孤独且没有尽头的战斗了。他们如此对自己低语着,松开了手中名为求生本能的,唯一的剑。
The End。
这现象各国都有,但中国确实较严重些,可能的原因,我想有以下几点。
一,中国传统
可能是因为中国有“学而优则仕”和科举的传统,所以中国人将读书看的格外高尚和重要,这本质没错,但西方的学士硕士博士培养流程,和中国传统科举的秀才举人进士真的不对应。从本质上说,博士就是老师带徒弟的从业资格考试,考过了,不是封几官,而是获得科研从业资格,仅此而已。但中国的现实情况是,真正了解博士实质的,基本都是读过博士,没读过的,还是理解博士为进士,博士后为状元及第,而实际上,博士后≈没找到工作。真的天壤之别。
二,研究本身
所谓研究,是指研究不了解的东西,当然这个前提是全人类,而非你自己,研究自己不了解的东西,叫学习更恰当。因为不了解,所以也就带来了更多未知性,例如,工具的未知,方法的未知,结合起来,自然就是时间的未知。遇见困难不可怕,可怕的是不知道遇见的困难究竟多大。等发现时,往往已经为时已晚。
三,体制带来的蝴蝶效应
对比全世界教育产业的国家,中国的高等教育收费很低廉。公立大学,只要你能考上,就都能上完。同时,中国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的收入差异又很大。这造成一个问题,就是中国学生在读书这件事上,往往只考虑机遇,不考虑成本。但实际上,干什么都是有成本的,只不过呈现的方式不同而已。全世界有些国家高等教育免费,但这些国家多以平等立国,不同工种收入差异小,教育不带来额外的“机遇”;还有些国家高等教育很贵,学生多要负债,但这些国家多以自由立国,你舍得投入,市场就有相应补偿。我们刚好各取一半,看上去好事全占了,低投资,高回报,但其实风险也最大。低投资低回报是基金,高投资高回报是证券,低投资高回报,那不就是期货嘛。确实分分钟让人跳楼。
我觉得那些默默自杀的在读博士都是好人! 只有好人才会折磨自己,宽恕别人。当然,好人有好人的问题,那就是好人通常比较懦弱。中国的教育体系,除了少数天才,能读到博士的大都被驯服得像个绵羊,毕竟不好好听话的孩子基本上大学一毕业就迫不及待地反去社会了。对于一层层筛选,最后读到博士的好孩子来说,保留点血性实在是非常难的。因此跳楼自杀算是作为一个遵守各种规矩的好人比较普遍的做法。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