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粉男的占多数,众所周知,我国男人是真的没消费能力。
老罗还是直播氪金吧,一刀99,冲648送648,再cos个孙尚香啥的。男同胞也就这口花点钱了。。。
当年说了好几次“下次一定买”最后买了两台坚果,这次看到罗老师为了卖剃须刀刮胡子,一时间唏嘘不已。给极米的人多次道歉那段看得有点难受,这还是当年那个天生骄傲的罗老师么。 买了一盒笔一张卡两个充电器一盒巧克力。看着罗老师秃了的头皮,就想说句注意身体吧。
以为是rapper,结果是reader。
失望!
剧本都有了,大家想看到的是这样的……
可老罗带货是这样的……
20:50 罗老师音浪1922.0万,领先第二名1854万,抖音或成最大赢家!
21:00 罗老师音浪2612.0万
21:10 老罗音浪3056.0万
21:20 老罗音浪3169.0万
21:30 老罗音浪3241.0万
21:40 老罗音浪3263.0万
21:50 老罗音浪3251.0万
22:00 老罗音浪3410.7 万
22:10 老罗音浪3453.8 万
22:20 老罗音浪3482.1 万
22:30 老罗音浪3505.9 万
22:40 老罗音浪3539.1万
22:50 老罗音浪3575万
23:00 老罗音浪3617万
终场 23:07 老罗音浪3632.7万
总计: 12483万元(欢迎勘误,特别是销量的初始值)
(注意统计数据方式不同:其中石头扫地机器人计算的是定金100元,其它所有商品均计算券后价。若石头机器人按券后价2599元则为14000万元。若所有商品按照原价计算则为1.7亿元+)
注:我最终统计的是截止23:07的实时数据, 因为每十分钟我都会重复核验, 销量数据不大可能存在大的偏差。 刚刚得知官方宣布成交额超过1.1亿元,不清楚偏差额是否与退货或未付款有关,但以上实时数据依然有效,最终结果以官方为准。
2. 总销售额时间图
分析:
私货(嘿嘿):
这一个颠覆认知的年代,老罗本身实力如何不去评价,老罗过去几年做啥啥不顺,屡战屡败,屡败屡战。结果抖音直播带货一夜赚的比过去几年都多。 这是否会让我们对成功的定义产生一丝恍惚?
当然老罗首场直播依然有很多瑕疵,比如对货品不够熟悉、口误、相声品质下降等。老罗究竟有没有全身心投入,能不能成为真正的带货“一哥”?还需再看几场。
感谢各位!
有一说一,朱萧木唯唯诺诺不堪大用,拖后腿。
真要带货说相声,捧哏被插嘴,还属王自如老哥。
罗:这笔不错能写十公里!
王:wow!
罗:这小龙虾在零下一百度里冻严实了贼好吃!
王:awesome!
而且如果在知乎直播带货,那个效果,卧槽得炸到圈外去。真的,但凡知道老罗骂过知乎er的全都得炸
今晚我研究了下老罗的直播数据,发现他带的货,转化率最高的,竟然是洗衣粉,其数据高达222%(如果数据没错的话)。而从他的粉丝画像来看,大多数人都是男性,且在40岁以下。
我不禁脑补了一下,是什么情况,才会让这群40岁以下的男性,去买这么多洗衣粉?经过缜密的思考和细致的推测,我想出了一个可怕的答案,那就是单身男性。因为他们不得不自己解决洗衣的问题。
内行看门道,由今晚的直播,我们能看出很大的社会问题了(滑稽)
不太行
1.对产品不太熟悉
2.对吃的太热衷,介绍产品时台词都快被旁边同事抢光了
3.建议把旁边那位支走,不然相声不好看→_→
隔壁快手辛有志的徒弟蛋蛋卖荣耀V30和9a,一分钟卖了一万台,总共卖了五万台,就这还是退款清算后的成绩。
罗桑这个成绩实在是……
排不上号。
大家可能不懂这中间的差距有多大,我简单解释一下。
罗桑倾尽全部头条系的力量+本身的流量。
头条里面推送给大大滴流量,抖音给到最好的位置最好的推送,在直播带货之前预热了这么多天,无数场撕逼分析和质疑。
而辛有志的徒弟蛋蛋靠着自己的流量,十分钟手机成交7700万,一天成交额4.8亿——这都是退款后的成交额。
卖手机噢,不用精日博眼球噢。
啥叫专业啊,啥叫职业精神啊,哪行都是需要精进的好吧。
噢对,辛有志大家可能不大熟悉。
之前新闻里面叫他辛巴多一些。
就是那个给武汉捐了1.5亿的快手网红辛巴。
当然这个4.8亿是他徒弟的成绩,他自己本身最高成绩是一天卖了21亿。
所以罗桑这个直播的成绩我个人是觉得非常失望的。
失望分为三点,第一是罗桑的粉丝真的不给力,稍微贵一点的都卖的一般,说明看戏的居多。
第二是罗桑的直播真的太无聊了,感觉不是很认真的样子。
第三,集头条系之力,最后的带货结果就这?
这也太次了。
论实力,辛巴吊打罗桑。
论有趣,隔壁薇娅4000W卖火箭,开启直播电商新天地。
这除了一场闹腾,罗桑啥也没证明。
主要是这业务能力太次了,完全没到直播带货的水平线上,希望罗桑可以好好努力精进技艺,在直播带货行业开花结果。
这要是干一行瞧不起一样,干啥啥不精,直播带货的观众可没那么好糊弄。
抖音也不可能一直丢白给流量给罗桑,留给罗桑的时间已经不多了。
希望下一场直播能看到罗桑整点活,卖卖日本七日游也不错啊,卖旅游那多好啊。
评论区有人说抖音把辛巴挖过去,这就是不了解两个平台的区别了。
快手有很多网红跳抖音的,最后都跳回来了,因为流量和涨粉大大滴,但是带不动货。
说白了,流量闹得再牛逼再大发,落到最后还是得粉丝真的买单,拿真金白银出来支持。
曝光再牛逼有啥用呢?
两平台的用户那是不一样的,辛巴这种体量的网红,去哪都是大爷,为啥选择留在快手呢?
对快手有感情?
不,是因为在快手真的能赚钱。
所以抖音才搞罗桑这一出,这跟字节跳动买囧妈一个道理,不图他赚钱,就是賺个吆喝。
但拿曝光造星的模式,真能造出现金奶牛吗?
罗桑这次的结果告诉我们,不能。
你得活好。
抖音想带货,靠罗永浩趟这条路。
目前带货能力上,淘宝直播不用说,
某MCN头部机构,Top 3那种。
告诉客户:
这样又能做品牌宣传,又能卖货,没问题。
潜台词是什么呢?
抖音卖不出去货,但观看量大,粉丝看起来多。
但就是卖不出去货。
这事,对于字节跳动,
和六个亿买《囧妈》在线播放一样。
但别忘了,抖音对第三方广告管的很严哦~
至于老罗,未来是死是生,和抖音无关。
大致就酱。
以今晚最重头的小米部分为核心,谈一谈个人的看法。
坦率来讲,今晚的直播效果还是不错的。以小米的级别,它实际上并不真地需要靠罗永浩来为他带出多少销量。在中国市场多年的深耕,让小米具备了足够的认知度和美誉度,仅靠品牌价值就足以拉起销售数字。不同于“依靠主播流量才能确保销售”的小品牌,这些品牌从来就不需要罗永浩甚至任何主播的背书来获得直接的销售数字,他自己的品牌就是最有力的背书。
而作为这个级别品牌的直播推销者,罗永浩更多的任务,更多地在于拉热度----运用一切手段,提高直播间的观众数,让小米的新品能够以一个交流直接的方式,在第一时间接触到最多的观众,从而提高“小米出新品了”概念在更多人心中的印象。对于这个工作来说,罗永浩可以不推销,甚至不详细介绍小米新品的功能和提升技术,只要讲一些段子,提高直播的有趣度,吸引到更多人的来收看---无论是出于何目的的收看----就大功告成。而这一点,对于“卖手机卖不出去,发布会讲相声门票被爆炒”的罗永浩来说,无疑是其人生中最擅长、甚至唯一擅长的一项技能。
但是,这次直播的成功,对于罗永浩而言,却是十足悲哀的。直播间的一幕幕,堪称一部完美的悲喜剧大戏。
这次的直播合作,是小米活用罗永浩标签,对其进行一种颇有几分“恶意”利用下的营销。而对于罗永浩来说,这将是他个人一次十分可悲的里程碑:自此而始,他努力打造的一切人设,以及曾经无比信仰的“人设流量变现”商业逻辑,都将脱离目前的遮掩姿态,迎来赤裸裸的破灭。
而从直播而言,这一次的小米必将盆满钵满,而即将驻扎于平台的罗永浩,却难言光明。
对于这一次直播,小米的诉求是什么?是卖出多少多少台手机吗?它的逻辑又是什么?是看中罗永浩的带货能力吗?
显然不是。如果罗永浩拥有那样的带货能力,那么他的锤子手机根本不会垮台,他也断不会沦落到小米的促销台上大搞“相声演员念广告词”。罗永浩的粉丝流量中的消费者转化比例不足以支持销售量,而路人更是对其掩鼻而去,已经是不争的事实。选择这样一个已经被市场证明了“卖手机还不如卖门票”的失败营销者,小米看好的当然不是他的带货力。
小米从罗永浩身上的所图,恰恰正是他的这一系列失败,想提取的,也正是他创业人生的崩毁。
在手机创业乃至于更早的博客和英语学校时期,罗永浩就坚定了自己的核心逻辑:对于粉丝规模的变现。而对于粉丝的基数扩大以及消费者转化来说,贴合市场“冲动消费指数最高”“个人信仰最容易培育”的群体,就成为了重要的工作。消费能力相对更年少者而言来得宽裕、青春期的尾巴结合年龄赋予的惯常性愤世嫉俗和追求个性、而又只是略涉社会从而世界观尚不成熟的大学生到社会新人的区间,就构成了他最完美的精准对口。为此,罗永浩才——不管自己信不信地——大肆播撒自己“逍遥骑士”一般的言论,让自己通过砸冰箱、喷富商的嬉笑怒骂,成为一个众人皆醉他独醒的流氓智者,树立一个不屑于物质的精神贵族形象。
即使到了锤子手机时代,他也要通过对乔布斯三句不离其口的推崇,借助这位苹果教父的形象,来拐着弯地将自己的产品从普通——甚至时而低于“普通”标准——的工业化消费品的水准上抬高,来到工业艺术品这样一个“逼格给予零成本的产品价值提高”的段位,来给自己强化人设的同时增加产品溢价空间。而乔布斯与他的苹果,由于其“身处商业而又高度精神化”的气息,正是初入经济高速发展的当代中国社会,而自身消费水平落后,急需“精神化”“个性化”“反权威”来增强存在感、获得自我认可的年轻群体所迫切需要的东西。
在这个意义上讲,苹果(至少是七八年前的苹果),与民谣、摇滚、文艺电影、茨威格和马尔克斯,在其相当一部分的受众眼中,并没有太多的区别。而罗永浩想做的,就是让他自己,带着他的锤子手机或者随便什么产品,挤到乔布斯、麻油叶、新裤子(对于广大“老乐迷”来说,是“参加综艺节目之前的”新裤子)、贾樟柯和茨威格的中间去,再像他们其中的一部分一样借此变现,而且变本加厉。
罗永浩其人,他曾经的那些批判性言论,很多并不具备太多内容价值。更多的意义,来自于他的“敢说”,而不是“说了什么”——就像博客时期的韩寒一样(恰巧,他的受众与罗永浩也有着一些重合),他们的内容并比不上王小波的那些杂文,很多东西都是一种“现象揭露”而非“内在思索”。因此,无论是韩寒还是罗永浩,他们都无意、或许也没有能力,在那条道路上走太远,而是选择了人设树立后的粉丝利用,走上了以“流量商业”为核心的粉丝经济之路。
但从结果来看,韩寒成功了,他的电影部部创收,而罗永浩却失败了,他的创业屡战屡败。究其原因,在于产品内容的把控力上。韩寒虽然有着人设与粉丝,但他借助有几把刷子的艺术触觉,给自己的几乎每一部电影都赋予了浓重的个性化风格,提供了他的粉丝心理诉求可以得到满足(正如从他本人身上所获得的那种满足)的产品。而罗永浩,他制造的手机,虽然也试图在细节部位植入各种“设计”来让产品形成“工艺匠心”的概念化,但在品控等制造业基本环节上却大多平庸、甚至有时候更低。
显然,韩寒在艺术上的能力,让他足以保持作品与人设的一脉相承——我们看着《后会无期》和《乘风破浪》,就好像是读着《一座城池》和《1988我想和这个世界谈谈》,也就像是我们看到的韩寒人设:即使明知规则与律令,但依然坚信着自己的乌托邦世界。而相比之下,罗永浩的制造业把控力和企业领导力,完全不足以支撑他的产品打造。
这一点差异,就构成了韩寒与罗永浩的差异,或许也代表了罗永浩与他想要成为的那些名字的差异——与从小就舞文弄墨的韩寒不同,锤子手机之前的罗永浩,对制造业和工业产品最大的了解,恐怕就是砸烂西门子冰箱后看到的产品内部构造。而他“流量变现”商业逻辑的失败,也就不可避免了。
而回到小米。在雷军一门众的眼中,这样落魄的罗永浩,无疑有着巨大的利用价值。
随着锤子手机的每况愈下,罗永浩自身的商业逻辑其实早已宣告失败,他的创业在锤子被变卖给今日头条前的更早时点已然宣布“事实性死亡”。而在垂死挣扎中,罗永浩也逐步地在不停地打脸,让自己前期树立的人设愈发模糊而动摇。打破“绝不降价”逼格许诺的降价,后续产品中对此前鄙夷友商的“借鉴”,不再“细节崇拜”而开打性价比的思路,从“世界第二”到“东半球第二”的口风,微博上的跳脱不再,甚至到后期变身杂货铺一般上架的空气净化器、行李箱,都表现着罗永浩对曾经小米路线的“投敌”,证明着他自己路线的失败。
但是,无论如何,即使人设如何摇摇欲坠,罗永浩始终都还没有放下最后的一丝颜面和人设,“赚了钱以后还是会回来做手机”,言犹在耳。而跳到电子烟领域后的小野品牌,也请来了与他自己人设类似的陈冠希做代言。可以说,虽然已经事实性死亡,但罗永浩的最后一点架子还没放下,对自己商业逻辑的最后一丝期盼也没有丧失。
而到了今天,电子烟被封禁,甚至连以“首席忽悠官”的加盟之名、行吆喝带货之实的鲨鱼皮技术制品营生也不了了之。被逼上梁山的罗永浩,终于放下了最后的一点挽尊之心、逆转之望——接下小米的推广工作,在千万网友的眼前为这个曾经他为了树立人设而最为鄙视的品牌摇旗呐喊,等同于对他自己人设的亲手打碎,而放弃了人设,也就放弃了以人设吸引流量为核心的粉丝变现商业逻辑。
因此,推广小米新品的直播,即是罗永浩在所有——如果还存在这一群体的话——粉丝面前的形象自毁,以及对于天下的昭告:我罗永浩,所相信的一切都是错的。在他的江湖行走中从未发生过这个级别的自我毁灭,这也足以标志着他对于自己前半生某种“商业信仰”的亲手击碎。
而小米看上的,恰恰就是这样一个时点。一个多年来以一副“不肯低眉事权贵”的嬉笑怒骂者形象活跃世间的话题人物,对自我的首次彻底否定,手持着曾经不屑的“low逼手机”卖笑讨好。小米与罗永浩,产生出的讽刺趣味,混合着罗永浩人生中带有些许滑稽味道的信仰破灭,将让这次直播成为一出黑色幽默风格的伟大悲喜剧,为小米新品带来无尽的关注度。
至于销售量?雷军根本不会在乎。以今日之小米的体量与品牌,线上直播只是一种辅助性的营销手段补充,让新品拥有一个更当代化、更亲民化的展示平台。而销售,拥有着多年耕耘带来的超强品牌认知度和接受度的基础,并不会因为有无线上带货就多卖或少卖多少。并且,罗永浩的自我毁灭,可以带来足够的关注度,但也会让最童话人生而不谙世事的仅存粉丝幻灭,从而让罗永浩本就不佳的带货能力更加下降。至于路人,他们连锤子手机都不买,还会因为罗永浩而买小米吗?
在小米看来,直播带起的销售不重要,有超强的话题性,足够吸引眼球,让全天下知道“小米有个新手机,有这个那个提升”就够了。以及,可能对于雷军个人而言的,一点微量比重的心理满足作用——你个门外汉当年如何骂我,现在呢?
可以说,小米的营销策略是必将见效的,但与此同时,在客观上讲,对罗永浩这种客观残存价值的最大化利用,也意味着对他的莫大嘲弄。
在本质上,罗永浩的带货,并不是李佳琦以及大部分带货主播那样风光无限、唇红齿白的流利推销和应答自如,而是这样一种画面:罗永浩穿着印有小米logo的衬衫,对着直播屏幕表演自己自抽耳光的经典gif。
只是,这一次,旁边的人不再会劝着“算了算了罗老师”,而会兴奋地鼓噪:“手机卖到一千台,罗老师的耳光就再抽十个!”
这或许就是直播带货时代下,罗永浩的全部价值了。他的悲喜剧成为了商家吸引关注的手段,他的“自残”表演成为新品博取认知的媒介。至于带货生涯的未来?低端的牌子对于他的人设而言是进一步的鞭尸,让他的粉丝更加丧失,无助于销量。而高端的牌子,当他失去了这一次的“人设毁灭历史性瞬间现场”结合“小米”的不可复制时点,当他的自残变成日常,其他的高端牌子也就不会再自贬身价地来寻求表演高潮散尽后的这点关注度了。
罗永浩,也只能是表演等同于自抽耳光的自残人设式直播,配合着功力尚存、但意兴阑珊强打精神的相声单口,恰一恰烂钱了。
最终,他承认了前半生商业信仰的失败,活成了一个自己或许不愿接受、广为大众调侃的模样——说着相声卖门票。
只是大家都料想不到,门票卖的不仅有相声,还有自残。而说着相声的罗老师,嘴角还挂着打嘴巴留下的鲜血。
可能,这就是人生吧。
看了半场,最后无聊到看不下去了。
罗桑正确的选择,依然是做直播没错儿。
但还是别带货了,纯讲相声讲段子就是了。
就像他十六年前做的那样。不忘初心。
主要盈利靠打赏,外加贴牌广告。
也就这样了。
罗老师最好专心脱口秀,看着从快300万掉到了不到100万,心疼。
心理的落差感无以言表,罗老师说过自己准备1~2小时的公开演讲需要准备200小时,但是看了这个直播,要么他并不是花了几百小时准备,要么就真的是能力不够。
上个月我也开始涉足短视频,本来希望借着这次机会,深刻体会到语言艺术的魅力。
先给罗老师道个歉,所有商品里唯一我还用得上的就是那个搜狗S1录音笔,结果上个月为了对付疫情期间数不清的电话会、研究网络短视频脚本、积累直播素材,提前入手了。
去环境杂音、自动转写文本、AI提取大纲、区分发言人,等等等等,罗老师除了用糖纸和吸尘器介绍了一下去噪功能,真正实用的功能,一个没演示。
Hmm,传统艺能,毕竟app一个图标、一个手机曲线都出神入化,丢饿了西瓜捡芝麻不说手机通话,不意外。
下次知道了,看了直播清单,还是直接去网上看评测比较好,节省时间。
说正事儿
做视频内容,如果不研究罗老师演讲,损失很大。
大家已经知道渠道、供应链、粉丝运营是直播电商核心竞争力。
但是没有主播临门一脚,肯定翻车。
本来我还抱有一丝希望,同样的货、同样的价格,罗老师上去就能让观众目不转睛。
现场看来,没有相声,略显尴尬,和专业主播比,几乎是东半球和西半球差距。
观众不掏钱,我大概可以理解,本来多数人就是冲着脱口秀去的,说不定看到不错的产品还会出手。
现在看不到精彩的语言表演,更不会下单了。
带货主播的类型,有知心姐姐、有带头大哥、有邻家小妹、有街坊大妈,还真没有人生导师这一款。
我以为罗老师会带着让用户提升人生境界的感觉带货,结果,结果就不说了,房间流量说明了一切。
浪费了录音笔的30小时续航的电池性能,有这个功夫录几十段小崔,老钱脱口秀多好。
我觉得还不如小川哥自己上,看着让人感觉更诚恳。
本来大家以为罗老师只是产品不行,现在看和纯粹脱口秀不沾边的行业,罗老师做起来都令人堪忧。
看天赋和业绩,罗老师的先发优势挺明显的。
说到幽默,没人比罗老师幽默。
晚上真的是全程在观看,准备去拆解文本。
有技术团队一直在拆解李佳琦、薇娅的脚本,以罗老师的段位,当然值得分析。
抱歉罗老师,我贡献了一个观众,但是我真的是来学习语言艺术的。
用直播提到的搜狗S1,对着手机录音,导出文字脚本。制作文档分析每个产品文案。
今天罗老师自带传统艺能出场,开场排面确实很大(开播200大几十万)
但是看数据,啪啪地掉流量,心疼,难受。
实话说,老罗在直播里面,还是尽了最大的努力试图发挥自己的特长:
1)善于自黑
你看我们都是新晋、业余”
2)挖掘产品故事
食品速冻技术,94、95年韩国工厂的故事都带出来了。顺带黑了韩国牛肉,黑了韩国农协,(捂脸);
实话说,挖掘产品故事,罗老师本来是很出色的,毕竟锤子手机一个图标都能讲得惊天地泣鬼神。
但是今天都上的大牌,似乎真的没有什么出色的演绎,而且有限的介绍还是食物找黄鹤、科技产品找朱萧木。
3)真诚感
上来先解释“基本上不赚钱”,前有发布会拆解手机成本,今天有科普直播电商商业模式。说真的,这点罗老师对商业内幕的讲解与科普,直播电商这事儿,也没忽悠。
说错话罚大火箭(极米、),准备不充分,还是真金白银在出血。
也就如此了,段子和相声的频率太低。
直播的时候还是缺乏紧张感,给人感觉是罗老师再一次,看别人直播赚钱了,借助自己的流量和名气杀到成熟市场。
看完了让人大失所望。
不知道那些备了货,卖不光的厂商,后面怎么想。
最后总结,本来我以为罗老师演讲天赋异禀,直播可能也会有出彩的表现。
要有数据,要吹牛逼,要开玩笑,要讲故事,要有画面,要提问题,要三段式,要有境界,要讲逻辑,要有情感。
这些要素真刀真枪地用在直播,怎么可能不火?
吹牛逼容易触犯广告法,不说我们就忍了。
很失望,与其拆解老罗文案,我还是去翻录一下真正的头部主播好了。
纯脚本维度老罗的介绍,也是很有硬伤。其他产品我没用过,就说S1这东西,不演示一下同声翻译?不演示一下自动区分朱萧木和老罗的发言?不演示一下自动提取大纲?
讲这个是“学生利器”,这东西明明是商务人士专用的,哥,看下京东天猫评论会爆炸么?
我给改一下好了,搜狗S1录音笔这东西,商务人士,平时和文字语音打交道多的,真的可以考虑:
出差7天不用担心续航,多种语言自动翻译,户外降噪和录音手机功放不影响回听,多人会议自动区分发言人,长文章自动总结要点,远程发给同事编辑,随手语音备忘录。
你们自己算算给转写服务商花的钱,再看看价格,香不香?
罗老师嘛,专心表演艺术算了。
“相声英语”、“段子网红”、“表情包演员”、“脱口秀发布会”,李诞在抖音隔空喊话,我很同意。
这次的文本机器已经自动整理好了。有人需要文字版本,和我联系就好,如果你们真的还愿意研究的话。
下次,下次看我都不看了。
(或许是,为了广告法,你们懂得)罗老师最快的一次创业失败。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