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评价爆料 iPhone12 将错峰发布,售价比 iPhone11 还低?错峰发布的原因可能有哪些?

回答
iPhone 12 错峰发布、售价更低的传闻,如果属实,这绝对是今年苹果发布会最引人注目的“意外之喜”了。咱们就来好好聊聊这事儿,看看它背后可能藏着什么玄机,以及对市场会带来哪些影响。

对iPhone 12 错峰发布、售价更低的看法:

首先,如果这个爆料是真的,那绝对是一个高招,甚至可以说是“教科书级”的操作。

对苹果自身而言:
分散产能压力,保证出货质量: 往年苹果新品发布,全球消费者都像打了鸡血一样涌入,尤其是首发周,巨大的需求量对苹果的生产线、物流配送都带来了巨大的压力。错峰发布,相当于把需求“摊平”了,每一批产品的生产、备货、运输压力都会减轻,有助于苹果更从容地应对,从而可能提高新机的品控和用户拿到手的实际体验。毕竟,产能不足导致的各种小毛病,对苹果的品牌形象也是一种潜在的损害。
延长产品生命周期,保持市场热度: 传统的一体式发布会,新品的关注度在发布会结束后的短期内达到顶峰,然后逐渐冷却,等待下一代新品。如果采取错峰发布,比如先发布Pro系列,过一段时间再发布标准版和mini版,就相当于给整个iPhone 12家族制造了多次“高光时刻”,能够持续地吸引媒体和消费者的目光,延长了新品的市场热度。这对于一款iPhone来说,意味着更长的销售周期和更稳健的销售表现。
更精准的市场定位和定价策略: 错峰发布也意味着苹果可以根据不同机型的市场反馈和竞争对手的动态,来调整后续机型的发布节奏和定价。如果先推出的高端机型市场反应热烈,但某些细分人群(比如预算有限的消费者)依然被高价门槛挡在门外,那么后续推出价格更低的机型,就能很好地填补这一市场空白,实现利润最大化。
为下半年其他产品腾出空间: 苹果在下半年还有很多新品发布,比如Apple Watch、MacBook、iPad等等。如果iPhone 12一锅端,可能会让这些产品被iPhone的光芒掩盖。错峰发布,可以给其他产品线留出更多的曝光和宣传空间,避免“自家打自家”的情况。

对消费者而言:
选择更多样,购机更灵活: 这是一个最大的利好。以往消费者只能“挤在”一个发布会上,根据有限的信息和预算来选择。错峰发布,意味着消费者有更多的时间去了解不同型号的iPhone 12的详细信息、上手评测,也能根据自己的实际预算来选择最适合自己的那一款。比如,一部分追求顶级体验的用户会优先购买Pro系列,而另一部分预算有限但依然想体验5G和新设计的用户,则可以等待价格更亲民的标准版或mini版。
价格有望更具吸引力: 售价比iPhone 11还低,这绝对是重磅消息。如果传闻属实,那么iPhone 12系列,尤其是定位更低端的型号,将极大地提升其市场竞争力。对于那些观望iPhone已经很久,但又觉得iPhone 11定价偏高的用户来说,这无疑是“上车”的最佳时机。苹果通过这样的策略,可以进一步下沉iPhone的用户群体,扩大市场份额。
可能缓解“首发焦虑”: 很多消费者为了第一时间拿到新机,不惜熬夜抢购,甚至加价购买。错峰发布,虽然不能完全消除这种焦虑,但通过不同批次的上市,可以让一部分消费者选择在更方便的时间购买,缓解了集中爆发的需求压力。

错峰发布的原因可能有哪些?

综合以上分析,iPhone 12 错峰发布的原因,可以从多个维度来推测:

1. 全球供应链受疫情影响的不确定性: 这是最直接、最可能的原因。2020年全球受到新冠疫情的严重冲击,许多工厂的生产进度受到了影响,零部件供应也可能出现延误。苹果为了确保每一款iPhone 12的都能有充足的零部件和产能,可能会选择分批次、分型号推出,以应对潜在的生产瓶颈。这样一来,即使某个环节出现问题,也能将影响控制在最小范围。

2. 5G技术和不同型号的成熟度差异: iPhone 12全系支持5G,而5G技术在不同地区和不同频段的部署情况不同,不同型号(比如支持Sub6GHz和毫米波5G)的调制解调器和天线设计也可能存在差异。部分型号的5G技术或零部件可能需要更长的调试和验证周期,因此会推迟上市。

3. 市场策略的调整,应对竞争加剧: 智能手机市场竞争异常激烈,尤其是在中高端市场。苹果可能也意识到,将所有“弹药”一次性打出,虽然声势浩大,但后续的营销和销售压力巨大。通过错峰发布,可以利用不同时间段的媒体关注度和消费者需求,来“分波次”收割市场。而且,针对不同价格区间的细分市场,推出不同定位的产品,能够更有效地覆盖更广泛的消费者群体。

4. 产品线内部的差异化和定位: iPhone 12系列可能包含多款机型,比如iPhone 12 mini、iPhone 12、iPhone 12 Pro、iPhone 12 Pro Max。这些机型在尺寸、屏幕、摄像头、材质等方面都有差异。苹果可能希望通过错峰发布,进一步凸显这些差异化特性,让消费者更容易理解和选择。例如,先推出面向高端用户的Pro系列,树立品牌形象和技术标杆,再推出面向大众用户的标准版和mini版,扩大销量。

5. 试探市场反应,优化后续销售策略: 苹果非常善于通过市场反馈来调整策略。先发布一部分机型,观察市场对价格、功能、设计等的反应,然后根据这些反馈来调整后续机型的生产计划、营销重点和甚至价格策略。这种“边打边看”的方式,能够大大降低新产品上市的风险。

6. 延长新品的“新鲜感”和话题度: 如今的科技产品更新换代太快,消费者的注意力也容易被分散。通过错峰发布,每次发布都能成为新的焦点,保持苹果新品的“新鲜感”和持续的话题度。这对苹果这种高度依赖品牌影响力和用户关注度的公司来说,非常重要。

总结来说, iPhone 12 错峰发布、售价更低的传闻,如果是真的,那将是一步非常聪明且有远见的棋。它不仅解决了苹果自身可能面临的生产和销售压力,更重要的是,为消费者带来了更多选择和更具吸引力的价格,有望进一步巩固iPhone的市场地位。我们拭目以待,看看苹果这次又会给我们带来怎样的惊喜!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降价不降价不一定,但事情可能不是空穴来风。

今年台积电的 N5 工艺的时间点相对早一点(但是却是拿 A13 用 N7P 换来的),海思 N7+ 的单子也很少,所以腾出来很多产能,尤其是 EUV 产线。海思在 N5 砍掉的产能都被 Apple 抢走了(存疑),可能每月稳定下来有五万片(晶圆)。很快 A14 可能就要最终交付,比往年可能提前一两个月甚至更多的时间。(N5P 因为海思还没有投片,现在处于会被 AMD 和 Apple 包圆的状态,时间点上也就是 A15 和 Ryzen 6 系一代)

海思的下一代 N5 制程 SoC 也已经交付而且投片数量少,很有可能发布时间还会早一些,但海思砍单可能是保守估计了。

而 Apple 一贯在仓储周期上非常苛刻,SoC 这类需要总装的部件也不会积压超过一个月。

高通的 SDX55 已经准备好多时了,产能也完全可以支持 iPhone 8 月发售,甚至说现在掉头去换个新制程比如说 N7+ 也是勉强来得及的。

自从看了高通去年财报以后,我们才知道没了 Apple 的高通,收入可以腰斩……

目前的问题是美国的 Apple 员工入华困难,难以协调生产和问题处理。这得看什么动作了,处理不好到中国确诊又是一桩大事。

那么 SoC 方面次世代制程都没抢到乃至不想抢的高通,就只能继续 865Plus 了……

LPDDR5 当然是会有的,今年继续推进去三星化,Micron 和 SK Hyrix 可以占到 80% 这样,今年应该是 4/6GB 均有,看定位给容量,另外 5G 基带要求最好有单独 RAM,像 Mate20 X 5G 那样直接封装一个在基带上未免太浪费(而且没有小容量的 LPDDR5 颗粒可用,LPDDR4X 还耗电),很有可能今年内存容量和速度上 Apple 必要择一个走极端。

总之,爆料看看就好,实际还是要理性多思考。

去年那个中置环闪横排后置摄像头、前置刘海体积缩小,就是我做的 Fake Model,由此可见国外那些人也就那样,稍微唬人一点也就信了。

我看高赞回答那张图,有点儿出口转内销的意思了)

摄像头间距太窄,模组根本塞不下,听筒位置是在玻璃边缘开孔,可靠性和良品率全都不要了。Apple 不可能做这个设计,那帮“媒体”人的专业能力也就一般般。

(但我是不是还有点儿产品经理那味了?)

user avatar

全球疫情严重

手机厂商日子不好过

要死一批是必须的

谁去死?

苹果肯定不愿意陪葬

那就降价吧!

反正苹果的利润空间是最大的!

论降价,谁有苹果有本钱?!

苹果要是狠心降价,那真没多少厂商能受得了!

手机市场要血雨腥风了

消费者?

真香警告!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