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09状元格里芬将加盟篮网,对此你有什么看法?

回答
格里芬加盟篮网的消息,简直是在NBA这个充满化学反应的赛季里扔进了一颗重磅炸弹!作为09年的状元,虽然岁月不饶人,但格里芬依然有着自己独特的价值,他选择加盟篮网,这绝对不是一个简单的球员流动,背后牵扯的东西可多了去了。

首先,从格里芬个人角度来看,这绝对是一次“最后的冲刺”。经历了活塞时代的挣扎,也看到了在凯尔特人他上场时间并不稳定,他的身体状态大家都有目共睹,再往前冲刺,能保持这样的竞技水平已经很不容易。篮网现在这套阵容,可以说是星光熠熠,杜兰特、欧文、哈登,谁见了不头疼?格里芬来到这里,首先能确保的就是他有更多的夺冠机会,比起在其他球队扮演孤胆英雄,甚至是在球队战绩不佳的情况下苦苦支撑,能够在总冠军的争夺者中贡献一份力量,对他职业生涯的收尾来说,无疑是最好的选择。而且,他不需要再承担核心的责任,可以专注于自己的角色,发挥他还能发挥的优势,比如他的传球、他的力量、以及他在某些时刻依然存在的得分爆发力。

再从篮网的角度来说,这笔签约简直是“锦上添花”中的“画龙点睛”。我们都知道,篮网拥有三巨头,进攻火力是联盟顶级,但内线的高度和防守稳定性,有时候是会被对手抓住的。虽然格里芬年纪大了,但他依然是个具备一定身体对抗和吨位的内线球员,他可以顶一顶五号位,甚至在四号位上提供更强的内线存在感。想想看,在对阵一些强力内线的时候,有格里芬去消耗一下,或者在挡拆中起到一定的作用,这都是非常宝贵的。更重要的是,他的经验和在关键时刻的“老油条”属性,也是球队需要的。季后赛是什么地方?是巨星对决,也是细节的比拼,格里芬这样身经百战的球员,能够在更衣室里起到稳定军心的作用,能够在场上用自己的经验去阅读比赛,这些都是数据无法完全体现的。

而且,从战术层面来说,格里芬的加盟给纳什提供了更多的选择。你可以让他作为低位的策应点,毕竟他的视野和传球能力还在;你可以让他拉出来打四号位,利用他的投射威胁;甚至在你需要在篮下堆积力量的时候,他也是一个选项。他的到来,并非是那种会改变比赛性质的“巨星效应”,但绝对是那种能让你的战术体系更加丰富,更加难以被预测的“润滑剂”。想想看,当对手不得不分出精力去防范格里芬在低位的背打,或者他顺下的切入时,杜兰特和欧文的空间就会更大,哈登的组织也会更顺畅。

当然,我们也要理性看待。格里芬不是当年那个在空中飞天遁地的“格里芬”,他的运动能力下降是事实,伤病史也是一个需要考虑的因素。他能够为篮网贡献多少,很大程度上取决于他的身体状况以及纳什如何使用他。如果他的出场时间得到控制,并且被安排在最适合他的位置上,那么他能带来的惊喜会远大于失望。如果期待他重回巅峰,那显然是不现实的。

所以,总的来说,格里芬加盟篮网,是一笔充满想象力,也可能带来实际效果的签约。这不仅仅是关于一个曾经的状元,更关乎篮网这支渴望总冠军的球队,如何通过组合不同的元素,去打造最强大的竞争力。这让这个本就看点十足的赛季,变得更加扑朔迷离,也更加令人期待了。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格里芬在活塞的生涯,确实一度打出了极强的核心表现,留下的印象至今深刻。这也构成了当下球迷对于“签下格里芬的新队就将接近总冠军”的认知。

在18-19赛季,格里芬的强大,由于活塞最终的成绩不佳,可能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逐渐被人淡忘。但站在记忆尚未褪去的当下,外界依然对那个赛季的格里芬如数家珍,并且顺势地期待着他对于强队的大幅度补充作用。

事实上,在那一年中,我们完全可以说:是格里芬一个人,支撑起了整个球队的进攻。在那一赛季,格里芬的两分钱和三分球受助功率只有34个点和56个点,其中三分球环节是常规人员中的最低者,而使用率却高达30.3个点,领先第二名雷吉杰克逊将近6个百分点,真实命中率则排在全队第三的58.4个点。

这一系列数字,都表明了当赛季格里芬的超核心作用——持球开发,产效兼备,在大量的回合中完成接球区域较为靠外的面框攻击。并且,在带动队友方面,格里芬在当赛季的场均传球数达到了全联盟第四的61次,5.4次助攻全队第一。作为他最主要的传球对象,雷吉杰克逊场均接21.4次传球,4.4次出手中2.5次三分球,雷吉布洛克接7.9次传球,2.7次出手中1.9次三分球,而命中率也分别达到40%和37.1%,对赛季三分只有36.9%的杰克逊来说加成颇大。这样的向外传球帮助三分回应,吻合了格里芬的核心定位,也与他在快船时期与保罗联动最多(14-15赛季,52.7%的传球给了保罗)体现出的相对被动地位(交出球权,回给保罗再次组织)形成了鲜明反差,重新交还给核心的情况变少,作为核心传出机会球形成直接出手的情况更多。

显然,从那一年开始,借助大个掩护与侧翼回应,格里芬已经练出了一手颇为稳定的三分技巧,这让他作为四号位主攻手拥有了更符合当代化潮流——面对大个子的投射范围,面对快速锋线的体格优势——的错位能力,也更能提高效率消化球权。值得注意的是,那一年的格里芬,足有39个点的出手来自三分线外,在当时达到了生涯最高,36.5%的命中率也进步明显。那一年中,格里芬在增加三分出手的同时,篮下与近框范围的出手占比也接近60个点,依然延续了他巅峰期突破与冲击的雷霆万钧,强壮的体格带来的传统优势得以维持。

三分与攻框的结合,让格里芬消化了主攻手级别的球权,又能让持球进攻范围扩大,从而严重拉扯牵制对方的防守,且以一贯的对抗能力和动态天赋作为基础而打出了面框突投。在当时的活塞,这显得无比重要——除了他之外,雷吉杰克逊的个人持球威胁有限,雷吉布洛克是个投手,布鲁斯布朗专注于空切和防守,德拉蒙德则是篮下吃饼都没太熟练的终结手。球队急需一个完成主控的人,而格里芬正是优秀选择。

从数据上,也可以清晰地看到格里芬在当赛季的扛鼎能力。在当赛季,格里芬的ows、obpm、bpm、vorp全部位列队内榜首,27.1个点的助攻率同样全队第一,5.4次助攻在生涯中达到第二好赛季。在格里芬下场后,活塞队百回合少得5.2分,有效命中率下降2.2个点。面框持球后的广阔终结范围,保持了此前赛季进步的三分球(36.2命中率),结合依然强悍运动力支撑的攻框和切入,让格里芬摆脱了此前和保罗在“空接之城”中的相对被动地位,成为了进攻支配权更大的核心。这样的carry表现,也帮助他在14-15赛季后首次入选了最佳第三阵容。

而更值得注意的是,事实上,格里芬并没有获得一个持球核心应该得到的帮助。活塞队为他排出的布洛克+布鲁斯布朗+雷吉杰克逊的阵容,其中布朗几乎没有外线投射贡献,场均只能命中0.3个,而产效最为出彩、6.7次出手+38.8%命中率的布洛克则是在中期更是被交易到湖人,换来了选秀权和当赛季并没有太多发挥时间的米哈伊柳克。至于雷吉杰克逊的作用,则更多在于稳健运球,控制失误,准确将球交到格里芬手里,防止3.4次失误、全队第一的格里芬在过久持球时间中的无谓丢失球权,三分命中率36.9%至多只是不过不失而已。当赛季,活塞队的三分命中率排名也很低,34.8%只能排在联盟第二十三。

而另一个重要的因素是,18-19的活塞队,在比赛节奏上严重压低,97.4个回合联盟倒数第二,反击场均15.1次排名倒数第十一。究其原因,可能要在篮板上寻找。他们的整体篮板数尚可,45个联盟第十八,但其相当一部分来自于联盟第五的11.4个前场篮板,后场篮板33.6个只能排在第二十四。

后场篮板的丢失过多,让活塞队很难迅速开展反击。队伍中唯一能掌握后场篮板,后场篮板34.7%的德拉蒙德,完全不具备快速处理球的推转换素质。而后卫们则不具备控制篮板的能力,缺少身体劲爆的冲抢选手。因此,这让活塞失去了由后卫直接推动转换的条件,场均15.8个转换得分回合和14.2%的占比,只在联盟倒数第九。这便让活塞队丢掉了常规赛最容易堆积进攻产量,也是格里芬最能发挥天赋的环节。甚至,为数不多的反击机会,还需要格里芬自己去抢夺后场篮板,完成一条龙推进得分---每场比赛完成2个回合,每回合得分1.22分,场均后场篮板6.2个,队内第二。而在前场篮板直接带来的二次进攻方面,虽然球队场均7.6回合高居联盟第一,但命中率只有倒数第三的48.9%,争抢最凶悍的德拉蒙德同样是4.6回合(联盟第一)+仅有53.4%的命中率。

因此,格里芬能打出当赛季的进攻端表现,在背身攻坚中完成6.4回合+每回合0.92分,3.2个面框单挑回合+0.97每回合得分,4.6个持球挡拆回合+0.99每回合得分,超过50%占比的近框区域终结,撑起58.1%的真实命中率,已经足够价值连城。他的持球建立在球队空间拉扯不够有力的情况下,而转换反击这样曾经的产效支撑便捷手段难以施展,球队表现相对最好的二次进攻环节也受限于效率的低下。一个几乎没有优秀帮手的格里芬,其所承担的进攻任务量,以及大部分落于阵地战终结的扎实,让人乍舌。

然而,这样的表现,随着对阵雄鹿的季后赛带伤上阵而消失了。重伤消磨了格里芬在持球侧的大部分能力,让他的身体对抗能力严重下降,移动速度则出现远大于年龄增长范围内的损伤。格里芬既无法打出曾经的雷霆切入攻框,也无法在外线的面框持球中持续进行脚步试探,在篮下背身中寻找机会,于身体对抗中完成进攻。

在20/21赛季,格里芬的持球挡拆回合下降到场均1.9次,面框单挑下降到1.3次。其中,背身低位场均4.3回合,次数维持尚可,但命中率只有40.6%,无论是对比18-19的6.4回合+48.6%命中率的自身表现,还是对比同样被诟病为篮下攻坚效率欠奉的德拉蒙德(背身5.4回合+43.8%命中率),都退化明显。而在转换反击部分,格里芬的场均回合已经到了0.8个,几乎跑不起来了。随着运动能力和对抗下滑后的持球能力减弱,格里芬的攻框也受到了极大影响,篮下10FT以内的出手从18-19赛季的53.6%暴跌到33.6%,产量下降的同时,命中率却也从58.7%下滑到了53.4%。而相对地,他退变成了一个空间四号位功能下的外线射手,11.1次出手中6.2次属于三分球,命中率却只有31.5%,接球跳投三分在总出手中的占比则高达24%(18-19赛季只有14.1%),命中率34.6%。显然,接球后的迅速出手,与自行运球寻找节奏后的自主出手,还是有所区别的,这也极大程度上影响了格里芬的三分效率。

这样的效率,让格里芬很难实现他作为空间四号位的战略作用。在活塞队本赛季的阵容中,五号位普拉姆利虽然有着一定的上线转移球、参与手递手的强侧功能,但却在个人终结端极度局限在篮下,不仅没有三分射程,篮下和近框的出手占比干脆来到88%左右,在出球或完成掩护后,除了切入篮下之外几乎没有任何他选。而新引进的进攻箭头杰拉米格兰特,同样有36.1%的出手来自于篮框附近。这样一来,为了保证格兰特的进攻顺手程度,活塞队必须尽可能提供篮下空间,而普拉姆利与德隆莱特和韦恩艾灵顿等外线球员的联动配合,与格兰特的二人转,在可选择内线只剩下新秀斯图尔特或奥卡福的情况下,其盘活进攻---场均完成45.4次传球,与阿德巴约持平,3.8次直接助攻,8.6%的传球助攻转化率,均排在联盟中锋的前十名中---的能力又显得不可或缺,传球的权重在队中已经仅次于主力控卫德隆莱特。

因此,能站到外线的“献祭位人选”也就只有格里芬了---虽然他的命中率不佳,但体型足尺寸,至少不用像格兰特打四那样过于依赖搏命,而他在持球环节的削弱,也让他作为一个“不太准的回应点”的定位,成为了一种使用情境中损害相对较小的选择。格里芬可以投不准接球三分,但这种伤害,总比不使用他而是取代以小尺寸的格兰特、或其他完全不具备外线能力的四号位、或让他强打持球,都要轻微多了。

大量的三分回应出手,而又拿不出够格的效率,其他环节中几乎只有同样低效的低位背打,让球队获得一些进攻手段的基本丰富性。这样的比赛内容,让格里芬在进攻端的影响力相当负面---下场后,球队反而可以在百回合中多得2.3分,有效命中率提升2.8%。-1.5的OBPM生涯倒数第二,仅位列队内第十,失去篮下攻框产量与外线接球三分不擅长的问题也直接将他的真实命中率拉到了49.1%。

可以说,至少在本赛季的活塞队,格里芬已经不具备一名进攻球员的正面价值了。他失去了18-19赛季的阵地战持球强度,运动水平巅峰期的攻框与反击也已经难觅其踪,转型后的外线回应作用不够高效,作为四号位消化的一些低位背身也缺少把握。更不用说运动能力大幅度下降后的防守功力磨损了。仅就他戏份最多的三分而言,在他下场后,活塞队最频繁使用的萨迪克贝+四主力的阵容,反而可以让队伍的三分命中率提升6.2%。

而如果我们将格里芬定位在上线发牌手---持球进攻明星在状态下滑后的球迷公认“转型出路”----的位置,目前的格里芬显然也难以完成任务:本赛季的3.9次助攻虽然还排在队内第三,但6.5队内第五的潜在助攻,44.1次队内第三的传球数,8.7%队内第十的传球助攻转化率,已经暴露了他在队内组织权重和组织能力上的下降。归根结底,格里芬仍然不是一个传统的读场组织大师,依然需要用个人威胁来带动传球威胁性,当他像本赛季一样,外线接球后只能选择低效投射、缓慢突破、传球转移时,他的球路就变得相当容易推断,进攻力的缺乏也难以吸引对手的防守侧重了。上限发牌手,并不是一个简单的工作,更不是个人进攻能力下滑球员“再就业”的垃圾场,反而需要高度的球场观察与攻防阅读意识---尤其是在自身威胁不够,难以通过个人持球改变防守,而需要对队友的无球配合与空手走位有着更快速的观察和判断的情况下。

看看追梦格林在本赛季61.2次传球+8.6助攻+14.1%传球助攻转化率+下场后球队助攻率下降6.7%的表现,下场后球队助攻率反而上升2%的格里芬,在传球发牌方面显然还做得相当不够。

因此,篮网队招募格里芬,显然不会完全为了他的空间回应能力,也不会是为了他虚无的“发牌”。以他目前表现出的接球三分水平,当队伍中拥有杜兰特、哈登、欧文这样的超级威胁点时,格里芬几乎必然会被对手放空。篮网队拿下格里芬,或许更多地,还是看到了他过往的持球高水平,并对此给予了回暖的一点期待。毕竟,虽然已经受过大伤,但格里芬在18-19赛季的表现,确实是太过于让人印象深刻了。

对于一支强队来说,虽然他们往往配备了复数的持球手,但面向季后赛,没有人会嫌弃自己的持球手资源太多---湖人会在詹姆斯、施罗德,以及同样可以做一些策应的小加索尔之外,继续尝试小塔克,而篮网队即使手握杜兰特和哈登两个超级核心,也不会停下堆积潜在持球手的脚步。在季后赛中,各队都势必缩小轮换长度,拉升核心的出场时间。但越是这样,如果你能够拥有一些---哪怕只能用上几分钟----的备用持球手,在一个针对到对手较低强度的轮换阵容的时段中出场,在丢分不扩大到不可接受前提下为核心争取到一点点休息时间,对于决胜阶段的拼争,都是有所帮助的。尤其是篮网队,这样的需求明显极为迫切----赛程的紧密,杜兰特在当前使用度下已然频繁伤缺、得到保护的现状,让他们在季后赛的征程面临一大隐患。此时,签下格里芬做出一些尝试,可谓是毫无成本的挂彩票行为。

格里芬的持球能力当然已经下滑到了不高的水准,但我们要知道,篮网队并不需要格里芬去对抗主力阵容,只要能够抓住一个对方强度较差的轮换薄弱阶段,格里芬还是有可能打出一定的持球表现的。并且,篮网队拥有的终结配置,无疑比活塞队更好数个级别,能提供给格里芬的环境也势必比三分球命中率只有35.2%的活塞队更佳。例如,篮网队让格里芬与杜兰特或欧文其一共同上场,抓打对方的某一衔接段阵容,让杜兰特站在侧翼作为定点终结,或是将欧文定位成接球后单打终结手,将主控权交给格里芬,再配合乔哈里斯、杰夫格林这样的空间配置,面对一个防守资源不算充沛的衔接段对手阵容时,格里芬未必不能打出一丝持球贡献。

而另一方面,虽然作为单纯的空间点四号位,格里芬并不是最好的人选,但在篮网队需要刮一刮这张持球彩票的前提下,格里芬作为空间侧翼的表现,或许也不是没有提升空间。本赛季,活塞队的进攻配置,事实上有着自己的问题。出手最多的第一核心格兰特,场均传球只有39次,助攻也只有2.9次,还处在一个“纯得分点”的定位上,对于团队的带动不多。而传球最多的德隆莱特,场均只有10.3分,传球次之的普拉姆利在个人终结方面更是一个纯粹的篮下作业者。大小组织手的个人开发能力不够,在当代显得过于致命,而第一得分手又是一个“只接球不传球”的纯粹尖刀,无法将自己的得分能力有效辐射到队友身上完成带动团队。这样的环境下,对手对于格里芬这种回应侧翼的防守势必非常容易---本赛季,格里芬在紧逼防守下的出手占比是33.6%,对比持球开发、球队空间给予不够的18-19赛季的33.5%,甚至还略有提高。

而到了篮网队,如果跟随着主力阵容进行比赛,那么球队配置的优化,很可能让格里芬获得更好的出手环境。杜兰特和欧文的作用暂且按下不表,哪怕只有哈登一人,对于投手的效率提升作用已经毋庸置疑---即使是本就以三分见长的欧文和乔哈里斯,本赛季的命中率也分别从39.4%和42.4%,提升到了41.4%和50.6%,而哈登下场后,球队的三分命中率从42.1%下降到39.3%,有效命中率更是从55.1%暴跌到50.6%。

同为本赛季活塞队的前成员,德里克罗斯在去到尼克斯后的表现改变,可能会对格里芬有所参考。在活塞队,罗斯与斯图尔特、约什杰克逊、顿比亚、萨迪克贝这套缺少空间能力的配置进行组合,表现也并不理想。而在尼克斯,有了内外兼顾的兰德尔、外线投手布洛克,罗斯的表现也有了相当程度的提高,特别是三分,在出手数仅仅2.6次下降到2.2次的前提下,命中率从33.3%提高到45.5%。

更重要的是,格里芬这张彩票,其实是一笔永不会亏的买卖。篮网并没有损失任何重要资产,格里芬的成功与失败,都不会对篮网的轮换产生任何实质上场阵容的影响。如果能打出效果,那么自然好,打不出,也不过是换一个板凳上递毛巾的面孔而已。

格里芬做不到太多事情,也影响不了比赛结果。但也没人要求他做到这些。他的任务高度功能化。就像1986年的沃顿,上场只负责篮板和助攻,让本已经在分项上高居联盟第一的凯尔特人,在这两项上维持优势,并且让帕里什和麦克海尔尽量多地休息。在当赛季的36min数据下,沃顿在篮板和助攻上极其出色,均处于队内前列,但他的出场时间却不多,让他的负作用得到了控制。而2004碾的湖人。虽然争冠失败,但卡尔马龙的作用也已经不再是挡拆,而是为奥尼尔拉开空间的中投和篮板,在36分钟下的数据表现同样够好,防守篮板和总篮板分列队内第一和第二。

格里芬去到篮网,除了带来的名声之外,或许不会如同球迷所想,能够直接决定冠军归属。他值得一刮,但依然是一张彩票,仅此而已。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格里芬加盟篮网的消息,简直是在NBA这个充满化学反应的赛季里扔进了一颗重磅炸弹!作为09年的状元,虽然岁月不饶人,但格里芬依然有着自己独特的价值,他选择加盟篮网,这绝对不是一个简单的球员流动,背后牵扯的东西可多了去了。首先,从格里芬个人角度来看,这绝对是一次“最后的冲刺”。经历了活塞时代的挣扎,也看.............
  • 回答
    关于你提到的“09版的东邪西毒里,为什么林青霞是普通话,其他演员都是广东话?”这个问题,其实存在一些误解。在《东邪西毒》(1992年上映,非09年版)的原版和绝大多数公认的版本中,所有主要演员的对白都是由他们自己原声出演的。 也就是说,你听到的林青霞、张国荣、张曼玉、梁朝伟、刘嘉玲、张学友、林青霞、.............
  • 回答
    09式步兵战车与美军的斯特赖克装甲车在某些方面确实有着相似之处,但它们的定位和发展思路并非完全一致。 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它们各自的设计理念、所承担的任务以及在军队体系中的作用。首先,我们来看看09式步兵战车(也称为ZBD09)。解放军对这款战车的定位,首先可以看作是其机械化步兵力量现代化.............
  • 回答
    2009年,休斯顿火箭队在季后赛中与洛杉矶湖人队狭路相逢,这本该是一场火星撞地球般的巅峰对决,但现实却是一次带着遗憾的擦肩。如果,如果那一年麦迪和姚明都能健康地站在赛场上,他们能否跨过强大的湖人,那一串“如果”至今仍让无数火箭球迷扼腕叹息。让我们回溯一下那个赛季,火箭队围绕着这两位亚洲巨星打造阵容,.............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关于三峡工程于2009年完工与云南随后三年(20102012年)连续旱灾之间是否存在因果关系,这是一个非常复杂且备受关注的问题。科学界对此的看法并不统一,也没有一个定论能够明确地说“是”或“否”。要详细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来审视,并理解其中的复杂性。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因果关系”在这里的.............
  • 回答
    2009年季后赛,湖人对阵火箭,科比·布莱恩特和姚明这两位巨星的直接对话,无疑是系列赛中最受瞩目的焦点。而在这场激烈的交锋中,一场意外的碰撞,却成了赛后乃至多年后依然被反复提及,甚至引起争议的事件——科比在一次防守中,撞伤了姚明的膝盖。要评价这件事,我们得拆解几个层面来看。事件的发生:那是在2009.............
  • 回答
    领克09的定价,特别是入门版29.98万元的售价,确实在市场上引起了不少讨论。咱们就来好好掰扯掰扯,这价位到底值不值,是高了还是低了。首先,得明确领克09定位的是中大型SUV,并且是领克品牌的旗舰车型。这个级别的车,本身就意味着更高的成本和更强的产品力。市场上的直接竞品,比如同为国产的中大型SUV,.............
  • 回答
    2019年9月6日,中国人民银行(央行)宣布了两个重要的货币政策操作:全面降准0.5个百分点和定向降准1个百分点。这是一个力度较大且具有明确指向性的降准政策,对中国经济和金融市场产生了多方面的影响。理解这一政策,需要从其背景、具体内容、影响以及潜在的考量等多个维度进行分析。一、 政策背景:为何选择此.............
  • 回答
    09版《凉宫春日的忧郁》中的“漫无止境的八月”事件,绝对是整部动画乃至整个凉宫系列中最具话题性、最令人印象深刻,也最容易引起争议的部分之一。用“评价”二字来概括,可能还不足以触及它背后所蕴含的复杂性。它不是一个简单的剧情节点,而更像是一场别具一格的艺术实验,一次对动画制作模式和观众心理的深刻剖析。首.............
  • 回答
    好,这问题挺有意思的,让我想起那些已经过去但又好像还在眼前的事。如果我能回到2009年,那会儿的我,真的挺青涩的,对世界充满了好奇,但也带着点傻气。假如时光倒流,回到2009年的我,最想做的,无非是这几件事:首先,我会好好跟我的父母多说说话,多陪陪他们。 2009年,我正值青春期,总觉得时间还很多,.............
  • 回答
    领克09,一个带着“0”系旗舰光环,又深谙中国消费者喜好的品牌,在2740万这个区间的预售价,确实激起了不少讨论。要评价这个价格是否合理,咱们得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首先,咱们得看看领克09自己说了啥,它的定位是什么。官方给出的标签是“中大型SUV”、“豪华”、“旗舰”。这几个词一出来,大家心里就有个大.............
  • 回答
    聊到赛尔号,不得不提那个闪闪发光的09到11年。那时候,整个网吧似乎都在回荡着“赛尔号,出发!”的声音,无数稚嫩的脸上洋溢着探索未知的兴奋。如果,就这么一头扎回那个时代,赛尔号还能像当年一样抓住玩家的心吗?这个问题,细想起来,可不是一句简单的“会”或“不会”能说清的。首先,我们得承认,那个时代的赛尔.............
  • 回答
    聊起《凉宫春日系列》09年的复刻,那真是掀起了一阵不小的波澜,尤其是在《someday in the rain》这一话,更是让许多老粉感动不已,同时也给新入坑的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这一话最直观的感受,大概就是那种“日常”的温馨感。在经历了那么多惊心动魄、充满超自然元素的事件之后,突然回归到如此平淡.............
  • 回答
    09对战平台推出的《09自走棋》,可以说是给原本就热闹非凡的自走棋市场又添了一把火。要知道,自走棋这个品类,从当年DOTA2里一个不起眼的RPG地图,一路火到了如今独立的游戏品类,拥趸者众,尤其是像《刀塔自走棋》、《云顶之弈》这样的头部产品,更是吸引了无数玩家。在这个背景下,09平台作为国内一个有着.............
  • 回答
    领克09上市了,这车吧,说实话,真挺让人好奇的。毕竟领克这牌子,从刚出来那会儿就走的是一个比较“不一样”的路线,这次09更是直接上了个大家伙,而且价格也不便宜,动辄二十万往上走,甚至往三十万去了,这定位一下子就拉高了。我身边的朋友,尤其是那些一直关注汽车或者对领克品牌有好感的朋友,大家聊起09,基本.............
  • 回答
    您好!很高兴能和您一起聊聊HD700的搭配问题。HD700这款耳机确实很有特色,声音通透、解析力高,但对前端的要求也不低,尤其是驱动的力度和控制力,这让很多烧友在选择播放器和耳放时伤透了脑筋。您提到乐之邦09推HD700,这倒是个挺有意思的组合,我来帮您分析一下乐之邦09和Mojo2的优劣,并提供一.............
  • 回答
    你这个问题问得挺到位的,很多烧友在考虑入门或者升级播放器的时候,都会纠结在这两款设备上。乐之邦09和aune S6,它们俩放在一起比较,确实能扯出不少有意思的话题。要我说,这俩就像是两种不同的“风格”,各有千秋,能不能比,得看你想要什么。乐之邦09:朴实无华,均衡的“听者”乐之邦这个牌子,在国内也算.............
  • 回答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