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反对 @陈老师的忠实粉丝 关于葵花宝典,辟邪剑法就算不练气功只练剑法也很厉害的说法,这个说法没有任何依据,只是自己瞎想的。
假设这个说法成立,所谓的无内功剑法一定比原版华山剑法厉害吧,既然如此华山还练什么苍松迎客?全部改练不自宫版的葵花宝典算了。什么,你要说剑宗就是这样练的?屁话,如果是这样的,左冷禅等人难道看不出岳不群传过去的剑法是伪造的?
有这样观点的人,其实只是牵强附会,笑傲江湖中确实有说辟邪剑法(自宫后)诡异,也有说辟邪剑法(不自宫)垃圾,但是绝对没有说自宫前后的剑法有什么本质上的差异。
那么为什么一个垃圾,一个诡异呢?很简单,不同的人练同一套剑法,效果不同。
比如有一个人,他能够做到立地翻滚360度,然后他写了一套剑法。然后后人根本做不到立地翻滚360度,怎么办呢?只好似是而非,咱们直接在地上打滚360度吧。外人一看你地上打滚,自然认为是垃圾。
笑傲江湖中写得很清楚,葵花宝典的关键是内功,而内功的关键是自宫。换句话说,不自宫无法练内功,无内功外功是垃圾。
东方不败的武器是针,难道葵花宝典中除了记载剑法之外还记载了一套针法?显然是不可能的。所以无内功剑法也强的说法完全经不起推敲。
葵花宝典规格到底强就强在内功,这内功的特点就是,练成之后可以做到常人做不到的事情。比如速度特别快,比如可以作出某些诡异的动作。你不练内功,就算把剑法给你,你也只能练出一个垃圾。比如假设有一个招式,你明明正面对敌,然后那个招式非要让你转身后胯下出剑,正常人只能用非常可笑的办法做到,自然是垃圾剑法,但是人家练了内功的人可以非常诡异的做到,自然是高明剑法了。
所谓的高明,所谓的诡异,其实不是说这个剑法有什么太特别的地方,毕竟剑法再强也要遵守“泛”物理规则,毕竟武侠不是修仙。但是如果修改了身体参数,自然就与众不同了。陈老师的忠实粉丝错就错在,他认为诡异是附作于剑法的一个固有标签,一个成人用处来诡异的剑招,一个小孩使用也会诡异。这就好比网络小说中经常出现的,唐诗技能升到了三级,随便说句话就有诗意了,鬼扯而已。
——————————————————————————
下面说为什么岳肃、蔡子峰练不成葵花宝典。
首先要知道,所谓“欲练神功,挥刀自宫”这类提示不是葵花宝典本身记载的东西。笑傲江湖中明文写出,最初的葵花宝典只是某太监的自我总结,这个太监显然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自己武功确实高,但是他自己也不太知道为什么这么高,他只是把自己能想到的东西写下来,后人根本无法修炼。
举个例子,某些网络小说中经常出现下列桥段:主角找到一个农民,这个农民种地非常厉害,然后主角虎躯一震将这个农民提升为农业部长,奠定了帝国农业腾飞的基石。写出这种桥段的作者显然从来没有和农民交谈过,从来没有看过农民(哪怕是会写字的农民)是怎么写书的,从来没有见过农民组织一群人干工作是什么样子。限制知识传播最大的障碍之一就是有效的沟通,这个地球上有很多人的沟通手段是很糟糕的,他们连很基本的事情都说不清楚,更不要说是去领导别人和总结经验了。大多数缺少文化的人,他们要总结经验,其实都是依靠那些有学问的人进行“翻译“。
显然金庸是知道这种沟通障碍的,所以写出葵花宝典的老太监就是一个只知道种地的农民,但是他写的书别人根本看不懂。而红叶大师就是第一个“翻译员“。可惜的是红叶大师水平固然不低,但是由于太监已经不在了,无法直接询问的情况之下,他也只能翻译其中一部分内容,然后得出”宝贵却副作用太强“的结论。
岳肃、蔡子峰这两人武功显然不怎么样,“学问“十有八九也是半吊子。一本写得很好的秘籍给他,他们可能练得成,但是一本“农民“写的秘籍给他们,就傻眼了。这两人在短时间之内要把秘籍背下来,显然不是逐字记忆,而是结合自身的理解去记忆,这记忆与原文之间就会出现偏差。本来嘛,有些偏差是可以通过经验找平的,问题是这本秘籍本身就是一本缺陷很大的秘籍,这两人再搞点偏差上去,自身也缺少作为翻译员必备的素质,所以之后默写出来一对照,就傻眼了,这东西根本不是人能练的,就算强行练出来了,也是傻把式,根本不是高明的武功。所以两个人都认为一定是对方欺骗自己。
林园图这个人是红叶大师的弟子,估计虽然有一定的武功,但是不一定高到哪里去,否则他之后不会突然就凡心难抑。这样说吧,如果普通人突然有一天得到了比尔·盖茨的财产,但是要求你背弃自己的信仰,普通人就很难抵御诱惑,但是如果本来就是马云,虽然进化成比尔·盖茨依然诱惑很大,但是抗性就高一些。渡元禅师显然是很受红叶大师重视的弟子,而且他的信仰也是很坚定的,哪怕自宫后也礼佛,所以他的抗性应该是比较高的,如果他练辟邪之前的武功就非常高,那么他有什么理由突然控制不住自己的凡心呢?所以很可能未练辟邪的渡元禅师水平并不很高,估计和岳肃、蔡子峰差不多。突然可以成为武功天下第一,这诱惑才可能让渡元禅师凡心难抑。
不过虽然武功水平不是很高,但是渡元禅师的“学问”水平显然是远远超过岳肃、蔡子峰的,所以渡元禅师做了第二个“翻译员”,但是这个翻译员是比较纠结的,一方面他来本来是为了追回秘籍而不是来当帮凶的,另外一方面又是神功的诱惑。结果就是,他在翻译的时候留了一手,他告诉岳、蔡二人的可能只是其中一部分内容,他自己反而从两人那里套出了宝典的大部分内容。
岳、蔡二人通过渡元的翻译之后,重新整理了宝典的内容,不过由于渡元的藏私,他二人整理的宝典还是不能练,但总算好一些了,但是很快日月神教就打过来了,抢走了宝典。
其实这一点细思极恐,岳、蔡二人偷人家秘籍显然不是什么光彩的事情,不会弄得大家都知道,少林寺丢了秘籍,而且是一本比较邪的秘籍,估计也不会脸上有光,但是为什么日月神教就知道了。从他们的行为上看,这是有预谋的,目的就是夺秘籍而非其他。而且这时间节点正好卡在翻译之后,是什么人在通风报信呢?
日月神教拿到的宝典不能直接练,还需要再次翻译,任我行武功虽高,但显然不是一个搞“学问”的,他练了化功大法,没有空去搞学术研究。东方不败得到宝典之后也细细研究了多年,这才完成了后续的翻译工作,得以练成神功。
不会真有人觉得岳肃、蔡子峰说一对亲逾同胞骨肉,互相绝不藏私的师兄弟吧!
我们来看岳肃、蔡子峰二人盗书的经历,完全是不合情理的,要偷书上策是将书取走,细细抄录;下策是一人望风,另一人仔细记忆,像岳蔡二人如此盗书的,简直闻所未闻:
方证又道:“其时匆匆之际,二人不及同时遍阅全书,当下二人分读,一个人读一半,后来回到华山,共同参悟研讨。不料二人将书中功夫一加印证,竟然牛头不对马嘴,全然合不上来。二人都深信对方读错了书,只有自已所记才是对的。可是单凭自己所记得的一小半,却又不能依之照练。两个本来亲逾同胞骨肉的师兄弟,到后来竟变成了对头冤家。华山派分为气宗、剑宗,也就由此而起。”
大家可能知道,《葵花宝典》是一本小册子,两人合读,效率其实还比不上一人。没有望风之人,风险也太大了些,要是被少林下院当场发现,那就是死路一条,这根本不是正常的举措。
更不合情理的是,日后魔教从岳蔡二人手中夺得了葵花宝典,几十年后,东方不败还练成了此功,这更加说明了,岳蔡二人手中的书,其实都是真货,完全能核对的上,根本不是所谓的“驴唇不对马嘴”。
这么多不合理的现象,只有一种解释,那就是这二人根本不是所谓“亲逾同胞骨肉的师兄弟”,此二人必然早有嫌隙:
二人之所以不将书取走,是怕对方拿到书后立刻翻脸独吞;二人之所以合读,也是怕对方记熟之后,独吞此书;回到华山之后,“牛头不对马嘴”那是因为他们根本没有拿出真书来,各自编出半本《葵花假典》来,自然无法互相印证,就更不要说练成神功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