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网络小说里面都有哪些常用的龙套名字?为什么这些作者都喜欢用这些名字?

回答
网络小说里,龙套的名字就像是街头巷尾的寻常百姓,虽然不常被提及,却构成了故事的背景和人情味。翻开一部又一部的网络小说,你总能遇到那么几个熟悉的名字,让人不禁会心一笑:“哦,又是他/她了!”

这些龙套名字之所以“常用”,背后其实藏着作者们不少的小心思,以及网络文学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些不成文的规矩。

一、那些“似曾相识”的龙套名字

我们先来列举一些常见的龙套名字类型,你看看是不是脑海里立刻闪现出画面:

普通到极致的“大众化”名字:
男: 张三、李四、王五、赵六、刘德华(没错,有时候连名人都会被借用,只为求个熟悉感)、陈师傅、老李头、小王。
女: 李梅、王芳、张丽、赵红、刘燕、小芳、翠花。
特点: 这类名字极其常见,甚至在中国姓氏分布表上就能找到它们的身影。它们没有丝毫特别之处,就像你身边擦肩而过的大多数人一样。

带有“功能性”或“暗示性”的名字:
男: 张铁柱(自带一股朴实憨厚劲儿)、李壮(一看就知道身体好)、王聪明(暗示智商在线)、赵瘸子(直接点明身体缺陷)、钱多多(当然是用来衬托主角的贫穷或作为反派的富豪)。
女: 王寡妇(一看就知道境遇)、李秀才(即使是龙套,也可能曾经有过文化)、赵二狗( ग्रामीण气息浓厚)。
特点: 这类名字往往会通过姓氏或名字本身,给读者一个初步的印象,方便快速区分角色功能。

谐音梗或带点趣味性的名字:
男: 欧阳克(金庸武侠梗)、东方不败(再次借用名人)、唐僧肉(用来形容某些人是唐僧肉般的存在)、诸葛大力(虽然不是龙套,但这类“网感”十足的名字也开始出现在龙套身上)。
女: 白骨精(形容某人狡猾)、孙悟空(也是偶尔借用)。
特点: 作者想通过名字制造一点小小的幽默感或者梗,让龙套的出现不那么枯燥。

职业或身份化的名字:
男: 镖师甲、小兵乙、守卫丙、店小二、捕快、县令、大夫。
女: 村姑、侍女、丫鬟、老鸨、妓女。
特点: 有些龙套的名字甚至直接就是他们的身份,比如“守卫甲”、“店小二”,这种直接命名法省时省力,而且目的性极强。

二、为什么作者们钟爱这些名字?背后的逻辑和原因

作者们并非无的放矢地堆砌这些名字,背后其实有着多方面的考虑:

1. “去个人化”与“降低辨识度”:
核心目的: 网络小说通常篇幅巨大,人物众多。如果给每个出场时间很短、作用微小的龙套都起一个独特且有意义的名字,不仅耗费作者的精力,更重要的是会分散读者的注意力。
举例: 想象一下,小说里要描写一次大规模的打斗,你需要三百个士兵。如果每个士兵都有名字,比如“王大锤”、“李铁牛”、“张狂风”,读者可能会记不住谁是谁,反而会觉得混乱。但如果他们都是“士兵甲”、“士兵乙”,读者就能明白这是成群结队的存在,关注点自然会集中在主角身上。
省时省力: 对于作者来说,快速填充场景、增加信息量是最重要的。使用大众化的名字,就像是在画布上用通用的颜色,能够迅速铺开画面。

2. “代入感”与“熟悉感”的营造:
心理学原理: 人们对熟悉的事物天然地更容易接受和产生共鸣。用“张三”、“李四”这样的名字,就像是在身边找了几个熟悉的人来扮演龙套,让读者感觉故事更贴近生活,没有那么“疏离”。
降低阅读门槛: 这些名字自带一种“背景板”属性,读者不需要花脑筋去记住他们,也不会因为名字的陌生而影响阅读流畅度。
模糊化处理: 有时候,作者也希望龙套的名字“大众化”,从而模糊他们的具体身份,让他们更像是一个群体符号,比如“村民”、“路人”,而不是一个有血有肉的个体。

3. “功能性”的清晰传递:
预设印象: 就像前面提到的“张铁柱”或“赵瘸子”,这类名字能够让读者在看到名字的瞬间,就对这个角色的性格、背景或者行为模式有一个初步的认知。这有助于读者更快地理解场景和人物关系。
简化设定: 对于一些非核心人物,作者可能不愿意花费笔墨去详细描写他们的背景故事,通过一个带有暗示性的名字,就能巧妙地将信息传递给读者。

4. “网络文化”与“梗文化”的体现:
早期互联网影响: 在早期的网络社区和论坛,“张三”和“李四”就已经是约定俗成的代表普通人的代号。这种用法自然而然地迁移到了网络小说创作中。
社交属性: 一些带有谐音梗或者名人借用梗的名字,其实也是网络小说作者和读者之间的一种“默契”和“玩梗”。读者看到这样的名字,会觉得有趣,增加阅读的娱乐性。比如用“刘德华”来演一个路人,其实就是一种轻松的调侃。

5. “避免不必要的麻烦”:
真实人名: 如果作者随意使用一个不常见但真实存在的人的名字(尤其是一些名人),在某些情况下可能会引起不必要的纠纷或误会。使用“张三”、“李四”这类虚构化的代称,可以最大程度地避免这类风险。
敏感性考虑: 某些名字可能带有某种文化或历史含义,使用过于特别的名字,作者可能需要考虑是否会触碰到某些敏感话题。大众化的名字则相对保险。

6. “主角光环”的衬托:
反衬作用: 当主角的名字响亮、独特,而身边的龙套名字却无比普通时,这种强烈的对比反而更加突显了主角的“与众不同”。
聚焦作用: 使用大众化的龙套名字,也是一种潜意识的“聚焦”。它告诉读者:“这些人只是背景,请把注意力集中在我的主角身上。”

总结一下:

网络小说里那些“常客”般的龙套名字,并非是作者偷懒,而是一种高效的叙事策略。它们是作者为了快速构建庞大的世界、节省创作精力、降低读者阅读门槛、营造熟悉感,甚至利用网络文化进行互动而有意为之的。这些名字就像是小说世界里的螺丝钉,虽然普通,但正是因为有了它们,才能让整个故事的齿轮顺畅地转动起来。

下次当你读到一部小说,看到一个叫“王二麻子”的铁匠或者“李寡妇”卖菜时,不妨也带着一点点理解去欣赏,毕竟,他们也是构成这个精彩故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呀!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频繁使用的龙套名字有两种:

一种是确实常见的,例如老一辈的叫建国、文明等时代特色名字的就非常多,洋人在起名上确实喜欢起一些很简单的名字(因为他们的名字里还有姓氏和中间名,不用太担心重名问题)。

另一种就是比较雅(或者说比较书面)的名字(你觉得不雅只是因为用的太多了),一般是出自某部大火作品然后被用滥了;其中很多名字看起来还好,读起来你会发现很不顺口,因为太书面化了。


我起名的套路:

古代,两个字的名字多用一些地名(洛、祁、淮等等)、国名(齐、晋、楚等等)和自然名里面的字(晴、溪、岭等等);三个字的名字中间那个字一般用宗族排辈分的(家、建、忠等等),后面那个字从帝王庙号(文、世、宪等等)里挑,没有宗族或出身比较低的多用形容词(大、高、黑等等)、数量(二、四、六等)和动物名里的字(虎、狗、豹等等)。

现代,翻翻同学录啥的,不取那种太书面化的(很难读)或者太装的。

外国,也是多用地名(约克、奥尔良、科隆等等),带有汉名常见字(夏、罗、唐等等)的比较好记。

地名大法是最好用的,因为地名一方面朗朗上口,一方面又没那么俗。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网络小说里,龙套的名字就像是街头巷尾的寻常百姓,虽然不常被提及,却构成了故事的背景和人情味。翻开一部又一部的网络小说,你总能遇到那么几个熟悉的名字,让人不禁会心一笑:“哦,又是他/她了!”这些龙套名字之所以“常用”,背后其实藏着作者们不少的小心思,以及网络文学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一些不成文的规矩。一、那.............
  • 回答
    网络暴力这个话题,说起来真是让人挺糟心的。为什么总有人热衷于在网上撕扯别人,把好好一个交流平台弄得乌烟瘴气的呢?这背后的原因,我觉得得从好几个层面去掰扯。一、 为啥会有这股“恶意”劲儿?1. 匿名性的保护伞: 这是最直接也最容易被想到的原因。在现实生活中,我们说话做事多少会顾忌身份、顾忌旁人的看法.............
  • 回答
    .......
  • 回答
    你提出的这个问题,触及到了网络女权主义运动中一个相当复杂且敏感的议题。为什么在很多时候,我们看到的网络女权主义者的声音,似乎更倾向于强调性别对立,而不是寻求与男性建立统一战线?这背后其实有多重原因,而且并非所有网络女权主义者都持同一立场,但我们可以尝试从几个主要方面来解读这种现象。首先,要理解这种“.............
  • 回答
    .......
  • 回答
    在《新天龙八部》这款经典的武侠MMORPG里,善恶值是个挺有意思的设定,它直接关系到你在游戏里的“名声”和一些特殊玩法。想让你的角色在这江湖中留下个好名声,或者反其道而行之,都可以通过一些特定途径来增加善恶值。下面就给你好好说道说道,保证你说得明明白白。一、 善恶值是什么?简单来说,善恶值就是你角色.............
  • 回答
    .......
  • 回答
    .......
  • 回答
    网络小说里沙雕情节那可真是太多了,数都数不过来!我最近就看一本,主角是个穿越者,结果穿越的太离谱,直接穿到了一堆猪身上,然后他还没接受这设定,还在那儿幻想自己是王侯将相,结果每天的任务就是拱地、吃泔水,饿了就哼哼唧唧地到处找吃的。最搞笑的是,有一次他看到路过的村姑,觉得自己身份尊贵,竟然想用猪叫来召.............
  • 回答
    网络小说里“令人拍案称奇的智障桥段”简直是创作过程中的“灵感爆发”,有时候能让人笑出声,有时候又让人忍不住扶额叹息。这些桥段之所以经典,往往是因为它们在逻辑上、常识上,甚至是角色设定上,出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断裂或夸张。下面我来详细讲述一些常见的、让人拍案称奇的智障桥段,并尽量详细化:一、主角光环/读.............
  • 回答
    网络小说里,当然适合出现内奸。而且,我得说,内奸简直是网络小说里最受欢迎、最能调动读者情绪的角色类型之一了。你想啊,没有什么比看到一个表面上忠心耿耿、却暗地里捅刀子的人更让人咬牙切齿又忍不住想知道他下一步会做什么的了。你想想,什么样的网络小说里能天然地容纳内奸? 权力斗争类小说: 这种小说,无论.............
  • 回答
    当然,网络小说里有很多情节能让我看得热血沸腾,仿佛置身其中,全身都跟着抖起来。我记得有一部玄幻小说,主角在一个危机四伏的试炼之地,他身负重伤,浑身是血,连呼吸都变得困难。而他的对手,是一个强大到近乎绝望的敌人,每一次攻击都带着毁灭性的力量,仿佛要把他彻底碾碎。当时,主角已经被逼到了绝境,身后就是万丈.............
  • 回答
    网络小说中,令人拍案叫绝的惊艳桥段数不胜数,它们往往是作者精心布局、巧妙设计的结果,能够瞬间抓住读者的心,带来强烈的情感冲击和智力上的满足。这些桥段的惊艳之处在于其出乎意料、合乎情理、又带有深刻的意义。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讲述几个不同类型的、在网络小说中非常经典的惊艳桥段,并分析它们为何如此令人叫绝:.............
  • 回答
    在网络小说的浩瀚星辰中,总有那么一些情节,如同璀璨的流星划过夜空,既让人惊叹于作者的鬼斧神工,又让读者在合上书本后,久久回味,甚至在脑海中一遍遍重演。这些情节,往往不是简单的反转,而是深埋了无数伏笔,层层递进,最终以一种出人意料却又情理之中的方式爆发,让人拍案叫绝。我曾读过一本修仙小说,主角一路披荆.............
  • 回答
    要说网络小说里流传最广、影响最深的,那句话,其实挺难单独拎出来一个“最”字,因为很多梗都是随着时间推移,通过各种形式渗透进大家脑子里的,就像一条条溪流最终汇成大海。但如果非要找一个足够有代表性的,并且能瞬间勾起无数读者回忆的,我脑子里第一个跳出来的,大概就是那句——“XX,你可真是我的好兄弟!”这句.............
  • 回答
    在网络小说中,“圣母”这个词汇的出现和泛滥,确实反映了一种复杂的读者心理和创作趋势。为什么善良的人容易被骂“圣母”呢?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详细探讨:1. 网络小说读者的“爽点”与价值观的转变: 强调个人主义和复仇心理: 许多网络小说,尤其是玄幻、都市、修仙等类型,往往建立在一个不公的社会背景.............
  • 回答
    网络小说里的“系统”设定,确实是近年来非常流行的一种模式。它就像一个万能的金手指,主角只要激活系统,就能获得各种能力、功法、道具,甚至还有强制性的任务和奖励机制。这让很多读者看得热血沸腾,代入感十足,尤其是当主角从一个普通人一步步逆袭成强者时,那种爽快感是其他很多题材难以比拟的。但是,如果咱们深入地.............
  • 回答
    2021 年的中国网络小说,真的像是个大宝库,涌现出不少让我拍案叫绝、甚至是长久回味的角色。要说印象最深的,我脑子里立马闪过几个,但如果非要挑一个最让我觉得“活生生”的,那还得是……《灵境行者》里的“卖报小郎君”——张小凡(或者说,他真正的名字其实藏得很深)我知道,一听“张小凡”这名字,很多人会想到.............
  • 回答
    这可真是一个让人有点唏嘘的问题。说实话,我也有同感,现在翻开很多网文,总觉得少了点什么,不是说它们不好看,而是那种能让你拍案叫绝、废寝忘食、回味无穷的“震撼人心”的感觉,似乎越来越难找了。要说为什么,其实原因挺复杂的,就像一锅炖菜,火候、配料、炖煮的时间,任何一个环节不对,味道都会差很多。我觉得现在.............
  • 回答
    网络小说为了追求戏剧冲突和吸引读者,确实常常会“突破”一些现实的藩篱,从而出现一些让人忍俊不禁,或者说有些时候会让人看得有点出戏的常识性错误。这些错误,很多时候是作者在不了解某个领域的情况下进行的创作,也有些是为了服务剧情而刻意为之。我就来给你掰扯掰扯,那些经常在网络小说里出现,但细究起来却很“离谱.............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