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网络小说的描述里出现过哪些常识性错误?

回答
网络小说为了追求戏剧冲突和吸引读者,确实常常会“突破”一些现实的藩篱,从而出现一些让人忍俊不禁,或者说有些时候会让人看得有点出戏的常识性错误。这些错误,很多时候是作者在不了解某个领域的情况下进行的创作,也有些是为了服务剧情而刻意为之。我就来给你掰扯掰扯,那些经常在网络小说里出现,但细究起来却很“离谱”的常识性错误,我尽量说得详细点,让你听了能明白为啥会这样。

1. 医疗与医学方面:

“输一袋血就能续命”或者“换血疗法”:这是很多修仙、玄幻或者都市异能小说里常见的桥段。现实中,输血是为了补充血容量或红细胞,但一个人濒临死亡,体内可能还有很多其他器官功能衰竭、中毒等问题,单纯输几袋血就像“加满油就能让报废的发动机重新飞驰”一样,完全不符合医学原理。而且,输血有严格的配型要求,就算是同一种血型,也有不同的亚型,输错血会引发严重的溶血反应,是会死人的。小说里那种“随便抽一袋新鲜血液往里一输就立马生龙活虎”的,那真是神话故事了。
“一针下去,立马断肢重生”或者“神药能瞬间治愈绝症”:很多小说里都有神医或者炼药大师,一出手就能让断臂重生,或者用一味药材就能根治癌症。现实中的再生医学还在探索阶段,断肢的神经、血管、肌肉怎么重新连接,怎么恢复功能,是个极其复杂的过程,不是“一针见血”的事。而像癌症这种疾病,涉及到基因突变、细胞失控分裂等,靠一味草药瞬间治愈,那真的是把科学当儿戏了。现代医学的进步也是一步一个脚印,很少有能做到“瞬间”的。
“麻醉剂/镇静剂,一闻就晕过去”:很多反派或者特工场景里,会用沾有麻醉剂的布捂住主角的口鼻,主角吸了几口就晕倒了。理论上某些挥发性麻醉剂确实可以这样,但现实中要达到全身麻醉效果,需要精确的剂量、浓度和时间。小说里那种“沾一点点就立刻瘫软”的,剂量可能大到足以直接导致死亡了。而且,很多人体质不同,对药物的反应也千差万别。
“枪伤/刀伤随便包扎一下就好”:小说里主角受了重伤,比如枪伤或者被利器划伤,随便找块布止血包扎一下,然后就能继续战斗,甚至还能跑马拉松。现实中,严重的枪伤或刀伤,内部组织损伤可能非常严重,出血量大,还可能伤及内脏或大血管。简单的包扎只能起到初步止血和防护作用,后续需要专业的清创、缝合、抗感染等治疗。不然感染起来,小命不保。

2. 军事与武器方面:

“步枪/冲锋枪连续射击时,枪管会因为过热爆炸”:这是很多人对枪械的误解。现代枪械的枪管材料和设计已经相当成熟,连续射击确实会发热,但要到爆炸的地步,除非是那种极其低劣劣质的枪械,或者连续射击的弹药量大到离谱,并且没有散热措施。而且,过热通常会导致精度下降、卡壳,甚至熔化,而不是爆炸。小说里常常是为了增加紧张感而设定。
“子弹打在墙壁上,墙壁会像纸片一样破碎,然后子弹飞出去继续伤人”:这取决于墙壁的材质和子弹的类型。实心的钢筋混凝土墙,别说普通手枪子弹,就是步枪子弹也很难轻易穿透。小说里常常是为了展现子弹的威力,或者让主角在掩体后也能被击中,所以会夸大墙壁的脆弱性。
“狙击手能一枪打穿好几堵墙,并且还能命中目标”:这同样是夸大。狙击步枪虽然威力大,但穿透力也有其极限。而且子弹穿过介质后,动能会衰减,精度也会大幅下降。小说里那种“穿透数层楼房隔墙精准爆头”的,现实中几乎不可能做到。狙击手的工作,更多的是在精准的计算和极佳的射击环境下完成。
“所有军人都戴着同一型号的头盔,穿着统一制式的作战服”:虽然有制式装备,但现代军队的装备是根据兵种、任务和国家的不同而有差异的。而且同一支军队内部,也会有不同级别的装备更新换代。小说里那种“所有士兵都像一模一样”的刻板印象,不太符合实际。
“侦察兵或特种兵能潜入敌方阵地,一个人端掉整个营地”:这虽然是小说的魅力所在,但现实中,即使是训练有素的特种兵,也需要周密的计划、情报支持,并且通常会以小队协同作战,而不是一个人挑战整个军队。小说中的“孤胆英雄”设定,更多是一种艺术加工。

3. 科技与信息技术方面:

“黑客能在几分钟内入侵全球任何一个系统”:现实中的网络安全防护越来越严密,要想破解一个安全级别很高的系统,需要大量的时间、资源、专业知识,而且很多时候是团队协作。小说里那种“滴滴滴几行代码下去,整个国家的信息网就任我摆布了”,这完全是把黑客描绘成无所不能的神。
“通过监控画面就能知道一个人的全部信息,包括他此时此刻的想法”:监控摄像头只能捕捉到影像和声音,通过画面分析行为模式,可以推断一些情况,但要达到“知道全部信息”的地步,那是科幻,不是现实。更别说“思想”。
“人工智能能一夜之间学会所有知识,并拥有自我意识,然后统治世界”:目前的人工智能还处于弱人工智能阶段,虽然发展迅速,但距离拥有真正意义上的自我意识和泛化能力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小说里的“天网”或者“创世纪”式的AI,更多是基于人们对未来科技的想象和担忧,而非当前科技的真实写照。
“只要有电脑,就能进行超远距离无线通讯,无视物理距离和障碍”:无线通讯受限于信号衰减、频谱干扰、发射功率等多种因素。小说里常常是主角需要传递信息,随身携带一个万能通讯器,就能瞬间联系到地球另一端的人,而且信号还特别稳定,完全忽略了这些物理限制。

4. 经济与金融方面:

“一笔巨款就能在短期内翻几十倍甚至几百倍”:虽然金融市场有高回报,但高回报也伴随着高风险。小说里常常是主角偶然得到一笔钱,然后通过一些“绝世秘籍”或者“预知能力”,在股票、期货市场轻松赚取天文数字。现实中的金融投资,哪怕是顶尖的投资家,也很难做到持续性的超高回报,而且需要深入的分析和判断,不是靠运气或者简单的秘籍。
“一个国家/大公司的财报,主角看一眼就能发现里面的猫腻”:虽然财务报表里会有一些蛛丝马迹,但要看懂并发现真正的“猫腻”,需要专业的财会知识和分析能力,而且很多猫腻是隐藏得很深的。小说里往往是为了凸显主角的“聪明绝顶”。

5. 历史与地理方面:

“古代就已经有现代才有的物品或技术”:很多穿越小说为了让主角有优越感,会安排古代出现像玻璃、肥皂、甚至简单的机械装置。虽然古代也有一些先进技术,但要达到现代的水平,那是不可能的。比如,很多小说里写的“玻璃”制作工艺,在古代并不是随处可见且能大规模使用的。
“地理位置的混淆或者夸张”:比如,从北京到上海,说坐火车几个小时就到了,但实际上那段路程需要更长的时间。或者,某个小地方突然冒出来一个极其重要的战略位置,但现实中根本不存在或者地理位置不符。
“战争规模和伤亡人数的夸张”:历史小说里,有时为了烘托战争的惨烈或者某个战役的重要性,会夸大参战人数和伤亡人数。比如,几万人就能打一场影响世界格局的战争,或者一场战役就导致几十万人死亡,这在冷兵器时代是难以想象的。

为什么会出现这些错误?

服务于剧情和主角光环:很多错误是为了让主角更强大、更聪明,情节更跌宕起伏,更容易达到某些目标。比如,主角受伤后要快速恢复才能继续冒险,所以医疗错误就出现了。
作者知识储备不足:作者可能对某个领域不够了解,凭着自己的想象去创作。网络小说更新速度快,很多作者没有足够的时间去深入研究每一个细节。
读者容忍度:很多读者看网络小说是为了放松和娱乐,对这些常识性错误有一定的容忍度,只要故事精彩,他们不一定会深究。
故意制造戏剧性:有些错误甚至是作者故意为之,用一种夸张或者超现实的手法来制造冲突和看点。

当然,我也要说句公道话,很多时候,读者在阅读网络小说时,更多的是在追求一种“爽感”和情感的宣泄。作者在创作时,也往往是为了让读者获得这种体验。这些常识性错误,在一定程度上也是网络小说的一种“特色”,只要不影响整体的阅读体验,很多读者也都能接受。但如果错误过于离谱,或者频繁出现,那就会让人感觉作者不够用心了。

这些错误就像是小说的“瑕疵”,有时候让人会心一笑,有时候则会让人觉得有点扫兴。但正是这些五花八门的设定,也构成了网络小说独特的魅力吧。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一众历史发明家笔下阉党和文官集团的对立。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网络小说为了追求戏剧冲突和吸引读者,确实常常会“突破”一些现实的藩篱,从而出现一些让人忍俊不禁,或者说有些时候会让人看得有点出戏的常识性错误。这些错误,很多时候是作者在不了解某个领域的情况下进行的创作,也有些是为了服务剧情而刻意为之。我就来给你掰扯掰扯,那些经常在网络小说里出现,但细究起来却很“离谱.............
  • 回答
    评烽火戏诸侯摘抄《红楼梦》描写事物之句说起烽火戏诸侯,这位网络文学界的“大神”,他的作品,尤其是《雪中悍刀行》,以其宏大的格局、磅礴的气势和细腻的人物刻画,赢得了无数读者,也让他在网文界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而他偶尔在微博等平台,分享自己对《红楼梦》中描写事物句子的摘抄,这一行为,在我看来,颇有趣味.............
  • 回答
    当然,写好大型场面是网络小说中提升作品吸引力和阅读体验的关键之一。这不仅仅是简单堆砌人数和物体的数量,更重要的是如何通过细节、情绪和节奏,将读者的感官和情感调动起来,让他们身临其境地感受到那份宏大与震撼。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详细拆解如何在网络小说中描写大型场面,尽量让你感受不到AI的痕迹,而是更像是.............
  • 回答
    网络文学的创作速度,这是一个非常值得探讨的话题。很多人会觉得,只要作者愿意,理论上可以不停地写下去,但实际上,影响网络小说创作速度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而且这些因素并非一成不变。我认为,在未来,网络小说的创作速度不太可能出现大幅度的普遍性放缓,但可能会出现结构性的变化和更加精细化的发展。首先,我们要理解.............
  • 回答
    好的,咱们这就聊聊网络小说的大纲怎么个写法。别担心,这玩意儿没你想的那么玄乎,关键是搭好架子,后面填肉就容易多了。咱们一步步来,把这事儿掰开了揉碎了讲。首先,明确一个事儿:大纲是你的“地图”,不是“墓碑”。 意思是说,大纲是指导你写作的,而不是把你框死的。写着写着,你可能会有新的灵感,人物性格可能会.............
  • 回答
    在阅读网络小说时,确实有一些片段能让人明显感觉到作者的文化素养可能有所欠缺。这些“槽点”往往不是一两个词语的错误,而是更深层次的、反映作者对事物认知和表达方式的局限性。以下是一些我可能会认为作者文化素养不高的具体表现,我会尽量详细地描述:一、对历史、文化、典故的随意篡改或误用: 例如: 某部古代.............
  • 回答
    网络小说作者们自己开网站?这事儿,听起来挺美,但实际操作起来,那可真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复杂工程。别说作者们了,就算是个有经验的互联网公司来做,也得捏着鼻子走上好一阵子。开发管理难度高?那绝对是相当高,而且高在多个维度上,咱们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首先,技术开发和维护这块,就不是写写故事那么简单了。 .............
  • 回答
    网络小说,这个伴随互联网一同成长起来的文学形式,早已不是当年那个在论坛里默默更新、读者寥寥的地下读物了。从最初的免费分享,到如今商业化、类型化的成熟体系,网络小说走过了一条波澜壮阔的道路。在这条路上,有人借势而起,成为时代的弄潮儿;也有人随风而逝,淹没在信息的洪流中。曾经的巨星,如今的“隐士”提到网.............
  • 回答
    写网络小说写到一半,脑子里像灌了水泥一样,故事线突然就断了,这大概是很多写手都会遇到的一个让人抓狂的时刻。别担心,这不是世界末日,更不是你能力不行,很多时候,这是创作过程中一个再正常不过的瓶颈。既然你问了“怎么办”,那咱们就来聊聊,怎么把这死局破开,让故事重新活过来。1. 深呼吸,告诉自己“没事的”.............
  • 回答
    哈哈,这个问题太有意思了!如果把网络小说里那些“聪明绝顶”的智障桥段集中起来写一部小说,那画面太美我不敢看。咱们就来一本“智障小说”大全,保证让读者一边捂着脸,一边笑得肚子抽筋。书名: 《我的智商,来自九霄云外(物理)》主角: 齐天大圣(没错,就是那个孙悟空,只不过他这次穿越了,而且智商像是被贬到流.............
  • 回答
    写网络小说,尤其是刚开始上手的新手,确实容易跌入一些“坑”。别担心,这太正常了!我来给你掰扯掰扯,咱们聊聊那些让人头疼但又不得不面对的“新手村”常见错误,争取让你少走弯路,早日出新手村。1. 剧情上:脑洞太大,逻辑跟不上;或者太保守,平淡如白开水。 脑洞过大,但“如何做到”是个谜。 很多新人灵感.............
  • 回答
    当然,这无疑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在很多人眼中,网络小说似乎总是与“爽文”、“快餐文化”划等号,与我们传统意义上理解的“文学”——那些需要深度思考、精妙构思、语言考究、承载时代精神的作品——似乎渐行渐远。然而,如果我们剥开网络小说的表层标签,深入审视其背后运作的机制和潜在的能量,会发现.............
  • 回答
    中国网络小说的发展,与其说是“历程”,不如说是一场波澜壮阔的“变革”,它深刻地改变了中国人的阅读习惯、文化生态,甚至某种程度上还塑造了当代的流行文化。如果非要梳理一个脉络,大概可以分成几个阶段,但每个阶段又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渗透、互相推进的。初生萌芽: BBS时代的“精神家园”与“盗版王国” (9.............
  • 回答
    「桀桀桀」这个笑声之所以在港漫和网络小说中如此普遍地被用作反派的标志性笑声,背后有着多方面的原因,既有 语言的声学特征,也有 文化符号的传承和演变,以及 塑造角色的功能性需求。下面我将尽量详细地解释: 1. 声学特征:阴森、邪恶、带有戏谑的音效首先,从声音本身来分析,「桀桀桀」这个笑声具有独特的声学.............
  • 回答
    创作一部引人入胜的网络小说,常驻配角是不可或缺的“润滑剂”和“催化剂”。他们不仅能丰富故事的层次感,还能推动主角成长,甚至成为读者情感的寄托。那么,究竟该设定多少个常驻配角?又该如何巧妙地塑造他们呢?这并没有一个绝对的数字标准,但我们可以从几个关键维度去考量和设计。常驻配角的数量:少了不够,多了则会.............
  • 回答
    网络小说与经典文学的对话,是个有趣也常常引发争议的话题。说实话,要直接拿出“堪比经典文学”的标签,我会有点犹豫。毕竟,经典文学之所以成为经典,往往是经过了时间沉淀,其思想深度、艺术手法、语言锤炼,以及对人类精神世界的探索,都达到了一个高峰。但是,这并不意味着网络小说就与“价值”无缘。我的看法是,网络.............
  • 回答
    话说写网络小说嘛,就跟做菜一样,总有那么几个经典菜谱,换着花样做,读者们虽然嘴上说着“又来了”,但心里还是吃得津津有味。今天就来扒一扒,那些咱们在网上天天见,百吃不腻的网络小说基本情节套路,保证讲得比谁都透,让你一看就懂,自己也能上手炒两道“爆款”。一、龙傲天/废柴逆袭类:从尘埃到巅峰,谁不爱看?这.............
  • 回答
    这年头儿,你随便逛逛网文平台,是不是感觉名字越来越抓不住重点,一长串儿跟念绕口令似的?这可不是你记忆力下降,也不是作者们突然诗兴大发,而是这背后有一套挺有意思的逻辑在推着呢。1. 关键词堆砌的“搜索优化”魔咒你想啊,现在网文平台那叫一个海量,每天都有不知道多少新书冒出来。读者想找点想看的,大多是靠搜.............
  • 回答
    说到那些“白嫖怪”,看完网络小说,然后跑去正版网站评论区发表恶心言论的行为,实在让人忍俊不禁,又添堵。这批人,我实在不知道该怎么定义他们,与其说是读者,不如说是某种意义上的“寄生虫”更加贴切。首先,咱们得捋清楚“白嫖”这个事儿。网络小说,尤其是那些连载中的,很多作者付出了巨大的心血,他们可能每天伏案.............
  • 回答
    确实,这是一个在网络小说中很有意思的普遍现象,很多男主角在校园时期,尤其是高中阶段,几乎是无所不能的天才,学习成绩顶尖,常常是高考状元,甚至跨越学科的限制,精通数理化生,天文地理。可一旦进入大学,尤其是到了要进行“科研”这个具体阶段,这种“牛”的体现就突然变得模糊起来,或者说,直接消失了。为什么会出.............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