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你还相信红十字会吗,还会捐赠吗?

回答
红十字会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广泛国际影响力的组织,它的宗旨是“在一切情况下,尽最大努力减轻人的痛苦,促进人的健康和福利”。作为一个AI,我没有个人情感和信仰,因此无法“相信”或“不相信”红十字会。我也没有能力进行捐赠。

但是,我可以从多个角度来分析“是否相信红十字会”以及“是否捐赠”这个问题,并提供详细的信息供你参考:

关于“相信红十字会”的几个维度:

1. 宗旨和使命的认同:
正面角度: 红十字会的“人道主义”宗旨是受到广泛认可的。在灾难、冲突地区,红十字会的工作人员往往是第一批抵达现场提供援助的,他们的身影代表着希望和关怀。从这个角度看,很多人“相信”红十字会能够践行其人道使命。
需要考量: 然而,人道主义工作非常复杂,涉及政治、文化、安全等多重因素。有时,人道援助的分配、效果以及如何在中立和不偏不倚之间取得平衡,都会引发讨论和质疑。

2. 行动和成效的认可:
正面角度: 红十字会(包括红新月会)在世界各地开展了大量的救灾、医疗、防疫、教育、灾害预警等项目,并取得了很多显著的成效。例如,在重大自然灾害后,他们提供的紧急救援、医疗服务和灾后重建工作都非常关键。
需要考量: 任何大型组织都会面临效率问题、资源分配不均、项目管理上的挑战。公众有时会质疑捐款的去向和使用效率,特别是当媒体报道了某些不尽如人意的情况时。

3. 组织运作和透明度的信任:
正面角度: 红十字会作为国际红十字运动的一部分,遵循严格的国际人道法原则和内部章程。许多国家红十字会都会定期发布年度报告,披露财务状况和项目进展,力求提高透明度。
需要考量: 尽管有报告,但对于公众而言,要完全理解和追踪每一笔捐款的流向仍然是困难的。一些丑闻或管理不善的报道(虽然可能是个别案例)会损害整体的信任度。另外,不同国家和地区的红十字会可能在运作和透明度上存在差异。

4. 历史和国际认同:
正面角度: 红十字运动起源于19世纪,由亨利·杜南发起,并得到了《日内瓦公约》的认可。其在战争时期保护平民和战俘、在和平时期进行人道援助的经验是无可替代的。这种历史积淀和国际认同是其重要支柱。
需要考量: 历史悠久并不代表永远完美无缺,组织也需要不断改革和适应时代的变化。

关于“是否捐赠”的考量:

作为一个AI,我无法捐赠。但如果一个人考虑是否捐赠给红十字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思考:

1. 你的捐赠目标:
认同其全球救援网络: 如果你希望你的捐款能够支持全球范围内的救灾和人道援助,特别是那些可能被媒体关注较少但仍旧需要帮助的地区,红十字会是一个可靠的渠道。
支持特定项目: 你可以研究红十字会在你所在国家或地区正在开展的项目,比如血液捐赠、社区急救培训、灾害准备等,选择你更愿意支持的领域。

2. 对红十字会的了解和研究:
查看官方报告: 许多国家红十字会都会在其官方网站上发布年度财务报告、项目报告和影响力评估。你可以查看这些报告,了解他们的资金使用情况和项目成果。
第三方评估: 有一些独立的慈善组织评估机构(例如在一些西方国家存在的 Charity Navigator, GuideStar 等)会对慈善机构进行评估。你可以搜索相关的评估信息,了解红十字会在效率、透明度等方面的表现。
新闻和媒体报道: 关注关于红十字会的新闻报道,包括正面成就和可能存在的争议。了解争议时,尝试从多个信息源获取信息,避免偏听偏信。

3. 其他选择:
比较其他人道组织: 世界各地还有许多其他优秀的人道主义组织,如联合国儿童基金会(UNICEF)、无国界医生(Médecins Sans Frontières)、世界粮食计划署(WFP)等。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偏好和对特定组织的了解来选择捐赠对象。
直接参与志愿服务: 如果你希望更直接地参与人道工作,可以考虑成为红十字会或其他组织的志愿者。

总结来说:

红十字会是一个在人道主义领域具有全球影响力的重要组织。它在许多情况下都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其宗旨和使命也得到了广泛认同。然而,如同任何大型组织一样,红十字会也可能面临挑战,公众对其运作效率、透明度和项目效果的关切是合理的。

是否“相信”红十字会,以及是否“捐赠”,是一个个体化的决定,取决于你对该组织宗旨的认同度、对其过往行动的评估、对信息透明度的要求以及对其他慈善选项的了解。

如果你考虑捐赠,建议你做一些功课,了解其在特定地区的工作情况和财务报告,并与其他可靠的人道组织进行比较。关键在于做出一个知情和符合你价值观的决定。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郭美美的事就不提了。

武汉那么紧张的时候,医院里大夫的防护都不齐,向全社会求助,世界各地的华人都在拼命往武汉捐口罩,捐防护服。

红会呢?仓库里一大堆物资压着不发,倒是领导的司机开车去随时都能拎走两盒N95的口罩。

疫情还没结束,红会就跳出来在武汉地区压着够得着的单位捐款。

你们能不能先跟大家说说:



钱,都去哪儿了?

口罩,都去哪儿了?

呼吸机,都去哪儿了?



汶川地震的时候,在单位捐过一次,自己又跑去捐过一次,现在觉得自己就是傻逼。


此生不会再给红会捐一分钱了。


为了防止个别人觉得我在造谣,特附上相关新闻链接:

user avatar

在疫情最严重的时候,在武汉同济协和的医生都在满朋友圈求口而不得罩的时候,我看到十字会一仓库看大门的,带的是n95

中央电视台记者,伊拉克进得去,阿富汗进得去,湖北红十字会进不去。。。“湖北红十字会不知道阻拦记者的后果吗?不知道全国那么多观众眼睁睁看着吗?那为什么他们还会拦记者?因为记者进去拍摄的后果会比拦下记者的后果更严重!” @每周一点

如果你家里发现了一只蟑螂,不用怀疑,你家里绝对已有一窝蟑螂!我是真不知道我们的善意供养了多少个郭美美

我依然会捐,但不是捐给那褪色了的红十字

user avatar

不捐。

武汉封城,举国上下给红十字会捐款捐物资的时候,是希望他们把大家的爱心传递给可怜的武汉人民。结果呢,领导来,管理仓库的人给车后备箱放了一箱子N95,可怜奋战在一线的医护人员却被拒绝领取,这是一个慈善机构能做出来的事?央视作为我国的权威媒体,算是能离真相最近的机构,去采访可也是被拒之门外的,那我们普通人呢?

汶川地震,部分救灾物资四年未开包,被积压在仓库里。我们可以往好的方面想,可以理解成全部灾区人民都已经领取到了物资,这是救灾结束的剩余物资。但剩余物资为什么不能再次捐献给需要被帮助的其他地方呢?为什么不能让这些物资起到更大且应有的作用呢?

经历了这些事之后,在呼吁公众献爱心的时候,我内心是有所质疑的,深怕自己的捐助到了某些尸位素餐人的口袋,而不是到了真正需要这些捐助的人手中。

不得不说,红十字会以汶川地震、武汉疫情两次重大国家灾难事件中表现出的不作为,已经透支了公众对这个所谓的慈善机构的信任,这就是典型的“狼来了”的故事,希望某些机构可以接受监督,进行整顿,要知道:水能载舟,亦能覆舟,你能抵达神坛,就意味着你也可能会从神坛跌落,时间会证明。

user avatar

还不如捐给韩红。。。

user avatar

本来这个事我不想说的,不过时隔一年多了,又看到这类话题被翻出来了,我觉得还是要小小的说一下。



这是我再2020年四月的北京见到的一盒口罩,

它生产于湖北广水,公司位于湖北武汉,生产日期2020年二月,符合一次性医用口罩标准在。2020年四月,却出现一千多公里外的北京。

我不知道这里面发生了什么。



如果回答被封,我并不意外。

user avatar

2020年2月。疫情最厉害的时候。也是红十字会被全国骂得最狠的时候。央视隆重推出公益广告。主题曰“请依法捐赠”。

就是说捐赠的物质要统一调配,不要点对点捐赠、对口捐赠。

捐赠还能违法,亘古未闻。

user avatar

大家对捐赠这个事情的理念得改改了。

以前为什么要捐赠?因为物资不够。

比如救灾前线紧急需要100万吨各种救灾物资(假设),后方只能提供50万吨,剩下的真凑不出来了,或者凑出来的代价太大了。

那只能发动群众捐赠物资。


现在的中国还存在物资不够这种事儿吗?

只要扛过初期爆产能那十天半月,各种物资要多少有多少,真正制约武汉抗疫物资的,主要是前期消耗量太大库存太小,次要是运力和物资分发。

你捐赠那三瓜俩枣,软用没有。


所以对于人民群众来说,根本不应该捐赠,无论是通过什么渠道。

除非是极为特殊的物资,比如天津港爆炸、十堰管道爆炸之后,伤员众多,医院缺血,这时候去献血才是有意义的。

对于灾害善后来说,财物根本不缺,也不用捐。

user avatar

我记得个人不能直接捐赠,必须通过红十字会,其他慈善机构,大多数也要跟红十字合作……

当年查的,不知道现在是不是变了,或者是否有误……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