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跟先生提出过年带两岁的儿子回去娘家拜年,他拒绝并且越说越生气,甚至提出离婚。我们该怎么继续沟通?

回答
您好!您遇到的情况确实让人心疼和焦虑。过年带孩子回娘家是一件很常见也很温馨的事情,而您先生的强烈反对甚至提出离婚,这背后一定有一些深层的原因和复杂的情绪。要有效地沟通,我们首先需要理解和尊重彼此的感受,然后才能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

以下是一些详细的沟通建议,希望能帮助您度过这个难关:

第一步:冷静下来,理解先生的感受和潜在顾虑

在试图沟通之前,请您自己先冷静下来。先生的愤怒和提出离婚的言论,可能不仅仅是对“回娘家”这件事本身的不满,而是长期以来积累的情绪、对某些事情的恐惧或者误解的爆发。

他为什么生气? 试着站在他的角度思考:
对您娘家的感觉: 他是否觉得在您娘家不受尊重?是否觉得被您的家人“区别对待”?是否有过不愉快的经历?
对家庭的掌控感: 他是否觉得这个决定绕过了他,让他没有参与感?或者他觉得您更看重娘家而不是这个新组成的家庭?
过年的传统或期望: 他是否有自己更看重的过年方式或传统?比如希望和他的父母一起过,或者希望和您两个人过?
对孩子的影响: 他是否担心孩子在娘家会被过度宠溺,或者不适应?他是否有对孩子未来教育的担忧?
压力或疲惫: 他是否承受着其他方面的压力(工作、经济等),导致情绪特别不稳定?
沟通模式的旧伤: 过去你们在沟通重大问题时,是否出现过类似的情况?这次的“离婚”言论是否是他习惯性的防御机制或威胁?

离婚的言论是什么意思? 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威胁,背后可能包含了极大的痛苦、失望或一种被逼到绝境的感觉。您需要认真对待,但也要尝试去理解这是否是他此刻情绪失控下的“气话”,还是真的经过深思熟虑的决定。

第二步:选择合适的时机和方式进行沟通

时机和方式至关重要,尤其是在双方情绪都很激动的情况下。

等待冷静期: 在先生情绪爆发后,不要立刻追着他继续争论。给双方都留出一些空间和时间来冷静思考。
选择私密且不受打扰的环境: 找一个你们都感到放松、没有其他人在场的时候进行沟通。避免在孩子面前或公共场合谈论这种敏感话题。
以“我”开头陈述感受,避免指责: 当您开始沟通时,用“我感到……”、“我担心……”、“我想了解……”这样的句式,而不是“你总是……”、“你为什么不……”来表达。这能减少对方的防御心。
表达您想和好的愿望: 先明确表示,您非常重视你们的婚姻和家庭,您希望解决这个问题,而不是激化矛盾。

第三步:开启有建设性的对话(详细步骤和话术建议)

1. 表达您的感受和意图(重点在于“理解”)

话术示例: “亲爱的,我知道你上次因为回娘家的事情非常生气,甚至说出了很重的话,我当时也很害怕和难过。我想和你好好聊聊,不是想和你吵架,而是我真的很想理解你为什么这么坚决地反对,也想让你理解我的想法和感受。”
强调: 您不是来指责他,而是来“理解”他,这是打开话匣子的关键。

2. 倾听他的解释和顾虑(这是最重要的一步)

话术示例: “你能告诉我,你为什么会这么生气吗?你有什么样的担忧?是因为在我娘家有什么不愉快的事情发生过吗?还是你觉得我没有考虑到你的感受?或者你对过年的安排有什么其他的想法?”
主动提问,引导他说出真实想法: 保持耐心,不要打断他。即使他说的话让您不舒服,也要努力去听。
复述他的话以确认理解: “所以你的意思是……,我理解得对吗?” 这样做能让他知道您真的在听,并且在努力理解。
认可他的感受(即使不认同他的观点): “我能理解你因为……而感到生气/委屈/担忧。这确实让你很难受。” 认可他的感受不代表您同意他的做法,而是承认他的情绪是真实存在的。

3. 陈述您的观点和感受(以“我们”的角度出发)

话术示例: “我之所以特别想带宝宝回去,是因为……(比如:我一年没见到我的父母了,他们也很想念孙子;我希望宝宝从小就能和外公外婆有亲密的连接;这也是我们中国人的传统,带着孩子回家过年,多热闹温馨啊)。我知道你也有你自己的想法和期望,我希望也能和你一起规划过年的事情,因为这是我们一家三口的事情。”
强调“我们”和“一起”: 表达您希望他参与到家庭决策中来,并且您是以“我们”这个整体来考虑问题的。
解释您行为背后的情感需求: 让先生明白您回娘家是有情感上的需求和意义的,而不仅仅是“回娘家”这个动作本身。

4. 探讨解决方案(聚焦于“如何做”而不是“谁对谁错”)

话术示例: “既然我们都觉得这件事很重要,那我们能不能一起想想,有没有一个方案,既能让我实现回娘家的愿望,也能让你安心,或者照顾到你的想法和感受?”
提出可能的折衷方案:
时间调整: “我们是不是可以先在咱们这边和你的父母过几天,然后我们再去我娘家拜年,或者晚一点再去,等你忙完这段时间?”
陪同与否: “如果你实在不方便跟我一起回去,我一个人带宝宝回去,你觉得怎么样?我保证会照顾好自己和宝宝,并且每天和你视频通话。”(但这个方案需要先生先提出,否则可能显得您不够重视他)
行程安排: “我们回我娘家,可以提前和你商量好我们什么时候回去,什么时候回来,在娘家期间,我们做什么事情,确保你在你那边也感到放心和有参与感。”
你的家人如何招待: “如果你担心在娘家会不自在,我们可以和我父母沟通一下,让他们知道你的顾虑,看看他们能怎么做让你感觉更舒服。”
共同参与回娘家的过程: “我们一起打包行李,一起计划行程,虽然回去的是娘家,但这是我们一家人的行程。”

5. 处理“离婚”的威胁(务必慎重)

如果他再次提起离婚: 您需要非常认真且平静地回应。
话术示例: “亲爱的,我听到你再次说‘离婚’,这对我来说是很大的打击,也非常非常伤心。我们之间出现这么大的分歧,我理解你可能感到很痛苦,但‘离婚’这个词太重了,我不想轻易说出口,也不想我们的婚姻走到这一步。你能告诉我,在你心里,是什么让你觉得离婚是我们唯一的选择吗?是不是我们之间的沟通出现了更深层次的问题?”
表达对婚姻的珍惜: 让他知道您重视这份婚姻,愿意为之努力。
寻求婚姻咨询的建议(如果情况严重): 如果他持续用离婚威胁,或者你们无法自行解决,可以提出寻求专业帮助。“如果我现在无法说服你,或者我们沟通困难,我们能不能考虑找一个婚姻咨询师,听听他们的建议,他们也许能帮助我们找到更好的沟通方式。”
不要被威胁绑架: 在表达珍惜的同时,也要让他知道您有自己的底线和感受,不是他一句话就能轻易伤害或控制的。

第四步:后续跟进与长期经营

信守承诺: 如果你们达成了某种协议,一定要兑现。
共同创造美好回忆: 在过年期间,无论最终如何安排,都要努力让这个节日成为一个美好的回忆,而不是又一次争吵的导火索。
长期关注他顾虑的根源: 如果先生的顾虑源于您娘家或他自身的不安全感,在过完年之后,您也需要花时间去理解和处理这些潜在的问题,例如在和他家人相处时,多考虑他的感受,或者在他和娘家人互动时,给予他更多的支持和认可。
建立健康的沟通模式: 这次事件是一个契机,让你们一起学习如何更有效地沟通,如何处理分歧,而不是回避或激化矛盾。

关键点总结:

倾听和理解是第一步,远比辩解重要。
站在“我们”的角度,而不是“你和我”对立。
表达您的情感需求,也尊重他的情感需求。
离婚是非常严肃的词,慎用,也需要认真对待它背后的原因。
寻求折衷方案,找到共同都能接受的解决方案。
必要时,寻求专业帮助。

这确实是一段艰难的时期,但请相信,通过真诚的沟通和相互的理解,你们可以渡过难关。祝您沟通顺利!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先回答问题:如果题主可以接受离婚,那就离吧,显然你老公对你和你娘家积怨已深,而你无法解决娘家和老公之间的矛盾,并且你两的认知都不在一个频道上。我个人认为你老公的问题是对你的态度和说话的方式。而你老公的认知并没有什么太大毛病。

一、现在疫情一直反复,每天在不同的地方都有零星的发散,能不带孩子坐高铁出行尽量不带,那样封闭又密集的空间里,谁知道车厢里有没有无症状感染者或者密接者。这种事,完全没必要赌运气。所以你老公认为疫情期间减少出行,不带孩子去外婆家可以理解。孝敬父母,你们大人去了就可以了。外婆想孩子, 可以年后春运过后,抽个人不多的时间去广东看孩子。

二、你老公认为外婆外公没带孩子,所以没资格要求因为想孩子,就得带孩子回去看他们。咋一看,好像没道理。但是换位思考,如果是外婆一直带孩子,奶奶没带,老公要求你疫情期间带孩子冒着高风险出行,只为了给没带过他的老家奶奶看一眼,你会同意么?反正我是绝对不会同意的。任何事情觉得不可理解时,换位思考一下就想通了。如果提问是奶奶没带过孩子,因为要看孩子,老公非要带孩子疫情间回老家,恐怕这个爸爸立即要被骂上热搜。

三、你老公觉得你父母不公平,给两个姐姐带孩子,却不给你带。这个想法就更没有问题了。如果换成是奶奶只给两个哥哥带孩子,不给你们带,你会高兴,会觉得是应该的吗?还是那句话,想不明白的,换位思考。想想是你老公发生这样的事,你可以接受吗?

题主显然根本没弄清老公生气的点在哪,而在日常生活里显然是经常偏袒娘家,造成积怨越来越深。所以,既然你都没打算好好了解你老公,你们也不在频道上很久了,离婚也挺好的。

user avatar

我其实一直特别坚持一个观点:亲人是做了亲人该做的事情,才可以被称之为亲人,如果一个亲人连基本该做的事情都没有做好,那么是不配被当成亲人一般对待的。

现在看看问题描述:你的父母在孩子出生之后,都做了些什么呢?

你生孩子,你的妈妈就过来照顾了两天,两天对于一个刚生完孩子的人来说,来了还不如不来,反而还会增加很多没必要的其他麻烦。反观对方的母亲,基本上陪着你们照顾完了整个流程,明明是婆婆对这件事更加上心。

一个对自己外孙如此不上心的姥姥姥爷,如果是平时想过来看看孩子,或者等到孩子寒暑假去他们那里度假倒也没什么,但是在这么关键的节日,而且疫情风险这么大的时候,却要求想见外孙,只怕是没有这个资格的。

不要拿着亲情和血缘说事儿,我说句难听一点的话:亲情是麻烦出来的,亲情也是要掏钱供出来的,外公外婆在外孙诞生之后,给过多少经济支持?帮过多少忙?

从你丈夫的语气当中就能看出来,你的丈夫对你家已经积怨已深,想必这个积怨,也不是一两件事导致的。

更重要的是:对孩子出生都这么无所谓的外公外婆,就算你们辛辛苦苦,长途跋涉回家了,对你们的态度会好么?如果回到家只是让对方敷衍你一下,只是面对一个十分尴尬的局面,那么为什么要回这个家呢?

而且我觉得题主完全没有搞清楚重点。你的丈夫生气的点不仅仅是因为疫情的原因,还生气的是你没有考虑到孩子的问题。

春节人流量大,而且来回奔波,两岁的孩子跟着折腾,哪怕就是不感染疫情,来回的折腾也容易生病。

你好像一直都在着眼于外公外婆需要见一下孩子,但是完全没有考虑到孩子来回折腾会有多累。

这让我感觉到有点无法理解:按理来说,作为母亲往往在这种事情上是要比父亲更加上心的,但是我看聊天截图,我反而感觉是父亲在这个问题上想的比你这个母亲要细。

你一直都在自说自话,而且忽略了外公外婆一直缺失的问题,所以导致你的老公越说越气,越想越委屈,所以在你步步紧逼之下,你的老公直接爆发了。

所以你应该先问问你的老公,他到底因为什么生气,因为什么事情不满,然后再试着去开导你的老公,提供更好的解决办法。甚至你应该去和你的父母沟通,告诉你的父母,应该多表达对外孙的关心和照顾,而不是一直上赶着非要把孩子带回去。

回到这个问题,我觉得虽然丈夫说出来离婚的话是气话,但是题主你应该意识到:你们的感情已经相当危险了。

因为从对话信息当中,可以感觉到两个十分明显的点:①丈夫对你的家庭积怨已深,对你的父母有很大的负面看法 ②对于你们之间的矛盾,丈夫已经根本懒得去和你沟通,已经觉得和你沟通没有任何意义

第二点才是问题的关键:当对方已经懒得和你沟通的时候,说明这个问题已经十分严重,而且在这个时候,之前的多次沟通都没有起到效果,所以对方这个时候,已经彻底对你失望了。

你现在才意识到这个问题,已经有些晚了,可能在这之前,你们已经有了无数次的无效沟通,有了很多次没有结果的争吵。

过年往往是一切矛盾的爆发点,在这个时候,涉及到很多人情的往来,面子的工程,所以积怨特别容易爆发。

现在的问题就是:你想要借着孩子去做一个面子工程,但是你的丈夫十分反感,并不打算给你的父母这个面子。

并且实事求是的来看,你的父母好像也确实没有这个资格。

所以题主,多和丈夫沟通沟通,了解一下他的怨气到底从何而来,让他把话说完,不要总是想着强制孩子回家。

对于你的父母,你也要客观地想一想,他们到底有没有扮演好外公外婆的角色,如果没有的话,之后还有没有必要和他们那么多的来往。

以上,希望能够帮助到你。

user avatar

这事儿要是爷爷奶奶不出钱不出力的,还净在这摆谱折腾孩子,早就被网友们照着族谱骂了吧?

“出生时和生日都给了红包”翻译过来就是“养孩子一分钱都没出,就像普通亲戚一样给个红包”。

“出生前给孩子织了毛衣毛裤毛背心”翻译过来就是“ 就织了几件小东西,啥都不给孩子买

“隔三差五发视频看孩子”翻译过来就是“懒得过来看孩子

综合起来就是:不出钱,不出力,不花心思,完完全全就是个普通亲戚的做派。

长辈没义务带娃,无论是男方父母还是女方父母,把自己当成普通亲戚保持边界感其实是很好的,我一直都非常支持这种相处方式。但是,普通亲戚是没资格摆这么大谱的,大冷天顶着疫情折腾个两岁的孩子去看望自己,多大岁数啊?行动不便了吗?好意思折腾个两岁的孩子?不是说好的普通亲戚吗?要脸吗???

想摆老祖宗的谱,就得办老祖宗的事儿。 付出的时候按照普通亲戚做的,那就安安分分地做个普通亲戚,别闹幺蛾子。据我观察,对孩子奉献越多的人反而越心疼孩子不舍得折腾孩子,越是不出钱不出力的 越喜欢摆谱折腾孩子。一来是真不心疼孩子受罪,二来是自己知道跟孩子没啥感情就强行摆谱刷存在感。反正在我父母和公婆这里,是绝不存在大冷天折腾孩子几个小时去看望自己的,那可是亲生的心头肉!

这种事儿,不分男女。对孩子没啥恩情又变着花样折腾孩子的人都是自私抠门儿算计厚脸皮的主儿。

user avatar

您先生并没有跟您平等沟通的意愿。

您依然认为他是您先生。

您或许应该思考的是:他认为您是太太吗?

user avatar

是我早就离婚一万遍了。对我来说,这样的语言暴力,我一次都不想忍。根本不会再沟通。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