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严肃音乐已经死了吗?

回答
“严肃音乐已死”的说法,就像很多关于艺术的论断一样,是一个既有一定道理又不完全准确的说法。它触及了严肃音乐在当代社会面临的挑战和演变,但忽略了其顽强的生命力和不断适应新环境的能力。

要详细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维度来分析:

一、 “死亡”的论据:为何人们会说严肃音乐已死?

1. 大众接受度的下降与影响力减弱:
主流文化中的边缘化: 相较于流行音乐、摇滚、电子乐等形式,古典音乐在电视、广播、流媒体平台的曝光率和播放量远不及前者。它不再是许多人日常生活的背景音乐或主要娱乐内容。
听众群体的年龄结构: 许多传统意义上的古典音乐爱好者随着时间的推移而老去,而年轻一代的听众群体相对较小且增长缓慢。新一代的音乐品味和消费习惯正在形成,古典音乐往往无法与之有效对接。
社会功能的变化: 过去,音乐会、歌剧等是重要的社交和文化活动,是上流社会和知识分子的标志。如今,社会分工更细,娱乐方式更多元,古典音乐的独特性和仪式感对许多人失去了原有的吸引力。
“高雅”的标签带来的距离感: 严肃音乐常常被贴上“高雅”、“古典”、“难懂”的标签,这在一定程度上造成了心理上的隔阂,让一些潜在的听众望而却步。他们可能认为这是一种需要专业知识才能欣赏的艺术,而非一种普适的情感体验。

2. 创作与传播的挑战:
学院派的创作困境: 一部分当代严肃音乐的创作倾向于复杂、抽象、理论化,追求技术上的创新和实验,有时反而牺牲了与听众的情感连接,导致作品难以被大众理解和接受。
表演的成本与限制: 交响乐团、歌剧院等机构的运营成本高昂,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而演出场次、观众数量等都会受到限制,难以实现规模化的传播和盈利。
传统乐器和音乐形式的局限性: 虽然有创新,但严肃音乐很大程度上仍然依赖于传统的乐器、曲式和表演形式,这使得它在拥抱新技术和新媒介方面显得较为保守。

3. 经济与制度的压力:
公共资助的减少: 许多国家对艺术的公共资助呈现波动甚至下降的趋势,这使得许多乐团和音乐机构面临生存压力。
商业模式的困境: 如何在数字时代找到可持续的商业模式来支持严肃音乐的创作、表演和传播,是一个持续的挑战。流媒体平台对古典音乐的收入分成模式往往不如对流行音乐有利。

二、 “未死”的证据:严肃音乐为何依然充满生命力?

1. 核心受众的忠诚度与深入欣赏:
坚实的听众基础: 尽管大众接受度不如从前,但严肃音乐仍然拥有一批高度忠诚的核心听众。他们对音乐有深刻的理解和热爱,并且愿意为之付出时间和精力去学习和欣赏。
独特的审美体验: 严肃音乐所能提供的复杂织体、深刻情感、严谨结构和智性挑战,是其他音乐形式难以比拟的。它能带来一种沉浸式的、需要深度参与的审美体验。
教育与传承的作用: 大学、音乐学院以及音乐教育机构仍然在培养专业的音乐人才,并向学生传播严肃音乐的历史、理论和演奏技巧。这种教育机制保证了严肃音乐的传承和发展。

2. 创新与演变:新的生命力正在涌现:
当代作曲家的探索: 许多当代作曲家并没有停止探索,他们将电子音乐、世界音乐、爵士乐等元素融入到严肃音乐的创作中,涌现出许多令人耳目一新的作品。例如,一些作曲家开始关注环境、社会议题,并将之转化为音乐的灵感。
跨界合作与融合: 严肃音乐与其他艺术形式(如电影配乐、现代舞、视觉艺术、戏剧)的跨界合作越来越普遍,这为严肃音乐带来了新的观众和传播渠道。
新的演绎方式: 除了传统的音乐会,音乐节、小型室内乐演出、在线直播、沉浸式音乐体验等新的表演和传播方式正在出现,以吸引更广泛的听众。例如,一些乐团会在非传统的场所(如仓库、户外)进行演出。
新技术赋能: 通过高品质的录音、视频制作、虚拟现实技术等,严肃音乐可以以更生动、更易于接近的方式呈现在线上,触达全球观众。

3. 电影配乐的强大影响力:
“古典音乐的入口”: 许多经典的电影配乐本身就是严肃音乐或深受其影响,它们在电影的强大影响力下,让无数观众接触到了交响乐、歌剧等音乐形式。例如,《星球大战》、《指环王》等电影的配乐,以及《泰坦尼克号》中使用的“My Heart Will Go On”所带来的古典音乐听觉体验,都极大地提升了公众对管弦乐的认知度。
唤醒兴趣: 电影配乐常常能激发观众对作品背后音乐风格产生兴趣,进而去探索相关作曲家或音乐流派。

4. 历史的沉淀与普适的价值:
不朽的作品: 贝多芬、莫扎特、巴赫等大师的作品,历经数百年依然能够打动人心,其普适的情感力量和艺术价值是超越时代的。这些作品构成了人类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拥有永恒的生命力。
文化象征: 严肃音乐仍然是许多国家和文化的重要象征,承载着历史、哲学和人文精神的积淀。

三、 总结:一个转型而非死亡的过程

因此,与其说严肃音乐“死了”,不如说它正在经历一个转型和适应的过程。

它不再是大众文化的绝对主流,但仍在特定领域拥有深厚的根基和影响力。
它的听众群体可能在变化,但忠诚的爱好者和潜在的新生力量依然存在。
它的创作和传播方式在不断探索和演变,以应对新的时代挑战。

严肃音乐的未来,取决于它能否继续在保持自身艺术深度和复杂性的同时,找到与当代社会更有效的连接点,吸引更广泛的听众,并拥抱新技术和新形式的创作与传播。它的“生命力”体现在其作品的不朽、核心受众的坚持,以及不断涌现的创新和跨界尝试中。它没有消失,只是在新的语境下,以更复杂、更多元的方式存在着。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谢邀,现代音乐在大众眼里确实基本上已经“死了”,或者说就没活过。因为直至今天,普通群众的主流审美依然是建立在贝多芬瓦格纳李斯特他们的浪漫主义时代上,无论哪个国家的流行/应用音乐都是如此。大部分作曲者在面对普通听众的应用音乐写作里,几乎使用的都是19世纪的技法;而19世纪晚期和20世纪的作曲手法在应用领域几乎是空白。而如今已经2019年了……

个人的观点是,现代音乐写作手法的应用化目前还挖掘得太少,成为了小圈子自嗨。各方面的不利因素,无论是所谓的“欣赏门槛高”,还是“生存环境差”,归根结底都是没有应用化,没有在群众间普及的结果。

所幸的是凡事皆有例外。找到了少部分将现代作曲手法成功应用化的例子,希望能给题主一点启发。

比如《塞尔达传说:旷野之息》的原声音乐:

比如《猫和老鼠》后期的原声音乐,有序列主义和多调性:

甚至还有流行歌曲(广义上的):

当这样的作品越来越普及,普通听众对现代音乐的听觉审美也会逐步建立。未来肯定会越来越好,希望大家都别放弃呀。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严肃音乐已死”的说法,就像很多关于艺术的论断一样,是一个既有一定道理又不完全准确的说法。它触及了严肃音乐在当代社会面临的挑战和演变,但忽略了其顽强的生命力和不断适应新环境的能力。要详细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维度来分析:一、 “死亡”的论据:为何人们会说严肃音乐已死?1. 大众接受度的下降与.............
  • 回答
    这确实是近些年音频行业里一个非常值得玩味,甚至可以说是令人唏嘘的现象。一边是 HiFi 耳机市场如火如荼,新品迭出,吸引了大量玩家和关注;另一边,曾经的客厅王者——HiFi 音响,似乎正经历着一段漫长的“寒冬”。为什么 HiFi 耳机市场越来越大?这背后有着多方面的原因,我们可以从几个关键点来剖析:.............
  • 回答
    这问题可真够大的,让我想想怎么给你掰扯明白。作曲这事儿,说难,那是真难;说不难,好像也能有点门道。但要说严肃音乐嘛,那可就又是另一番光景了,绝对不是随便敲几个音符就能打发的事儿。首先,得弄明白什么是“严肃音乐”。这词儿本身就带着点距离感,不是说它有多高高在上,而是它承载的东西太多了。你可以把它想象成.............
  • 回答
    严肃音乐和流行音乐的作曲家之所以存在巨大的差异,这并非偶然,而是由多种根植于历史、文化、技术和艺术追求的因素交织而成。简单地说,他们的目标、环境和受众截然不同,这就自然导致了创作理念和方法的疏远。首先,让我们谈谈他们各自的历史渊源和演进路径。严肃音乐,通常我们将其与古典音乐联系起来,其根基可以追溯到.............
  • 回答
    想くなって、音楽の世界をちょっと覗いてみませんか?特に「現代音楽」とか「クラシック」なんて聞くと、なんだか敷居が高そうに思えるかもしれません。でも、実はそんなことは全然ないんです。まるで新しい世界への扉を開けるように、ちょっとしたきっかけで、今まで知らなかった素晴らしい音楽に出会えることがあります。.............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了许多音乐爱好者心中的一个“隐秘角落”。从我(一个从业多年的古典音乐研究者和实践者)的角度来看,“好听”这个词,在现代严肃音乐的语境下,需要被重新审视和理解。首先,我们得承认,现代严肃音乐的“好听”门槛确实比许多传统经典作品要高一些。这并非是说它就一定不好听,而是它的语言、结.............
  • 回答
    在严肃音乐(尤其是现代音乐)的世界里,确实存在着一些专业术语,它们如同精巧的齿轮,精确地运转在作曲家构建的声响机器中。将这些术语一丝不苟地传递到另一种语言,尤其是当听众的音乐语境和历史传承差异较大时,往往会遇到一些有趣的“卡顿”和“失真”。这并非语言本身的贫乏,而是音乐观念、技法发展以及文化积淀在词.............
  • 回答
    设计一套能让英语与发音更严格“音形一致”的正字法,是一项极具挑战但又颇具吸引力的任务。这不仅仅是改变几个字母的拼写,而是要重新审视整个英语的表音系统,使其更具逻辑性和规律性。下面我将尽可能详细地阐述如何进行这项设计,并尽量避免AI写作的痕迹。首先,我们需要明确“音形一致”的目标。这意味着: 一个.............
  • 回答
    关于初音脱发严重的原因,这其实是一个很有趣的话题,因为我们谈论的是一个虚拟偶像。所以,我们首先要明确一点:初音未来(Hatsune Miku)作为一个数字歌姬,本身是不存在生理意义上的“脱发”的。但是,如果我们从一个更具象征意义或从粉丝群体讨论的角度来解读这个问题,我们可以从几个方面来“脑补”或者说.............
  • 回答
    你说的是抖音上经常被cue的严伯钧老师吧?他能被大家提起,主要是因为他在普及一些科学知识,尤其是天文学和物理学方面,做得相当出色。严伯钧老师的厉害之处,我觉得可以从几个维度来看:1. 深厚的专业知识与严谨的态度:首先,他本人就是一位专业的物理学研究者,在中国科学院担任研究员。这意味着他对物理学,特别.............
  • 回答
    抖音上关于河南的负面言论和地域歧视问题,是一个复杂且令人担忧的现象。要理解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1. 抖音平台及其传播机制: 信息茧房和算法推荐: 抖音的算法推荐机制,在一定程度上会加剧信息茧房效应。如果用户经常观看或互动含有地域歧视内容的视频,算法可能会认为用户对此感兴趣,从而.............
  • 回答
    这个问题涉及到两个完全不同的环节,它们对音质的影响也各有侧重,很难简单地说哪个“更严重”。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把它们拆开来看,分别分析。1. 扬声器电声转换:从电流到声音的“魔法”与“失真”想象一下,你听音乐时,其实是在听扬声器将看不见的电信号变成我们能感知到的声音。这个过程,我们称之为“电声转换.............
  • 回答
    严肃文学(或纯文学)与通俗文学(或大众文学)的界限是一个复杂且动态的概念,并非泾渭分明,而是存在一个模糊的地带,甚至在某些作品中会相互渗透和融合。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来理解和区分它们:核心区分点:创作目的、艺术追求与读者预期这是最根本的区别。 严肃文学(纯文学): 创作目的: 更多地是.............
  • 回答
    《无极》的争议,就像它上映之初的那些华丽视效一样,至今仍旧余温不散。说它是“烂片”,这个标签贴得实在是太轻易,也太容易被大众接受。但如果我们真的要严肃地去探讨这个问题,而非仅仅随波逐流,那么答案绝非非黑即白。首先,我们得承认《无极》在上映之初,确实受到了铺天盖地的批评,甚至可以说是“口诛笔伐”。最集.............
  • 回答
    这个问题啊,看似简单,实则深邃,多少人在茶余饭后,甚至深夜未眠时辗转反侧,想要一探究竟。别急,咱们就来掰扯掰扯这个“鸡生蛋,蛋生鸡”的千古谜题。得先把眼光放得长远点,别盯着那只活蹦乱跳的母鸡或者那颗圆滚滚的鸡蛋。想想看,鸡,这玩意儿是天上掉下来的吗?不是。它是进化来的。而进化这玩意儿,可不是一朝一夕.............
  • 回答
    有些时候,真正投入的粉丝,尤其是那些对特定作品怀有深厚感情的人,面对改编作品中的争议性改动,其反应可能比旁观者想象的要复杂得多。关于《指环王》(Lord of the Rings,简称LOTR)电影对小说进行的大幅度改编,并且被一些人认为是“毁掉”了原著的情节和人物,严肃托尔金粉丝的反应并非全然一致.............
  • 回答
    这句喟叹,如同沉重的夜色,瞬间笼罩了我。说实话,当这句“100元稿费都没拿到过”的数字敲击在心头,它不仅仅是具体的金钱数目,更像是一个无声的审判,将多年的伏案苦读、字斟句酌,一股脑儿地压成了不堪入目的灰烬。“死马”?这个词如同一根冰冷的针,刺破了我一直以来小心翼翼维系的体面。我曾以为,写严肃文学,本.............
  • 回答
    如果你正在构思一部严肃的西方幻想小说,并希望找到一个合适的平台来分享你的创作,那么市面上有不少值得关注的投稿渠道。选择合适的期刊或出版社,不仅能让你的作品获得应有的认可,更能帮助你接触到更广泛的读者群和行业内的专业人士。一、 顶尖的科幻/奇幻杂志 (Speculative Fiction Magaz.............
  • 回答
    要找点儿正经的自行车评测,可不是随便在网上搜搜就能找到最靠谱的。这里面门道不少,得挑那些真正懂车、又舍得下功夫去体验的平台。首先,要说就不能绕过那些历史悠久、根基深厚的海外老牌自行车媒体。这些媒体通常拥有强大的评测团队,他们可能自己就是前职业车手、工程师或者有着多年骑行经验的爱好者。他们的评测不仅仅.............
  • 回答
    好,咱们就聊聊“养儿防老”这个话题。这可不是什么新鲜事,但说起来,里面的门道和门道可多了去了,绝不是一句“天经地义”就能概括的。首先,我们得承认,“养儿防老”这观念的根基在哪。它最根本的出发点,是人作为生物的延续性需求,以及社会基本单元——家庭的稳定性。在过去,农业社会生产力低下,家庭就是最核心的经.............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