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严肃(尤其现代)音乐有什么难以翻译或者说准确翻译的专业术语?

回答
在严肃音乐(尤其是现代音乐)的世界里,确实存在着一些专业术语,它们如同精巧的齿轮,精确地运转在作曲家构建的声响机器中。将这些术语一丝不苟地传递到另一种语言,尤其是当听众的音乐语境和历史传承差异较大时,往往会遇到一些有趣的“卡顿”和“失真”。这并非语言本身的贫乏,而是音乐观念、技法发展以及文化积淀在词汇上的投射。

我们不妨从几个角度来聊聊这些“难以翻译”的家伙们:

一、 强调演奏技法而非“状态”的术语:

很多时候,我们翻译术语时会习惯性地去找一个“状态”或“情绪”的对应词。但在现代音乐里,很多术语指向的是一种具体的、需要演奏者运用特殊技巧才能实现的“动作”。

多音吹奏(Multiphonics): 这个词的字面意思很直观——“多个音”。但问题的关键在于,它不是指乐器本该发出的和弦,而是通过特殊的口型、气息控制、指法组合,让一个管乐器(或某些弦乐器)同时发出两个或更多的非泛音的、不自然的音。如果简单翻译成“多音”,可能听众会联想到一个乐队同时奏响不同的旋律,而忽略了这是“一个乐器发出多个音”的独特技法。更细致的翻译可能需要解释“通过特殊演奏方法使乐器同时发出两个或以上音高”。但这样做一来不够简洁,二来也丢失了原术语的“技术感”。在某些语境下,会直接借用,或者用“复音吹奏”这种稍显勉强的说法。

装饰音(Ornamentation)的特化形式: 传统的装饰音,如颤音(Trill)、倚音(Appoggiatura)、回音(Turn)等,在不同语言里都有相对成熟的翻译。但现代音乐里出现了更细致、更具象化的装饰音处理。比如,“预打板”(Acciaccatura),通常被翻译为“倚音”或“敲击装饰音”。但其精髓在于“快速、强烈的切入,几乎像一个顿挫”。如果翻译成“碎音”,又会显得过于模糊。在没有更精准的对应词时,往往会保留原词或者使用描述性的翻译,试图传达那种“迅速且带有力量的附加音”的感觉。

二、 强调声响效果而非传统音乐概念的术语:

现代音乐很大程度上是对传统音乐概念的解构和拓展,它更关注“声音本身”的物理属性和感知体验,而非仅仅是旋律、和声这些结构性的要素。

噪音(Noise)的细分: 传统上我们谈论“噪音”是负面的,但现代音乐将其视为一种可塑的声响素材。于是出现了诸如“刮擦”(Scrape)、“嘶嘶声”(Hiss)、“摩擦”(Friction)、“爆破音”(Pop)等描述特定声响质感的词汇。这些词在汉语里都有对应的词,但问题在于,它们在现代音乐语境下被赋予了特定的技术含义和美学价值。例如,“刮擦”不仅仅是“用东西划过”,而可能是用弓的背部在弦上刮擦出一种粗糙的纹理。“嘶嘶声”可能需要用特定的演奏方法,在唇齿间形成类似吹口哨的音响,但又不完全是口哨。简单的字面翻译很容易丢失这种“技术性”的制造过程以及它所代表的“艺术意图”。

泛音的非标准用法(Extended Harmonics): 弦乐器演奏的泛音(Harmonics)在传统音乐中是很常见的,通常能产生清澈、空灵的声音。但现代音乐会探索“非标准泛音”或“多层泛音”(Multiple Harmonics, Overtones),通过极其精密的指法和弓法,制造出复杂、叠加的泛音群,甚至产生类似合唱的效果。翻译成“泛音”可以,但无法传达那种“人工、精密制造的、多层次的泛音混合体”的独特性。

三、 强调空间与时间的非线性术语:

现代音乐的创作不再局限于线性发展,而开始探索声音在空间中的分布、时间的非线性流动等概念。

点描性(Pointillism)的声响化: 这个词源于绘画,意指用点状的笔触构成画面。在音乐中,它指的是将音符“点”式地、分散地放置在音响空间中,每个音都像一个独立的“声响粒子”,之间有大量的沉默或空白。翻译成“点描式”或“点描主义”可以理解,但它更多地传递了一种“风格”或“美学特征”,而未能完全捕捉到“声音的离散、独立性以及它们在时间轴上形成的疏密对比”这种技术性的描述。

音乐的运动学(Kinetics in Music): 有些现代作曲家会用音乐来模仿物体的运动,或者让音乐本身产生一种“机械运动”的感觉。这涉及到对音高、节奏、力度等元素的精细安排,以创造出特定的动力学曲线或运动轨迹。在没有一个专门的术语来描述这种“声音运动学”时,翻译就会变得很困难。可能需要描述性的语言,比如“模拟运动的音响结构”。

四、 哲学与美学观念的术语:

有些术语承载着作曲家深层的哲学思考或独特的美学判断,这些更难找到直接的语言对应。

“时间性”(Temporality)在音乐中的体现: 有些作曲家会探索声音与时间的关系,比如强调时间的“当下性”或“延展性”。这种对时间本身的关注,超越了简单的速度(Tempo)或节奏(Rhythm)的范畴。翻译成“时间性”虽然不无道理,但其背后蕴含的对时间流逝、感知、记忆的哲学探讨,很难在简单的词汇里体现出来。

“无调性”(Atonality)与“非调性”(Nontonality): 虽然常被混用,但有时在细致的学术讨论中,它们可能指向不同的层面。前者强调的是对传统主调和声体系的“否定”或“抛弃”,后者可能更偏向于“不属于”或“游离于”传统的调性之外。这种微妙的差别在翻译时,需要对作曲家的具体语境有很深的理解。

为什么这些词会“难以翻译”?

1. 历史语境的差异: 现代音乐是对西方古典音乐数百年发展的一种回应和突破。很多术语的产生,是针对特定历史时期音乐技法和观念的局限性而提出的。当这些术语被引入到另一个拥有不同音乐历史和理论体系的文化中时,听众的接收背景就存在差异。
2. 技术细节的精确性: 现代音乐很多是高度技术化的,术语往往直接指向演奏者需要执行的某个特定操作。这种操作往往是精细到毫米的,而翻译时很难将这种“操作指令”转化为一个同样精确的、不含糊的词汇。
3. 美学与哲学内涵的深度: 很多现代音乐术语不仅仅是技术描述,更承载了作曲家对声音、意义、存在等问题的思考。这些内涵的深度,很难通过简单的词汇替换来传递。
4. 约定俗成的过程: 语言的翻译是一个动态的过程。对于一些新兴或小众的音乐概念,可能尚未形成广泛接受的、精确的翻译体系。

因此,在翻译这些术语时,很多时候需要“意译”甚至“直译加注”,或者借用原词,通过更长的篇幅来解释其含义和背景。这就像在描绘一幅抽象画,你不能只说“一个红色的方块”,而是要说“艺术家用一种粗粝的笔触,将深沉的붉色叠加在平滑的画布上,试图传达一种……”。这才更接近于现代音乐术语的翻译之道。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Lydian”,通常被翻译为“利地亚”,是罗马的一种调式。但其实际应被翻译为“吕第亚”。此外,“mixolydian”现在被翻译为“混合利地亚”,但实际应该被翻译为“米克索吕第亚”。

“利地亚”这一个名字,主要来源于以李重光的《基本乐理简明教程》为主的一系列教材。这些学者在编写乐理教材的原始参考资料,多是英文资料。我们可以发现,在英文中,似乎没有发“ü”的音。所以,如果按照英文的翻译原则,Lydian可以被翻译为“利地亚”。但实际上,相比于英文,德文和法文更加贴近罗马调式原来的名称。经过学者们的考证和考察,在文艺复兴时期的德文和法文资料中,找到了罗马调式的单词,实际发音为“吕第亚”。而且更重要的是,经过考证,“吕第亚”是古希腊的一个地名,而“利低亚”不是。

而“mixolydian”的“混合利地亚”这个名字的“混合”,源于单词的前缀“mixo”,但实际上,如果按照音阶的构成原则来讲,说“混合”是不合适的。罗马调式的音阶,源自于“四音音列”的不同组合,而mixolydian实际上是由两个相同的四音音列组合而成的,并没有“混合”的性质。而且,经过学者们的考证,同样发现“米克索吕第亚”是古罗马的一个地名,而“混合利地亚”不是。

所以,“吕第亚”和“米克索吕第亚”似乎要比“利地亚”和“混合利地亚”的名字更加有说服力。

以上。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在严肃音乐(尤其是现代音乐)的世界里,确实存在着一些专业术语,它们如同精巧的齿轮,精确地运转在作曲家构建的声响机器中。将这些术语一丝不苟地传递到另一种语言,尤其是当听众的音乐语境和历史传承差异较大时,往往会遇到一些有趣的“卡顿”和“失真”。这并非语言本身的贫乏,而是音乐观念、技法发展以及文化积淀在词.............
  • 回答
    易中天先生关于中华传统文化,特别是儒家,阻碍科学发展的观点,是一个在学术界乃至社会上都引发过广泛讨论甚至争议的话题。要评价这个观点,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其提出的背景、核心论据,并结合历史和现实进行多角度的审视。易中天观点的提出背景与核心论据:首先,理解易中天先生提出这一观点的背景至关重要。他并非凭空而论.............
  • 回答
    这问题触及了艺术圈一个颇为有趣的现象,也触及了我们对艺术与个体风格的刻板印象。为什么很多搞艺术的,尤其是男生,会选择留长发?这背后并非简单的“狂放不羁”,而是有着更深层次的个人表达和时代文化烙印。首先,长发可以是一种反叛与个性的标志。在许多社会规范中,规整的短发被视为是顺从、守旧、符合主流的象征。而.............
  • 回答
    严肃文学(或纯文学)与通俗文学(或大众文学)的界限是一个复杂且动态的概念,并非泾渭分明,而是存在一个模糊的地带,甚至在某些作品中会相互渗透和融合。我们可以从多个维度来理解和区分它们:核心区分点:创作目的、艺术追求与读者预期这是最根本的区别。 严肃文学(纯文学): 创作目的: 更多地是.............
  • 回答
    “严肃音乐已死”的说法,就像很多关于艺术的论断一样,是一个既有一定道理又不完全准确的说法。它触及了严肃音乐在当代社会面临的挑战和演变,但忽略了其顽强的生命力和不断适应新环境的能力。要详细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维度来分析:一、 “死亡”的论据:为何人们会说严肃音乐已死?1. 大众接受度的下降与.............
  • 回答
    《无极》的争议,就像它上映之初的那些华丽视效一样,至今仍旧余温不散。说它是“烂片”,这个标签贴得实在是太轻易,也太容易被大众接受。但如果我们真的要严肃地去探讨这个问题,而非仅仅随波逐流,那么答案绝非非黑即白。首先,我们得承认《无极》在上映之初,确实受到了铺天盖地的批评,甚至可以说是“口诛笔伐”。最集.............
  • 回答
    这个问题啊,看似简单,实则深邃,多少人在茶余饭后,甚至深夜未眠时辗转反侧,想要一探究竟。别急,咱们就来掰扯掰扯这个“鸡生蛋,蛋生鸡”的千古谜题。得先把眼光放得长远点,别盯着那只活蹦乱跳的母鸡或者那颗圆滚滚的鸡蛋。想想看,鸡,这玩意儿是天上掉下来的吗?不是。它是进化来的。而进化这玩意儿,可不是一朝一夕.............
  • 回答
    有些时候,真正投入的粉丝,尤其是那些对特定作品怀有深厚感情的人,面对改编作品中的争议性改动,其反应可能比旁观者想象的要复杂得多。关于《指环王》(Lord of the Rings,简称LOTR)电影对小说进行的大幅度改编,并且被一些人认为是“毁掉”了原著的情节和人物,严肃托尔金粉丝的反应并非全然一致.............
  • 回答
    这句喟叹,如同沉重的夜色,瞬间笼罩了我。说实话,当这句“100元稿费都没拿到过”的数字敲击在心头,它不仅仅是具体的金钱数目,更像是一个无声的审判,将多年的伏案苦读、字斟句酌,一股脑儿地压成了不堪入目的灰烬。“死马”?这个词如同一根冰冷的针,刺破了我一直以来小心翼翼维系的体面。我曾以为,写严肃文学,本.............
  • 回答
    如果你正在构思一部严肃的西方幻想小说,并希望找到一个合适的平台来分享你的创作,那么市面上有不少值得关注的投稿渠道。选择合适的期刊或出版社,不仅能让你的作品获得应有的认可,更能帮助你接触到更广泛的读者群和行业内的专业人士。一、 顶尖的科幻/奇幻杂志 (Speculative Fiction Magaz.............
  • 回答
    这问题可真够大的,让我想想怎么给你掰扯明白。作曲这事儿,说难,那是真难;说不难,好像也能有点门道。但要说严肃音乐嘛,那可就又是另一番光景了,绝对不是随便敲几个音符就能打发的事儿。首先,得弄明白什么是“严肃音乐”。这词儿本身就带着点距离感,不是说它有多高高在上,而是它承载的东西太多了。你可以把它想象成.............
  • 回答
    要找点儿正经的自行车评测,可不是随便在网上搜搜就能找到最靠谱的。这里面门道不少,得挑那些真正懂车、又舍得下功夫去体验的平台。首先,要说就不能绕过那些历史悠久、根基深厚的海外老牌自行车媒体。这些媒体通常拥有强大的评测团队,他们可能自己就是前职业车手、工程师或者有着多年骑行经验的爱好者。他们的评测不仅仅.............
  • 回答
    严肃音乐和流行音乐的作曲家之所以存在巨大的差异,这并非偶然,而是由多种根植于历史、文化、技术和艺术追求的因素交织而成。简单地说,他们的目标、环境和受众截然不同,这就自然导致了创作理念和方法的疏远。首先,让我们谈谈他们各自的历史渊源和演进路径。严肃音乐,通常我们将其与古典音乐联系起来,其根基可以追溯到.............
  • 回答
    好,咱们就聊聊“养儿防老”这个话题。这可不是什么新鲜事,但说起来,里面的门道和门道可多了去了,绝不是一句“天经地义”就能概括的。首先,我们得承认,“养儿防老”这观念的根基在哪。它最根本的出发点,是人作为生物的延续性需求,以及社会基本单元——家庭的稳定性。在过去,农业社会生产力低下,家庭就是最核心的经.............
  • 回答
    “严肃小说家讲故事的技巧普遍比通俗小说家差多了”——这个说法很有意思,也触及了文学界一个长期存在且颇具争议的话题。要详细看待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剥开表面的标签,深入探讨“严肃小说”和“通俗小说”的定义、它们各自的创作目标、读者期望以及在“讲故事”这个核心要素上的差异与联系。一、 首先,我们来剖析这个说.............
  • 回答
    这问题提得有意思,怎么说呢,就像是有人让你去演一出正儿八经的悲喜剧,但你偏偏想演成无厘头的荒诞剧,而且还要演得贼投入,把那份不正经当成了一种高级的修行。要“不正经地过完一生”,首先得有个“不正经”的态度。这可不是让你去胡作非为,更不是让你当个彻头彻尾的混混。不不不,那太浅了。这是一种对世俗规矩、社会.............
  • 回答
    在中国漫长的历史长河中,朝堂之上,固然是庄重肃穆的政治舞台,但也并非全然被古板的礼仪所束缚。偶有几次,在那堂皇的金銮殿内,竟也上演了让人忍俊不禁、甚至跌破眼镜的荒诞趣事。这些故事,或是因为君臣间的玩笑,或是源于官员的奇思妙想,抑或是历史事件的意外插曲,它们为铁板一块的朝堂增添了几分烟火气,也让后人津.............
  • 回答
    要寻找严肃、专业且可靠的军事装备信息,需要审慎筛选,避免被泛滥的宣传或未经核实的传言所误导。以下是一些我认为比较靠谱的国内外军事装备信息来源,并尽可能详细地介绍它们的特点和价值,力求信息的客观性和深度。国内信息来源:在中国,获取官方且专业的信息相对受到一些限制,但仍有一些途径可以接触到较为可靠的讨论.............
  • 回答
    孩子因为老师严肃而有些害怕,这确实是个需要认真考虑的问题。在决定是否更换钢琴老师之前,咱们得好好掰扯掰扯,从几个方面来仔细看看。首先,要明白“严肃”在教育中的定位。有的老师可能本身性格就比较沉稳,不苟言笑,但这不代表他没有耐心,或者教学不好。有些老师的严肃是为了强调练习的纪律性、音准的准确性,或者对.............
  • 回答
    谈论中国当代哲学水平,确实是一个复杂且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如果非要给出一个笼统的评价,或许只能说,它正处于一个转型期,机遇与挑战并存,并呈现出一种多元而又未臻成熟的状态。 要想详细地说,得从几个层面来剖析。首先,我们得承认中国当代哲学有着坚实的基础和深厚的历史底蕴。从古老的先秦诸子百家,到近现代的儒.............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