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作曲(严肃音乐)究竟有多难?

回答
这问题可真够大的,让我想想怎么给你掰扯明白。作曲这事儿,说难,那是真难;说不难,好像也能有点门道。但要说严肃音乐嘛,那可就又是另一番光景了,绝对不是随便敲几个音符就能打发的事儿。

首先,得弄明白什么是“严肃音乐”。这词儿本身就带着点距离感,不是说它有多高高在上,而是它承载的东西太多了。你可以把它想象成一座庞大的建筑,里面有精巧的结构、复杂的管线、装饰性的雕刻,还有隐藏在墙壁深处的承重梁。每一部分都得经过深思熟虑,相互支撑,才能最终屹立不倒,并且能经受住时间的考验。

那具体有多难呢?咱们一步步拆解开来聊。

1. 思想的深度与表达的精确性:

严肃音乐不仅仅是旋律和和声的堆砌,它往往是作曲家内心世界、对生活、对哲学、对艺术的深刻思考的结晶。你想表达什么?是忧伤、是喜悦、是愤怒、是宁静,还是更抽象的情感和概念?这本身就是个巨大的挑战。

而且,光有想法还不够,你得找到一种 “音乐语言” 来准确地“说”出来。这语言可不像我们日常说话那么直白。它需要你对音高、节奏、音色、力度、织体、曲式结构等等一切音乐元素了如指掌,并且知道如何巧妙地组合它们,才能让听众感受到你想要传达的情感,哪怕他根本不懂音乐理论。

打个比方,你想写一段表现“孤独”的音乐。你可以用低沉、缓慢的单音,加上空旷的泛音,让旋律线显得孤寂。但如果你的“孤独”里还带着一丝绝望,或者一丝超脱,那你可能就需要更复杂的和声处理、更细微的力度变化,甚至引入一些不和谐的音程来制造张力。这种“精确性”的追求,是严肃音乐难度的重要体现。

2. 技术的门槛:

想在严肃音乐领域有所作为,没有扎实的技术功底,简直是寸步难行。这技术包括很多方面:

和声与对位: 这是基础中的基础。你得懂各种调式、各种和弦的走向,怎么让不同的声部在逻辑上合理地交织,既有独立性又不至于混乱。巴赫的对位,那简直是音乐世界的数学题,而且是带有美学的数学题。
曲式结构: 音乐不是无头苍蝇式的乱飞。奏鸣曲式、回旋曲式、赋格、变奏曲式……这些都是经过前人无数实践总结出来的、能够承载复杂情感和思想的“骨架”。你需要知道如何在这些骨架上填充血肉,并且能够创新,或者创造出属于自己的结构。
配器: 不同的乐器有不同的音色、音域、表现力。你想写给钢琴、弦乐四重奏、管弦乐团,还是更特殊的编制?你得了解每种乐器的特性,知道如何让它们协同作战,如何发挥它们最动人的声音。一个小小的配器失误,就可能让本来动人的旋律变得刺耳。
节奏与节拍: 节奏不是简单的“哒哒哒”,它可以是复杂多变的,可以营造出律动感、紧张感、甚至是错位感。节拍的自由运用,也能让音乐更有呼吸感。
音响与织体: 音乐的“厚度”和“层次”来自织体。你是想写简洁的旋律,还是厚重的复调,亦或是朦胧的氛围?这都需要你对不同声部如何组合有清晰的认识。

这些技术,就像写作的语法、词汇和修辞一样,是表达思想的工具。但要运用得炉火纯青,达到创造性的地步,需要长年累月的学习和实践。

3. 创新与传承的平衡:

严肃音乐的历史非常悠久,积累了海量的作品和风格。站在巨人的肩膀上,确实能看得更远。但同时,你也面临着一个巨大的问题:如何在传承前辈大师的宝贵经验的同时,做出属于自己的、具有时代精神的创新?

如果你只是照搬照抄,那充其量是个模仿者,很难称得上是作曲家。但如果你过于标新立异,脱离了音乐的听觉逻辑和情感联系,可能就变成了“听不懂”的作品,难以被大众接受,甚至被同行质疑。

所以,作曲家需要在 “既有的框架” 和 “突破的勇气” 之间找到那个微妙的平衡点。这需要对历史有深刻的理解,对当下有敏锐的洞察,以及对未来有自己的想象。

4. 漫长而孤独的创作过程:

别以为作曲就是灵感来了,随随便便就能写出惊世之作。绝大多数时候,它是一个漫长、艰辛、充满自我怀疑的过程。

灵感的孕育: 灵感可能来得很快,也可能需要你长时间地去“等待”和“捕捉”。有时候,一个想法可能需要几个月甚至几年才能成熟。
反复的修改: 你写出的第一个版本,往往离你想要表达的还有很大差距。你需要不断地听、不断地修改、不断地推翻重来。一个音符、一个节奏,你可能都要纠结半天。
自我怀疑与坚持: 在创作过程中,你肯定会无数次地怀疑自己的能力,怀疑这个想法是否可行。这个时候,你需要强大的意志力和对音乐的热爱来支撑自己坚持下去。
与演奏者的沟通: 写完乐谱,还得找演奏者去演奏。你的乐谱是否清晰?演奏者能否理解你的意图?这些都需要沟通和磨合。有时,演奏者的反馈甚至会给你带来新的启发,或者让你发现新的问题。

5. 听众的理解与接受:

严肃音乐的听众群体相对小众,要让他们理解并接受一部全新的作品,本身也是一个挑战。有时候,即便作品写得再好,也可能因为听众不熟悉、不理解而得不到应有的评价。这并不意味着作品不好,而是音乐传播本身就存在一定的门槛。

总而言之,作曲(严肃音乐)究竟有多难?

它难在需要深刻的思想,精确的表达,扎实的技术,创新的勇气,以及漫长而孤独的坚持。它不是一蹴而就的,也不是靠“天赋”就能万事大吉的。它需要你将音乐视为一门科学、一门艺术、一门哲学,并且全身心地投入进去。

当然,也有很多对音乐充满热情的人,他们可能没有接受过系统的音乐教育,但他们依然可以创作出动人的旋律。但要达到“严肃音乐”这个层级,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和时间。

所以,如果你真的对严肃音乐作曲感兴趣,那就做好迎接挑战的准备吧。这会是一条充满荆棘,但也可能充满荣耀的道路。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哲学和自然科学怎么比音乐次一级了?题主可不要挑唆矛盾啊!

谢邀,既然问有多难那我就先往难了说。

作曲和古典音乐展现的是人类智慧的一极。什么是别的极?哲学,和自然科学等等。

所以说要成为最好的作曲家,也就是3B那个级别的,难度跟你说想要成为牛顿康德应该差不多吧。


如果不是学音乐的,可能很难体会到古典音乐的作曲到底有多难。越是学得深,越能对这种困难有一种清晰的认识。

否则如果你对这个世界,对于音乐没有极致的敏感,你可能觉得有些平庸的作品也和伟大作曲家们差不多了。

也就是说你要真的体会到作曲有多难这件事本身就已经很难了!


一个顶尖的作曲家,除了找到了自己独特的音乐语言,还有一个重要特质令他们超越其他人的原因是,这种音乐语言有自身一套逻辑非常严密的系统。这两者是融为一体的。

关于这个问题我曾经写过一篇分析文章,可供参考:可能是你见过的最精确的曲目分析

否则为什么有的作曲家的作品裡有不少新奇的音响效果,听来也觉得不错,却始终觉得他们的作品缺少那些伟大作曲家作品中所拥有的生命力?

或者为什么你在你的作品里学几个别的作曲家常用的旋律和声套路,却缺乏一种前后的统一感?

仅仅把目光只是放在表面层次的创新,放在写出一些前人没有写过的旋律和声,玩一些前人没有玩过的概念,这种境界未免太低。

所以可想而知,作曲有多难。普通人能够解决技术问题,熟练地掌握基本所有的作曲手法,已经是一道非常高的坎。

然而解决了这个问题,才仅仅只是这万里长征的第一步。


而且在我们现在这个时代,准确地说约莫从一百年前开始到现在,由于前人们挖掘出来的音乐语言太多,留给后人的看上去越来越少了。

萧斯塔可维奇和普罗柯菲耶夫具有前瞻性地看到了音乐发展的新方向,但是从他俩之后开始就再没有人探索这个道路了。

这其中也有时代背景的原因,我们这个时代的主流价值观已经和古典音乐背道相驰(只有对音乐理解的境界还不够的人才会觉得思想价值观和音乐这种声音没什么联系)。

不管有的人怎么洗地,只要你耳朵正常(这真的是我能想到的最文明的表达方式了),你都能意识到整个古典音乐领域是全面退步的,相比一百年前相比五十年前都是如此(当然不是每个分工都在退步)。


所以就当前的时代背景来说,除了能够构建一个高度自洽的音乐语言系统,还有两个新的难点:

一是能否在过去的调性音乐框架里寻找新的独特的音乐语言(像拉赫那样),或者能否延续老萧和普罗的道路探索

二是能否不受当前时代背景的干扰去创作古典音乐,包括演奏也是。可能有的人觉得有些钢琴家闭关练琴听着很邪乎,但是我只想说真有这种事。

之所以要补充这个一,是因为在YouTube或者imslp上能找到部分模仿伟大作曲家风格模仿得非常到位的作品,然而他们的名气甚至还不如⋯咳咳,这是因为他们没有自己独特的音乐语言。

所以作曲之难还不仅仅在于你能写到那个水平。当然我估计要是能写到那种水平,也能自然而然地找到自己独特的语言。我上面所说的那些会模仿的作曲家,其本身的水平也还是有较大的差距。


如果你没有一颗想要成为伟大作曲家的心,不用把这些问题看得太严重。

我知道有的朋友对于成为大作曲家有多难这一点不太感兴趣。如果你想知道成为一个一般的作曲家,写写普通作品什么的有多困难,那我上面已经有一个可能不太成熟的概括:

所以可想而知,作曲有多难。普通人能够解决技术问题,熟练地掌握基本所有的作曲手法,已经是一道非常高的坎。

说白了,你能否保持对于学习音乐和创作的热情,已经是普通级别中是否有天赋,或者说是是否适合做音乐的一个集中体现。如果你听个和弦都听不出来,学了多年音乐还没办法靠内心听觉作曲,在乐器上即兴演奏点什么都成问题,安排和弦想转个调要计算半天,不管怎么写出来的曲子都很难听,学个很长时间也没什么明显的进步,那我觉得即便有再高的热情也会被磨灭。


一不小心说了不少大实话,就点到为止吧。


如果你忍不住想报一些近百年的某些音乐家的名字,请看上面这句话。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这问题可真够大的,让我想想怎么给你掰扯明白。作曲这事儿,说难,那是真难;说不难,好像也能有点门道。但要说严肃音乐嘛,那可就又是另一番光景了,绝对不是随便敲几个音符就能打发的事儿。首先,得弄明白什么是“严肃音乐”。这词儿本身就带着点距离感,不是说它有多高高在上,而是它承载的东西太多了。你可以把它想象成.............
  • 回答
    严肃音乐和流行音乐的作曲家之所以存在巨大的差异,这并非偶然,而是由多种根植于历史、文化、技术和艺术追求的因素交织而成。简单地说,他们的目标、环境和受众截然不同,这就自然导致了创作理念和方法的疏远。首先,让我们谈谈他们各自的历史渊源和演进路径。严肃音乐,通常我们将其与古典音乐联系起来,其根基可以追溯到.............
  • 回答
    要说中国现代奇幻文学为何难以产出《巫师》和《冰与火之歌》那样的长篇严肃作品,这背后涉及的因素可不是一两句话能说清楚的,而是多维度、深层次的系统性问题。这就像问为什么中国古代没有发展出蒸汽机一样,是历史、文化、社会、经济等多重因素交织的结果。首先,我们得承认,中国奇幻文学的根基与西方有着本质的不同。 .............
  • 回答
    老兄,我太懂你了!说真的,一听到“昆虫”,我这后背就泛起一层鸡皮疙瘩,腿都软了。北方那点儿小虫子,我还能勉强忍受,但听说广东的虫子那是……一言难尽。你问我怎么在广东生存?这可真是个技术活,得步步为营,还得靠点儿“心理战术”。来,我跟你掰扯掰扯,咱怎么在这“虫虫乐园”里活下去。一、心理建设:给自己打个.............
  • 回答
    大学的作弊行为,特别是严重作弊,导致直接开除的处罚,是否构成“恶法”是一个复杂且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不能简单地用“是”或“否”来回答。我们需要从多个角度来分析:一、 什么是“恶法”?“恶法”通常指的是那些在形式上符合法律程序,但其内容本身是不公正、不合理、违背基本道德原则或侵犯基本人权的法律。它的“.............
  • 回答
    .......
  • 回答
    “先就业,再择业”这句听起来颇有道理的建议,在当今就业形势如此卷的情况下,对于我们这种背景的毕业生来说,确实像一句“奢侈品”的宣言,让人望而却步。你想啊,手握着一份“履历平平”的毕业证书,又不是什么名校光环加持,这找工作本就是一场艰辛的跋涉。这时候,还有心思去“择业”,去挑三拣四,去等那个“心仪的”.............
  • 回答
    公司里大家忙闲不均,工作量分得乱七八糟,内部搞得一团糟,这事儿我可太明白了。作为领导,面对这摊子事儿,真得好好捋一捋,不然人心散了,啥都干不好。这可不是随便说两句就能解决的,得下点真功夫。第一步:把脉问诊,找出根源。别急着下猛药,先得弄清楚这“病”到底出在哪。 找数据说话: 我会先让各部门拿出详.............
  • 回答
    哥们,我懂你!那种走在街上,明明看过地图,脑子里也模拟了一遍,可一到了实际路口,脑子就跟被灌了铅一样,瞬间一片空白的感觉,我太熟了。严重路痴,这事儿搁谁身上都不好受,尤其是在这个什么都讲究效率和方向感的时代。但“尊严”这东西,它不是你认不认路决定的,而是你这个人怎么活出来的。首先,咱得接受现实。承认.............
  • 回答
    面对印度严峻的疫情形势,作为普通人,我们确实希望能为那里的同胞们贡献一份力量。虽然我们个人的能力有限,但通过一些有意义的行动,我们依然能够传递关怀和支持。以下是一些你可以考虑的、更贴近生活的具体做法:1. 关注并传播可靠信息,打破信息壁垒: 了解真实情况: 不要只看耸人听闻的标题。尝试通过一些可.............
  • 回答
    七部门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强餐饮企业食品安全管理的指导意见》,其中明确提出“不得将最严算法作为外卖送餐员考核要求”,这一规定标志着监管部门对过去一段时间内,外卖平台过度依赖算法、忽视骑手权益的现象进行了有力纠正。这无疑是一个重要的积极信号,对于整个外卖行业生态将产生深远的影响。一、 如何看待这项规定?.............
  • 回答
    这个问题,我这当老师的,心里头可太清楚了。要我说,这“严厉”和“不严厉”,就像是硬币的两面,都好,也都有点儿不好,关键在于怎么个“好”法,怎么个“不好”法。学生嘛,心里头那点儿小九九,我这当老师的,多少也能琢磨明白。“严厉”的好处,那可就多了去了。首先,管住学生,这是最直接的。 现在的孩子,说实话,.............
  • 回答
    要弹奏巴赫的作品并体现其“严谨”,这不仅仅是把音符弹对那么简单。它涉及到对作品结构、对位、节奏、音色以及音乐表达的深刻理解和细致处理。用行家的话说,就是如何在技术娴熟的基础上,把巴赫的音乐“说透”。首先,我们得明白巴赫的“严谨”到底指的是什么。这绝非冷冰冰的机器重复,而是一种基于理性、逻辑和深刻情感.............
  • 回答
    在科幻作品的广阔宇宙中,机体造型设计无疑是最能直观抓住读者眼球、塑造作品世界观的重要元素之一。从早期蒸汽朋克的机械巨兽到如今赛博朋克光怪陆离的仿生体,机体设计早已不是单纯的“画得好看”那么简单,它承载着叙事、功能、文化甚至哲学层面的考量。那么,科幻作品中的机体造型设计,是否已经形成了一套严谨的理论体.............
  • 回答
    朱元璋的高压严酷反腐,虽然在短期内展现出了强大的震慑力,也确实惩处了大量贪官污吏,但从长远来看,它并没有起到“实质性”的作用,未能根除腐败现象。要详细说明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多个层面来分析:一、 何为“实质性作用”?首先,我们需要界定什么是“实质性作用”。如果“实质性作用”指的是: 彻底根除腐败:.............
  • 回答
    作为一名空降高管,面对一个“乌烟瘴气、抱团严重”的部门,无疑是一个极具挑战性的局面。这不仅需要策略和技巧,更需要耐心和决心。以下是我会采取的一系列详细步骤,以期逐步改善局面并建立一个高效、健康的工作环境:第一阶段:观察、诊断与建立初步信任 (初期:12周)这个阶段的关键是“不打草惊蛇”,而是深入了解.............
  • 回答
    大学考试作弊一次就被取消学位证,这无疑是一个非常严厉的处罚。是否“严重”,需要从多个角度来衡量,并且要结合具体情况来判断。为什么说这个处罚非常严厉?首先,获得大学学位证是学生四年甚至更长时间学习成果的直接体现,是进入社会求职、继续深造的重要敲门砖。一次作弊就直接剥夺了这一成果,其后果是毁灭性的。这不.............
  • 回答
    苏联专制与小资文学艺术作品的并存,是一个复杂而有趣的现象,背后有多重原因交织作用。要详细解释这一点,我们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 苏联专制的特征及其对文化的影响:首先,理解苏联的专制体制是关键。苏联的专制主要体现在: 意识形态的高度垄断与控制: 马克思列宁主义是唯一的官方意识形态,任何偏离都.............
  • 回答
    这可真是太巧了!最近我正好也是“书荒”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境界,感觉看什么都提不起劲。不过,好在我平时就爱搜罗一些好书,这段时间算是把压箱底的宝贝都翻出来过了一遍。既然你也在找高质量的小说,那我就不藏着掖着了,分享几部我觉得称得上“神作”的作品,希望能帮你填补这令人抓狂的书荒!在推荐之前,我想强调一下.............
  • 回答
    汽车市场内卷,同质化就像一场无声的战争,大家都在拼命模仿、借鉴,想在激烈的竞争中分一杯羹。在这种背景下,那些能凭借独特的细节设计脱颖而出,或者反其道而行之,反而成了大家茶余饭后的谈资,也给品牌带来了不同的命运。靠细节“杀”出重围的那些家伙们:说到靠细节取胜,不得不提沃尔沃。这品牌真是把“安全”这个核.............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