豺狼眼中只看是不是肉,至于这肉是敌人的还盟友的没关系。
其实关于这个问题,我更想说一个普通民众无可选择的方向。
关于美元的周期问题,一直都被全世界所广为关注。
虽然目前市场存在很多质疑“美联储”疯狂滥印的举措,出现了诸如“最终必然钱不如纸”的声音。
但这些其实总归都是杂音罢了,美元霸权的核心从来都是建立在“政治霸权”和“军事霸权”之上,在后两者不出现根本性问题的时候,再怎么印,世界也得受着。
这其实是一个很简单的道理。
就算是美国政府再怎么滥印钞票,在政府没有倒台之前,美国民众只能接受,因为钞票之后有国家公信力保证,也有军队。
其它国家或许可以抱怨两句,但你不能不用。
当然,这就是体面的说法,你抱怨两句,还用,我就给你个机会说说,但你如果真敢不体面地选择不用,那我就帮你体面。
而美国就是这样的存在,先给大家介绍一下美元循环这个概念:
在美国放水的时候,超发的货币被输出到其它国家,买入股市楼市和商品,抬高资产价格。
而随后随着美国加息的时候,这些货币会迅速回流到美国(因为美国市场收益风险比新兴市场要低很多,资本逐利),然后造成资本外流的国家“股汇债”全面崩盘。
而最近的巴西、土耳其、俄罗斯的加息就是出于这种考量,毕竟他们曾经也都是被收割过一轮的国家,对此自然是有着深刻教训的。
外围市场的加息态势自然是会传染的,而在市场个别国家加息的当下,诸如这段时间闹得沸沸扬扬的高粱、玉米价格暴涨的消息一般,高通胀预期下各国的主动加息似乎就变成了能遇见的了。
但这部分是有矛盾的。
“经济恢复”和“市场加息”是不能共存的。
如果我们需要经济充满活力,那么降息是最好的选择,但降息会推高价格,而这种民生领域的商品价格高通胀是必然是会由当地民众承担的,这就是两难之处了。
当然,新兴国家的加息降息问题实现起来效果也并没有想象中那么好。
就比如说土耳其央行宣布加息是将基准利率从17%提高到19%一般,虽然加息力度看上去很大,但大家光看着这个接近20%的基准利率就知道了土耳其国内的货币政策的根子了。
虽然目前来说市场的主流观点是“降杠杆周期”,而对于普通老百姓来说,我们其实是别无选择的。
很多自媒体会拿着日本的案例来说事,来说明大泡沫之后日本的萧条惨状,但如果大家多看点的话,其实日本这种特殊的例子是不多的。
很多国家的结局是更糟糕的。
虽然他们最后也遭遇了“股债会”三杀,但比起这些,最糟糕的还是货币的贬值,可能一夜之间,他们的货币就变得彻底不值钱了。
解释一下吧,这种“股债汇”三杀可能只是美元来说的,以美元计价方式,委内瑞拉的资产价格夭折了。
但对于委内瑞拉普通人来说,他们赚的是委内瑞拉币,他们会发现所有资产价格(以委内瑞拉币计价)都上涨了,他们手中拿劳动换来的现金被洗劫了,这才是现实。
就目前各国状况来看,不管是委内瑞拉还是乌克兰,在国家货币政策没有定力的情况下,资产的收益风险都远比现金要好得多。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