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怎么看待 2021 年 3 月 22 日土耳其汇市、股市崩盘?

回答
2021年3月22日,土耳其的金融市场经历了一场剧烈的动荡,汇市和股市都出现了大幅的下跌,引发了全球的广泛关注。这场“崩盘”并非毫无预兆,而是多种因素叠加作用的结果,特别是总统埃尔多安突如其来的解雇央行行长行为,成为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

事件的导火索:央行行长被撤职

要理解这次动荡,就必须从土耳其央行行长纳西·阿格巴尔(Naci Ağbal)被解雇说起。阿格巴尔在2020年11月上任,他以其对通货膨胀的鹰派立场而受到市场认可。在他任职期间,土耳其央行连续多次加息,试图遏制飙升的通货膨胀,这一举措一度获得了市场的积极回应,土耳其里拉也因此短暂企稳甚至有所升值。

然而,这种“鹰派”的货币政策与总统埃尔多安一贯的“低利率对抗通胀”的理念背道而驰。埃尔多安认为,高利率会阻碍经济增长,反而会推高通胀。他对央行独立性的容忍度似乎非常有限。

因此,在2021年3月19日(周五),土耳其官方公报突然宣布,总统埃尔多安已将央行行长阿格巴尔解雇,并任命了前执政党议员沙阿普·卡夫齐奥卢(Şahap Kavcıoğlu)接任。卡夫齐奥卢的观点与埃尔多安更为接近,市场普遍预期他将采取更宽松的货币政策,甚至可能降息。

市场反应:恐慌性抛售与信任危机

这一突如其来的变动,对于在阿格巴尔的领导下逐渐恢复信心的市场来说,无疑是晴天霹雳。

汇市方面: 土耳其里拉(TRY)立即承受了巨大的抛售压力。投资者们担心新行长上任后,央行将放弃控制通胀的努力,重新回到宽松的货币政策,这将导致里拉进一步贬值,并加剧通货膨胀。此前,里拉已经经历了漫长的贬值周期,这次人事变动无疑加剧了市场对里拉的悲观预期。在3月22日(周一)交易日,里拉兑美元汇率一度暴跌超过15%,创下历史性的跌幅。这种剧烈波动反映了市场对政策稳定性和可预测性的担忧。
股市方面: 土耳其伊斯坦布尔BIST 100指数也未能幸免。开盘后不久,股指便触发了熔断机制,随后继续大幅下跌。 投资者们担心,央行政策的转向不仅会冲击汇率,还会影响企业的盈利能力和整体经济前景。货币贬值会增加进口成本,推高通胀,从而挤压企业利润。同时,不确定的货币政策也让投资者难以对未来进行合理预期,导致避险情绪升温,资金纷纷撤离。

深层原因与影响:

这场动荡的背后,是土耳其长期存在的经济结构性问题和政策不确定性。

1. 根深蒂固的通货膨胀问题: 土耳其长期以来面临高通胀的困扰,而央行是否能有效控制通胀,与政府的经济政策和总统的意愿息息相关。每一次政府干预央行独立性的行为,都会削弱市场对通胀控制能力的信心。
2. 总统对利率的“非主流”看法: 埃尔多安坚持认为高利率是通胀的“原因”而非“解决方案”,这一观点与主流经济学理论相悖,也让市场对土耳其的宏观经济政策方向感到担忧。
3. 信任危机与资本外逃: 央行行长的频繁更换,以及政策的不可预测性,严重损害了国内外投资者对土耳其经济的信心。当投资者对经济前景失去信心时,他们会选择将资金转移到更安全、更稳定的市场,这会进一步加剧本国货币的贬值和资本外逃。
4. 国内政治因素: 此次央行行长的解雇,也被解读为政治权力运作的结果,而非基于经济考量。这种政治干预的信号,无疑会让本已脆弱的市场信心雪上加霜。
5. 外部环境: 虽然主要驱动因素是内部政策,但全球性的不确定性(例如疫情、地缘政治风险)也会在特定时刻放大土耳其市场自身的脆弱性。

后续观察:

这场“崩盘”并非孤立事件,而是土耳其经济脆弱性的一个集中体现。在这次事件之后,土耳其政府试图稳定市场,但投资者们普遍持观望态度。 新任央行行长卡夫齐奥卢上任后,虽然在初期采取了一些措施来安抚市场,但对里拉的长期走势以及通胀的控制能力,依然存在巨大的疑问。

总而言之,2021年3月22日的土耳其汇市和股市崩盘,是对政府经济政策不确定性,特别是对央行独立性干预的一次市场“用脚投票”。它清晰地表明,在投资者的眼中,政策的连续性、可预测性和对市场规则的尊重,是金融市场稳定运行的基石。当这些基石动摇时,市场的剧烈反应是不可避免的。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每次美元扩张收缩的周期都在印证一个事实:非西方国家的工业化契机,只有在美元霸权崩溃之后才会出现

user avatar

我之前就在别的回答(懒得去找出来了)里面说过:新冠危机到现在最奇怪的就是居然还没有国家破产。

不过土耳其汇市暴跌倒也不奇怪,据说土耳其去年通胀率15%,GDP却是正的1.8%。意味着土耳其本币名义GDP增长率是16.8%。假设汇率还能稳定,那可比中国的增长率牛逼多了。这种通胀/增长的比率相当于高杠杆增长,汇率很脆弱。

user avatar

土耳其股市和货币崩盘,史称“土崩”。

23日,土耳其法定货币里拉对美元的汇率暴跌17%。紧接着,土耳其的伊斯坦布尔100指数跌了7%,触发熔断。

原因是18日,土耳其央行宣布加息到19%,竟然是市场预期的两倍。好家伙,美国现在的利率为0.25%,土耳其敢加到19%。这比巴菲特的伯克希尔哈撒韦的盈利水平还要高。

我钱放在银行啥也不干,每年就有19%的收益(我没算通胀),我还炒啥股票啊,这太为韭菜们着想了吧!所以土耳其大量资金从股市逃到银行,股市大跌。

接着,土耳其央行的行长火线被炒鱿鱼,这也是土耳其2年内第三个被炒鱿鱼的央行行长。因为只有低利率才能促进经济增长(埃苏丹是这么认为的),而且虽然由于疫情的冲击,土耳其也是G20里唯二的增长率为正的经济体(一下就开始碰瓷中国了),这对埃苏丹维持自己的威望和统治有极大的作用。

你要加息搞垮股市,放慢经济增长,那我就开了你。

但是对市场来说,一个稳定的央行政策是市场信心的重要来源。三天两头换行长,就像一家公司三天两头换老板,这员工能安心划水吗?所以股市和汇市崩了。

但是这次土崩也不能怪埃苏丹,毕竟美国仗着手里有全球货币放了一年的水,每次放水都是一万亿,2万亿,上一个2万亿还没放完,下一个3万亿又在酝酿中了。为了不让美元洗劫财富,被疫情冲击的新兴经济体只能加息对抗通胀,不然国民财富就被美国收割完了。

不仅如此,最近,美国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涨到1.7%。这是什么概念的?一般来说,当10年期国债收益率上升到1.5%的时候,全球资本就考虑回流美国买国债了。现在土耳其等新兴国家股市汇市这么差,全球资本被吓个半死,现在这些资本准备撤离,回到美国。土耳其加息,也就是为了留住全球资本,让资本慢点走,不然一个国家的金融危机无法避免。

最近一年,土耳其通胀率接近16%,巴西大米价格涨了70%,阿根廷水果价格上涨了2倍多,那对我们来说有什么影响吗?

不慌,我们去年最严重的时候没有放水,因此今年有足够的货币和政策工具应对挑战。而且我们不是自由汇率国家,资本进出都相当难。更重要的是,我们复苏很快很强劲,产能非常大,你的资金进来总是要买商品的吧,你有多大资金,我就有多大产能。产能就是我们的货币,所以说不用怕。

我们现在要做的就是上微博骂骂hm、优衣库、阿迪耐克,看看安踏新出的鞋子衣服,该吃吃该喝喝。

user avatar

21年,终于到了开始见证各种传统操作的时候了。如果说20年大家都在疫情下手忙脚乱,而且我们刚刚忍耐完懂王各种非常规操作的4年,那么接下来的4年,我们大概率会看到美国重归历史上的各种传统操作。

首先,懂王任期内,借了7万亿美债,相当于4年内借的钱达到了之前200多年内借的总债务的1/3,接着,睡王又宣布要借1.9万亿,这才上任第2个月哦!

这么多美债涌向市场,是需要接盘的,谁呢?最大的其实还是美联储(咱们先不谈这次1.9万亿拜登的刺激计划)。2021年1月20日,美联储持有美债4.733万亿美元。而2019年10月23日,持有美债2.149万亿。2020年全年,美联储买了2.36万亿美元美债,超过新增美债的一半(52%)!

美联储买美债,本质上就是印钞票。这么多美元出来,是要进入市场的,直接导致的就是全球性的大牛市。咱们就谈土耳其,看看从20年初开始,伊斯坦布尔指数都涨到什么样了。美元是全球货币,这些多出来的热钱,自然而然就涌向全球各地的市场。

但是美联储这么玩,是要出问题的。因为美元多了,美元的价值自然就低了(美元本质上也是一种商品),所以你可以看到,从去年疫情开始,美元指数一路走低,反应的就是这种情况。而且,美元多了,换成了各种补贴,在美国国内通过消费等方式散发出去,推高了通胀。美联储面临的问题就是,美元指数持续走低,会威胁美元体系的健康(没人会用一款老贬值的货币),而且美联储是有长期2%核心通胀的目标的(虽然这次鲍威尔说的各种隐晦,不太想彻底锚定这个目标),两个因素都督促美联储不能再持续放水。

所以,问题来了,这次拜登1.9万亿放出来,美联储没松口,看起来要整个市场去消化。这么多美债出来,美联储不买,谁买?美国国内投资者+海外投资者(主要是外国用外汇),美债供给多了,价格自然就开始打折(具体美债-价格-收益率的逻辑请参考我之前的回答,连接在下面)

简单而言,美债供给多了,价格下跌,收益率就开始上升。收益率上升后,变得很有吸引力,资金就开始涌入。这对全球股市构成了抽血效应,所以你可以发现,从1.9万亿宣布以来,全球股市都表现得一塌糊涂。

我放了纳斯达克,因为科技股对美股收益率表现更敏感

那么这个时候,作为一个新兴市场的土耳其股市,怎么会表现的好呢?崩盘是自然而然的(毕竟热钱都要跑了嘛)。

那么为什么土耳其的汇市也崩了呢?说白了,这是土耳其前几年自身作死+本次叠加美元周期综合导致的。

为了维护自身的统治,埃尔多安的正发党在执政期间一直在印钱+基建的圈子里转悠(伊斯坦布尔规划了大量的地铁,轨交,机场,公共设施等基建项目)。从2003年开始,到2019年,土耳其的M2(广义货币)增加了26倍,2020年,土耳其外债占到了GDP总额的接近40%(国小民寡,必须要吸引外资来搞基建)。大量的货币导致了高速的通货膨胀率,到了21年2月份,土耳其的通胀率已经达到了15%。

这么高的通胀,按照经典的经济学理论,必须要加息,才能把资金重新吸引回银行系统,降低商品流通领域的货币流通量。你持续的加息,理论上是可以支撑本币的价值的,但是坏就坏在埃尔多安开始粗暴的干涉央行。土耳其2年换了2任央行行长,这不,刚刚又炒了一任行长的鱿鱼。

埃尔多安解雇的阿格巴尔(Naci Agbal)是坚定的加息派,为了维护正常的金融秩序,长痛不如短痛。但是埃尔多安不能容忍高利率环境的存在,因为这样会百业萧条(借贷成本高了),正发党现在正是一头虱子,反对派去年拿下了伊斯坦布尔的地方选举,真蠢蠢欲动扩大战果。这时候如果经济崩溃,不等于给对手递子弹么?所以他立刻换上了卡夫奇奥卢(Sahap Kavcioglu),这哥们是正发党的前议员,上个月刚刚发文赞同降息。

埃尔多安这么做是自己爽了,可是外国投资者不爽了。你这么粗暴的干涉央行,难道央行是你家开的?要知道,去年土耳其的财政部长也是埃尔多安自己人(他女婿),这么搞下去,土耳其改名奥斯曼是迟早的事啊。于是投资者用脚投票,不陪你玩了。于是大批资金从股市,汇市里撤出,留下了一地鸡毛。

左边的就是埃苏丹的女婿:阿尔巴伊拉克。右边是谁,大家都知道了

但是如果你要说,埃苏丹不这么玩,就能有好下场,也未必。大家都清楚,美国历史上每一轮放水,必定伴随着下一轮的全球收割。等到美联储认为通胀目标超过了,或者宽松计划差不多了,就要开始加息了。美联储一加息,全球的资金必然会涌回美国,到时候留下的,更是一地的鸡毛。其实美联储早就该开始这个步骤了,19年的时候,市场对于加息的预期就很高了,但是到了2020年,疫情和懂王疯狂的宽松计划,让这个周期强行续命了一把。

不是不报,时候未到。避免美国收割的办法只有一个,我自己砍我自己一刀!断绝美元回流或者收割的动力。从上个月香港宣布提高交易印花税开始,老马就闻到了浓浓的对抗的味道,加上本月证监会易会满主席讲话,希望外资避免快速尽快出,加上央行货币政策委员马骏离职,都在表明,我们要先于美国启动货币周期。你要打的牌,我先打出来,你怎么办?去收割别人吧。

最后,安利一下老马最近写的一些战争史的文章,1944年“巴格拉季昂”行动系列写完后,老马打算动手写写七年战争系列,那才是欧洲最辉煌的时代,不像现在,沦为了仰人鼻息的二流货色。


user avatar

几天以前,我还在知乎说土耳其去年正增长是因为房地产,今天土耳其就因为房地产而崩盘。3月22日,土耳其里拉对美元汇率一度从7.2:1狂跌至8.4:1,跌幅达17%,股市更是彻底崩盘,伊斯坦布尔指数22日开盘就暴跌6.65%,两次熔断机制。


这次闪崩主要是因为美国多轮经济刺激计划造成美元泛滥,大量的美元流到土耳其寻求更大的收益,偏偏土耳其近年来为了偿还战债务也大兴土木,依靠基础设施建设拉动经济增长,而发展经济的这些钱很大一部分就是举债而来。截至2020年末,土耳其的外债总额已经高达4300亿美元。

不过这一次还没有动到埃苏丹的根本,未来土耳其还会加紧把危机向阿拉伯转嫁,叙利亚、利比亚、伊拉克、阿塞拜疆甚至乌克兰恐怕都要遭殃了。

user avatar

当时土耳其对外吹风说2020年经济正增长,3月11日写了一各回答,如下:

从写答案到现在也有12天了,可惜没有什么途径做空土耳其里拉,不然可以赚一笔。

美元回流带动新兴经济体资金流出这种事情,每隔几年就来一次,稀松平常,压根没有任何可看的,每次都有几个国家躺下去。

注意的是,土耳其不是最脆弱的,它倒数第二而已,最脆弱的阿根廷已经躺下了。

只要阿根廷央行已经放出话来了,只要通货膨胀不超过40%,那就是阿根廷的胜利。

同学,从你出生到现在,你见过40%的通胀么?

阿根廷属于没救的国家,土耳其还可以抢救一下。

土耳其有几个老大难的问题:长期的贸易逆差---我一个工业国年年贸易逆差,外汇储备低,外债高企,外贸占GDP比重过高,储蓄率低。

由于特朗普上台以后搞保护主义,土耳其这种情况就显得特别脆弱,埃苏丹还喜欢四处出击,按道理说这种情况应当提高利率,压缩投资之类的紧缩政策,但是如果埃苏丹这么干,那土耳其的失业率就爆炸了,反正土耳其得选一个,央行行长选了提高利率,埃苏丹选择了失业率,央行行长被干掉,这就是现在的土耳其情况。

一般情况下,剧情演到这里,按照传统剧本如下:

土耳其求助IMF,IMF出面为土耳其借钱,但是IMF要求:第一,土耳其必须大搞私有化,第二,财政紧缩,第三,自由化经济。

接下来剧本如下:由于财政紧缩,私有化和自由化经济,会导致土耳其失业率极高,政治不稳定,老百姓上街,然而埃苏丹下台。

摊手……倒不是我编剧本,主要是过去这剧本一直这么演,别说我了,估计各位都能背了吧。

只是埃苏丹是强人,强人当然还是不一样,逼着央行不升息,其实我们也可以看一下土耳其是怎么度过这个难关的。

中东现在出现一个空档,各方都无力再战了,对中国来说倒是一个机会,做个和事佬什么的。

好像已经去了。

user avatar

新兴经济体难以逃脱的宿命。

其实周末的时候,土耳其就上了新闻,主要是因为土耳其央行在3月18日宣布加息,基准利率直接从17%上调到19%,恩,这很土耳其。

土耳其为什么会把利率加的这么高?主要原因有两个,一个是过快的通胀,一个是怕再次被外资割韭菜。

关于通胀,土耳其央行给定的目标是5%以下,但是目前达到多少了呐?2月份CPI数据为15.61%,超出目标的3倍。

如此之高的通胀是因为经济太好了吗?非也,土耳其目前的新冠每日确诊人数仍然处于上升阶段,约2万/日,根本就不是经济过热导致的需求过高导致的。

土耳其这种新兴国家,上游产业生产能力相对比较强,但是终端产品的制造能力比较差,所以,在疫情来袭的时候,居民的衣食住行等基本需求仍然需要维持,但是供给能力被大幅的压缩,供需缺口大幅增加,导致物价上涨。

当然,另外还有输入性通胀,石油的上涨在近期表现的尤为明显,而粮食的价格在去年三季度以来也是持续上涨。

我们在国内很难感受到这种价格变化及供给能力变化带来的影响,主要是因为我国的粮食基本自给自足,且库存非常充足,制造业的供给能力在全球也是首屈一指,不但能满足自身的需求,还能大幅出口。

以上是关于土耳其的通胀,另外就是关于外资的流出。

近期,随着美债收益率的走高,资本有回流到美国的趋势,美元指数止跌企稳,这对于土耳其这样的新兴国家是一个非常重大的挑战,因为这会导致土耳其的外资大幅流出,货币贬值,叠加目前已经抬头的通货膨胀,形成一个互相加强的循环,即,通货膨胀导致货币贬值,货币贬值促使外资流出,外资流出加剧货币的贬值,再推升通胀,3月22日,美元兑土耳其里拉直接从7.2跳涨到7.8。

其实不仅仅是土耳其,俄罗斯、巴西等也进行了加息,只是加息后市场的反应没有那么大而已。

巴西历史上也是经历过大幅的通胀和雷亚尔的大幅贬值。


上图是巴西CPI当月同比,高达7000%的通胀就问你怕不怕。

美元兑雷亚尔更久的数据找不到了,但是从97年以来的数据,看起来也是非常的触目惊心了,直接成倍成倍的贬值,国内财富被无情的收割。

那么说回到国内,A股会受到影响吗?这个可以非常肯定的说,不会,我国之前也被称为新兴市场国家,但是由于我国的经济体量与这些国家已经不可同日而说,国内经济的发展势头基本是全球最好的,而且通胀的预期很温和,外汇非常稳定。

所以,不要被一些乱七八糟的言论所误导,我看一些网友已经在喊明天大A要崩了,这很符合新韭菜的心理活动预期。

user avatar

每一次美元回流对于新兴经济体的资本冲击都是中国的机会,以前大家没得选,现在我们全都要。

从发展中国家的角度看,以前应对资本外流导致的货币贬值,随着外汇储备迅速耗尽最终只能向IMF借款,随之而来的就是一大堆所谓私有化改革的政治加码,导致国内资产迅速被收购。现在这些国家至少多了一个选择,向亚投行或者丝路基金借钱,世界上还真就不止美国一家有美元,而且中国迫切的想把手上的这堆垃圾资产化。我们完全不介意这些国家通过矿产,粮食或者码头等作为担保。反正有多少我们都吃的下。这就解决了中国贸易顺差积累的美元除了购买美债还能干嘛的问题。

如果这些国家胆子大一点,反正国家也马上就要破产通货膨胀都飚到几十了,可以借人民币本币的债券,那我们还可以给点优惠送条铁路什么的。反正你借外汇最终也是为了国际贸易,那中国你什么买不到,我们还有每年的巨额贸易盈余做担保。

从美国的角度看,如果中国这样做他就很难受了,等于美元税要和中国对半分,本来指望撸羊毛回口血,碰上个比自己还能吃的。人民币国际化这种事情,一定要逆周期搞事情,人只有逼急了才愿意试试。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2021年3月22日,土耳其的金融市场经历了一场剧烈的动荡,汇市和股市都出现了大幅的下跌,引发了全球的广泛关注。这场“崩盘”并非毫无预兆,而是多种因素叠加作用的结果,特别是总统埃尔多安突如其来的解雇央行行长行为,成为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事件的导火索:央行行长被撤职要理解这次动荡,就必须从土耳其.............
  • 回答
    2021年3月24日,A股市场的确经历了一次显著的下跌,这让许多投资者感到不安。如果要深入分析这次下跌,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审视。首先,从宏观经济层面来看,当时全球经济虽然在逐步复苏,但仍然面临一些不确定性。尤其是关于通胀的预期,随着各国宽松货币政策的持续,以及供应链瓶颈等因素,市场对于未来通胀上升.............
  • 回答
    3月30日A股市场的表现,确实让不少投资者感到困惑:指数上去了,但手里的个股却原地踏步甚至下跌。这种“只涨指数不涨个股”的现象,在A股历史上并非首次出现,背后往往隐藏着复杂的市场逻辑。咱们今天就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聊聊这背后是怎么回事,以及接下来行情可能怎么走。为什么会出现“只涨指数不涨个股”?首先得.............
  • 回答
    2021年3月29日A股市场确实上演了一场令人瞩目的“高开高走”行情,这背后蕴含着多重市场因素的叠加。要理解这一天的走势以及对未来行情的预判,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当时的市场环境、驱动因素,并结合技术和基本面进行分析。一、 3月29日A股高开高走的宏观背景与微观驱动首先,我们需要回顾一下3月29日左右A股.............
  • 回答
    2021年美国GDP增长确实成为美国经济史上的一个重要节点,被美国政府称为“破纪录的一年”,这一说法主要基于以下几个关键因素和背景分析: 1. 数据背景:GDP增长的具体数值根据美国经济分析局(BEA)的统计,2021年美国GDP同比增长6.4%(年化),这一增速远超自1982年以来的平均水平(约2.............
  • 回答
    2021年12月特斯拉在中国市场交付了约7万辆汽车,这一数字在当时无疑是一个非常亮眼的成绩,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要全面看待这个数字,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一、 成绩的亮眼之处: 历史性新高: 这个7万辆的数字,如果是真的,那对于特斯拉在中国的交付量来说,几乎可以肯定是一个历史性的.............
  • 回答
    2021年休赛期,洛杉矶湖人队的自由市场操作,用“令人扼腕”或者“跌破眼镜”来形容都不为过。赛季前的雄心勃勃,到赛季中的步履维艰,再到最终季后赛首轮游的黯然离场,这笔休赛期的操作无疑是导致这一切的罪魁祸首。核心思路:巨星抱团的延续与“新三巨头”的诞生在20202021赛季,湖人队虽然成功夺冠,但詹姆.............
  • 回答
    2021年6月16日A股那一天确实让不少投资者心惊肉跳,市场出现了显著的调整。如果细究起来,那天的下跌并非单一因素造成,而是多种国内外因素叠加共振的结果。首先,我们得回顾一下当时的市场背景。 在此之前,A股市场经历了一轮不错的上涨,许多板块和个股都表现出了强劲的势头。然而,任何持续的上涨都会积累一定.............
  • 回答
    比亚迪在2021年9月的销量表现非常亮眼,可以说是 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中继续保持着强劲的增长势头,并且再次刷新了自身的月度销量记录。 我将从几个关键维度来详细解读其2021年9月的销量情况:1. 总体销量数据与增长势头: 惊人的总销量: 2021年9月,比亚迪总计销售了 94,351辆 新能源汽车.............
  • 回答
    蒙牛在2021年选择肖战作为新代言人,这无疑是一个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的商业决策。对于这个决定,我们可以从几个维度来解读,并尝试深入剖析其背后的考量和可能产生的影响。一、 品牌选择代言人的逻辑:肖战的商业价值与蒙牛的需求首先,我们要理解品牌选择代言人的基本逻辑。品牌方选择代言人,通常是为了借助代言人.............
  • 回答
    2021年新高考8省分数线:迷雾下的志愿填报2021年,对于参加新高考的8个省份(北京、天津、山东、海南、河北、辽宁、江苏、重庆)的考生和家长来说,无疑是充满挑战和未知的一年。新高考模式下,考生不再拘泥于传统的文理分科,而是拥有了更多的科目选择权,这极大地丰富了考生的选择面,但也给志愿填报带来了前所.............
  • 回答
    2021 年同济大学的特殊军训:线上挑战与创新实践2021 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彻底打乱了许多高校的既定教学节奏,同济大学也未能幸免。在那一年,为了响应疫情防控的号召,保障师生的健康安全,同济大学的 2021 级新生军训,首次尝试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其中一半的课目被转移到了线上完成。这对.............
  • 回答
    2021年10月9日Apple Watch S7微博开屏广告的“刻板印象”之辩2021年10月9日,Apple Watch Series 7的微博开屏广告以其醒目的视觉效果和品牌影响力,迅速吸引了公众的注意。然而,广告发布后不久,关于其模特选择涉嫌“刻板印象”的讨论也随之而来,成为社交媒体上的一道不.............
  • 回答
    2021年8月中国货物出口19028亿元,同比增长15.7%:拨开疫情迷雾,看中国外贸韧性与挑战2021年8月,中国货物出口额达到19028亿元,同比增长15.7%。这一数字在持续扰动全球经济的疫情阴影下显得尤为亮眼,仿佛一缕阳光穿透厚重的云层,传递出中国外贸强大的韧性和活力。然而,表面的光鲜之下,.............
  • 回答
    2021年是比特币(Bitcoin, BTC)历史上最具标志性的年份之一,其价格从年初的约3万美元飙升至年底的6万美元以上,最终在2ity年达到约6.4万美元,成为全球最被关注的加密货币之一。这一年的比特币不仅经历了剧烈的价格波动,还引发了全球金融市场的广泛关注和讨论。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2021.............
  • 回答
    关于“2021年深圳教师降工资”的传闻,确实在网络上引起了不少讨论。要详细地了解这件事,我们需要分几个层面来分析:1. 传闻的来源和性质: 传闻的普遍性: 类似“教师降薪”的传闻在很多地方的教育系统都时有发生,特别是在经济形势变化、政策调整或者财政预算重新分配的背景下。这种传闻往往具有一定的传播.............
  • 回答
    关于2021年出生人口1062万的数据,这确实是一个非常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话题。首先,从数字本身来看,1062万这个数字肯定比很多人预期的要低一些。毕竟,在之前的很多年里,我国的出生人口数量都远超这个数字。例如,在2016年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出生人口一度达到1786万。所以,当看到2021年的数据.............
  • 回答
    2021年下半年,股市的走势确实牵动着无数投资者的心弦。放眼全球,各大经济体在后疫情时代纷纷展现出复苏的迹象,这为股市提供了一定的支撑。然而,我们也必须看到,复苏的步伐并不均衡,且伴随着一系列不确定性,这使得下半年的股市充满了博弈与挑战。股市:复苏与风险并存的舞台从宏观层面来看,2021年下半年全球.............
  • 回答
    2021年结婚登记数创36年新低,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现象。它不仅仅是一个冷冰冰的数字,更折射出当代社会年轻人婚恋观、生活压力、经济状况等多方面的变化。我的看法是,这个数字反映了一种趋势,即年轻一代在选择结婚这件事上变得更加谨慎和理性。 过去,结婚可能更多地是一种社会责任,一种人生必经阶段.............
  • 回答
    2021年美国GDP增长5.7%,这个数字确实相当亮眼,甚至可以说是惊艳。要知道,这可是自1984年以来最高的年度增长率,距离上一次高增长已经过去了近四十年。这背后一定有很多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因素。首先,这是一个非常积极的信号,表明美国经济在经历了2020年的疫情冲击后,展现出了强大的韧性和复苏能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