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怎么看待 2021 年 3 月 24 日 A 股大跌?

回答
2021年3月24日,A股市场的确经历了一次显著的下跌,这让许多投资者感到不安。如果要深入分析这次下跌,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审视。

首先,从宏观经济层面来看,当时全球经济虽然在逐步复苏,但仍然面临一些不确定性。尤其是关于通胀的预期,随着各国宽松货币政策的持续,以及供应链瓶颈等因素,市场对于未来通胀上升的担忧有所加剧。如果通胀过快上涨,可能会迫使各国央行提前收紧货币政策,这对于股市来说通常是一个负面信号,因为流动性的收紧会抑制资产价格的上涨。

其次,从国内政策和市场情绪来看,当时的市场情绪也比较复杂。一方面,经济复苏的态势依然存在,企业盈利预期在改善;但另一方面,也存在一些结构性的问题以及对政策方向的猜测。例如,当时市场可能在关注一些行业监管政策的变化,或者对某些领域的产能扩张是否存在过剩的担忧。这些因素都可能在特定时期引发市场调整。

更直接地看,3月24日的下跌,很多市场分析认为与当时美债收益率的波动有很大关联。此前,美债收益率的快速上行,特别是10年期国债收益率的爬升,被认为是导致全球股市承压的重要原因之一。美债收益率的上升意味着无风险收益率的提高,这会吸引一部分资金从风险较高的股市流向债券市场,尤其是在全球化程度很高的今天,A股也难以独善其身。当海外市场出现调整时,A股往往也会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此外,也可能是一些资金面的变化。比如,一些融资盘、杠杆盘在市场出现不利信号时,可能会选择止损离场,进一步加剧了下跌的幅度。同时,一些机构投资者在季末、年中等时间点可能会进行调仓操作,这也可能对市场带来一定的短期波动。

从技术层面分析,如果当天市场在下跌过程中跌破了一些关键的技术支撑位,也可能引发更多的技术性卖盘。很多投资者在观察到价格跌破重要均线或者趋势线时,会出于规避风险的考虑而选择卖出股票。

对于具体到3月24日当天的情况,可能还有一些即时性的消息或者传闻,这些短期因素虽然有时难以被准确捕捉,但它们确实能够直接触发市场的反应。比如,某些行业板块因为突发消息而大幅调整,进而带动整个市场的下跌。

总而言之,2021年3月24日的A股下跌,是多种因素叠加共振的结果。宏观经济的担忧、海外市场的联动、市场情绪的变化以及资金面的动态,都可能在其中扮演了重要的角色。这样的市场波动是股市常态的一部分,虽然在发生时会让投资者感到担忧,但从更长远的视角来看,它也可能为市场带来重新洗牌和估值回归的机会。关键在于投资者能否理解波动的根源,并做出符合自己投资策略的判断。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一、大盘底部的讨论

这次二次探底,从盘面上看,主要是因为上面提到的周期股的影响,还有就是高估值权重股的二次回调,我们可以从主要的指数上来看出端倪。

上证下跌-1.3%,深证下跌-1.47%,创业板下跌-1.25%。而沪深300下跌-1.61%,上证50下跌-1.43%,跑输大盘指数。

中证500下跌-1.23%,同花顺全A下跌-0.82%,两市约1500只上涨,1700只下跌,市场表现甚至比昨天还要好一些。

从资金的角度来看,上证成交量约3450亿,与昨天相当,基本处于近期正常的水平,没有恐慌性的抛压,北上资金净流入约50亿。

我在之前的文章中讲过市场会进行二次触底,这应该也是大家的一致预期,现在看来这个预期正在自我实现。

如果说本次回调有三个原因,一个是预期的自我实现,一个是大宗商品及外围的波动,三是高估值权重的继续回调,那么大家最关心的问题来了,这次回调的底部有多深?

我们可以从这三个原因来进行分析。

首先是二次探底的预期,目前正在实现中,大部分人的预期都是很难破前低。

其次是上面分析的大宗商品,从昨天沪铝的表现,以及今天原油的表现来看,其实杀跌的幅度并不大。

第三是权重股的回调,我们来详细讨论一下。

以沪深300为例,最近几天的成交量只有1.5亿股左右,算是正常的成交量,远低于一次探底时的2.3亿股左右,成交量不放大的话,很难大幅杀跌。

另外我们从抱团股内部个股来进行分析。

不知道之前大家还记不记第一次探底的时候,我说过一个判断底部的简单的指标,看贵州茅台和宁德时代的走势。

茅台目前有逐步企稳的趋势,这几天一直在缩量横盘,换手率一直在0.25%左右,价格在2000元左右。

宁德时代目前仍然处于快速下跌的阶段,今天跌幅约5%,换手率1.86%,未见企稳信号。

由此可见,所谓的价值股内部也开始出现分化,即逻辑更强的绝对龙头开始逐步企稳,而相对较弱一些的个股仍在找底。

在这个过程中,虽然细分到个股,仍然会有跌幅比较大的价值股,但是从整体指数上来看,已经很难出现像之前那样动辄3%、4%的大幅杀跌了,这也意味着这一因素对大盘的影响也开始逐步减弱。

综合以上几点的分析,我认为市场很难再有大幅的下跌,维持之前关于目前处于底部区间的判断。

二、周期股暴跌

盘面上,周期股再次领跌,化工、钢铁、有色、水泥、石油开采、煤炭开采均大幅杀跌。

昨天一则关于国家储备铝准备抛出的消息直接让沪铝跌停,今天的主角则是原油。

首先是欧洲多国再次宣布收紧封锁措施。以德国为例,宣布再次延长封锁时间至4月18日。德国在本月初,曾经尝试放松过管控,但是发现新增确诊立马反弹,如下图。

而新增确诊的病毒,主要是英国的变异毒株,这种毒株传染性和致命性更强,所以德国选择收紧管控措施,以减缓第三波疫情的伤害。

另外昨晚美国公布API原油库存变动数据,预期减少90万桶,但是实际数据却增加了292.7万桶,库存大幅超预期增加,带动油价大幅下跌。最近四个交易日,原油已经从65下跌到了57。

原油是大宗商品之母,原油的暴跌自然带动其它大宗商品的下行,且欧洲疫情不容乐观,其它大宗商品的需求也受到抑制,所以今天大宗商品市场基本都是一片绿油油的。

那么对于大宗商品以及相关股票后续的走势怎么看?

我认为,近期的调整,主要是之前的复苏预期打的太满,认为疫苗来了之后,应该很快就可以把疫情控制住,欧美的经济很快就会复苏,所以大宗商品的需求会快速恢复正常,期货市场也开始将这种预期price in,开始抢跑。

但是现实情况是欧美不给力,一天天只想想着怎么跟我们找茬,不解决自己内部的问题,尤其是欧洲,抢疫苗的时候抢不过老美和老英,好不容易拿到了,发现阿斯利康可能会导致血栓,打还是不打又纠结了那么久。

现在刚刚放松一点管控,又被英国的变异毒株搞的怕怕的,没办法只能再度封锁,连复活节都不能好好过了。

所以,短期内,市场需要修正之前过于乐观的、与实际情况不相符的预期,市场出现下跌。

但是中期来看,只要疫苗不失效,慢是慢点,但是复苏还是在路上,速度变慢了,但是方向没有发生变化,因此大宗商品在回调后,仍然会沿着复苏的路径进行交易,昨天我讲过这一观点,这里我再次重申。

另外,下周会召开OPEC+会议,在需求如此萎靡的情况下,会议延续减产以提振价格应该是大概率事件。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2021年3月24日,A股市场的确经历了一次显著的下跌,这让许多投资者感到不安。如果要深入分析这次下跌,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审视。首先,从宏观经济层面来看,当时全球经济虽然在逐步复苏,但仍然面临一些不确定性。尤其是关于通胀的预期,随着各国宽松货币政策的持续,以及供应链瓶颈等因素,市场对于未来通胀上升.............
  • 回答
    2021年3月22日,土耳其的金融市场经历了一场剧烈的动荡,汇市和股市都出现了大幅的下跌,引发了全球的广泛关注。这场“崩盘”并非毫无预兆,而是多种因素叠加作用的结果,特别是总统埃尔多安突如其来的解雇央行行长行为,成为了压垮骆驼的最后一根稻草。事件的导火索:央行行长被撤职要理解这次动荡,就必须从土耳其.............
  • 回答
    3月30日A股市场的表现,确实让不少投资者感到困惑:指数上去了,但手里的个股却原地踏步甚至下跌。这种“只涨指数不涨个股”的现象,在A股历史上并非首次出现,背后往往隐藏着复杂的市场逻辑。咱们今天就掰开了揉碎了,好好聊聊这背后是怎么回事,以及接下来行情可能怎么走。为什么会出现“只涨指数不涨个股”?首先得.............
  • 回答
    2021年3月29日A股市场确实上演了一场令人瞩目的“高开高走”行情,这背后蕴含着多重市场因素的叠加。要理解这一天的走势以及对未来行情的预判,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当时的市场环境、驱动因素,并结合技术和基本面进行分析。一、 3月29日A股高开高走的宏观背景与微观驱动首先,我们需要回顾一下3月29日左右A股.............
  • 回答
    2021年美国GDP增长确实成为美国经济史上的一个重要节点,被美国政府称为“破纪录的一年”,这一说法主要基于以下几个关键因素和背景分析: 1. 数据背景:GDP增长的具体数值根据美国经济分析局(BEA)的统计,2021年美国GDP同比增长6.4%(年化),这一增速远超自1982年以来的平均水平(约2.............
  • 回答
    2021年12月特斯拉在中国市场交付了约7万辆汽车,这一数字在当时无疑是一个非常亮眼的成绩,也引起了广泛的关注和讨论。要全面看待这个数字,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一、 成绩的亮眼之处: 历史性新高: 这个7万辆的数字,如果是真的,那对于特斯拉在中国的交付量来说,几乎可以肯定是一个历史性的.............
  • 回答
    2021年休赛期,洛杉矶湖人队的自由市场操作,用“令人扼腕”或者“跌破眼镜”来形容都不为过。赛季前的雄心勃勃,到赛季中的步履维艰,再到最终季后赛首轮游的黯然离场,这笔休赛期的操作无疑是导致这一切的罪魁祸首。核心思路:巨星抱团的延续与“新三巨头”的诞生在20202021赛季,湖人队虽然成功夺冠,但詹姆.............
  • 回答
    2021年6月16日A股那一天确实让不少投资者心惊肉跳,市场出现了显著的调整。如果细究起来,那天的下跌并非单一因素造成,而是多种国内外因素叠加共振的结果。首先,我们得回顾一下当时的市场背景。 在此之前,A股市场经历了一轮不错的上涨,许多板块和个股都表现出了强劲的势头。然而,任何持续的上涨都会积累一定.............
  • 回答
    比亚迪在2021年9月的销量表现非常亮眼,可以说是 在新能源汽车市场中继续保持着强劲的增长势头,并且再次刷新了自身的月度销量记录。 我将从几个关键维度来详细解读其2021年9月的销量情况:1. 总体销量数据与增长势头: 惊人的总销量: 2021年9月,比亚迪总计销售了 94,351辆 新能源汽车.............
  • 回答
    蒙牛在2021年选择肖战作为新代言人,这无疑是一个引起了广泛关注和讨论的商业决策。对于这个决定,我们可以从几个维度来解读,并尝试深入剖析其背后的考量和可能产生的影响。一、 品牌选择代言人的逻辑:肖战的商业价值与蒙牛的需求首先,我们要理解品牌选择代言人的基本逻辑。品牌方选择代言人,通常是为了借助代言人.............
  • 回答
    2021年新高考8省分数线:迷雾下的志愿填报2021年,对于参加新高考的8个省份(北京、天津、山东、海南、河北、辽宁、江苏、重庆)的考生和家长来说,无疑是充满挑战和未知的一年。新高考模式下,考生不再拘泥于传统的文理分科,而是拥有了更多的科目选择权,这极大地丰富了考生的选择面,但也给志愿填报带来了前所.............
  • 回答
    2021 年同济大学的特殊军训:线上挑战与创新实践2021 年,一场突如其来的疫情彻底打乱了许多高校的既定教学节奏,同济大学也未能幸免。在那一年,为了响应疫情防控的号召,保障师生的健康安全,同济大学的 2021 级新生军训,首次尝试了“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模式,其中一半的课目被转移到了线上完成。这对.............
  • 回答
    2021年10月9日Apple Watch S7微博开屏广告的“刻板印象”之辩2021年10月9日,Apple Watch Series 7的微博开屏广告以其醒目的视觉效果和品牌影响力,迅速吸引了公众的注意。然而,广告发布后不久,关于其模特选择涉嫌“刻板印象”的讨论也随之而来,成为社交媒体上的一道不.............
  • 回答
    2021年8月中国货物出口19028亿元,同比增长15.7%:拨开疫情迷雾,看中国外贸韧性与挑战2021年8月,中国货物出口额达到19028亿元,同比增长15.7%。这一数字在持续扰动全球经济的疫情阴影下显得尤为亮眼,仿佛一缕阳光穿透厚重的云层,传递出中国外贸强大的韧性和活力。然而,表面的光鲜之下,.............
  • 回答
    2021年是比特币(Bitcoin, BTC)历史上最具标志性的年份之一,其价格从年初的约3万美元飙升至年底的6万美元以上,最终在2ity年达到约6.4万美元,成为全球最被关注的加密货币之一。这一年的比特币不仅经历了剧烈的价格波动,还引发了全球金融市场的广泛关注和讨论。以下从多个维度详细分析2021.............
  • 回答
    关于“2021年深圳教师降工资”的传闻,确实在网络上引起了不少讨论。要详细地了解这件事,我们需要分几个层面来分析:1. 传闻的来源和性质: 传闻的普遍性: 类似“教师降薪”的传闻在很多地方的教育系统都时有发生,特别是在经济形势变化、政策调整或者财政预算重新分配的背景下。这种传闻往往具有一定的传播.............
  • 回答
    关于2021年出生人口1062万的数据,这确实是一个非常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话题。首先,从数字本身来看,1062万这个数字肯定比很多人预期的要低一些。毕竟,在之前的很多年里,我国的出生人口数量都远超这个数字。例如,在2016年全面二孩政策实施后,出生人口一度达到1786万。所以,当看到2021年的数据.............
  • 回答
    2021年下半年,股市的走势确实牵动着无数投资者的心弦。放眼全球,各大经济体在后疫情时代纷纷展现出复苏的迹象,这为股市提供了一定的支撑。然而,我们也必须看到,复苏的步伐并不均衡,且伴随着一系列不确定性,这使得下半年的股市充满了博弈与挑战。股市:复苏与风险并存的舞台从宏观层面来看,2021年下半年全球.............
  • 回答
    2021年结婚登记数创36年新低,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现象。它不仅仅是一个冷冰冰的数字,更折射出当代社会年轻人婚恋观、生活压力、经济状况等多方面的变化。我的看法是,这个数字反映了一种趋势,即年轻一代在选择结婚这件事上变得更加谨慎和理性。 过去,结婚可能更多地是一种社会责任,一种人生必经阶段.............
  • 回答
    2021年美国GDP增长5.7%,这个数字确实相当亮眼,甚至可以说是惊艳。要知道,这可是自1984年以来最高的年度增长率,距离上一次高增长已经过去了近四十年。这背后一定有很多值得我们深入探讨的因素。首先,这是一个非常积极的信号,表明美国经济在经历了2020年的疫情冲击后,展现出了强大的韧性和复苏能力.............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