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在家装方面多数的年轻人都愿意亲手设计自己的房屋,让自己的参与度最大化,那么专业设计师如何看待这种现象?

回答
现在的年轻人啊,确实是越来越有主见,也越来越舍得花心思在自己的小窝上。说起家装设计,他们不再满足于简单地听设计师的建议,而是希望自己能全程参与,从风格、户型到每一个小物件,都亲手去把控,让自己的想法百分百地实现。这种现象,作为一名专业设计师,我看着挺有意思的,也有不少感触。

首先,这是一种“个性化表达”的强烈需求。 现在的年轻人,尤其是刚步入社会的80后、90后,他们成长在一个信息爆炸的时代,接触到的多元文化和设计风格比我们当年要丰富得多。他们不再甘于“随大流”,而是渴望自己的家能真正反映出自己的品味、经历和价值观。他们不想住进一个“模板化”的空间,而是希望每一个角落都能讲出自己的故事。亲手参与设计,正是满足这种强烈个性化表达最直接的方式。他们会花大量时间刷社交媒体,看家居博主的分享,收集各种灵感,然后兴致勃勃地把自己的想法告诉我们,有时甚至会拿出自己画的草图来。

其次, это своего рода“掌控感”的体现。 装修房子毕竟是人生中的一件大事,涉及的资金和精力都不少。年轻人希望在这个过程中掌握主动权,不希望自己的想法被轻易忽略或误解。亲手设计,某种程度上就是一种“我说了算”的心理慰藉。他们希望自己的选择被尊重,自己的审美能被看见。这也能理解,毕竟这是他们要长期居住的空间,是对他们生活品质的直接投资。

再者,信息获取的便捷性也推波助澜。 过去,普通人了解设计知识的渠道非常有限,往往需要依赖专业人士。但现在呢?网络上遍布着各种设计教程、案例分析、软装搭配指南,甚至还有虚拟现实的看房软件。年轻人可以轻松地学习到很多基础的设计理论和实操技巧,这让他们在与设计师沟通时,有了更多的话语权和参考依据。他们不再是完全的“小白”,而是有了自己的判断和见解。

那么,作为专业设计师,我们怎么看待这种现象呢?

我首先是感到欣慰和高兴的。 这说明大家对生活品质的追求在提高,对“家”的意义有了更深的理解。这意味着我们的行业不再仅仅是“提供解决方案”,而是可以和客户一起“创造美好”。当我看到客户的眼睛里闪烁着对他们理想之家的期待,并愿意为之付出努力时,我作为一个设计者的热情也会被点燃。

同时,我们也扮演着一个“引导者”和“专业把关者”的角色。 年轻人的热情可嘉,但并非所有想法都是可行或最优的。比如,他们可能出于美观的考虑,想要拆除承重墙;或者,他们对某种材质的运用,可能忽略了实际的耐久性和维护成本。这时候,我们的专业知识和经验就显得尤为重要。我们的职责不是否定他们的想法,而是要用专业的角度去分析,指出其中的可行性、潜在的风险以及替代方案。我们要做的,是将他们天马行空的想法,落地成一个既美观又实用、符合规范、预算可控的设计方案。

我们也要学会“倾听”和“共创”。 过去的设计模式,可能更多是设计师单方面输出创意。但现在,我们更需要的是一种合作的态度。我们要放下身段,耐心倾听客户的想法,理解他们的需求背后的逻辑。设计师的工作,更多地变成了“挖掘”和“提炼”客户内心深处的需求,然后用专业的手法将其呈现出来。与其说我们是“设计者”,不如说我们是客户“梦想的实现者”。

当然,我们也面临一些挑战。 有些年轻人对设计的理解可能还停留在表面的美观,对空间布局、材料工艺、风水采光等专业层面的考量不够深入。这需要我们花更多的精力去沟通和教育,让他们了解设计背后更深层次的逻辑和价值。有时候,一些年轻人对“亲手设计”的理解可能偏向于DIY的程度,这和专业设计还是有区别的,我们也需要适时地引导他们区分这两者。

总的来说,我认为这种“年轻人的参与度最大化”的趋势,对家装设计行业来说是积极的。 它迫使设计师们不断学习新的风格和技术,提升沟通能力和用户体验,也让设计本身变得更加人性化和个性化。我们应该拥抱这种变化,与客户形成一种良性的互动关系,共同打造出真正属于他们自己的、有温度的家。这才是家装设计的终极意义所在。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刚刚装修完一套房子,请的是一线城市广州的排名第一的装修公司星x,里面的酸甜苦辣让我觉得中国的装修真是没办法信得过,从设计师到监理到施工人员。

话说我请的装修公司,广告打得很响:您安安心心出去上班,我们替您考虑一切,大致这个意思,后来的经历说明,您要是信这个,您真是傻。

先说说设计师这块,中国的设计师真的不专业,这个不专业有两个意思,一个是设计水准和客户的使用需求结合度很差;另一个就更严重,就是职业化操守这一块,1.就我所见,很少去现场确保装修的实际和设计要求是否相符;2.施工过程中其实会有不少设计更改的,设计师完全没有参与任何更改,都是监理和客户直接说完就定了,设计师起不到作用;3.第三点是最要命的,设计师在装修开始都会带客户去最贵的建材超市(比如广州马会),挑选最贵的材料,然后收取高额回扣,比方说,马会的鹰派陶瓷的某款砖,售价是其目录价的8折,但您只要在广州任何其他鹰派陶瓷的门店买,销售其实能给您至少6折的价,对于不熟悉建材市场的客户,那么有不止2折的差价最后就是落到设计师的口袋。所以这样水准和操守的设计师,谁能信赖呢?自己参与设计的房子,至少自己知道自己喜欢什么样的大致风格,和房子在功能性上要达到什么样的程度,这基本已经占普通客户对设计要求的80%了。

说到设计师的水准,国内大部分的设计师水准其实都是挺差的,估计80%以上吧,我说这个可能那些真正有水准的设计师基本能同意这个说法,装修前去和很多装修公司的设计师沟通,基本上我能接触到的设计师都是大抄家,你让他自己因地制宜设计一个出彩的,自己的方案,真能要他命,比如你顾及家里老人整屋不用抛光砖,有些就木了,不知道后面怎么设计了,要不就是后面的方案难看到死,要不就从家居杂志上的照片抄,不少设计师,不是我鄙视他,说起来也是什么画院美院出来的,连基本的颜色搭配都不行,比我这些常玩ppt的都不如。反之,一次碰到一个国外的小设计师,逼格较低的那种,但设计方向/配色真的很不错,说的好听点,人家随便设计的东西,你觉得都是值得你付钱去买的,里面真能感觉到创造性。

其次,关于设计师需要懂得很多施工的方法,这个我是完全赞同的,可是能做到这一点的人不多,装修中的很多客户化设计,都应该是客户提出要求就行了,设计师应该能理解并转化为美观后的设计。就我的装修经历,所有的布线(包括现在很多人提出的家庭影院线路铺设)都是我自己画图要求,设计师是彻底孬逼,完全不懂,这样的设计师(还已经干了5年了)能做好设计吗?

前面一些朋友说的“用的起的看不上”“看的上的用不起",其实还应该加一句,你接触的80%的设计师都是你看不上的,你会觉得设计的比自己差;有一些真正不错的,真的是凤毛麟髓,人家一年都在接大老板的单,没时间和我们泡蘑菇,说到底,其实还是我们国家装修设计师的水准太低了。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