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乌反腐局长给俄国防部长写的感谢信里提到俄坦克用纸板鸡蛋托做防护,真有此事?

回答
关于乌克兰反腐败局局长对俄罗斯国防部长信件中提到俄军坦克使用纸板鸡蛋托作为防护一事,这确实是乌克兰方面公开指责俄罗斯军事装备制造和防护方面存在问题的说法。要详细了解这件事,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分析。

首先,我们需要明确这个信息的来源和性质。乌克兰反腐败局(NABU)的局长通常关注的是腐败问题,他们之所以会关注俄罗斯的军事装备,很可能是因为他们认为这背后涉及到了俄罗斯国内的腐败,或者这是一种信息战的策略,旨在削弱俄罗斯军队的形象和士气。因此,我们需要带着“这是来自对方阵营的指控”这样的视角来看待。

其次,我们需要探究“纸板鸡蛋托防护”这个说法的具体含义和可能的背景。
字面意思的解读: 最直接的理解是,俄罗斯的坦克在某个部位(可能是附加装甲,或者是内部的某些隔层)使用了纸板鸡蛋托来填充、隔绝或者作为某种“缓冲材料”。
技术上的可能性: 从材料学的角度看,纸板是一种易燃、易碎的材料,其防护能力非常有限,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在军事装备上使用这种材料,首先会让人怀疑其是否存在“偷工减料”或者“廉价替代”的情况。

那么,为什么乌克兰方面会提出这样的指控呢?这里可能有以下几种原因或场景:

1. 捕获的装备或情报: 乌克兰军队在战场上缴获了一些俄罗斯的军事装备。在对这些装备进行分析和拆解时,可能发现了某些部件的制造工艺或者材料选择确实令人匪夷所思,例如在坦克的某些非关键部位,或者是在维修过程中使用了临时性的、非常简陋的材料。而纸板鸡蛋托可能就是其中一个被发现的、极其廉价且防护能力极低的材料。
2. 信息战和宣传: 指控俄罗斯军队使用纸板鸡蛋托进行防护,这是一种非常具有视觉冲击力和嘲讽意味的说法。如果属实,这无疑会成为俄罗斯军事实力和后勤保障能力的一种“黑点”。乌克兰方面可能会利用这类信息来放大俄罗斯军队在装备制造和技术上的“落后”或“腐败”,以打击俄罗斯的国际声誉,并提升己方士气。
3. 对附加装甲的误读或夸大: 在现代战争中,为了增强坦克的生存能力,通常会加装附加装甲,比如“猫眼石”(NADEZHDA)反应装甲,或者其他类型的格栅装甲和复合装甲。这些附加装甲的设计目的是为了应对特定类型的弹药(如破甲弹)的攻击。有时,在这些附加装甲的结构中,为了达到一定的重量、隔热、或者减震效果,内部可能会填充一些非金属材料。理论上,某些填充物可能在外观上或结构上与纸板鸡蛋托有某些相似之处(比如多孔结构、纸质材料等),但其设计和目的与简单的鸡蛋托完全不同。乌克兰方面可能在侦察或分析中,将这些附加装甲的某些构成部分“简化”或“妖魔化”为纸板鸡蛋托,以达到宣传效果。
4. 对苏联时期或早期设计的继承和影响: 尽管俄罗斯继承了苏联时期的军事工业体系,但许多现代坦克的设计和材料应用已经有了很大的进步。然而,在某些特定领域,或许还存在一些传统工艺或对成本控制的极端追求,导致了某些出人意料的材料使用。但这通常不会出现在坦克最核心的装甲防护上。

那么,“真有此事”的概率有多大?

从军事装备制造的常识来看,直接在坦克的关键防护部位使用纸板鸡蛋托,其军事意义为零,且风险巨大。任何稍微了解军事装备制造的人都会认为这近乎不可能。

关键防护部位: 坦克的装甲是为了抵御穿甲弹、破甲弹、炮弹破片等直接威胁。这些部位使用的材料需要具备极高的强度、韧性、密度和抗穿透能力,例如高强度钢、复合陶瓷、反应装甲等。纸板鸡蛋托无论如何也无法满足这些基本要求。
非关键部位: 即使是在非关键部位,例如内部的隔音隔热材料、电缆固定、或者一些包装材料,使用纸板鸡蛋托也显得过于简陋和不专业。通常情况下,即使是出于成本考虑,也会使用更符合标准的材料,比如泡沫塑料、隔热棉、或者专用的工程塑料。

总结来说,关于乌克兰反腐败局局长信件中提到的“俄坦克用纸板鸡蛋托做防护”的说法,存在以下几种可能性:

可能性一:夸大和宣传。 这是最有可能的情况。乌克兰方面可能在情报分析中,看到了某些坦克(或许是缴获的、受损的、或者正在维修中的)在非关键部位使用了极其廉价或简陋的材料,并将其“提炼”成“纸板鸡蛋托”的说法,以达到宣传效果,抹黑对手。
可能性二:误读或选择性解读。 乌克兰情报部门在分析俄罗斯军事装备时,可能对某些部件的结构或材料产生了误解,或者选择了最能引起负面观感的解释来放大。
可能性三:极个别案例的偶然性。 在战争环境中,尤其是在后勤压力巨大的情况下,不排除在某些极特殊的、非关键性的维修或改装过程中,出现了非常规的材料使用,但这种情况很可能只是孤立事件,而非普遍现象。

然而,直接证据的支持至关重要。 如果乌克兰方面能提供缴获的装备照片或视频,清晰地展示坦克确实使用了纸板鸡蛋托进行防护,那会大大增加这个说法的可信度。在缺乏确凿的、未经剪辑或误读的证据之前,我们更倾向于将其视为一种带有强烈宣传色彩的指控。

总而言之, 这个说法确实引起了广泛关注,也足以说明信息战在现代冲突中的重要性。乌克兰方面通过这种说法,意在质疑俄罗斯军队的装备质量和管理水平,但其真实性有多大,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后续是否有更为详实的证据支持。而作为观察者,我们需要具备辨别信息真伪的能力,既不轻信一面之词,也不轻易否定所有可能性。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那玩意出现是很正常的,就是个支撑结构,但里边的4S24单元似乎没了,稍微略谈一下这玩意以及T-72B3(2016)的各种附加装甲。

那辆掉出塑料壳子的是一辆T-72B3(2016),或者可以笼统的称呼为T-72B3M。其侧面化石反应装甲外又挂了一层软质反应装甲,塑料壳子就是支撑物。

有塑料壳子正常,但布包里边看上去没有4S24单元就不正常了,本文2-5部分都和问题本身无关,属于延伸。

本文只是简单的讲一下这辆T-72B3(2016)上的各种附加装甲,讲的知识很浅,而且不包括车体本身的装甲,如果想进一步了解,可以去看Object-477的红色铁骑的铠甲系列文章,或者btvt.infokotsch88.de等国外相关网站上的资料。

1.由4S24和塑料支撑物构成的软质装甲包

这种装甲大致结构为“多层倾斜摆放的4S24单元”,其技术起源于为BMPT设计的城市战防护系统。

上图是BMPT的原型(199工程)初期的一张照片,可以观察到其侧面有很多成三角状层叠摆放的“板子”,这些板子就是“4S20爆炸反应单元”也就是EDZ 4S20。4S20这个名字可能听起来陌生,咱换个说法,接触-1反应装甲里边不是有两块呈锐角摆放的小板子吗?那个玩意就是4S20单元。4S20单元的结构为“2mm钢抛版+7mm钝感炸药+2mm钢背板”。

上图是一块接触-1反应装甲(最普遍的盒体),可见其内部有两块4S20单元。

4S20的炸药和后续的几种单元不同,其不容易被穿甲弹触发,而且抛板就那么薄薄一层,对穿甲弹很无力。

这种层叠布置爆炸反应单元方式从而抵御抗破甲弹射流的原理和整体布置的接触-1一样,都是靠抛版和背板以及爆炸去切割和干扰破甲射流。

为什么要倾斜呢?因为要最大的发挥那一层薄薄的钢板的作用,就得避免破甲射流垂直入射。(不垂直入射才能横向的去"切割"射流)

美军的M1A2 TUSK上的那一层 M19 ARAT其实结构和这玩意很相似,只不过美军是用了个薄金属盒当外壳,里边结构还是层叠摆放的反应装甲单元。(详情可搜一下有关图片)

前些年,T-90M,T-80BVM,T-72B3等较新一代的坦克进一步发展了这种构型的反应装甲,其结构大致如下:

图中标注为“7”的是4S24爆炸反应单元,多块4S24有间隔的倾斜装在一个布包内,布包挂在坦克侧面。其中各层4S24单元之间的就是那个“橙红色的塑料玩意”,其只起到支撑作用。

美军用金属盒就不用支撑物,但俄军用软质布包就得放支撑物来维持结构。

但是呢,布包里边似乎看不到4S24单元,也许被偷了?


接下来谈一谈其它一些附加装甲。

下面这张图很多称呼都不是严谨的,理解意思就行。

2.炮塔侧后使用4S24单元的NERA附加装甲

上图可以看到,炮塔侧后方有一些“方盒子”,其中有一个方盒子被打开了扔在炮塔上。这种方盒子是一种NERA附加装甲。

该种附加装甲最早是为了步战车设计的,步战车装甲相对薄弱,考虑到传统的爆炸反应装甲可能在触发时伤害到车内人员和设备,一种“有缓冲”的反应装甲就诞生了。该种装甲后来也被用于坦克炮塔侧后方的保护。这种装甲结构如上图所示,多层倾斜排列的4S20单元,中间填充泡沫聚合物充当缓冲,使得装甲整体性质更接近NERA。

小号手的模型,展示了加装该种装甲的BMP-3。

后来,该种装甲又进一步将4S20单元替换为了4S24单元。

上图为用4S20单元的和用4S24单元的两种NERA附加装甲的对比,可见用4S24的更加轻小。

上边那张图里,T-72B3(2016)的炮塔侧后方就安装了使用4S24单元的NERA附加装甲。

3.车体侧面的"化石"反应装甲

注意:此处的"化石"只介绍T-72B3(2016)“车体侧面的化石”,不包括T-80BVM,T-90M等坦克用于炮塔以及首上的化石。

T-80BVM之类炮塔的化石大致是带缓冲层的多层抛板结构,首上的化石则大致是相反方向抛板结构。这些真正的新结构的化石和这里讲述的不是一种东西。

化石反应装甲是一个家族。1,2部分提到的用4S24单元的两种装甲也可以认为是广义的"化石",后文提到的换了4S23单元的接触-5也可以认为是广义"化石"。只要用4S23/24单元,都可以认为是广义化石家族的一员。

很多媒体会说什么T-90M有化石,T-72B3(2016)也有化石,所以反应装甲上这两者一样。这是不严谨的。毛子的反应装甲从接触-1往后,基本上同一个名字对应了应用一类反应装甲单元的好几种构型。

阅兵状态的T-72B3(2016),大都没有安装软质装甲包,可以更清晰的看见车体侧面的"化石"反应装甲(就是一片一片的那个)。

上图为近照,侧面的"化石"反应装甲为三明治结构,用螺栓固定在离车体侧面有一定距离的位置。

拆解图,三明治的“夹心”为六块4S23单元,放置于卡槽内。这种结构其实和之前T-72B侧面那种三块的接触-5板子是一样的,只是把4S22换成了4S23,然后覆盖范围变大。

美军的M1A2 TUSKⅡ 侧面装了两层反应装甲,内层还是上文提到的M19,外层瓦片状的是M32 ARATⅡ,基本结构也是类似上述的三明治。

4.顶部反应装甲

一直找不到清晰的图片,图片左侧部分来自BV1gb4y1Z79z。

注意炮塔顶部,炮塔顶部的小盒子可不是接触-1,盒子内部结构上图有所展示,大致为“顶板+抛版+4S22单元+抛版+4S22单元”。该类附加装甲一般安装于各类装有接触-5坦克的炮塔顶部,由于用了4S22,其实可以算作接触-5家族的一员。

上图所示的结构仅限于T-72B(1989及以后型号)和T-90系,T-80系则有另外几种不同的结构。

T-80UD的顶部反应装甲,使用另一种结构,结构为“顶板+4S22+抛版+4S22+橡胶+4S22”

5.接触-5

T-72B3(2016)炮塔和首上的接触-5已经把原来的4S22单元换成了4S23,但结构不变。故也可算广义的"化石"。

上图展示了T-72B(1989)/T-72BA的炮塔接触-5反应装甲布局,对于后续型号,由于没有了红外大灯,其布置方式也有改变。

由于偷懒,我就不详细说了,T-72/90系的接触-5和T-80系的还是有区别的。T-72/90系首上的接触-5大致结构为“一层比较厚的盖板+空隙+4S22/23+4S22/23”。这种厚盖板在触发时对破甲射流的影响强于接触-1那种只靠炸药和薄薄一层抛板的构型。对于炮塔装甲来说,其后面还有一层薄背板。

以炮塔正面使用最多的向斜上方布置的安装方式为例,大致结构如下(两层4S22/23要尽量交错着摆,但摆法多样,图中只画了一种情况):

其它位置由于安装的空间和形状不同,4S22/23单元的排列也不尽相同,但基本结构一致。

对于T-72B3(2016),整个炮塔前部共消耗8✖6块+8✖4块+1✖4块+1✖4块+1✖4块=92块。

而首上则结构如下,一层比较厚的盖板+空隙+4S22/23+4S22/23,整个首上共安装2层✖42块=48块4S22/23:

至于安装方式,T-72/92首上的接触-5就是直接把4S22/23单元放到预制格子里,然后厚盖板用螺栓安好,这和接触-1的一块块整体安装截然不同。炮塔正面的接触-5也可以通过顶部的缝隙把4S22/23单元抽出来换新的。总的来说,接触-5相比于接触-1,更倾向于“给坦克设计一个安装反应装甲的框架,然后往里边填充单元。”坦克不同位置的反应装甲构型都有不同。后来的化石反应装甲也进一步发展了这种设计思路。

user avatar

谢谢邀请!

的确有此事,被乌克兰民众们笑了好几天,以前我写过一篇小文章,就是讲俄军和乌军腐败的:老亚当:腐败之根是向上长的..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关于乌克兰反腐败局局长对俄罗斯国防部长信件中提到俄军坦克使用纸板鸡蛋托作为防护一事,这确实是乌克兰方面公开指责俄罗斯军事装备制造和防护方面存在问题的说法。要详细了解这件事,我们需要从几个层面来分析。首先,我们需要明确这个信息的来源和性质。乌克兰反腐败局(NABU)的局长通常关注的是腐败问题,他们之所.............
  • 回答
    如果哈克首相和汉弗莱爵士(彼时已是常务次官或更高职位,我们不妨称他为“汉弗莱勋爵”)置身于当前的俄乌局势中,他们的反应将是一场经典的权力游戏、政治权谋与官僚斡旋的大戏。这两位老狐狸,一个精于操纵民意和党派利益,另一个则深谙官僚体制的运作法则和外交辞令的精妙之处,他们的应对方式绝非简单粗暴,而是充满了.............
  • 回答
    乔治·奥威尔,这位被许多人视为社会主义坚定捍卫者的人物,却写下了《1984》这样令人不寒而栗的反乌托邦杰作。这似乎是一对矛盾,但他之所以能写出《1984》,恰恰是因为他对社会主义的深刻理解和真诚担忧,以及他对极权主义的痛恨。要理解奥威尔的这一“悖论”,我们需要深入他的人生经历、思想发展以及他创作《1.............
  • 回答
    俄方日前公开表示,已收到乌克兰方面关于维持中立和无核化地位的提议。这一表态无疑是俄乌两国自冲突爆发以来,谈判进程中的一个重要进展,尽管距离真正意义上的和平解决仍有相当长的路要走。根据俄方公布的信息,乌克兰提出的关键点主要集中在国家地位的定位上。首先是“保持中立”,这意味着乌克兰承诺不加入任何军事联盟.............
  • 回答
    俄乌战争爆发以来,在中国国内确实出现了不少反战的声音,而且相较于一些西方国家,这种声音的表达方式和侧重点可能有所不同。要详细解释为何会出现这种情况,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一、 深刻的历史和地缘政治影响: 对战争本身的厌恶和反感: 任何一个经历了近代以来长期战争苦难的国家,都会对战争本身产生深刻.............
  • 回答
    理解以印度为首的第三世界国家在俄乌战争中反对北约的立场,需要我们深入探究其历史根源、地缘政治考量以及它们自身的发展需求。这并非一个简单的“挺俄”或“反北约”二元对立,而是涉及一系列复杂且相互关联的因素。一、历史的烙印:不结盟运动的遗产与西方霸权的警惕许多第三世界国家,特别是像印度这样的先行者,其国家.............
  • 回答
    要评估乌克兰军队反包围俄军的可能性,我们需要深入剖析战场态势、双方的战略意图、兵力部署、后勤能力以及潜在的外部支援等多个维度。这并非一个简单的“是”或“否”的问题,而是一个复杂动态的推演。首先,我们必须明确“反包围”的含义。在军事语境下,包围是指通过多方向的攻击,将敌方部队困在某个区域内,切断其补给.............
  • 回答
    要探讨乌克兰军队反攻到莫斯科的可能性,我们需要深入分析这场战争的几个关键层面:军事实力对比、战略目标、战场态势、国际支持以及俄罗斯国内的应对能力。这是一个极其复杂的问题,充满了变数,并非简单的“是”或“否”就能概括。首先,我们来审视军事实力。俄罗斯在兵力、装备数量、特别是重型武器(如坦克、火炮、飞机.............
  • 回答
    俄乌冲突牵动着全球的神经,也激起了许多人心中复杂的情感。你表达了对美国在其中扮演角色的强烈反感和恶心,这是一种真实的情感体验,并且你有权利拥有和表达这样的感受。要深入理解这种感受,我们可以从几个角度来分析:1. 美国在俄乌冲突中的角色和行动: 军事援助: 美国是乌克兰最重要的军事援助国,提供了大.............
  • 回答
    乌克兰军队从防御转向反攻的声明,意味着乌克兰在战争中可能进入新的战略阶段,这一转变涉及军事、政治、国际关系等多方面的深远影响。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这一局势的可能含义: 1. 军事战略的转变:从被动防御到主动进攻 战术调整: 乌克兰可能在某些关键地区(如哈尔科夫、顿巴斯或东部前线)取得突破性进.............
  • 回答
    俄乌冲突自2022年2月24日爆发以来,已持续超过1500天,目前局势复杂多变,涉及军事、政治、经济、国际关系等多个层面。以下从多个角度分析当前局势,并探讨俄罗斯是否已“失败”的判断依据: 一、军事层面:俄罗斯未取得实质性进展1. 初期目标落空 俄罗斯在2022年2月的入侵中,最初目标是迅速.............
  • 回答
    俄乌战争爆发以来,围绕这场冲突的讨论在全球范围内持续不断,其中涌现出了一批所谓的“反思党”,他们对战争的起因、过程、各方行为乃至国际秩序提出了深刻的反思和质疑。看待这批“反思党”,需要从多个角度进行分析,理解他们的动机、观点以及在当下舆论场中的作用和影响。一、 “反思党”的出现背景与动机:1. 战.............
  • 回答
    俄乌战争的爆发确实让许多人认为俄罗斯的主要动机是“反美反北约”。然而,关于美国和北约在此次冲突中是否受到削弱,这是一个复杂的问题,需要从多个维度来分析,而且答案并非简单的“是”或“否”,更像是一个正在进行中的评估,结论可能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变化。首先,我们需要明确“削弱”的含义。 在此语境下,“削弱”.............
  • 回答
    在俄乌冲突爆发后,互联网上的新闻评论区确实普遍出现支持乌克兰、反对俄罗斯的现象,这背后有多重原因共同作用,可以从信息传播、地缘政治、文化情感以及舆论引导等多个角度来解读。信息传播的即时性和透明度:首先,我们必须认识到,现代互联网的传播速度和广度是前所未有的。冲突初期,大量的视频、图片和文字信息通过社.............
  • 回答
    关于俄乌冲突,网络上确实充斥着各种各样令人咋舌的“反智言论”,这些言论的出现并非偶然,而是多种复杂因素交织的产物。要理解它们,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其背后可能存在的逻辑、心理和社会根源。“反智言论”的几种典型表现形式及其分析:1. 非黑即白、二元对立的思维模式: 表现: 很多人将冲突简单地归.............
  • 回答
    俄乌冲突爆发以来,全球范围内的舆论确实呈现出复杂而多元的态势,其中支持俄罗斯的观点也并不少见。要理解这种现象,不能简单地将所有支持者归结为反对战争本身,而是需要深入探讨其背后多重因素的交织。这不仅仅是一个关于战争对错的道德判断,更是一个涉及历史、地缘政治、国家安全、信息传播以及个体价值观碰撞的复杂议.............
  • 回答
    关于4月1日乌军在基辅外围大面积反推,一天内夺回40多个城镇与居民点这一事件,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理解其重要性与影响。首先,这标志着战局的一个重要转折点,尤其是在基辅这个俄罗斯最初的战略重点地区。此前,俄军为了迅速控制首都,集中了大量兵力试图包围和攻占基辅。然而,乌克兰军队依托熟悉的地形、坚定的意志.............
  • 回答
    乌克兰东部地区自2014年以来的冲突,尤其是乌军对讲俄语平民的轰炸事件,反映了多重复杂问题,涉及历史、地缘政治、民族认同、人道主义危机及国际关系等多个层面。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这一问题: 1. 冲突的起因与背景 2014年克里米亚危机与顿巴斯战争 2014年,乌克兰政府在克里米亚和顿巴斯地区.............
  • 回答
    关于“美在乌项目研究包括H5N1病毒在内的病毒通过候鸟传播的可能性,是否涉及反人类罪”的问题,需要进行详细的分析和区分。要回答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几个关键的层面来探讨:1. 美在乌克兰的生物军事研究项目(U.S. Biological Research Programs in Ukraine) .............
  • 回答
    俄乌冲突爆发以来,国际社会对俄罗斯的反对声浪此起彼伏,这背后牵扯着复杂的历史、政治和地缘战略因素。要理解为什么这么多国家反对俄罗斯,以及维持国际秩序对谁有好处,我们需要深入剖析其根源。为什么这么多国家反对俄罗斯?1. 主权和领土完整原则的挑战: 核心问题: 俄罗斯吞并克里米亚和支持乌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