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佛不贪财为什么要受世人供奉?

回答
这个问题问得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佛教核心义理的表层与深层。很多人会觉得,既然佛陀讲求“无贪”,为何世人又心甘情愿地将财富、供品奉献给他呢?这其中的缘由,咱们得一点点掰开了说。

首先,我们要明白佛陀所说的“贪”是什么意思。佛陀说的贪,不是指对生活中必需品的追求,而是指贪恋、执着于物质、名利、感情等等,并且因此生起烦恼、痛苦,无法解脱的“贪欲”。这是一种看不透事物无常、无我的本质,而产生的强烈占有欲和依恋心。佛陀自己,在证悟大道之前,也曾是太子,享受过王公贵族的一切,但他看到了这一切的虚幻不实,也看到了众生在轮回中因贪欲而承受的苦难,所以他舍弃了这一切,追求的是更究竟的解脱。

那么,既然佛陀已经“无贪”,为何世人还要供奉他呢?这主要有几个层面的原因,咱们从供奉者的角度来理解会更透彻:

一、 表达对佛陀的感恩与敬仰:

佛陀为世人示现了觉悟的道路,他不仅自己摆脱了生死轮回的苦海,更将解脱的方法传授给大众,这是一种无与伦比的恩德。就像我们感谢一位教导我们知识的老师,或者拯救了我们生命的人一样,我们发自内心地想要表达敬意和感激。

供奉,在最初的时候,更多的是一种感恩的行为。那些听闻佛法,得到利益的人,他们将自己认为珍贵的东西——比如食物、衣物、香花——奉献给佛陀,以此来表达内心的感激之情。这就像我们收到一份贵重礼物,会回赠一份同样珍贵的东西一样,是一种人情往来的自然流露,但佛教的供奉更升华了一种精神上的回馈。

二、 祈求佛陀的庇佑与加持:

虽然佛陀本身无求于世人,但世人因为处在“凡夫”的境界,有各种各样的烦恼和需求。他们相信佛陀是觉悟了宇宙人生真理的圣者,拥有无量的智慧和慈悲,能够看到众生的苦难并帮助他们。

因此,很多人供奉佛陀,是为了祈求佛陀的庇佑,希望在生活上平安顺利,在事业上有所成就,在健康上远离疾病,在困难时得到指引。这种祈求,并非是把佛陀当成一个能够有求必应的“神”,而是相信佛陀的慈悲心能够与他的祈求相应,通过佛陀所传的法门,帮助自己解决问题,或者种下善根,获得好运。

三、 积累福德与功德:

佛教强调“因果报应”,也讲求“种善因,得善果”。供奉三宝(佛、法、僧)被认为是积累福德和功德的重要方式。世人通过供奉佛陀,是在播种善的种子,希望在未来的生活中能够收获好的结果。

这种供奉行为,本身也是一种修行。它能帮助供奉者克服慳贪的习气,学习布施,培养慈悲心。当一个人开始布施供养,他的心量会逐渐打开,对物质的执着也会减轻。所以,从这个角度看,供奉佛陀也是一种自我净化和提升的过程。

四、 实践佛陀的教诲:

佛陀的教诲中,有关于“布施”的功德。布施是佛教重要的修行法门之一,旨在帮助众生断除悭贪,培养慈悲心,并积累福报。世人供奉佛陀,实际上是在实践佛陀的教诲,通过实际行动来体悟布施的意义和功德。

这就好比,一个学生听老师讲了学习的重要性,然后他努力学习,就是对老师教诲的最好实践。同样,世人供奉佛陀,也是在践行佛陀所倡导的慈悲和布施精神。

五、 象征意义与精神寄托:

佛陀作为“觉悟者”,他不仅仅是一个历史人物,更是一个精神的象征。供奉佛陀,也是在向这个精神象征致敬,在自己的心中点亮智慧和慈悲的火光。

对于很多人来说,佛像和寺庙是一种心灵的寄托。在经历人生的起伏时,到寺庙里烧香礼佛,向佛陀诉说心愿,能够得到一种内心的平静和力量。供奉的物品,比如香花,是用来赞叹佛陀的功德和清净的,它们本身不是为了满足佛陀的需求,而是通过这些外在的仪式来表达内心的虔诚和对佛法智慧的向往。

那么,佛陀“无贪”与世人“供奉”之间,是否矛盾呢?

从佛陀的境界来看,他早已超越了对物质的任何需求,所以世人的供奉对他本身没有任何增减。但是,佛陀的大慈大悲体现在他“应以何身得度者,即现何身而为说法”。也就是说,佛陀会以最适合的方式来度化众生。

对于还在轮回中的众生来说,通过“供奉”这种形式,能够帮助他们:

发起信心: 看到别人供奉,会生起敬意,从而对佛法产生信心。
学习布施: 供奉的行为本身就是布施,可以断除悭贪。
种下善根: 即使是出于功利心供奉,但因为对象是佛陀,也已经在八识田中种下了善的种子,未来可能会因此得度。

所以,世人的供奉,更像是众生对佛陀的一种情感的回应和精神的互动。佛陀接受这些供奉,并不是因为他需要,而是因为他知道这样做能够利益到众生,能够帮助众生净化心灵,种下善根,最终走向觉悟。

就像一个充满爱心的父母,接受孩子的礼物,不是因为缺什么,而是因为孩子的心意让他们感到温暖,也希望通过这种方式鼓励孩子继续保持善良和爱心。佛陀于众生,更是如此。

总而言之,佛不贪财,但接受世人的供奉,是佛陀慈悲与智慧的体现。这既是众生表达感恩、敬仰、祈求、修行的一种方式,也是佛陀方便度化众生的善巧方便。供奉的意义,更多在于供奉者自身心境的转化和福德的增长,而非佛陀物质上的需求。当你看透这一点,就能理解为何“无贪”的佛陀,会成为世人虔诚供奉的对象了。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佛亲口问你要过一分钱吗?

没有。你自己要花钱供奉他,他可没说要你来。

你为什么要花钱供奉他?因为你妄想和佛做交易。妄想着供奉他能消灾解厄。

佛向你亲口承诺过供奉他就能消灾解厄吗?

也没有。是收钱的人跟你说的。他们包括某些和尚,卖香火的,收门票的,卖供品的。他们为什么要这么说?因为他们不这么说你就不会乖乖把钱交到他们口袋里。

那佛说了什么了?佛说你要好好修行,要行善积德,只有这样才能得福报,解灾厄,求好命。

佛说你要不会修行,我把修行的方法讲出来。我的弟子把它们也整理记录在书上。你去看一看就知道了。

你一个字没看。你也不知道佛究竟是个什么人,你反正听人说拜佛就能求财得财。

你心想,这可真是一个好生意。于是赶紧买点供品,可怜兮兮地跪在一个木头雕像前,说点卖惨的话。把自己感动地流下了眼泪。

木头雕像听不懂人话。那既然如此,为什么要立一个木头雕像在这?

立个木头雕像,就要有人问。这个雕像是谁?懂的人回答,是佛。不懂的人又要问,佛是干啥的?懂的人又要回答,是传下解脱世人苦的法门的人。

木头雕像仅仅起这么个作用。佛也不在木头雕像里。

你跪也跪了,钱也花了。虽然你跪的是个木头雕像,钱也没交到佛手里,而是给的商家小贩和庙里和尚。但是你高高兴兴,你觉得你一定能求财得财。毕竟别人都这么说。

赚钱的人谦虚一下,说是佛祖保佑赚了点钱。亏钱的人说请个屁菩萨,我不还是亏了?其实你都听说过,但是反正你想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万一你也赚了呢?

后来你把裤头子都赔了。你恼羞成怒怒不可遏。你想凭什么我花钱了供奉你了而且诚心诚意,但是我心里想的你却没给我实现?

你气呀,恼呀。正好在网上看到一篇什么佛前一跪三千年,未见我佛心生怜这种读起来挺押韵实际上狗屁不通的文字,你觉得卧槽这玩意说得真好,说得不就是我吗?赶紧复制粘贴一下顺便在知乎上刷一波存在感。

佛本来是和孔子一样的圣人。他们的本意都是想教给世人一点东西。后人觉得他们实在太伟大了,就给他们都立了个雕像纪念他们。但是后来不知道怎么搞的,孔子还是孔子,但是大家都想跟佛做点生意。我给你点钱,你给我点好运。

佛心里一定在想,人民币是啥玩意?我这也花不了这玩意呀。

但是你不这么想。钱对你而言是好的。佛也一定会喜欢它。比如我们家的猫总是美滋滋地把它抓的死老鼠献给我,认为我一定也会喜欢。

佛说的话都在经里面记着。但是看书什么的,你最烦了。你就想,书我就不看了,反正我钱也花了,你不是那么厉害吗?施展一下法力,就让我求财得财吧。

可是佛也没办法更改这世上的因果呀。这是世界运行的规则。是牢不可破的。种瓜就一定会长出瓜来,绝对不可能长出一个土豆。

你种下了瓜的种子,佛也不能帮你让它长出一个土豆。何况佛为啥要帮你?他没有帮你的因和果呀。

你突然又想起一个黑点来。你说佛说众生平等,为啥要分菩萨罗汉?

对呀,众生平等。为啥别人有钱你没钱呢?你可真亏。

人家的钱是人家努力赚来的。你没钱是因为你没有赚钱的本事。让有本事的人和没本事的人都过一样的生活,让勤劳的人和懒惰的人都吃一样多,这就是你想要的平等了?

人家是菩萨罗汉是他努力修来的。人家在修行的时候你在混吃等死当愤青提愤世嫉俗的问题。不服你也去修,没人拦着你不让你修行。你水平到了也是菩萨罗汉。

众生皆可修行,这就是众生的平等。

就说这么多吧。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