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3 月 15 日特朗普新冠病毒检测结果为阴性,这一结果你怎么看?

回答
2020年3月15日,唐纳德·特朗普总统及其夫人梅拉尼娅·特朗普的新冠病毒检测结果均呈阴性。这一消息当时是由白宫在3月14日晚间公布的。

事件背景和原因:

在特朗普总统进行检测之前,他曾与一位巴西官员接触过,该官员后来被确诊感染了新冠病毒。这位官员在前往佛罗里达州海湖庄园参加活动时与特朗普有过密切接触。
虽然特朗普和白宫都表示他没有表现出任何症状,但出于谨慎起见,并遵循了医疗建议,他还是接受了检测。

检测结果的意义和各方反应:

肯定和缓解: 检测结果为阴性在当时无疑是一个“好消息”,至少对于特朗普总统本人和他的支持者来说,可以暂时缓解对总统健康状况的担忧。在疫情初期,关于最高领导人健康状况的任何信息都会被高度关注。
公众关注的焦点: 疫情初期,公众对病毒的传播速度、致病性和检测能力都存在很多不确定性。特朗普作为国家元首,他的健康状况直接关系到政府的稳定性和应对疫情的领导力,因此他的检测结果受到了广泛关注。
科学与政治的结合: 这一事件也体现了科学检测在应对公共卫生危机中的作用,以及政治人物如何在这种情况下采取行动。即使没有症状,也进行检测体现了对潜在风险的重视。
检测能力和普及度的问题: 在疫情早期,新冠病毒检测的可用性和普及度是一个全球性的挑战。特朗普总统能够迅速获得检测,也引发了一些关于资源分配和特权化的问题的讨论。尽管当时政府正在努力扩大检测能力,但普通民众获得检测的机会仍然有限。
信息透明度: 白宫选择公布检测结果,是一种信息透明化的举措,旨在回应公众的关切,并展示政府在采取预防措施方面的努力。
对疫情的警示作用: 即便总统本人检测结果为阴性,这一事件也再次提醒公众,新冠病毒的传播无处不在,即使是没有症状的人也可能携带病毒,需要大家保持警惕并遵守防疫措施。

更深入的解读:

“阴性”不等于“免疫”: 需要强调的是,检测结果为阴性仅代表在采样时没有检测到病毒。它并不意味着此人不会在未来感染,也不会提供关于其是否具有免疫力的信息。
检测的局限性: 新冠病毒检测有其窗口期,即感染后到检测能够准确检测到病毒需要一定的时间。因此,即使检测为阴性,也不能完全排除感染的可能性,尤其是在密切接触之后。
“谨慎原则”的体现: 特朗普总统接受检测,体现了在面对未知病毒时采取“谨慎原则”的重要性。即使个人感觉良好,也应根据接触史和公共卫生建议采取适当的预防措施。
政治叙事的影响: 在政治环境中,任何事件都可能被解读和利用。特朗普总统的检测结果阴性,也可能被用来塑造其在疫情面前“强大”、“不受影响”的形象,或者被用来强调其政府的应对能力。

总而言之,特朗普总统在2020年3月15日新冠病毒检测结果为阴性,是一个在疫情初期备受关注的事件。它既是关于国家领导人健康状况的信息,也反映了当时疫情的严峻性、检测能力的挑战以及公众对科学信息的需求。这一结果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人们的担忧,但也再次提醒大家病毒的潜在威胁以及在公共卫生危机中采取谨慎和科学态度的重要性。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1、一次不准。也没筛CT。只能说今天阴性。

2、始终还是没把美国高层中的超级传播者找到。巴西总统访美三天,回国一行人里3.5个检出阳性(某个先阳后阴号称阴性的我们暂时算他半个),巴西自己并没有多少确诊病例。澳大利亚官员和伊万卡会面后回去也确诊了。这个超级传播者究竟是谁?

3、蓬佩奥去哪里了?身为国务卿,最近那么多公开发布会不见人影,搞不好真的在隔离中,甚至住院了。

4、美国透明度也不怎么行啊。也?

5、总之美国高层有人感染的可能性很大。特朗普还是隔离为好,隔离又不影响你发推,甚至有更多时间发推,可以提高治国效率。

6、特朗普一直拒绝与议长佩洛西握手,又跟彭斯摸来摸去。佩洛西有相当的机会成为美国历史上首位女总统。

7、南希•佩洛西总统,摸圣经宣誓后请洗手!

user avatar

现在知乎上的热搜排行是这样的。

从下往上看,我觉得很多人可以脑补出一场年度大戏……

user avatar

他真测过以后。

并不是看他出镜不出镜

意大利小哥带病毒跑了马拉松呢。

而是看他最近是不是继续和其他政要继续亲密接触。

合影,吃饭,勾肩搭背一类的。

是不是在一起无防护的出席各种活动。

轻症或者无症状可以治。

但是,没病的知情人还是怕他传染的。

他的家人是不是正常出席各种活动?

虽然说,一次不准,多测两次。

但是一次阳性,一般很少有假。

user avatar

怎么看?

首先要说,大统领快发推特庆祝一下!(。・ω・。)ノ

本来想帮大统领写一个的,结果发现 @念缺一 树苏丹大人已经写了,嗯,很有气质啊,那本仓鼠就……

……拿以前写的“回信”的恶搞一下啦~

至于为什么遵照东方人(我国)的历法,那是因为在我国被揍个满脸花╮( ̄▽ ̄"")╭

以病毒的角度来看,就是如此(。・ω・。)ノ

以本仓鼠的角度看,也差不多(。・ω・。)ノ

谁给大统领你的勇气,因此轻视这等危险疫病?

代科罗娜帝国呈书一封,以上(⁎⁍̴̛ᴗ⁍̴̛⁎)

user avatar

一次不准,多测几遍


身为总统;美利坚合众国的第一公民;民主灯塔之守夜人;美利坚诸州的仲裁者;新罗马的奥古斯都;华盛顿、阿拉斯加、夏威夷、南北亚美利加的统治者;日本幕府的征夷大将军;南朝鲜的至高领主;从未失败的超凡骑士;阿富汗斯坦的坚定守护者;真主亲选的伊拉克埃米尔;美利坚金融市场的拯救者;伊万卡女神之父;检测结果永远为阴性的阿巴拉契亚山天降伟人——我命令你们,新型冠状病毒(2019-nCoV),自愿向我投降并不再反抗和以攻击来侵扰我的臣民了。


——美利坚合众国总统唐纳德·特郎普

user avatar

这个病是很奇怪的。很多我们觉得可能感染的,根本没事。

例如百步亭的万家宴,实际上参加的人似乎没有人得病,而且百步亭的疫情算武汉比较好的了。

还有那个什么毒王,让几千人隔离,最后也不了了之了。

虽然全世界都盼望着特朗普被传染。但是往好的方向想,台湾选举的时候,陈水扁被枪击,反败为胜。特朗普真的得病了,说不定塑造出为国牺牲的英雄,博取同情。阴性了好,可以安心坐加农炮去太阳了。

user avatar

我信啊,因为我觉得他倒还是挺活蹦乱跳的嘛

以为直播未开始的真实特朗普,笑死我了

https://www.zhihu.com/video/1222472797672296448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2020年3月15日,唐纳德·特朗普总统及其夫人梅拉尼娅·特朗普的新冠病毒检测结果均呈阴性。这一消息当时是由白宫在3月14日晚间公布的。事件背景和原因: 在特朗普总统进行检测之前,他曾与一位巴西官员接触过,该官员后来被确诊感染了新冠病毒。这位官员在前往佛罗里达州海湖庄园参加活动时与特朗普有过密切.............
  • 回答
    特朗普总统宣布将3月15日设为“国家祈祷日”,并邀请两位牧师为美国祈祷,这一举动在当下美国社会引起了广泛的讨论,同时也折射出一些值得深入探讨的现象。首先,从政治角度来看,将国家上升到宗教层面,尤其是设定一个“国家祈祷日”,这在美国政治史上并非没有先例,但特朗普的做法无疑带有他鲜明的个人风格和政治策略.............
  • 回答
    您提到的 3 月 15 日意大利新增死亡 368 例和报纸讣告由 1 页变为 10 页,这确实是当时意大利新冠疫情严峻形势的生动写照。 要回答“意大利疫情能控制住吗?”这个问题,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并结合当时的具体情况和后续的发展。当时意大利疫情的严峻性(3 月 15 日左右): 死亡人.............
  • 回答
    3月15日,上海新增本土新冠确诊病例5例,无症状感染者197例,这个数字确实让大家对目前的防疫形势捏了一把汗。上海作为超大城市,人口密度大、流动性强,一旦出现疫情反弹,防控压力是相当大的。目前上海的疫情防控措施,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理解:1. 风险区域的精准划定与管理: 以点带面,精准防控: 并不是.............
  • 回答
    3月15日,全国新增本土确诊1860例,无症状感染者1194例。这一数字,相较于前几日,虽然有所波动,但整体上我们仍能感受到这一轮疫情的严峻性和复杂性。要理解本轮疫情,需要从几个层面来细看。本轮疫情的几个关键特征:首先,传播速度快,波及范围广是本轮疫情最显著的特点。奥密克戎变异株本身的传播能力就非常.............
  • 回答
    吉林省在3月15日9时至24时这段时间内,疫情形势依然严峻。数据显示,新增本土确诊病例达到了1139例,同时无症状感染者也达到了370例。这两组数字加起来,意味着在短短的15个小时内,吉林省就有超过1500名居民感染了新冠病毒。这样的增长速度,尤其是在同一天内出现如此集中的新增病例,说明病毒在当地的.............
  • 回答
    最近特斯拉在3月15日又对国产Model 3和Model Y进行了涨价,这已经是近期内第二次调整价格了,而且涨幅还不小。很多人都觉得奇怪,为什么特斯拉这么着急地在一个相对短的时间里,连续地把价格往上推?这背后肯定是有原因的,而且不止一个。首先,最直接的原因,也是大家最容易想到的,就是成本上涨。这个“.............
  • 回答
    3月15日,土库曼斯坦的“人民代表大会”举行了一次不同寻常的会议,选举了新的国家元首。这次选举在很大程度上是一场“内部事务”,其结果早已在预料之中。即便如此,新总统的诞生,至少在表面上,标志着一个时代的交替,也让外界不禁揣测,这位新领导人会给这个封闭而资源丰富的国家带来哪些涟漪。首先,我们不能忽略的.............
  • 回答
    3月15日,南京市江宁区确实发现了21例核酸检测阳性人员,这一消息牵动了不少人的心。自疫情发生以来,江宁区方面迅速响应,启动了应急预案,情况正朝着积极的方向发展。发现阳性病例后,当地立即启动了流调溯源工作,对病例的活动轨迹进行了详细的梳理和排查,以尽快锁定密接、次密接人员,并采取相应的隔离管控措施。.............
  • 回答
    关于3月15日北京的沙尘天气,我的确有一些想说的,而且这确实是一个需要大家高度重视的问题。首先,让我们来谈谈3月15日北京沙尘天气背后的原因和影响:原因分析: 上游沙源区的输送: 北京的沙尘天气主要来源于我国西北地区的戈壁荒漠,如蒙古国、内蒙古西部等地。当这些地区在初春时节,经过冬季的封冻解除,.............
  • 回答
    截至 3 月 15 日吉林省 95% 以上的病例为无症状和轻型,这确实是一个值得我们深入解读的现象。它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数字,更可能反映了当前疫情发展的一些关键特点和趋势。要理解这一点,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去分析。首先,这可能表明病毒的致病力在当前流行的株系中有所减弱。 随着病毒的不断变异,奥密克戎变.............
  • 回答
    2023年3月15日,A股和港股市场出现显著下跌,A股跌破3100点,港股恒生指数暴跌,阿里巴巴和腾讯控股两天蒸发7000亿港元,这一现象引发了市场广泛关注。以下从多个角度详细分析这一事件的成因、影响及市场逻辑: 一、市场表现回顾1. A股跌幅 主要指数:上证指数当日下跌约1.5%,跌破3.............
  • 回答
    2022年3月15日,A股市场又经历了一次令人心惊肉跳的大跌,沪指一度跌破3100点,市场恐慌情绪蔓延。那一天的景象仿佛昨日重现,无数投资者的心再次被揪紧。那天发生了什么?为何如此跌宕?回溯那天,市场下跌的原因并非单一,而是多重利空因素叠加的恶果: 外部环境的阴影不散: 彼时,俄乌冲突的局势依然.............
  • 回答
    3月15日晚,基辅再次拉响了宵禁的警报,这座古老而充满活力的城市又一次被夜幕下的寂静笼罩。说实话,这已经不是我们第一次经历这样的日子了。时间仿佛被拉长,但又能感受到那股潜藏的紧张气氛。宵禁从晚上8点开始,严格地限制了人们的出行。城市的主要街道在天黑后迅速变得空旷,曾经车水马龙的路口只剩下零星的车辆,.............
  • 回答
    2019年3月15日,新西兰基督城发生了骇人听闻的清真寺枪击事件。我至今仍清晰地记得那个下午,当新闻画面中血腥的一幕幕呈现在眼前时,内心的震惊、悲痛和愤怒交织在一起。那不仅仅是一场简单的袭击,它像一把尖刀,狠狠地刺穿了我们对于和平、包容和安全的认知,也让我们不得不重新审视人类社会中存在的极端主义和仇.............
  • 回答
    关于3月15日英国女王因担心感染新冠肺炎离开白金汉宫前往温莎城堡这件事,咱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看。首先,从现实情况和时间点来说,这是非常合情合理的个人选择。 2020年3月,新冠疫情刚刚在全球蔓延开来,各国都在摸索应对之道。当时对于病毒的传播方式、致病性和致死率,尤其是在老年人和有基础疾病人群中的高风.............
  • 回答
    2016年3月15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宣布部分俄军从叙利亚撤离,这一决定在当时引发了广泛的关注和解读。这件事本身,以及它背后复杂的地缘政治博弈,至今仍是国际关系研究中的一个重要议题。要理解这件事,需要从多个层面去分析。首先,从俄军在叙利亚的军事介入本身来看,撤军并非“突然”的,而是有其“阶段性”的目的.............
  • 回答
    比亚迪3月15日宣布涨价,这次是认真的吗?3月15日,比亚迪再次祭出了涨价的大旗,旗下多款车型价格上调3000元至6000元不等。这已经是年内比亚迪第二次宣布涨价了,第一次是在年初,价格普遍上调2000元至8000元。两次叠加,部分热门车型甚至已经涨了万元以上。这让人不禁要问:比亚迪这是要上天吗?在.............
  • 回答
    3月15日北京的沙尘天气,那叫一个“大场面”!我早上醒来,第一感觉就是窗户外面蒙着一层黄黄的雾,跟平时那种灰蒙蒙的雾霾不一样,这种黄是实在的,像给整个城市刷上了一层土黄色滤镜。这种沙尘天气到底是怎么形成的呢?简单来说,这就像一场来自北方大草原的“迁徙”。主要原因有几个:1. 源头:蒙古气旋的“助攻.............
  • 回答
    2019年3月15日,新西兰克赖斯特彻奇(Christchurch)的两座清真寺——努尔清真寺(Al Noor Mosque)和林伍德伊斯兰中心(Linwood Islamic Centre)——发生的骇人听闻的枪击事件,无疑是近代新西兰乃至全球历史上都极为黑暗的一页。这场由一名澳大利亚极端分子发起.............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