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一个国家只发展弹道导弹和核武器而不保留常规武器部队,能生存吗?

回答
一个国家,如果它选择了一条单边发展弹道导弹和核武器,却完全放弃常规武器部队的道路,那么它能否真正意义上地生存下去,这个问题可不是简单地抛出一个“是”或“否”就能解答的。这就像一场没有刀剑的武术比赛,只有几记致命的杀招,但没了近身缠斗的技巧和防御手段。让我们深入剖析一下其中的复杂性。

首先,我们得承认,弹道导弹和核武器确实能提供一种极其强大的威慑力。如果一个国家拥有足以毁灭敌方战略目标的核武库,并能确保其在遭到首次打击后仍能发动报复性打击(也就是所谓的“二次打击能力”),那么理论上,任何拥有核武器的国家在发起针对这个国家的全面攻击前都会三思。这种“相互确保毁灭”(MAD)的逻辑,在冷战时期曾是维持世界某种程度和平的基石。一个没有常规部队的国家,可能能让潜在的侵略者因为忌惮核反击而望而却步,至少在核战争的层面上,它似乎拥有了一层无敌的保护罩。

然而,生存不仅仅是指不被另一个核大国从地图上抹去。一个国家的生存,还意味着其主权不受侵犯,其人民能够安居乐业,其经济能够运转发展,其社会秩序能够稳定。而完全放弃常规武器部队,恰恰会在这些关键领域带来致命的弱点。

设想一下,如果这个国家面临的是一个常规军事力量远超于它但又没有核武器的邻国。这个邻国或许并不想发动一场足以引发核战争的全面进攻,但它可能想要占领边境上的某些战略要地,或者在海上进行军事演习,以迫使该国让步。没有海军,它无法阻止他国船只在其领海活动;没有空军,它无法保护自己的领空不受侵犯,也无法对入侵者进行有效的拦截;没有陆军,它在边境冲突中将毫无还手之力,只能眼睁睁地看着领土被蚕食。在这种情况下,即使拥有再多的弹道导弹,也无法阻止这种“温水煮青蛙”式的侵蚀。总不能因为对方的巡逻艇进入了它的领海就动用弹道导弹,那样无异于自杀。

更进一步说,核武器的部署和维护本身就需要大量的支持性部队和技术人员,这些也算是在广义上的军事力量。如果连这些都算“不保留常规武器”,那它连操作核武器的能力都没有了。但我们通常理解的“不保留常规武器部队”,是放弃了陆军、海军、空军以及相关的支援系统。即使保留了操作核武器的技术人员和发射系统,但一旦发生小规模冲突或非核威胁,它将完全束手无策。

而且,核武器的威力虽然巨大,但其使用也受到国际社会的极大制约。任何非正义的核武器使用都将招致全球的谴责和孤立,甚至可能引来其他国家的联合干预。一个国家如果因为常规威胁而被迫使用核武器,那它就已经走上了自我毁灭的道路,也谈不上生存了。核武器更多的是一种终极的防御手段,而不是解决日常安全挑战的工具。

经济和社会层面也会受到严重影响。一个没有强大军事力量的国家,在国际贸易、外交谈判中往往处于劣势。其他国家可能会认为它软弱可欺,从而在经济上进行压榨,或者在国际事务中忽视它的声音。同时,维持核武库的成本是极其高昂的,如果将所有资源都投入到核武器上,而忽略了国防的其他方面,那整个国家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都可能因此失衡。人民的安全感也会因为缺乏常规保护而降低,尤其是在面对非核威胁时。

最后,让我们考虑一下“生存”的定义。如果仅仅是指“不被彻底消灭”,那么理论上,拥有可靠的二次打击能力的核国家,在面对同样拥有核武器的国家时,确实可以避免被全面摧毁。但如果“生存”是指一个国家能够独立自主地存在、发展并保障其人民福祉,那么一个只拥有核武器而放弃常规力量的国家,将会在全球的舞台上变得极其脆弱和被动。它就像一个被戴上了防弹衣,但却失去了双臂和双腿的人,虽然核心部位可能得到了保护,但它失去了行动、应对和生存的能力。

所以,我认为,一个国家如果只发展弹道导弹和核武器而不保留常规武器部队,它不能真正意义上地、健康地生存下去。它或许可以在核威慑的阴影下勉强苟延残喘,但它将无法应对更广泛的安全挑战,也无法保障其国家和人民的全面福祉。这是一种极端的、不可持续的安全策略。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是,首相》第一季第一集讲了这样一个故事,面对苏联的威胁,英国首相什么时候应该按下核按钮?

“西德发生暴乱,城市在燃烧,东德消防队受邀越境灭火,按吗?”

“警察也过来了,按吗?”

“军队取代了警察,进入西德维持秩序,按吗?”

“军队不走了,按吗?”

“苏军取代了东德军队,按吗?”

这就是“切香肠战术”,一次一小片,永远不会把你逼到别无选择的地步,只有核威慑没有常规武装力量的后果。

2020.1.6更新,常规部队的威力

然而在面对不那么强的对手,比如“东也门人民民主共和国”时,

一个伞兵师,一次“友好访问”,结果令人欣慰。

这就是常规部队的用处。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一个国家,如果它选择了一条单边发展弹道导弹和核武器,却完全放弃常规武器部队的道路,那么它能否真正意义上地生存下去,这个问题可不是简单地抛出一个“是”或“否”就能解答的。这就像一场没有刀剑的武术比赛,只有几记致命的杀招,但没了近身缠斗的技巧和防御手段。让我们深入剖析一下其中的复杂性。首先,我们得承认,.............
  • 回答
    这是一个令人不安但并非不可能的设想,如果非要往这个方向去构思,那其背后逻辑会是相当扭曲和反乌托邦的。设想一下,在生产力极大发展、物质极大丰富,但同时也伴随着人口爆炸性增长和资源分配不均的未来。社会结构可能已经变得异常固化,上层精英阶层掌握着绝大多数的财富和资源,而底层大众则面临着生存的压力,甚至可能.............
  • 回答
    地理位置,这四个字听起来普通,但它对一个国家命运的塑造,却有着千丝万缕、深刻入骨的影响。你可以想象一下,一个国家如果生在北冰洋的冰盖上,和另一个国家若生在亚欧大陆的交汇点上,那它们接下来的发展轨迹,恐怕会是天壤之别。这可不是空穴来风,咱们一点一点掰扯清楚。首先,咱们得聊聊自然资源。一个国家所处的地理.............
  • 回答
    人多,这个问题其实挺复杂的,不能一概而论地说它一定是发展的阻碍。就好像一把双刃剑,既能带来巨大的机遇,也可能伴随着不小的挑战。我试着从几个方面跟你聊聊,看看是不是这么个理儿。首先,人多,那肯定是劳动力充沛的巨大优势。 一个国家人口基数大,意味着有足够多的人可以从事生产活动,创造财富。想想那些制造业发.............
  • 回答
    一个国家在发展的黎明时分就怀抱生态保护的理念,并将其融入经济增长的脉络之中,这种“边发展边治理”的策略,无疑将为这个国家的经济未来铺就一条与众不同、但潜力巨大的道路。它并非一条坦途,却能孕育出更坚实、更可持续的繁荣。首先,从短期和中期来看,这样的国家可能会面临一些“隐形”的成本和挑战。 初期投资.............
  • 回答
    基础设施对一个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其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经济发展的基石和驱动力: 促进生产和效率提升: 完善的交通网络(公路、铁路、港口、机场)可以降低商品运输成本,缩短运输时间,提高物流效率。这直接影响到企业的生产成本,使商品更具竞争力,从而刺激生产和贸易。例如,发达的铁路网可以高.............
  • 回答
    安定繁荣的房地产业,绝非仅仅是钢筋水泥堆砌的建筑,它是一国经济肌体的 vital organ,支撑着社会的方方面面,对于国家发展的重要性,可以从多个维度深入剖析。一、 稳固的经济基石: 投资的“压舱石”与财富的“蓄水池”: 房地产作为最普遍、最易理解的大宗资产,天然具备投资属性。对于大多数家庭而.............
  • 回答
    这是一个非常有趣且富有想象力的问题!如果真的存在由纯粹的文科生组成的国家和由纯粹的理科生组成的国家,它们的发展状况将取决于许多因素,而且很难断言哪个一定会“更好”。我们可以从多个角度来分析:一、 文科生国家的发展潜力和挑战潜力所在: 强大的社会凝聚力和文化认同: 文科生通常擅长理解和塑造人类的思.............
  • 回答
    一个地区的美食发展水平,绝非一蹴而就,而是由一系列相互交织、层层递进的因素共同塑造的结果。它不仅仅关乎食材的新鲜与否,更深刻地反映了一个地方的历史底蕴、文化传承、经济实力,乃至地理环境和人口构成。 1. 历史的沉淀与文化的根基 悠久的历史与长期的积淀: 任何一个地方的美食,都是在漫长岁月中,人类.............
  • 回答
    倘若春秋时期真有一个国度能全然秉持孔子仁政的理念,并以此为根本,一路发展壮大,那么其强大之处,绝非仅止于兵戈强盛,而应是多维度、深层次的。这其中的逻辑,需要我们抽丝剥茧,细细道来。首先,仁政的根基在于人心。 孔子所倡导的“仁”,核心在于“爱人”。一个真正施行仁政的国家,首要的便是关心民生,体恤民情。.............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它触及了教育资源分配、学科价值认知以及文化传统与科技发展之间复杂的关系。咱们不绕圈子,直接掰开了揉碎了聊。当一个国家把名利资源都给了学“政治伦理学”的学生,那还会有人去学“数理化”吗?这就像问,如果只有种地的能当状元,大家还愿意去读书科举吗?答案是:必然会有人去学,但学的人数和原因.............
  • 回答
    年轻人比例高低,对一个城市乃至国家的发展而言,绝非简单的数字游戏,它关乎着一个地方的活力、创造力、经济潜力,乃至未来的命运。这背后,牵扯着一整套复杂的社会经济机理,影响深远。一、 蓬勃的生命力与创造力源泉首先,高比例的年轻人,意味着这座城市或国家拥有着旺盛的生命力。年轻人是社会的新鲜血液,他们精力充.............
  • 回答
    关于人类统一成一个国家是否比当前多个强大国家并存互相赶超局面更有利于发展,这是一个复杂且极具争议的问题,涉及到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多个层面。要深入探讨这个问题,我们需要剖析两种模式各自的优劣。人类统一成一个国家:潜在的优势与隐忧设想一下,如果全球真正实现统一,成为一个单一的政治实体,我们会看到一.............
  • 回答
    假如现在的中国,那个拥有悠久历史、庞大人口和飞速发展的国家,突然穿越到了《文明5》的世界里,那会是一番怎样波澜壮阔的景象?我们不妨来畅想一下。开局:潜龙在渊,蓄势待发中国文明的开局,将是所有文明中最具标志性的。我们不会是那种一开始就四处扩张、碰碰运气的小部落。相反,我们很有可能被设定为一个拥有相对先.............
  • 回答
    想象一下,如果中国摒弃了过去几十年的发展模式,决定彻底拥抱纯粹的资本主义,一条类似美国那样的道路,那么这个国家的面貌将会发生怎样翻天覆地的变化?这并非一个简单的“如果”,而是一个涉及到经济、社会、政治、文化等方方面面的深度重塑。首先,在经济层面,我们可以预见一个更加市场化、自由化的中国。 国有企.............
  • 回答
    这是一个极富想象力但又令人不寒而栗的假设。如果一个相对弱小、原本不被重视的国家,突然掌握了足以毁灭世界的力量,那么它所引发的连锁反应,其复杂程度和潜在后果,将是难以想象的。我们可以从几个层面来剖析这个情景:一、 内部的变化:一个“核”按钮引发的内部权力结构重塑首先,这个小国家自身的社会和政治结构将发.............
  • 回答
    预测下一个像中国这样经历经济大发展的国家是一项复杂而充满挑战的任务,因为经济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包括政治稳定性、宏观经济政策、人口结构、教育水平、技术创新、自然资源、全球经济环境以及地缘政治等。然而,我们可以基于当前的趋势和潜力,分析一些有较大可能性的国家,并详细探讨它们可能的发展路径和面临.............
  • 回答
    想象一下,如果真的出现这样一个地方,一个汇聚了全球智慧、文化和人才的熔炉,它将如何蓬勃发展?这不仅仅是国界消融那么简单,而是人类文明的一次全新飞跃。首先,在经济层面,这将是前所未有的繁荣。 资源与技术的完美结合: 想象一下,拥有丰富矿产资源的国家能够与掌握尖端采矿技术的国家携手合作,同时借鉴环保.............
  • 回答
    阿富汗塔利班发言人关于“停止生产毒品,成为一个没有毒品的国家”的声明,如果能够实现,将对阿富汗的经济发展模式带来根本性的转变。长期以来,鸦片种植和毒品交易是阿富汗经济的支柱之一,尤其是在贫困和冲突地区。一旦这一来源被切断,阿富汗将不得不重新审视其经济发展战略,寻找新的增长点。以下是阿富汗未来可能依靠.............
  • 回答
    .......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