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下一个像中国这样经济大发展的国家是哪个?

回答
预测下一个像中国这样经历经济大发展的国家是一项复杂而充满挑战的任务,因为经济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包括政治稳定性、宏观经济政策、人口结构、教育水平、技术创新、自然资源、全球经济环境以及地缘政治等。

然而,我们可以基于当前的趋势和潜力,分析一些有较大可能性的国家,并详细探讨它们可能的发展路径和面临的挑战。

有潜力成为下一个中国经济大发展的国家:

目前来看,印度是最常被提及的,并且具备最多潜力的国家之一。此外,印度尼西亚、越南、菲律宾、孟加拉国等东南亚和南亚国家也展现出一定的增长动力。非洲大陆的一些国家,特别是拥有年轻人口和自然资源的国家,也存在长远的潜力。

下面,我们将重点分析印度,并简要提及其他国家的潜力和挑战:



1. 印度:最被看好的潜力股

印度拥有全球第二大人口,并且其人口结构比中国更为年轻,这意味着它拥有庞大的劳动力供给和消费市场潜力。历史上,印度经济也经历过多次改革,并展现出一定的增长韧性。

潜力因素:

庞大且年轻的人口结构:
劳动力供给: 印度拥有数量庞大的年轻人口,这为制造业和服务业提供了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与中国人口老龄化趋势不同,印度人口红利在未来几十年内仍将持续。
消费市场: 随着经济增长和中产阶级的扩大,印度将成为一个巨大的国内消费市场,为企业提供强大的内需驱动力。
人力资本潜力: 印度拥有大量的受过高等教育的人才,尤其在工程、IT 和科学领域,这为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基础。

民主政治和稳定的制度框架:
作为世界上最大的民主国家,印度拥有相对成熟的法律和政治体系,这有助于吸引外国投资,并提供一定的政策稳定性。
虽然官僚主义和低效是挑战,但长远来看,民主制度下的政策调整和改革更有可能获得广泛支持。

经济改革的持续推进:
印度政府近年来一直在推动经济改革,例如 Goods and Services Tax (GST) 的实施简化了税收体系,Digital India 倡议促进了数字化转型,Make in India 计划旨在吸引制造业投资。
对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视(如高速公路、港口、机场)正在逐步改善营商环境。

全球供应链的重塑和“中国+1”策略:
随着全球对中国供应链依赖的担忧增加,许多跨国公司正在寻求“中国+1”的多元化战略,印度被视为重要的替代或补充目的地。
印度的低成本劳动力和巨大的市场吸引了家具、纺织、电子产品组装等行业的投资。

服务业的强大基础:
印度在信息技术 (IT) 和业务流程外包 (BPO) 领域已经取得了显著成功,并持续吸引全球顶尖科技公司在此设立研发中心和运营基地。
金融、医疗、教育等服务业也有很大的发展空间。

面临的挑战:

基础设施瓶颈:
尽管有所改善,但印度的基础设施(如电力供应、交通运输、物流网络)仍然滞后于经济发展的需求,这增加了企业的运营成本。
尤其是在农村地区,电力、水和通信的普及率仍需提高。

官僚主义、腐败和营商环境:
印度的官僚体系庞大且复杂,许可证、审批流程繁琐,腐败问题依然存在,这降低了营商效率和吸引力。
土地征用和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也是挑战。

教育和技能鸿沟:
虽然印度拥有高素质人才,但整体教育质量参差不齐,尤其是在基础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方面存在巨大差距。
大量的年轻人缺乏适应现代制造业和服务业所需的技能。

贫富差距和不平等:
印度社会贫富差距较大,大部分财富集中在少数人手中,这可能导致社会不稳定,并限制国内消费市场的潜力。
农村和城市之间的发展差距也很大。

环境污染和可持续发展:
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环境污染问题日益严峻,这需要政府在经济发展的同时采取强有力的环保措施。

国内政治和社会因素:
印度的政治环境复杂,各邦之间的政策差异以及潜在的社会紧张关系都可能影响经济发展。

印度经济大发展的潜在路径:

要实现类似中国的经济腾飞,印度需要:

持续且深化的结构性改革: 精简行政审批,提高司法效率,进一步开放市场,改善土地和劳动力市场的灵活性。
大规模的基础设施投资: 加快交通、能源、物流等领域的建设,降低企业成本,提升效率。
提升教育和技能培训水平: 重点关注职业教育和技能培训,缩小技能鸿沟,使更多年轻人能够适应现代经济的需求。
吸引和留住外国投资: 创造稳定、透明和具有竞争力的投资环境,鼓励技术转移和产业升级。
促进制造业发展: 借鉴中国的经验,在劳动密集型产业基础上,逐步向技术含量更高的制造业迈进。
关注包容性增长: 确保经济发展的成果能够惠及更广泛的人群,减少贫富差距,促进社会稳定。



2. 其他有潜力的国家

除了印度,以下国家也具备一定的经济发展潜力,但面临的挑战各有不同:

2.1. 印度尼西亚:

潜力:
东南亚最大的经济体,拥有庞大的人口(第四大)。
丰富的自然资源(矿产、能源),是全球重要的原材料供应国。
政府正在推动基础设施建设和吸引外国投资。
数字经济发展迅速,中产阶级不断壮大。
挑战:
基础设施仍然不足,尤其是在岛屿之间的联系。
腐败和官僚主义依然是障碍。
教育和技能水平有待提高。
地理分散性给物流和经济整合带来挑战。

2.2. 越南:

潜力:
受益于“中国+1”策略,吸引了大量制造业转移,尤其是电子产品组装。
成本较低的劳动力和不断改善的营商环境。
积极的贸易政策和加入多个国际自由贸易协定。
政府致力于推动经济改革和基础设施建设。
挑战:
基础设施仍然是瓶颈,特别是在交通和能源方面。
技能水平和劳动力素质与中国相比仍有差距。
对外部经济环境依赖度较高。
国有企业效率不高是改革的难点。

2.3. 菲律宾:

潜力:
年轻且英语普及率高的人口,在服务业(特别是呼叫中心和IT外包)领域有显著优势。
强劲的国内消费驱动力。
政府在改善基础设施和吸引投资方面做出努力。
挑战:
基础设施落后,交通拥堵严重。
贫富差距和社会不平等问题突出。
政治不稳定和腐败是长期困扰。
自然灾害频发。

2.4. 孟加拉国:

潜力:
人口稠密,劳动力成本低廉,是全球重要的纺织品生产国。
经济增长稳定,国内消费市场潜力巨大。
政府在基础设施建设方面投入增加。
挑战:
基础设施非常落后。
劳工条件和环境问题突出。
政治不稳定和治理能力有待提高。
对全球服装市场的依赖度极高,易受外部冲击影响。

2.5. 非洲部分国家(如埃塞俄比亚、肯尼亚、尼日利亚等):

潜力:
非洲大陆拥有世界上最年轻的人口,未来潜力巨大。
自然资源丰富(矿产、石油、农业等)。
一些国家在政治和经济改革方面取得进展,营商环境有所改善。
科技创新在一些非洲国家发展迅速(如移动支付)。
挑战:
政治不稳定、冲突和不确定性是普遍存在的问题。
基础设施极度落后。
教育和医疗体系薄弱。
腐败和治理问题严重。
对大宗商品价格的依赖性强。



总结:

虽然中国经济的腾飞是一个非常独特的现象,其人口规模、改革开放的时机、全球化进程以及政府的强力推动等因素难以复制。但是,如果非要预测下一个在经济体量和增长速度上能达到类似“大发展”的国家,印度无疑是最有潜力的候选者。它拥有人口红利、日益壮大的中产阶级、相对稳健的民主制度以及不断进行的改革尝试。

然而,印度要实现中国式的经济腾飞,必须克服自身在基础设施、官僚主义、教育和技能培训、不平等问题等方面的巨大挑战。这是一个漫长而艰难的过程,需要持续的政策努力和结构性改革。

至于东南亚和非洲的其他国家,它们也在各自的轨道上发展,并且某些国家在特定领域展现出强劲的增长势头。但就整体经济体量和发展模式而言,距离中国过去几十年的那种“高速且全面”的经济崛起,还需要相当长的时间和更深层次的变革。

最终,哪一个国家能够成为“下一个中国”,取决于其能否有效地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并以可持续和包容的方式实现经济的全面发展。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竟然没人提到孟加拉国

过去五年(2013~2017年),孟加拉国以美元计价的GDP分别同比增长了12.5%、15.3%、12.8%、13.5%和12.8%。增长又快又稳定。要知道过去五年,美元一直比较强势,不少发展中国家的货币都对美元大幅贬值。

作为对比,中国过去五年以美元计价的GDP分别同比增长了12.2%、9.1%、5.6%、1.1%和9.4%。其实不久前的中国还是全球最穷的国家之一,1980年中国的人均GDP只有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28%;到1995年,中国的人均GDP才超过撒哈拉以南的非洲;去年中国的人均GDP为撒哈拉以南的非洲的5.7倍。

孟加拉国有1.63亿人口,去年人均GDP达1517美元。现在中国有很多孟加拉留学生,而且很多都以学习中国的经济管理体制为目标。我问他们怎么不去印度留学,他们像看白痴一样看着我。


马尔代夫。过去五年以美元计价的GDP分别增长了14.2%、12.2%、8.4%、5.4%和8.9%。马尔代夫去年的人均GDP达10535美元。以这样的发展速度,马尔代夫很可能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成为发达国家。

马尔代夫全国只有42万人,土地面积只有298平方公里,想要做工业面临的资源约束很大。近年来,马尔代夫与中国关系升温,中国旅客连年增长,支柱产业旅游业也越来越红火,经济也随着中国的发展稳步增长。


印度。过去五年以美元计价的GDP分别增长了1.6%、9.8%、3.1%、8.2%和14.2%。印度去年人均GDP达1939美元。


朝鲜。如果改革开放顺利,不发生战事,就是下一个亚洲四小龙,发展速度可能会超过过去的韩国和中国。朝鲜和中国关系比较好。


越南。过去五年以美元计价的GDP分别增长了9.9%、8.8%、3.8%、6.2%和9.1%。越南去年人均GDP达2343美元。越南全方位向中国学习。


柬埔寨。过去五年以美元计价的GDP分别增长了8.4%、9.7%、8.1%、10.9%和10.7%。去年的人均GDP达1384美元。柬埔寨和中国的关系比较好。


老挝。过去五年以美元计价的GDP分别增长了17.2%、11.1%、8.5%、9.8%和6.6%。去年的人均GDP达2457美元。老挝和中国的关系比较好。


埃塞俄比亚。过去五年以美元计价的GDP分别增长了10.0%、16.7%、15.9%、13.2%和10.4%。去年的人均GDP达768美元。埃塞俄比亚和中国的关系比较好。这个国家大家越来越熟悉了,我就不多说了。


苏丹。过去五年以美元计价的GDP分别增长了5.8%、14.0%、18.3%、-1.6%和22.9%。去年苏丹的人均GDP达2899美元,远高于绝大部分非洲国家。苏丹和中国的关系比较好。


肯尼亚。过去五年以美元计价的GDP分别增长了9.5%、11.5%、4.2%、10.7%和5.7%。去年肯尼亚的人均GDP达1508美元。中国是肯尼亚最大的外国直接投资来源地。


巴拿马。过去五年以美元计价的GDP分别增长了12.8%、9.5%、8.8%、6.5%和6.9%。巴拿马当前的人均GDP为15088美元。以这样的发展速度,巴拿马可能很快就会成为新兴发达国家。2017年6月,巴拿马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巴拿马所在的中美洲是全世界没有与中国建立外交关系的国家最集中的地区,7个中美洲国家中,中国只与哥斯达黎加和巴拿马建立了外交关系。


危地马拉。过去五年以美元计价的GDP分别增长了6.9%、9.0%、8.6%、7.7%和10.1%。去年的人均GDP达4471美元。


格林纳达。过去五年以美元计价的GDP分别增长了6.9%、9.0%、8.6%、7.7%和10.1%。格林纳达当前的人均GDP为10376美元。以这样的发展速度,格林纳达可能会跨越中等收入陷阱,成为发达国家。去年,据南华早报报道,中国国家开发银行在格林纳达政府的请求下,帮助其制定了一份国家发展战略规划。


玻利维亚。过去五年以美元计价的GDP分别增长了13.2%、7.6%、0.0%、2.9%和10.5%。去年的人均GDP达3394美元。2005年,莫拉莱斯当选玻利维亚总统,从而成为该国独立以来第一位本土原住民出身的领导人,亦成为玻利维亚第一位左翼总统。2009年修改宪法后,莫拉莱斯以64.2%成功连任。莫拉莱斯上任后加强与中国的关系,三次访问中国,并于2011年8月11日获得中国人民大学名誉博士学位。


上述发展中国家的发展速度和稳定性都远远超出了其他答案提到的伊朗、印尼、尼日利亚和菲律宾等国。



爱尔兰。托英国脱欧的福,爱尔兰成为欧盟内唯一以英语为母语的国家。过去五年以美元计价的GDP分别增长了6.1%、7.8%、12.6%、4.9%和9.5%。08年以来,人均GDP增长了13%。

作为对比,美国过去五年以现价计算的GDP分别增长了3.3%、4.4%、4.0%、2.8%和4.1%。美国是全球最发达的国家,在人口多于1000万的国家和地区中,美国的人均GDP排名第一。美国是08年以来发展得最好的主要发达国家,这段时期人均GDP增长了23%,而日本增长了-2.3%,欧元区增长了-12.7%。

值得注意的是,爱尔兰的人均GDP达69330美元。爱尔兰曾经是西欧最穷的国家之一,1960年爱尔兰的人均GDP是英国的50%,而去年其人均GDP已经达到英国的175%。英国提出脱欧后,众多欧洲总部设在伦敦的机构都在酝酿或执行搬迁计划,主要目的地之一就是都柏林,其中包括巴克莱银行、美银美林、渣打银行和劳合社等。过去几年在都柏林买了房的人,会看不上北京上海的房价涨幅。


马耳他。过去五年以美元计价的GDP分别增长了10.2%、10.7%、-5.9%、6.7%和11.2%。08年以来,马耳他的人均GDP增长了23%。去年马耳他的人均GDP已达26946美元。

马耳他曾不被认为是发达国家,也曾长期处于发达国家的末段班,如今发展水平已接近西班牙。1992年,马耳他的人均GDP只有意大利的35%,去年已达意大利的84%。根据欧洲统计局的数据,马耳他的地区人均GDP(PPS per inhabitant,考虑了物价因素)已达欧盟平均水平的96%,相当于意大利全国平均水平和法国尼斯所在的滨海阿尔卑斯省的水平,远远高于临近的南意大利。

在巴塞罗那玩时,我发现有不少马耳他人也在巴塞罗那度假(以前都是西班牙人去马耳他度假)。他们主动和我说,现在马耳他的经济形势很好,就业市场很景气,工人工资上涨很快。今年6月,马耳他的失业率为3.9%,而邻国意大利的失业率为10.9%,马耳他旁边西西里的失业率就更高了。实际上,马耳他的平均税后工资达1340欧元,与意大利首都罗马的平均税后工资1400欧元相差无几。

马耳他的官方语言为马耳他语和英语。2017年,马耳他政府仅通过出售护照获得净收入达3.2亿美元(2.77亿欧元) Maltese passport sales to rich foreigners net over €277 million in one year

移民置业和消费带来的经济增量则远远大于这个数字。2017年马耳他的GDP仅为125亿美元,所以政府出售护照的收入约GDP的3%,并彻底扭转了财政赤字问题。另外,根据胡润的2016中国投资移民白皮书,马耳他已成为最受中国富豪欢迎的移民目的国之一,全球排名第五,仅次于美国、加拿大、英国和澳大利亚。

所以,在欧洲度假时碰见马耳他人主动和你搭讪,或许不用觉得意外。而且,连度假区里的中国人,可能都是 Chinese Maltese。


香港地区。过去五年以美元计价的GDP分别增长了5.0%、5.7%、6.1%、3.7%和6.4%。1988年,香港的人均GDP只有日本的42%,去年已达日本的120%。08年以来,香港的人均GDP增长了47%。香港将继续保持中国经济发展的领头羊地位。


澳门地区。过去五年以美元计价的GDP分别增长了19.8%、7.4%、-18.0%、-0.1%和11.1%。回归后第一年2000年,澳门的人均GDP只有香港的61%,去年已达香港的175%。08年以来,澳门的人均GDP增长了99%。


新加坡。过去五年以美元计价的GDP分别增长了4.7%、2.3%、-2.4%、1.9%和4.6%。1988年,新加坡的人均GDP只有日本的36%,去年已达日本的150%。08年以来,新加坡的人均GDP增长了45%。未来二十年,新加坡将全面超越瑞士。在这个亚洲世纪,作为连接中华、印度、伊斯兰和西方文明的纽带,新加坡将全面超越纽约、伦敦、巴黎和日内瓦,成为全球的最重要的经济中心、金融中心和外交中心。为什么部分中国人对亚洲、亚洲人这么刻薄又缺乏信心?


韩国。过去五年以美元计价的GDP分别增长了6.8%、8.1%、-2.0%、2.3%和8.2%。1973年,韩国的人均GDP只有日本的10%,去年已达日本的77%。08年以来,韩国的人均GDP增长了46%。预计明年,韩国的人均GDP将超过意大利;到2030年,韩国人均GDP将超过英国、法国和日本,国际地位和影响力将进一步增强。韩国正不断强化与中国的经贸关系。


以色列。过去五年以美元计价的GDP分别增长了13.7%、5.4%、-3.0%、6.2%和10.4%。全世界研发支出达GDP的4%的国家只有韩国和以色列。1985年,以色列的人均GDP只有美国的36%,去年已达美国的68%。08年以来,以色列的人均GDP增长了36%。以色列和美国、中国的关系都非常好,在两国民间的形象也极好。或许以色列对中国古代“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故事非常熟悉。


过去五年,全球的GDP从75万亿增长到81万亿,增长了8%。

上述14个发展中国家(不含朝鲜)的GDP总和从11万亿增长到15.8万亿,增长了44%;而其他发展中国家的GDP总和从14.5万亿增长到13.4万亿,增长了-8%。

上述8个高收入经济体的GDP总和从18.5万亿增长到22.3万亿,增长了21%;而其他高收入经济体的GDP总和从31万亿增长到29.1万亿,增长了-6%。


邓小平同志说过,“跟着美国的国家都富了嘛!”美国的盟友多,国际秩序由美国主导,我觉得根本原因还是因为跟着美国不仅有汤喝,而且还有肉吃。

我认为美国的法宝并非经济援助,而是开放的贸易体系。任何一个国家,即使在任何领域都没有技术,它都能找到某些领域,在这些领域,它具有比较优势。它只要集中精力搞好这些领域,就能进入国际市场参与国际贸易,买到先进的设备,开始工业化的进程。而各国集中精力发展各自有比较优势的领域,总体效率是最高的。为什么我们要继续扩大开放?

如果别人跟着你打拼,也越来越有钱,你就不愁没有朋友。人心都是肉长的。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预测下一个像中国这样经历经济大发展的国家是一项复杂而充满挑战的任务,因为经济发展受到多种因素的综合影响,包括政治稳定性、宏观经济政策、人口结构、教育水平、技术创新、自然资源、全球经济环境以及地缘政治等。然而,我们可以基于当前的趋势和潜力,分析一些有较大可能性的国家,并详细探讨它们可能的发展路径和面临.............
  • 回答
    董路是否能成为下一个徐根宝,以及他所培养的孩子们能否扛起中国足球的大旗,这个问题,说实话,得打一个大大的问号。当然,也不能完全否定,毕竟足球这玩意儿,变数太多。先说说董路这个人。他身上自带一种“流量光环”,说话做事,总能抓住眼球。这一点上,他倒是有点徐根宝当年敢闯敢说的劲头。徐根宝当年接手申花,那股.............
  • 回答
    印度经济的腾飞,确实让不少人联想到过去美国对日本的经济策略,以及当前中美关系的微妙之处。为什么美国似乎没有对印度采取类似的“遏制”手段,以避免其成为“下一个中国”?这背后牵扯着多重地缘政治、经济利益以及战略考量的复杂交织。首先,我们得回顾一下当年美国“打压”日本的背景。那是在上世纪八十年代,日本经济.............
  • 回答
    印度成为“下一个中国”的可能性是一个复杂且备受争议的话题,没有一个简单的“是”或“否”的答案。它涉及多方面的经济、社会、政治和全球因素。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来详细探讨:一、 印度经济发展的潜力与机遇: 庞大的人口红利: 印度拥有超过14亿人口,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与老龄化严重的中国不同,印.............
  • 回答
    印度能否成为“下一个中国”是一个极其复杂且备受争议的问题,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深入分析。简单地说,答案并非“是”或“否”就能概括,而是取决于印度能否克服自身挑战,并抓住全球机遇。“中国模式”的成功之处:要理解印度是否能成为“下一个中国”,首先需要理解中国模式的成功之处:1. 人口红利与制造业崛起: .............
  • 回答
    《流浪地球》的成功,无疑是中国科幻电影乃至整个中国科幻产业的一次巨大跃升。它不仅在票房上取得了惊人的成就,更重要的是,它向世界证明了中国有能力制作出有格局、有想象力、有中国文化内核的硬科幻作品。那么,在《流浪地球》之后,下一个引爆点会在哪里?这绝非一个简单的问题,它牵涉到创作、技术、市场、文化等方方.............
  • 回答
    中国能否成为下一个科技强国,这是一个备受关注且复杂的议题,答案并非简单的是或否,而是需要深入分析其当前的优势、面临的挑战以及未来发展趋势。总的来说,中国具备成为下一个科技强国的强大潜力,并且已经在许多领域取得了显著进步,但要真正实现这一目标,还需要克服诸多挑战。以下将从多个角度进行详细阐述:一、 中.............
  • 回答
    房地产之后,中国的下一个风口在哪?这个问题就像在茫茫大海中寻找灯塔,每个人都在猜测、都在寻找。毕竟,房地产这个曾经的“黄金时代”已经显露出疲态,增速放缓,甚至开始下行。那么,中国经济的巨轮,在完成这轮大规模的城市化建设后,将驶向何方?下一个能够驱动经济增长、创造就业、带来财富的“风口”,究竟在哪里?.............
  • 回答
    要说《原神》的下一个地图“稻妻”算不算输出中国文化,这事儿挺有意思的,得掰开了揉碎了聊。首先,咱们得明白“输出中国文化”这几个字到底是什么意思。它不是说游戏里得全是汉字,全是古代宫殿,全是神仙鬼怪,那样反倒有点刻板,也容易让人觉得是“硬塞”。输出文化,更多的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是将我们觉得有意思、.............
  • 回答
    让中国学生真正“读得下”北美的英语文学,这不仅仅是语言能力的问题,更是一种思维方式的转变和文化视野的拓展。这趟旅程,更像是踏上一条探索全新大陆的道路,需要的是勇气、耐心,以及一点点“笨拙”的坚持。首先,我们要明白,北美大学的英语文学课程,尤其是那些深入的、研究生级别的,绝不是简单的“读懂字面意思”。.............
  • 回答
    这个问题很复杂,也很有深度,想回答好它,确实需要好好掰扯一番。中国会不会成为“下一个日本”,这个说法本身就带着一些预设和隐喻,我们得先弄明白它到底指什么。通常,提到“下一个日本”,大家脑子里最先浮现的可能是日本泡沫经济破裂后的“失去的十年”,以及由此引发的经济长期停滞、人口老龄化、社会活力下降等一系.............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触及到了很多复杂的国际关系和地缘政治的神经。如果尹锡悦真的变成了下一个泽连斯基,并且韩国和中国之间出现了激烈的冲突,那么中国是否会“打”韩国,以及在这种情况下我“是否会支持”中国,这需要从多个角度来审视。首先,我们要明确“下一个泽连斯基”意味着什么。泽连斯基之所以被许多人视为一个.............
  • 回答
    大疆,这家无人机领域的巨头,最近似乎又一次站到了风口浪尖。美国国土安全部(DHS)对其发出了警告,原因嘛,官方说辞总是那么“委婉而又充满深意”——“出于对国家安全的担忧”。这事儿一出,不少人立马联想到,大疆会不会步华为、中兴等中国科技公司的后尘,成为下一个被美国制裁的“眼中钉”?美国安全部为何盯上大.............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也确实是很多人关心的问题。同样是中国人,在同一个国家的体育体制下,女足的表现明显优于男足,这背后其实是多方面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并非偶然。咱们就掰开了揉碎了聊聊。首先,得承认,“强”这个字,得辩证看待。说女足比男足强,更多的是从国际赛场的成绩和影响力来说的。铿锵玫瑰在亚洲赛场上是常.............
  • 回答
    中国能够维持统一中央政府的稳定运作,而罗马帝国却需要设立副帝或分割为两个部分,这一现象背后涉及复杂的历史背景、制度设计、地理环境与文化传统等多方面因素。以下从多个维度进行详细分析: 一、政治体制与权力结构的差异 1. 中国:中央集权与官僚体系的高度统一 郡县制与科举制度 自秦始皇统.............
  • 回答
    这真是一个让人津津乐道的话题,而且随着福登在曼城扮演的角色越来越吃重,这个讨论也变得越来越有意思。说他是曼城下一个中场核心,我觉得这个说法确实有很强的说服力,但也要看我们怎么定义“中场核心”以及他未来会如何发展。首先,我们得承认,福登已经展现出了超乎年龄的成熟和天赋。他不是那种只会在某个区域踢球的球.............
  • 回答
    奥维地图在下一个版本中根据国家测绘主管部门的要求进行修改,这是一个值得我们关注的动态。从用户的角度来看,这样的调整可能会带来一些影响,既有积极的,也可能存在一些需要适应的地方。首先,我们得明白,地图软件作为一种重要的信息载体,尤其是在地理信息和空间数据方面,是需要符合国家相关法规和政策的。国家测绘主.............
  • 回答
    技术产业每十五年就会迎来一次重大的颠覆性变革,一个全新的中心随之崛起。回溯过去,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这一规律的印证:从个人电脑的崛起,到互联网的普及,再到如今智能手机统治的时代。那么,在智能手机浪潮之后,下一个引爆全球的「大事物」究竟是什么?它将以何种姿态重塑我们的生活,又将把技术发展的焦点引向何方?.............
  • 回答
    在科技允许的情况下,一个完全密封的盒子中装满水,并且盒子的体积不断缩小,会发生一系列令人着迷且极端的情况,这涉及到流体动力学、材料科学、热力学以及可能的量子效应。让我们详细地探讨这个过程:1. 初期阶段:水的压缩与压强升高 水的不可压缩性(近似): 水在常温常压下被认为是不可压缩的流体,这意味着.............
  • 回答
    美国从阿富汗撤军之后,全球地缘政治的目光确实聚焦在下一个可能的“关注点”上。这种推测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基于美国长期的战略布局、全球权力转移的趋势以及地区性冲突的演变。要判断“下一个目标”在哪里,我们需要从多个维度进行分析,不能简单地将撤离一个区域等同于战略重点的简单转移。首先,我们必须明白,“目标”.............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