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那么规律的15年
计算机行业最早的需求是军事需求,计算密码,计算弹道,科学计算,限于军事和高科技的专业领域。计算机很贵,用得起的人很少。
中国在50年代就有计算机了,一直到80年代改革前都是这个状态。
真正有爆发性的需求,是计算能力达到一个节点,把以前低效率的工作或者娱乐方式替代了,一下子开出一个大蓝海。
在美国,商用高性能计算领域,是大型机的时代,计算机技术发展到民用也用得起了。
在研发机构普及是小型机时代,小型机不那么贵,大学和一些不太大的机构也能用来处理数据。
而前计算机时代,你靠手工计算和处理数据成本太高,效率太低。
PC的蓝海是字处理和游戏
字处理这个需求是普遍的,所有行业都要写材料,制表,统计数据。
以前是手写,后来有打字机,后来有计算器
后来计算机发展到足够便宜足够小了,就有了字处理的替代软件。一开始还不是微软,而是WordStar和IBM的Lotus 1-2-3
这个需求是各个行业客观存在的,大型机可能早有这个性能,但是太大太贵。
而一旦PC或者MAC或者其他什么便宜的电脑实现了,就会迅速普及开。
相比纸笔,打字机这个效率太高了。
PC在商用领域的普及,就是这个时代的事情。美国是80年代开始,中国是90年代开始,全世界商用PC普及一直延续到2000年之后。
以前,用手工操作,纸笔,传送带之类的东西,都被PC和软件、打印机、网络替代了。
一直到90年代,中国的秘书第一要素就是能写一手好字,书法不行,你连门都入不了。
PC的第二个蓝海是叠加到第一个蓝海之上的,就是90年代开始有的多媒体。
其实,游戏机和PC基本是同步的,也是70年代就有,各种游戏机其实都是计算机的一种,用计算机的处理器。
但是,到了90年代,PC的性能可以计算多媒体了,可以解决音乐、视频、游戏这些娱乐功能。
这样,PC就不仅仅是生产力商用了,而是家用娱乐的一部分。
一个PC,替代收录机、录像机、VCD、DVD,早期家用游戏机。
PC从商用普及,变成家用普及。
在这个阶段,又有了互联网。
互联网其实早就有,但是没有娱乐用途的互联网发展了很多年没有普及,而多媒体电脑一有,互联网就有用了。
有了多媒体,你才有图形操作系统可用,才能看有图片的网页,有了有图片的网页,才有网路购物。有了图形的程序,你才有QQ聊天。
这是一个时代,到了2010年后,PC普及基本完成,增长就慢了。
手机本身就是一个时代,或者说电话也是一个时代。
通信需求一直有,一开始是写信,电报,电报是很贵的,电话原来也是贵的。
让电话便宜,能够进入商业机构和家庭,就是一个风口。
美国是AT&T,中国在普及过程中,联想半途而废,华为、中兴抓住机会,站住了这个风口。
到了手机
手机比固定电话体验更好,但是手机昂贵。(手机之前还有一个传呼机)
让手机便宜,能进入家庭又是一个风口
这次蜂窝基站设备,手机都是风口。诺基亚、摩托罗拉、爱立信,华为、中兴都把握住了。
从手机到智能手机是一个过渡
其实,在智能手机之前,移动娱乐的需求也有几个风口
移动娱乐以前是属于漫画书,小说,收音机的
后来有Walkman了。再后来有MP3、MP4
苹果就是MP3时代入场的,当时入场的还有帝盟。
在MP3时代之前,苹果是一家小众电脑厂商。已经被排挤的很边缘化了。
同时,还有移动办公商务助理设备,类似于商务通。
这个时候,就有了移动数码整合的风口。
一个设备,把这些活都干了不好吗?
什么设备最好呢?手机是必须随身携带的,手机最好。
智能手机1994年就有,第一轮普及是微软,不是苹果。
2003年微软就有WM手机了。(平板电脑也是微软先搞的)
但是,微软不思进取。2007年苹果iPhone都出来,微软还是QVGA,4096色。
明明当时微软的生态远远比苹果好,但是微软就是乱来自杀了。
iPhone和安卓手机出来。
类似于PC替代,VCD、录音机、录像机、家用游戏机。
一个智能手机什么都干了。
而iPhone之后,很快3G、4G就普及了,3G的速度相当于ADSL,4G相当于40M宽带。
PC上的生态全部移植到手机,而且结合智能手机的硬件和普及率,又有了基于定位,基于视频创作的移动服务。
有了滴滴、美团,抖音,快手。
我们回顾一下,就是首先计算机技术达到一定高度,诞生了一个更便宜,性能更好的新硬件能满足当前的刚需。
然后这个新硬件升级,普及,更多的需求可以通过软件满足,进一步促进了硬件的发展。
这个发展会替代掉很多功能重复的东西。然后衍生出很多新的模式与发展。
当前,智能手机引发的革命还没走完。
在生产领域,很多智能手机衍生出来的技术,还没充分利用。现在各个行业正在结合这次革命。
扫地机器人,无人机这类东西如果没有智能手机大发展,各种硬件降价升级,都不会便宜到大众买得起。
所谓物联网,智能家电,其实是智能手机革命的延伸。
下一场革命是什么?
其实,创新的核心不会变,就是更好更便宜的满足人类目前已经存在的需求。
娱乐这个需求,现在电视、PC、平板、手机已经满足了。不太可能有继续替代了。
但是人工智能发展,可以替代一些体力劳动。扫地机器人会越来越好用,越来越便宜。
而扫地只是替代的一部分,洗衣烘烤叠衣能不能替代?
工厂一些工作能不能替代?
人工智能的机器视觉,在很多地方是有用的。这回是下一个风口,只是以目前人工弱智的水平,过程会很漫长。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