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小说当真的问题就不要提了。什么联邦制,那就是当代小说家编的。
给赤军的《霸楚》霸楚-有毒小说-华语原创小说新锐阅读平台 做个广告。 我恰好在《霸楚》评论区写了这个问题,顺便给赤军打个广告吧。
从楚国立国直到战国末年被秦国灭亡,前后近千年时间。楚国长期是个高度中央集权的政权。楚国一直就没有层层封建的结构。而是流官治民。
楚国到春秋末年-战国初年,才开始设封君。实际上是给个铁杆庄稼而已。
楚国到春秋末年-战国初年设封君之前,楚国的体制是国君任免王族作为流官,去全国各地各城驻守和统治。王族也只是能当官,并没有封爵领地。
但这样的后果就是“楚虽有才,晋实用之”,县令的职位,大部分都给王族人人当官而占去了,那非王族的人才,当然只能跑路去晋国求职了。 另一方面王族并非个个是人才,整体治理水平就要受拖累。
楚国在春秋末年反思这个问题,那么就决定要大量的启用非王族人才(一开始的启用重点还是在楚王已经隔得很远、分家很多代的远亲家族的人才),加强国力,提高治理水平。
那么过去王族人人当官的局面就要打破了。过去虽然整个楚国都是流官,但王族人人当官,父子相继,不一定在同一个地方当官,但都有官可当的。现在没得当官了,那就没饭吃了啊。
楚国搞的封君、封地,就只是食租而已。王族没轮上当官的人,让你有饭吃而已。正因为只是解决吃饭问题,实际统治权还是楚王的流官在统治。所以楚国的封地都在内地,不在边境。你把它看成八旗铁杆庄稼那种养人思路即可,跟三晋的思路完全不一样的。
包括秦国变法以后,和三晋思路是一样的。把新打下来的、风俗和法律不同的、难以统治的地盘,分封给贵戚和有功之臣,让他们去实际统治。而内地则逐步加强中央集权,削除过去的层层封建。把内地的转封到边疆去。所以从商鞅到秦始皇,秦国倒是持续的有据封地造反的事情。这才导致秦始皇强行推进全国郡县制。
楚国的问题在哪里呢,他立国的时候太先进了,又没穿越者。导致楚国的统治长期过于扁平化。楚国在早期就是个汉江流域(其实就是湖北西北部,从丹江口水库以下至武汉这一小块)直接统治还是很先进的,导致他能多打败周王朝的讨伐,吞并众多国家。可是等他扩张起来以后,地广数千里,楚王直接指挥和统治大几百个县的流官,那就坑了。
地方还是要多层级的。中原强国发展出郡守这一级的设立,是楚国落后的重要分水岭。
扯远一点,一个管理层级无法直接管理一百个以上的下属单位。这是管理学规律。历史上统一政权多次试图把三级地方层级改成两级,都失败了。结果如唐朝道-州郡-县三级,宋朝路-州-县三级,明清省-府-州县三级,现代是省-地市-区县三级。
楚国连两级都没有,直接就县一级,二三百年时间里更大一点的地方管理层级始终是临时性存在的。虽然都是流官,但作为下级单位人数太多了,因此特别坑,统治起来效率反而低了。
要是楚国统一了中国,怕不是得楚王直管两千个县,这三头六臂也管不过来。所以楚国就不可能统一。但不是因为小说家瞎编的联邦制,而恰恰是因为过于中央集权了。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