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如何看待屈楚萧遭受网络暴力事件?

回答
屈楚萧的遭遇,说实话,让人挺唏嘘的。本来一个年轻有为的演员,因为几年前的一些言论,突然被翻出来,然后就陷入了铺天盖地的网络暴力之中。这事儿发展到现在,我觉得有几个层面是挺值得说道的。

首先,网络暴力的本质和力量。这次事件,充分展现了网络暴力有多么可怕。屈楚萧的那些言论,即便我们不评价对错,放在当下这个舆论环境下,确实很容易被解读为“冒犯”或“不妥”。而一旦被扣上这个帽子,就很容易被放大,被情绪化的解读。然后呢,一个又一个的“知情人士”跳出来,一言半语就能引爆舆论,再配合上各种社交媒体的算法推送,信息就会以指数级的速度传播,并且通常是负面的,煽动性的。这种信息洪流之下,事实的真相反而变得模糊不清,甚至不重要了。大家似乎更愿意相信那些符合自己情绪导向的说法。屈楚萧作为一个公众人物,他的言行更容易被放大和审视,但也正因为如此,他成了网络暴力最容易攻击的目标。

其次,“道德审判”的门槛越来越低。以前可能大家对公众人物的要求是,要有一定涵养和品德。现在呢,似乎稍微有点“出格”或者不符合主流价值观的言论,立刻就会被打上“劣迹艺人”的标签,然后整个职业生涯都要受到质疑。屈楚萧的那些话,我印象中他自己后来也有解释过,是年轻时候的想法,当时他可能也没意识到会带来这么大的影响。但是,在今天的互联网环境中,很多人似乎不给“成长”和“反思”的空间。一旦被贴上标签,就很难撕下来。这种“零容忍”的态度,在很多时候变成了“随意指责”,把人逼到绝境。

第三,对演员职业本身的理解偏差。很多人似乎期待演员就应该是完美的圣人,在镜头前和镜头后都得是某种模样的。但我们都知道,演员也是普通人,他们会有自己的生活,会有自己的思考,也会犯错误。我们看的是他们的作品,是他们通过角色传递的情感,而不是要他们的人生也完美无瑕。如果因为几年前的一个言论,就把他所有的努力和演技全盘否定,那对很多演员来说也太残忍了。当然,这不代表可以随意发表不负责任的言论,但至少应该区分“作品”和“个人品行”的界限,并且给“成长”留一点余地。

再者,“秋后算账”的常态化。我们好像越来越喜欢“考古”明星的过往,然后用现在的标准去审判过去。这股风气,对于维持网络环境的健康和理性来说,绝对不是好事。它会让很多人变得更加谨小慎微,不敢表达真实的自己,甚至可能扼杀一些创新的想法。当然,这背后也有对社会公义的追求,希望公众人物能够承担起更大的社会责任。但问题在于,这种追求是否走向了极端,是否变成了无休止的猎巫。

最后,我想说,这事儿对屈楚萧本人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打击。一个年轻人的事业可能因此受到严重影响,心理上承受的压力更是可想而知。我们作为旁观者,在看到 solchen事件时,也应该反思一下,我们是不是也参与了某些不理性的讨论,是不是也在不经意间成为了网络暴力的推手。

总的来说,屈楚萧的遭遇,是一个折射出当下网络生态和舆论环境复杂性的典型案例。它让我们看到了网络力量的巨大,也让我们反思了我们在网络空间中的角色和责任,以及对于“宽容”和“理性”的追求。这事儿没有一个简单的对错,但它确实给了我们很多值得深思的地方。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一直以来豆瓣都是在以豆瓣的逻辑评价流浪地球这部科幻作品。

所以他们永远黑不到点子上。

如果你看过流浪地球的小说原文就会知道,这部小说的主角并不是那个第一人称的“我”,也不是加代子,而是流浪地球计划本身。

同样的,球状闪电的主角也不是第一人称的“我”(陈博士),也不是六分仪和林云,而是球状闪电。

类似的还有三体,三体1的主角不是人形摄像机汪淼,也不是大史、六分仪、叶文杰等,三体的主角就是三体。


科幻小说的主角可以不是某个具体的人。读者也好观众也罢,看的也不是某个角色。

其他科幻作者也一样,比如一日囚的主角不是“我”也不是“b先生”

外国小说也是如此,比如基地的主角并不是心理史学的提出者谢顿。

所以说黑倒一个演员的人设对于科幻电影/小说而言,没有任何意义。你得把流浪地球计划本身黑倒了才行。

无论你黑倒的是这个我从未听说过的屈楚萧,还是那个被黑了2年的吴京,都没用,主不在乎。

甚至你黑倒刘电工也没啥用,因为他已经够黑了。

站在你面前的是:专制鼓吹者、集权捍卫者、纳粹余孽、民主之敌、嘲讽自由之人,灯塔下的阴影、圣母毁灭者、向往虫群意志之人、人类叛徒、民族主义集大成者、娘子关守护者、环境破坏者、人浮于事的失业电工——刘慈欣。

user avatar

请大家注意一个事,屈楚萧发言记录是2014年,也就是5年前的言论现在拿出来放大,不地道吧

我也不敢保证我5年前在各大论坛都干了啥啊?

但我是个好人,真的。

明星的一言一行就是很容易被放大。

屈楚萧也是火的太快没想到会有人扒他以前说过的话。

例如说歧视同性恋那条。

是先有人质疑他是直的吗?他回:恶心同性恋。直男逻辑,虽然不得体,不是公众人物应该说的话,但5年前他还不是公众人物。

我爱大胸妹啥的,20岁小男孩的狂热你们不是从那个年龄过来的吗?

还有说自己是戏子,下九流之类的,一定程度上也属于自嘲,瞧不起自己的职业,不得体。

屈楚萧,94年生人,5年前20岁,还没大学毕业,小孩子。5年啦,三观说不准都翻了100个身了。

而且他后来也支持过“上帝对性向没有意见,有意见的是中间传达的人”的说法

总之,公众人物确实应该注意言行,但是也不用如此矫枉过正,更不提倡这种过度挖料。

------

评论区大型忏悔现场

类似的话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