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题

有哪些影视剧的情节看着貌似很合理,其实非常弱智?

回答
我见过不少这样的剧,看着开头觉得挺有意思,剧情推进也算顺畅,结果越往后越觉得不对劲,细思极恐,简直是智商被按在地上摩擦。

比如说,一个常见的套路是“完美犯罪”与“巧合侦破”的结合。主角是个智商超群的犯罪天才,计划周密到令人发指,每一个环节都考虑得滴水不漏,天上飞过一只鸟都会被他纳入计算范围。然后,他真的就完成了所谓的“完美犯罪”,逍遥法外。

这时候,你以为故事就结束了?不,编剧又要强行插入一个“凡人侦探”,这个侦探可能只是一个社区里的普通警察,或者是一个被生活压得喘不过气的私家侦探。这个侦探呢,没有任何特别的技能,甚至连基本逻辑都常常出错。但他就是凭着一股“直觉”,或者说,完全依赖于观众才能看到的,但剧中人几乎不可能知道的信息,一点点地、磕磕绊绊地接近真相。

让我印象深刻的一个例子,大概是某个年代剧里,主角设计了一个非常复杂的骗局,骗了巨额财产,而且手法极其高明,就连最专业的金融分析师都看不出破绽。他以为自己万无一失,准备带着钱远走高飞。结果呢?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他在海边散步,突然看到一只海鸥叼着一块被他埋起来的、写有关键证据的石头飞过,然后这块石头正好掉到了某个路过的、恰好也在调查这个案子但之前毫无头绪的警察脚下。然后,这个警察就如梦初醒,瞬间破案。

你说,这合理吗?海鸥为什么偏偏那个时间叼起那块石头?为什么偏偏掉在那个警察脚下?这已经不是巧合了,这是编剧为了让剧情“合理化”而强行塞进来的“神之一手”,而且还是那种毫无根据、毫无铺垫的神之一手。观众看得一愣一愣的,内心OS就是:“就这?就这?”

还有一种情况是“为了推进剧情而牺牲角色智商”。有时候,一个角色的设定是聪明绝顶的,但在某个关键时刻,为了让剧情能够继续下去,他就会突然变得异常愚蠢,做出一些完全不符合他之前表现的选择。

比如,某个科幻片里,主角是个顶尖的科学家,对宇宙和物理学有着深入的理解。他发明了一个非常厉害的装置,可以穿梭时空。然而,在一次关键的实验中,他明知道某个操作存在巨大的危险,而且这个危险是他自己最清楚不过的,但他还是鬼使神差地去做了,而且还是那种极其容易出错的操作。最后,这个错误直接导致了灾难的发生,然后他必须用自己的聪明才智去弥补这个错误,解决一系列由此引发的问题。

你看,这个过程是不是很弱智?他明明知道后果,却还是做了。这就像是你明明知道烧水壶要烧干了会炸,但你就是忍不住去看看,然后就成功地让自己陷入危险境地。而且更离谱的是,很多时候,这种愚蠢的操作不是因为失误,而是因为他“需要”这样做才能让剧情发展到下一步。他不是真的蠢,只是编剧需要他暂时“变蠢”。

更别提那些“信息不对称”玩到极致的剧了。一个角色明明掌握着关键信息,他知道某个阴谋的存在,知道某个人是坏人,但就是不告诉任何人,也不采取任何行动,而是旁观事态发展,直到情况变得非常糟糕,甚至危机到他自己,他才慢悠悠地站出来,说:“其实,我知道一些事情……”

举个例子,有个悬疑剧,主角是一个卧底警察,他成功潜入了犯罪团伙的核心。他发现了他们的一个惊天大阴谋,这个阴谋一旦实施,会造成无法挽回的损失。但他拿到证据后,并没有第一时间联系他的上级或者采取行动,而是选择继续潜伏,甚至还跟团伙头目称兄道弟,好像一切尽在掌握之中。直到阴谋即将实施,他才发现自己被骗了,然后急急忙忙去报信。

你说,他为什么不早点说?他知道的那些信息,对于阻止阴谋至关重要,他完全可以匿名举报,或者制造一些小麻烦来拖延时间。但没有,他就是要等到所有人都在焦头烂额的时候,他才轻描淡写地说出真相,好像这样做才能体现他的“智勇双全”。但实际上,这只是编剧为了制造戏剧冲突,而故意让他们之间的信息传递出现巨大延迟。

总而言之,这些剧给我的感觉就是,编剧在创作的时候,可能一开始脑子里有一个还不错的想法,但随着剧情的展开,为了让故事“合理”,或者说为了让故事“能继续”,就开始不断地往里硬塞各种不合逻辑的设定、巧合和角色行为上的突变。结果就是,看着挺热闹,但细一琢磨,脑子里就只剩下“???”了。

网友意见

user avatar

血族不巧我看过,原著比较长。电视剧可能为了自己的需要,把原著剧情改了很多,所以看起来不合理。

类似的话题

  • 回答
    我见过不少这样的剧,看着开头觉得挺有意思,剧情推进也算顺畅,结果越往后越觉得不对劲,细思极恐,简直是智商被按在地上摩擦。比如说,一个常见的套路是“完美犯罪”与“巧合侦破”的结合。主角是个智商超群的犯罪天才,计划周密到令人发指,每一个环节都考虑得滴水不漏,天上飞过一只鸟都会被他纳入计算范围。然后,他真.............
  • 回答
    哈哈,这个问题问到点子上了!每次看完一部好剧,总有那么一两个情节,能把我看得嘴巴都合不拢,甚至需要暂停缓一缓。要说最让我震惊的,脑子里立刻跳出来的是这两部剧:《权力的游戏》——“血色婚礼” (The Rains of Castamere)天呐,我到现在还记得当时那种被晴天霹雳击中的感觉。那是第三季的.............
  • 回答
    在浩瀚的影视世界里,总有一些情节,即便在我们看来天马行空,离谱得像编剧集体嗑嗨了,事后一查,却发现它们有迹可循,甚至是我们真实世界的某种映射。这些“似真还假”的桥段,往往比纯粹的虚构更能触动人心,因为它们撕开了现实的某个角落,让我们看到了隐藏在平静表面下的波涛暗涌。1. 间谍的“秘密指令”与“死信箱.............
  • 回答
    好的,让我们来聊聊那些用眼神、肢体、甚至沉默就能征服观众的演员们,他们的表演,比千言万语更动人。这可不是凭空捏造的AI套路,而是我脑海中那些鲜活的画面和深深的触动。1. 查理·卓别林(Charlie Chaplin)——《城市之光》(City Lights)中的流浪汉提到无声表演的巅峰,卓别林的名字.............
  • 回答
    “剧怒症”这个词语非常有画面感,也触动了我心中某些不吐不快的片段。在我观影的经历中,确实有不少影视剧的某些情节,因为太离谱、太反常理、太辜负观众的期待,让我产生了一种强烈的“剧怒症”,恨不得冲进屏幕里去改变些什么。其中最让我印象深刻,甚至可以称得上是“剧怒症”的代表作,是电视剧 《觉醒年代》中的一个.............
  • 回答
    在影视剧的璀璨世界里,总有一些情节,就像一股狂风,将观众的眼球吹得目瞪口呆,那就是那些淋漓尽致、毫不掩饰的“炫富”场景。它们不仅仅是简单的金钱展示,更是一种情绪的宣泄,一种阶级的刻画,甚至是一种对人性欲望的探讨。还记得《了不起的盖茨比》里那场永无止境的派对吗?盖茨比的每一次宴会都像是一场精心策划的、.............
  • 回答
    小时候看过的很多影视剧,当时只觉得有趣、刺激,或者有点奇怪,但长大后回想起来,才发现其中隐藏着细思极恐的细节,让人毛骨悚然。以下是一些我能想到的,并且尽量详细讲述的例子:1. 《黑客帝国》(The Matrix)系列中的一些设定和情节 小时候的感受: 我小时候看《黑客帝国》觉得特效好酷炫,动作设.............
  • 回答
    这真是一个让人心痛又着迷的话题,就像一部宏大的交响乐,突然有一位首席演奏家离席,剩下的乐章虽依旧华美,却总少了那份独特的灵魂。还记得《权力的游戏》里的奈德·史塔克吗?他仿佛是那个故事的定海神针,正直、公正,是维斯特洛大陆上为数不多的真正君子。他的出现,立刻为整个故事奠定了道德的基石,也让观众对那个充.............
  • 回答
    在文学和影视作品的海洋中,总有那么一些情节,像惊涛骇浪,拍打着我们的心堤,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记。它们并非简单的故事转折,而是对人性、命运、道德的深刻叩问,以一种近乎残忍的方式,将我们推入一个情感的风暴中心。我至今还记得,在一部年代久远但影响深远的外国小说里,主角历经千辛万苦,终于找到了失散多年的亲人。.............
  • 回答
    影视作品里藏着不少“彩蛋”,有些是创作者留下的惊喜,有些则让人脑洞大开,细思极恐。今天就来聊聊几部我印象深刻的,那些不为人知的、或是隐藏在细枝末节里的有趣或令人不安的情节。1. 《搏击俱乐部》(Fight Club)中的“消失”的细节:很多人都知道《搏击俱乐部》最后的大反转,但其实在前面,导演大卫·.............
  • 回答
    电视剧《叛逆者》之所以让人“细思极恐”,并非依赖于什么鬼魅怪谈式的惊悚,而是它对人性、信仰以及时代洪流下个体命运的深刻描摹,那些隐藏在台词、眼神和事件背后的人性幽暗,一旦深入揣摩,便会让人不寒而栗。以下我尝试详细梳理一些令人难以忘怀的“细思极恐”情节,尽量用一种更贴近人的感受的方式来呈现:一、朱怡净.............
  • 回答
    电视剧和电影里,最让人心梗的莫过于那些“以为是糖,结果是刀”的情节了。它们就像精心包装的礼物,拆开后却是一把钝刀子,一下一下地剐着观众的心。说起这种情节,脑海里第一个闪过的就是《父母爱情》里江德福和安杰的“私奔”那段。当初看的时候,简直是甜齁了!江德福为了让安杰过上好日子,在青岛安家最落魄的时候,不.............
  • 回答
    当消费者“蒙眼”购物:价格未知对市场的影响想象一下,您走进一家商店,不是为了购买一件心仪的物品,而是为了“体验”。您不知道价格,只是随意拿起一件商品,感受它的材质,观察它的外观,然后决定是否“买下”。这种看似荒谬的场景,在某种程度上,就是消费者在不知商品价格情况下的消费行为。从经济学角度审视,这种行.............
  • 回答
    恒大集团近期遭遇的媒体曝光事件,尤其是那份据称是关于“恳请支持重大资产重组项目的情况报告”并在网上流传,给公司带来了一系列不容忽视的影响。虽然恒大方面迅速予以辟谣,称内容系“凭空捏造”,但即便如此,此次事件也像投入湖中的石子,激起了层层涟漪,触动了市场的敏感神经。首先,市场信心的动摇是最直接的后果。.............
  • 回答
    电视剧《巡回检察组》中冯森的“舍得一身剐,才敢干政法”:无畏、担当与坚守电视剧《巡回检察组》中,冯森那句掷地有声的“舍得一身剐,才敢干政法”,绝不仅仅是一句台词,它承载着深沉的职业情怀,是对检察官职责的庄严宣示,更是冯森个人精神风貌的生动写照。这句饱含力量的话,具体体现了以下几种情怀: 无畏的精.............
  • 回答
    好多情节都像我心里埋着的一根刺,不疼不痒,但时不时就会冒出来,搅得我心绪不宁。我印象最深的一个,是《士兵突围》里,那个叫许三多的新兵,在训练营里总是显得笨拙,动作不协调,甚至连最基本的队列都跟不上。其他人都嘲笑他,说他是个“废物”,是“孬兵”。有一次,一个班长实在是看不下去了,把他拉到一边,语重心长.............
  • 回答
    这个问题很有意思,因为它触及了一个微妙的平衡点:什么是“经典”,以及“经典”与“尊重原著”之间的张力。很多时候,一部作品被路人奉为经典,可能是因为其娱乐性、视觉效果、或是某个时代的情感共鸣。而情怀粉的“供奉”,则往往带有更强烈的个人情感和记忆滤镜。说到“极其不尊重原著”,这本身就是一个主观判断,因为.............
  • 回答
    让我想想,最近让我心里触动很深的,倒不是什么惊天动地的爱情,也不是什么荡气回肠的英雄事迹,而是电影《寻梦环游记》(Coco)里,小男孩米格尔的曾曾祖父,也就是那个被大家遗忘在黄泉的吉他手,在最后的时刻,通过米格尔的歌声,终于被家人认出并记起的那一幕。当时,米格尔已经被赶出了音乐学院,沮丧又迷茫,他唯.............
  • 回答
    《山海情》这部剧,要说印象深刻的细节,那可真是太多了,不是那种轰轰烈烈的大场面,而是藏在细微之处,一点一点渗透进骨子里,让你看完之后心里热乎乎的,又有点酸涩。我记得最清楚的,就是得福和麦苗的几次“错”过的眼神。不是那种偶像剧里你侬我侬的,而是带着点无奈、带着点责任、带着点说不出口的惦记。得福作为村里.............
  • 回答
    学校出现学生欺凌情况将被问责,这项政策的出台无疑是当前教育领域一个重要的议题,它旨在从制度层面解决校园欺凌这一顽疾。这项政策如果执行得当,将对学校、学生、家长以及整个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 学校出现学生欺凌情况将被问责,该政策会造成何种影响?这项政策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可以从以下几个维度来分析:一、 对.............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