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也有人跟我说国内博后待遇都是40万,一点不比国外差,算上购买力平价实际高于国外,我差点就信了........
挨个说。博新计划是国家给的,每年400个,两年给60万(税前)。真入选了这个钱肯定有,但是只有极少数(依据人脉和paper)入选。
10万元津贴就是你的基本工资了。10万奖励津贴是考核后才给,目测是按照基金申请情况和paper发表情况确定的。这10万估计大部分人都是没有的。而且估计是分档次的,10万下面还有8万档和5万档。这样你的基本工资分别就是15万,18万和20万,符合全国其他地方的博后工资梯度。
5万一次性生活费估计是天津市补贴的,肯定有的。10万经费还不错(if真的有的话),能只能买买药品,但是和你的工资没有关系。
算一下,如果拿到博新,那考核也会在最高一档。前两年的总共工资可达60+20*2+5=105万。天大说第三年按照原来薪水接着发,那就再加50万,这样三年正好155万(税前),说明招聘广告算数还不错。
那没拿到博新呢,普通博后在站两年可拿到15or18*2+5=41万or35万。也就是说,普通博后薪资就是正常价。博后正常价,全国都是15到20万每年。
不过这个广告真的令我感到震惊,好像默认博新人人都有一样,刷新高校下限。因此tju正式加入黑名单。
目前对青椒友好程度黑名单:whu,sysu,tju,tongjiu,nku,seu,cmu(中国打头那个),fdu。
ps:sorry,博新是两年40万工资,和20万经费。所以拿到博新,三年拿125万。。。。。广告还是算错了。
作为即将出站的天大博士后,应该对这个问题是有一些发言权的。
如果是2019年之前进站的话,天大的博士后应该是分为两类:一类是工资和福利由学校负责的,第二类是工资和福利由合作导师负责的。本人属于第二类博士后。至于工资,第一类博士后到手应该有8600+,分为两部分,工资部分(5300+)加上津贴部分(3300+),然后年底会有一个考核,一般来说,考核等级为合格及以上会有年终奖和绩效津贴,全年的话2W-2.5W,如果是下半年进站(7月份以后),那就只有0.9W-1.4W。第二类博士后就很特殊了,因为工资和其他的福利待遇(包括公积金,补充公积金和社保等)都是由合作导师从相关经费先划拨到博管办,再由财务处发下来,所以具体的情况可能会不一样。就本人而言,我是一个月到手1.2W+,年终奖和绩效没有(可能合作导师给的年薪)。第一类博士后的名额好像不多,优青及以上人才(包括院士)的名额好像几年之内也只有一个,多数博士后是属于第二类(称为项目博士后)。
2020年开始,天大博士后好像进行改革了,博士后的时间由两年改为三年,具体的工资这些就不是太清楚了,个人猜测应该不会低于2019年前的第一类博士后的待遇。2021年学校对于博士后出台了政策,博士后统一发放助理研究员的职称证书,所以算是中级职称了。虽然没有什么大的作用,但是总比没有好。可能以后出去找工作的时候会有一些作用的(很多学校博士后就是临时工,连中级都不是)。
福利方面,除了学校和个人缴纳的公积金(2200+),加上天津市的补充公积金(2700+),公积金一个月总共5000+。然后博士后来津有个海河英才的资助(5W),这个是天津市财政局通过社保卡发放的,免税,但是发放起来超级慢(可能和疫情期间天津市财政的状况有一定关系,我当时是提交申请材料后14个月后才到卡的)。当然,作为一个纯做理论研究的博士后,以上的情况只能反应部分问题。如果是工科的博士后,合作导师对项目可能还有相应的劳务费,但是具体多少,本人就不清楚了,就不做过多的评论了。
备注:今天和楼下一个去年进站的博士后聊了下,工资到手大概1.1W,分为两部分:工资部分(6.0K)加上津贴部分(5.0K)。年终奖暂时不清楚,后面落实了再更新。
那本人也想招几名博士后来帮我打打杂。
对于入选“中国科学院院士”或“中国工程院院士”的博士后,国家将给予数亿经费的和上百万的津贴支持。
除享受国家待遇外,我本人给予每人每年100元的津贴,100元的奖励津贴,一次性100元的科研津贴,并给予一次性50元的生活津贴。前三年总支持经费可达数亿!
有想法的同学可以私信我!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