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觉得新基建其实不光是对经济发展的一个推动和期许,还有一个潜在的对调整地区发展平衡的期待。
由于马太效应,中国无可避免的陷入了一种地区发展不平衡的状态里。一些地区由于没有产业,从而缺乏配套,从而流失人才,从而进一步无法发展产业。即使有转移支付,在缺乏产业的情况下也只会造成进一步失衡。表现出来的就是某些地区最好的选项就是进国企,进体制,几乎没有什么别的好出路。
新基建其实代表了一种可能性,代表人才流动,调整地区发展平衡的可能。旧的基建,比如公路,可以促进一些产业,尤其是工农贸易相关的,比如一些地区可以发展特色农产品。但这些行业很难吸引高科技人才,很难做产业升级,很难把产业做大做高端。但是如果有地区有发达的新基建,比如建设了5G和物联网的大规模传感器网络,是不是可以吸引科研人员去做研究呢?是不是可以建设成云服务提供给其他公司开发上层应用呢?
以新基建的模式,或许可以缓解地区发展不平衡的问题。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tinynews.org All Rights Reserved. 百科问答小站 版权所有